观察丨从沿海到内地,自贸区为什么不断扩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瞭望智库 Author 库叔说
近日,中国的自贸试验区队伍又增加了3名成员。
随着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印发,我国自贸试验区已达21个。
自贸试验区布局犹如下围棋,从“零散落子”到连成一片,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盘大棋已初见规模。
自贸试验区为什么要不断扩容?在“双循环”格局下,自贸试验区作用何在?对老百姓有啥好处?
▲ 9月28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挂牌。(来源:中新社)
因区位优势与自身发展的独特性,每个自贸试验区的建设都肩负着“特殊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次新布局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国家战略紧密地接轨,并有利于创新驱动、开放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等经济目标的实现。
从地域上来看,北京设区后,京津冀三地均有了自贸试验区,且都被赋予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通过制度创新高地,可以实现三地共商、共建、共享模式,打破行政地域划分,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安徽的加入使长三角地区所涵盖省市均有了自己的自贸试验区,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湖南自贸试验区各片区更是各具特色,分别对接不同的战略,长沙片区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重点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岳阳片区以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重点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郴州片区以湘港澳直通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至此,我们就像下围棋一样,从最初零散的几个子,到分别连成一片,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这盘大棋初见规模。
从功能划分上看,北京自贸试验区将重点打造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商务会展等产业,自贸试验区的开放逐渐从有形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发展。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也是推动外贸增长的新亮点和新引擎。之所以选择北京,主要因为北京的服务业是最发达的,而服务业的开放,将给我国服务业整体带来冲击和竞争,可见政府以开放促发展的决心。
同时,从这些功能设置不难看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并不是完全剥离北京的经济职能,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政治中心”也强调“科技”“服务贸易”和“金融”发展。
在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地缘政治复杂化的国际背景下,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制造业大省,湖南自贸试验区设立的宗旨是“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长期以来,湖南装备制造业积淀深厚。根据方案,长沙片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郴州片区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这表明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纵深发展和转移。
同时,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也是湖南自贸试验区的任务之一。近年来,湖南在地方对非经贸合作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比如中车株机、隆平高科、三一重工、远大住工、湖南路桥等企业,早就走进了非洲。去年6月,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成功举办,成为中国与非洲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这些都可以看出湖南与非洲经贸合作有着良好基础。
对于承东启西的安徽来说,其新兴产业要素表现相当活跃。安徽自贸试验区涵盖合肥、芜湖、蚌埠3个片区。当前,合肥正全速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比如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开建,将承载中国首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实验室。此外,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也被提前“安排”,在产业布局上相当超前。
与安徽相连的浙江,如今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扩区。
浙江自贸试验区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我国唯一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长江联通外海的唯一通道。自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浙江先后推进自贸试验区升级、打造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朋友圈”越做越大。
扩容背后,是实力的支撑。今年上半年,在疫情蔓延、全球经济遭受冲击下,浙江自贸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17.9亿元,同比增长116%,外贸增速名列全国各自贸试验区首位。
以上,这4个地区通过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补链强链,将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 鸟瞰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片区。(来源:解放日报)
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此起彼伏、多点开花,逐渐形成覆盖整个东南沿海,由沿海向内地延伸。
通过回顾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历程可以找到其扩容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在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阶层收入差距开始增大,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能源紧张,甚至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原有依靠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压力剧增。
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借鉴前期以开放促改革的做法,再次借助外力倒逼国内改革,从而推行以制度创新、制度供给为核心使命的“自贸试验区”。它是新时期对外扩大开放、对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改革双轮驱动的试验田。
再看外部原因,近十几年来,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多边体制陷入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区域主义的发展主要由美国推动,如美国与欧盟进行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与日本等11个国家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都将中国排除在外。并且,这些协定的自由化程度远高于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自由化程度。
与此同时,全球投资规则谈判成为主流。如当时正在进行的中美BIT谈判,谈判目标从关境外向关境内转移、从关税等问题转移到国内投资准入等规则。在这种投资贸易竞争新格局下,为了试验我们经济的承压能力、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2013年9月29日,我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它既是新规则的“试验田”,也是失败的“容忍区”。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名单,广东、福建、天津获批。这三家自贸试验区,都位于东部沿海,其主要任务除了制度创新之外,与相关国家战略开始接轨,被赋予不同任务,各具特色。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当时北方唯一的自贸试验区,肩负“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任务;广东自贸试验区则主打“港澳牌”,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同时加快经贸规则与国际对接;作为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福建自贸试验区也有自己的发展特色,主要突出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以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
2017年4月1日,浙江、辽宁、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家自贸试验区挂牌。标志着自贸试验区战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形成了6个位于沿海、2个位于中部,3个深入西部的分布格局,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更加均衡。同时,这批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联系更加紧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成为这些省份入选的关键词。
2018年4月13日,正值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时,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海南全岛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海南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
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再加上此次公布的北京、安徽和湖南,我国自贸试验区已达21个。
回顾扩容过程可以看出,自贸试验区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赋予自贸试验区不同的任务,有助于开展差异化改革试点、形成更多的经验成果,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要了解双方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具体内涵。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不是要闭关锁国、主动脱钩,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要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要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合作新定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吸收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流入中国。
此外,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因此,其循环模式应该是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布局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显然,作为连接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自贸试验区,在双循环格局之下必然会扮演重要的角色。自贸试验区作为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可以充分整合国内国际的市场要素,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通过金融创新,可以吸引海外资金流入;通过特殊人才制度,可以整合国内外人才。
同时,通过自贸试验区便利的通关政策、“单一窗口”制度,扩大资源品进口,形成资源品的内外循环。如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实施了“智慧交通”大力提升航运水平,对到港货物实现云系统指挥运输,电子调度、配货、监督这些措施有力地扩大资源品的进口。通过人民币资金池,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通过保税维修等措施从而提高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服务能力和全球服务半径,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双循环。
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传统意义开发区、经济特区的升级版,也不是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区的升级版,而是集金融、投资、贸易、科创等领域的开放与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区,是全面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全面检验综合监管能力的压力测试区,也是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彻底改变行政理念、大幅提高行政效率的政府再造区。
因此,其对于所在城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促进城市的改革发展与产业提升。
首先,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对所在城市各部门的改革起到了倒逼作用。
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必然会使其内部营商环境改变,这种变化使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大量流入自贸试验区,从而其他地区要留住企业、项目等必然要简化办事程序,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随着“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外来金融、高端医疗企业、高端制造业等大量涌入,将对本地产业带来冲击,竞争的激烈会迫使其进行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其次,自贸试验区可以推动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布实现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的特点应该是开放、先进、与国际接轨,并且通过先行先试,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以建成政策的高地,而不是税收等优惠的 “洼地”,真正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公平竞争。这些特点决定了自贸试验区和其他经开区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应是竞争关系。
以上海为例,其区内、区外双向布局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即在自贸试验区内布局企业总部、科技、营销和创意环节,而把生产、物流基地设置在区外,形成“总部+产业园”“科技研发+转化基地”“高端制造+外围配套”的产业合作模式,形成“研发在自贸、转化在开发区”“总部在自贸试验区、生产基地在园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发挥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最后,自贸试验区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自贸试验区的实践来看,每个自贸试验区对投资实施“负面清单”,不仅制造业对外开放,服务业也有较大的开放,这些均吸引了境外医疗、文化教育机构等服务业企业进入,从而促进城市国际化的提升。
总之,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对城市和更大区域转型升级都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实践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普通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低价购买进口商品
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网上购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境外购物,且贸易更自由、价格更便宜。
比如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和正定片区内的综保区开展的海关1210保税备货模式,即跨境电商网站可以将尚未销售的货物整批发至国内保税物流中心,再进行网上的零售,卖一件,清关一件,同时实行关税和其他税收的减免,使消费者可以较低价格获得进口商品。
提供国际先进的医疗服务
自贸试验区内运行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建立国际标准医院,开展健康检查、慢病治疗康复、养生保健、整形美容、先进医疗技术研发等项目,人们可在本地享受国际先进的医疗服务。
出境游选择将更加丰富
自贸试验区允许在区内注册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普通群众出境旅游更加便利。同时,随着出境游资质的放宽,一些国际知名旅行社、线上旅游巨头将到自贸试验区开展业务,从而可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水平和带动产品升级。随着竞争加剧,必然带来服务的改善和价格的下降,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多高端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异国风情的休闲选择
自贸试验区内允许外商设立独资的娱乐场所和演出经纪机构。这意味着,将来在自贸试验区内,人们随时可以带上亲朋好友一起泡异国风情的音乐酒吧、茶座,享受下特色的咖啡厅、西餐厅等。
在自贸应聘世界一流企业
按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措施,“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独资人才中介机构”。通常,这些人才中介机构在境外拥有大量资源,其入驻自贸试验区,意味外资企业在内地招聘更加便利。
随着跨国企业、高新企业不断进驻,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自贸试验区都有望成为年轻人的梦想实现地。
进口车品种更多、价格更实惠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支持曹妃甸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目前,由于进口车要缴纳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再加上4S店的利润,国内售价要比国外价格高很多,而平行进口车不再通过总经销商、4S店等环节,自贸试验区内的公司可直接从汽车原产地拿货,购买同款进口汽车的价格比4S店要便宜20%左右。
建立贵重进口产品展示中心
展示中心的功能是为进出口商品提供展示平台和交易推广服务。通过O2O线上购物线下体验联动的创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正品可靠”“真实价优”的国际贸易服务平台。
如现在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已申请下钻石口岸,从而可以开展珠宝钻石等多种私人定制高端产品业务。自贸试验区开展珠宝保税业务后,境外钻石进口手续将得到简化,购买境外钻石也将更便利,与之相关联的拍卖业也会发展起来。
(作者为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教授李青)
来源丨瞭望智库
责编丨曹家宁 审校丨陈晓宇 监制丨李申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