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国研中心丁一凡:“一带一路”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表示,各国要直面经济全球化遇到的挑战,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治理架构,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中国一带一路网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他在采访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丁一凡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关系等。
历经8年谈判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签署。RCEP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如何?您如何理解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丁一凡:20世纪80年代慢慢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是由欧美国家主导的生产转移和市场转移。最近一些年,在这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2020年出现疫情之后,这种“逆全球化”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
比如,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企业回迁,不但补贴他们,还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他们认为把这些大企业都逼回去之后,中国的经济就会变弱,但他们忽视了中国这些年自身的发展。
中国在工业化初期是受益于全球化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的工业水平真的非常低。到了90年代,我们的工业基础越来越强。进入21世纪,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们的工业制造能力开始大幅地提升。我们给世界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中国的工业化就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外企都愿意到中国来投资制造业,因为中国有最佳的资源配置,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但我们的劳动力的素质特别好,所以我们中国制成品的成品率特别高。中国就逐渐变成了世界工厂。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太强大了”,就开始跟中国竞争,要与中国“脱钩”。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走“逆全球化”的道路其实不太容易。一方面我们要防止“逆全球化”发生,我们还是非常开放的,希望跨国企业能留在中国,参与中国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不害怕他们离开,对中国来说这不是特别大的损失,相反会给中国的企业腾出空间和市场。想通过撤离就损害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做不到了。
另外,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已经建成,它会大大提升东亚地区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和制造业一体化方面的能力,提高整个地区在世界经济的地位。这不光对中国有好处,对世界经济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RCEP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据世界银行11月11日消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对全球最贫穷的地区和人口造成严重打击,预计到2021年或有多达1.5亿人陷入极端贫困。
中国一带一路网: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强、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和疫情影响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面临更多挑战,您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它与经济全球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丁一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开始萎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是为了应对这种经济滑坡。“一带一路”倡议最开始限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之内,我们把有限的力量提供给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通过投资基础设施促进这些地区发展,加强整个欧亚大陆之间的商务联系。
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之后,效果非常好,在全球产生了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也想参与。因此,很多后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时代是不存在的,或者那些地区当时不被我们知晓。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就变成了一种合作精神,只要对方愿意跟中国开展经济合作,我们都欢迎。
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新型的全球化,它的特点是政府和市场会同时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签署的各种各样的协议,都是跟政府签的,同时企业之间也签一些协议。
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同时参与了新型的全球化过程,这样的发展会比较均衡。因为政府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要考虑到社会分配的平均的因素,考虑到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这些外溢效应,会对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益。“一带一路”项目不完全是为了消费市场服务,还为了提升整个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服务。
中国一带一路网:具体来讲,您认为政府和市场同时参与的全球化模式有什么样的优势?
丁一凡:“一带一路”建设会把我们的工业化成果普及到世界其他地方,让这个市场越做越大,大家都可以参与分配,这是一种共赢的局面,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局面。与上一轮的全球化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均衡,是一个全面参与的全球化模式。
上一轮的全球化模式基本上是市场驱动,政府必须得靠边站,让企业去决定一切,这个“企业决定一切”的好处是效率非常高,坏处是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参与到经济全球化里面去,所以贫富差距会迅速拉大。
例如在中国,全球化比较看重沿海城市,他们成为了加工基地。沿海的城市发展起来了,居民工资收入提高了。但是离沿海很远的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没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所以,农村居民的收入跟不上城市居民的收入,边远地区的城市居民的收入也赶不上沿海地区的城市居民的收入。
在其他国家也是这种情况,只有参与了全球化的那些企业和人群的收入才会不断提升。没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人群没有受益于全球化,再加上分配制度也不公平,大多数人没有在财富分配中受益,所以后来这些人成为反全球化的最主要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不会迅速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地区的分化。最近有美国研究机构表示,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差异。他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随着中国的投资的深入,这些项目所在地区的亮点越来越多,这说明当地的能源供给能力越来越强。原来不发达的地区变亮了,这个地区的发展更加平衡了,发展机会更多了。这也说明我们这些投资跟上一轮全球化的投资是不一样的。
▲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预计将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图为中国农业专家在柬埔寨指导农业生产情况。(来源:柬中时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7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合作目前取得的成果?
丁一凡:“一带一路”倡议确实成为了中国对外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前些年,我在外交部的国际经济金融咨询委员会担任委员。我们经常去调研“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与“一带一路”项目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去交流,了解这些项目的发展情况,观察这些项目对他们经济的影响以及了解他们的反馈。
我们去了一些非洲国家、东南亚国家,绝大多数反馈都是非常积极的,他们很愿意继续推行下去。“一带一路”项目帮助他们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无论对经济发展,还是对居民生活的改善,都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基础设施投资,二是工业园建设。我们做了很多基础设施投资,有公路、铁路、桥梁、港口、机场,还有发电站,因地制宜地帮助对方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发展经济光有基础设施、技术还不够,所以我们在很多国家建了工业园,推动这些国家的工业化。
例如,埃塞俄比亚是内陆国家,产品很难销售到世界市场上去。我们帮他们重修了亚吉铁路。他们的产品可以通过亚吉铁路运到港口,然后再运到欧美市场和亚洲市场。国家工业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设工业园的效果更明显。无论是越南、柬埔寨,还是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我们在这些国家都建了工业园,使得我们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多。我们之间的贸易是基于国际产业链分布的国际贸易,增长非常快。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跟“一带一路”倡议和工业园建设分不开。
中国一带一路网:您认为未来“一带一路”合作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丁一凡:现在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越来越多,但也有不协调的地方。一方面,文化差异导致我们与其他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合作时会出现偏差。有时我们会拿我们的思维、制度去套对方,其实对方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认为只要工程完成了,对当地有好处,大家肯定都愿意、都会欢迎,所以就按照我们的方式推行这些项目。可恰恰是这种方式有时不被别人理解。
比如,我们会跟在中国一样要求很快完成项目工程。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儒家的入世观念,就是我要在我这辈子迅速实现这些事情,有一种紧迫感。可是很多国家的文化是来世观念,不那么重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文化差异会导致他们不理解,甚至会从负面的角度来解释我们的做法。这是我们在落实海外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政治环境比较复杂,有些项目会因此无法顺利落实。当然,这不是主流。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调研,事先调查项目所在地跟中央政府的关系如何,多做可行性研究,在真正落实工程之前做足功课。
来源丨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丨杜俊知
责编丨曹家宁 监制丨李申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