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宣告诞生。
一场关于RCEP前景与影响的讨论4月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热烈展开。与会专家认为,RCEP的签署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自然结果,也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重大胜利,必将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增添新动能。
彰显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众多国际场合宣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举措。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中国的深度开放能够改变整个亚洲的格局。”
2021年4月15日,中国向东盟秘书长交存RCEP核准书,标志着中国成为非东盟国家中第一个正式完成核准程序的成员国。中国财政部关税司司长蔡强介绍到,中国已对协定涉及的700多条约束性义务中的87%做好实施准备,剩余的13%在协定生效后也可以立即实施。
中国前商务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中国很善于以开放促改革,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的开放和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不仅加入RCEP,还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这彰显了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走向更高水平的制度性开放的决心。
标志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
RCEP谈判于2012年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历经8年共31轮正式谈判,于2019年11月整体结束谈判。
RCEP现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活动最活跃、贸易自由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龙永图指出,“过去一二百年来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重心一直在欧洲和北美,RCEP的签署可以说象征着全球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亚太地区。”
“RCEP的诞生本身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自然结果。”郑永年指出,“如果说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在大西洋、在欧美的话,今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经济重心都会在亚洲地区,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普遍共识。”
联合国贸发会议研究报告表明,到2025年RCEP将会给15个成员国带来10%以上的出口增长。“这必将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的竞争力,”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伊莎贝尔·杜兰特说。
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重大胜利
世界和亚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亚太合作未来的路怎么走,关乎地区发展,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世界未来。
“RCEP的签订,是最近一两年来整个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好消息。”龙永图说,“近年来逆全球化潮流冲击整个全球体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加上疫情席卷全球,极大冲击和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而这是全球化的基础,因此很多国家都在怀疑全球化向何处去。在这样一个困难时期,亚太地区15个国家签署RCEP,无疑给整个亚洲和世界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信心:全球化还是有希望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阻挡。”
郑永年认为,不同于一些排他性的自贸协定,“RCEP是包容性的,任何国家都可以进来,这是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共识之上的多边主义,而不是哪个国家强加的”,“多一点这样的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多边主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并不排斥高标准的经贸规则,自贸试验区就是要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蔡强强调,“但高标准最后还要落到多边,也就是要有多元的国家参与,大家互利共赢这才是好的多边主义。”
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谈判具有借鉴意义
RCEP成员有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更有一些最不发达国家,成员间经济体制、发展水平、规模体量等差异巨大。蔡强说:“把这些伙伴凝聚在一起,来谈一个比较全面的、充实的、高水平的自贸规则,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RCEP经贸规则的推进体现了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发展为导向的规则和以标准为导向的规则并行推进。”蔡强指出,“发展为导向的规则,主要是最大限度兼顾各方不同发展诉求;而标准为导向的规则,侧重的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
据介绍,RCEP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各国采取灵活自主的降税模式,有立即降税到零,也有10年、15年、20年内降税到零的,但主体是立刻降税到零和10年内降税到零,这样可以使各国在较短时间内享受零关税制度优惠,同时兼顾了各成员国的差异性。
“RCEP在规则谈判中兼顾统一性和包容性,为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对未来整个国际经贸规则制定都有借鉴意义。”蔡强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关注丨至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5190亿美元
来源丨求是网
责编丨张广琳 监制丨李申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