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中国人民大学戴稳胜:建设“一带一路”期货市场,加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今年上半年,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一轮快速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少压力。近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效果显现,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大宗商品指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价格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影响较大。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仅储藏有大量的大宗商品资源,而且大宗商品的市场潜力大。
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和市场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更稳定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中国一带一路网近日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戴稳胜解读这些问题。以下是采访实录,由中国一带一路网整理。
中国一带一路网:前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您认为是何原因?对国内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
戴稳胜:大宗商品有别于一般的商品,它的价格不仅仅受供需状况影响。大宗商品有一个特点——金融性非常强,所以这一波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供需方面的,因为欧美地区随着疫苗注射的普及,经济也在逐步复苏,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上升。但是大宗商品的产地,比如拉美地区的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产能上不来、供给跟不上,所以价格随之上升。
第二个原因是金融方面的,影响更大。去年疫情开始以后,欧美各国为了挽救经济,采取大规模的量化宽松,特别是美国几轮量化宽松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资金,冲击到大宗商品市场,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此外,一些金融机构为了在价格波动时获利,通过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期货买空卖空的炒作交易来操纵大宗商品市场价格。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行业和国家两个层面分析。
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对来自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的对外转移能力,如果企业议价能力强,就有可能把压力向下游转移,最终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即由生产价格指数(PPI)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转移。今年有些消费品价格上升较快,比如家电行业、造纸行业就相继提高产品价格。但由于中国产业链的坚韧与完善,CPI总体上升得并不是太快,目前还未对消费端造成较大影响。
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上涨的影响无论是否会传导到消费端,如果不能够及时遏制这一趋势,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比较大。如果价格压力无法传导到消费品市场,企业无法消化这种价格压力,生产就有可能停滞,影响经济发展。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果传导到消费端,会影响经济调整的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生产、调节供给的信号作用,PPI向CPI的正常传导也是市场规律作用。企业受价格指挥棒去安排生产和流通,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不停上涨,并传导到CPI,那么就会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的自我强化机制——CPI上涨,消费者工资提高,大宗商品又得到了价格提高的信号,就会形成一种正反馈造成通货膨胀。但价格不可能永远上涨,到了某个关键节点就有可能引起经济崩溃。
中国一带一路网:面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上涨,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戴稳胜:对于政府而言,重点在于厘清海外大宗商品的进口、储备、流通、交易、生产一直到最后消费环节这一过程,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优化大宗商品进口、储运与交易流程,降低物流费用,并提供相应金融支持,市场机制下淘汰一些技术落后、消耗超标从而不适应市场波动的企业,从而上中下游共同努力消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
其次,政府可以调控税收机制,比如通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减少对外输出,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抑制物价上涨。同时,长期坚持不懈地向全社会传达新型生产与消费理念,提升消费的文明层次,解决人们温饱问题后,严控甚至打击无底限的消费主义文化与行为。
对于企业来说,要充分发挥作为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大中型企业加强研判、采取增加战略储备、以长期协议锁定价格、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等手段,还可以通过股权方式参与商品及原材料的上游生产环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提升产品质量与科技水平,加强自我竞争实力。
中国一带一路网: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有何影响?未来我们应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打造更稳定的大宗商供应链?
戴稳胜:大宗商品是中国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携手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首先,这些国家是大宗商品的重要产地之一,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富集在中东、中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及地区,除中国外,石油和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分别为2512亿吨和292万亿方,分别占世界的60%和63%。我们可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扩大当地大宗商品产能。通过中国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以就业的方式,把这种交易带来的增值反馈给当地的民众,使得当地经济能够增长,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其次,中国可以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外,构建一个“一带一路”期货市场,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并且期货价格一定要跟真正的实体供需相匹配。
中国一带一路网:长久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几乎都由美欧等西方国家掌控。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中国的大宗商品定价权?
戴稳胜:人民币国际化与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其实是两个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过程。
如果人民币能够顺利实现国际化,那么以人民币标价的大宗商品交易的价格将相对更加稳定,同时能够反映经济周期,实现相互的调适与调配。
人民币国际化、大宗商品定价权与“一带一路”建设,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共建“一带一路”各国政府以及在“一带一路”上辛勤施工劳作的企业共同努力。
来源丨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丨林徽东
责编丨曹家宁 监制丨李申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