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阿青年的新“丝路”

江西省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的集市上,摆着椰枣、驼奶制品、橄榄油等阿拉伯特产;陶溪川球磨美术馆里,展出了一系列阿拉伯国家知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和陶瓷作品……

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12月19日在景德镇开幕,众多阿拉伯元素现身千年瓷都,也拉近了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埃及留学生马赫迪·艾哈迈德与家乡的距离。

▲ 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举行,这是“阿拉伯艺术节”专场文艺演出(12月18日摄)。新华社发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数百年前,产自阿拉伯地区的一种矿物颜料——苏麻离青,沿着古丝绸之路被带到中国,与中国瓷器相结合,这才有了惊艳世界的青花瓷。

三年前,马赫迪为续写苏麻离青的瓷上故事,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求学。这对他是一次非凡的文化体验:上课时,老师把实践课堂搬到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和古建筑里;生活里,路两旁是青花瓷装饰的路灯,街道上陶瓷博物馆、陶瓷艺术品随处可见。

在马赫迪就读的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青年教师用青花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艺术品。教师干道甫结合中国传统水墨、书法的意境和西方艺术的抽象,用青花绘就宇宙科幻等当代主题;教师罗小聪开创“剔青”陶瓷绘画工艺,以“泥坯为纸、青花为墨、剃刀为笔”,作品兼具工艺创新与现代绘画特点……

马赫迪目前研究的课题是中国陶瓷及唐至明期间陶瓷上的阿拉伯文字。“从唐朝开始,中国陶瓷上便出现了阿拉伯文字。经过宋、元时期发展,到明朝时中国陶瓷上的阿拉伯文字变得更加丰富了。”他说。

▲ 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举行,嘉宾在“阿拉伯艺术节”期间参观陶瓷版权创意设计展(12月19日摄)。新华社发(雷智 摄)

在马赫迪眼中,青花瓷是中阿文明互学互鉴的象征,在他的家乡开罗的尼罗河畔,“中国建设”已成为中阿民心相通的新纽带。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施工现场,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标志塔”正拔地而起,一批来自中国的青年,正为这栋被誉为“非洲第一高楼”的建筑护航。

26岁的晏月平是其中一位,他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安全工程师,每天走遍施工现场每个角落,确保施工安全有序。“标志塔”项目结构高度373.2米,塔冠最高点达385.8米,这一项目带动了当地3万多人就业。

晏月平说,“中国建设”增进了两国民众间的相互交流,加深了对彼此国家的了解,“我们会跟埃及同事学习当地语言,他们也会跟我们学说中文”。

▲ 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举行,这是“阿拉伯艺术节”专场文艺演出(12月18日摄)。新华社发(雷智 摄)

马赫迪与晏月平,是中阿青年双向奔赴的缩影。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已有阿联酋、沙特、埃及、突尼斯4个阿拉伯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高校开设中文院系,13个阿拉伯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

“中文热”使阿拉伯青年眼中的中国更加多元化。阿拉伯青年一代正用年轻态的方式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摩洛哥音乐博主迪娜在家乡街巷演唱中文歌曲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播放量超过1亿次;“唱响埃及”歌唱比赛中,既有《映山红》等经典歌曲,也有《夜空中最亮的星》等流行音乐……

未来,马赫迪期待能在中国的博物馆工作,与他心爱的陶瓷朝夕相伴;晏月平希望能为更多“一带一路”项目质量保驾护航,让“中国建设”不仅凝聚中阿智慧,也能见证中阿友谊。中阿青年的新“丝路”正在铺就。


一场青花传奇引发的当代中阿青年制瓷“挑战”

埃及留学生马弈:学好中文 为中阿友谊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带一路”项目成为中阿合作靓丽名片


来源丨新华社 记者丨程迪 黄浩然

责编丨唐云  监制丨史春姣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独家丨中企海外项目周报(2022.12.17-2022.12.23)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二届理事会议举行 李书磊作视频致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