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建“一带一路”随笔:中欧班列与德国老工业基地的新生

BRI 中国一带一路网 2023-09-23

在长达7年的驻外工作期间,位于德国鲁尔区的杜伊斯堡是笔者最常走访的城市之一。这是一座在二战中损毁了80%、战后一度靠大规模煤炭开采和钢铁冶炼恢复经济却同时造成大面积空气和水土污染的老工业城市。尽管鲁尔区的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已经进行了50多年,但时至今日,杜伊斯堡从城市外观上看依旧很难称得上华丽或现代。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其貌不扬的老工业城市,如今却有着与中国最紧密的连接,因为共建“一带一路”,这座城市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动能,被德国媒体称为“中国城”。

2020年3月28日,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武汉)X8015次列车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驶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21年3月,与杜伊斯堡市政府新任中国事务专员Markus Teuber的一次视频交流让笔者印象深刻。他笑称“这份工作是中国给的。”Teuber曾经在杜伊斯堡港务集团工作37年,见证了杜伊斯堡港因为中欧班列的到来而焕发生机。他说,如果没有中欧班列,就不会有杜伊斯堡港在欧亚物流贸易中的“枢纽”地位,也不会有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的存在。

2011年3月19日,从重庆直达杜伊斯堡的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开通运营,让杜伊斯堡在中欧班列发展史上占了“第一”,也赢得了发展先机,获得了新的转型动能。截至2022年6月,中欧班列(重庆)开行量突破1万列,运输货物从早期单一的IT产品拓展至智能终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医疗药品及器械、邮包、轻工制品、大宗物资等上千种,运输货值超4000亿元。

▲ 这是2022年7月11日在德国杜伊斯堡市拍摄的中欧班列(重庆)第10000列重箱折列接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2014年3月29日,中欧班列在杜伊斯堡港迎来一个重要的历史高光时刻。习近平主席来到杜伊斯堡港参观,并在港口码头迎接一列“渝新欧”班列抵达。习近平主席表示,杜伊斯堡港是世界最大内河港和欧洲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希望它能为促进中德、中欧合作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多年后,曾陪同习近平主席参观的杜伊斯堡市市长林克、杜伊斯堡港务集团董事长史塔克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习主席的到访是当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对杜伊斯堡港作为中欧班列枢纽的一次完美推介,从此,当地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很多企业、投资者慕名而来。杜伊斯堡市政府也正是在2014年习主席到访后新增了中国事务专员一职。

2018年笔者在杜伊斯堡采访时,一位出租车司机主动谈起班列,谈起习主席的到访。他说,来自中国的班列不仅带来了货物,还有企业投资,中国企业在杜伊斯堡越来越多,工作机会也跟着多了起来。可以看到,习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杜伊斯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地留下了许多生动的发展故事。

▲ 2018年4月16日在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DIT货运场站拍摄的中欧班列集装箱。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 摄

驻外工作中,笔者结识了多位在当地从事班列工作的普通德国人,像在港口DIT场站工作的Amelie,在铁路货运公司工作的Sizikova,他们每个人都与班列、与共建“一带一路”之间有着生动的连接,他们也因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更加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喜欢中国,民心相通也在这过程中得以实现。

如今杜伊斯堡的发展战略以数字化和物流为核心,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包括与华为合作打造智慧城市,每周抵离当地的中欧班列达60多班,超过100家中资企业入驻当地,中国园、中国节成了当地的名片……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笔者坚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在包括杜伊斯堡在内的世界各地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也必将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作为媒体人,我们也将用心、用情讲好总书记与“一带一路”的故事,挖掘好、传播好共建“一带一路”惠及全球的生动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

(作者沈忠浩,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丝路事业部总经理助理,2015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任新华社法兰克福分社记者)


2022年第1万列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汉堡

首条中欧班列线路第10000列重箱折列抵达德国

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来源丨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编丨蒋雅妮 监制丨张秋梅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合作共赢谱新篇——中国与亚欧地区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首次协调人会议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