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律师差异化执业道路选择与坚持

2017-01-18 律道湾湾
点击上方“律道湾湾”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青年律师差异化执业道路的选择与坚持。因为我也是个年轻律师,所以只能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幸福就是生活得更符合自己的预期

为什么要从这个问题讲起,是因每个人的出身、教育、性格等方面不同,所以对幸福的理解也会有差异。我今天敢站上台来分享,不是因为我业绩做得多漂亮,而是我这几年给自己定的目标基本都有实现,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以为的幸福,其实就是生活得更符合自己的预期而已,而不是跟谁相比。


以我的目标为例,比如房子,福州二环附近,90平,均价2万,总价就是180万元。车子20万元。那么,房子加车子的首付就是70万元,房贷+车贷每个月至少要有11000元。如果首付问题啃老,生活问题靠老婆,自己负责贷款。那么,每个月要支付11000元贷款,就意味着每个月至少要有15000元的律师费收入。


如果每个案件收费7500元,则一个月需要做2个案件,一年要做24个。


如果每个案件收费15000元,则一个月需要做1个,一年要做12个。


也就是,收入的提升,要么是案件量增长,要么是收费提高。所以,如果每个案件收费30000元,则两个月需要做1个,一年只要做6个。从数量看,这个好像比较容易实现。


那么,问题来了:这6个案件哪里来(案源问题)?如果别人收15000元,凭什么你收30000元(收费问题)?


二、拆解目标,细化路径

(一)年轻律师的客户来源


我认为年轻律师的客户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客户-律师


2、客户-朋友-律师


3、客户-网络-律师


4、客户-同行-律师


既然客户来源主要有这几种,那么我们就要去考量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屌丝律师而言,我们的朋友也是屌丝,所以我们的朋友很难成为我们的客户,更别说是优质客户。我们的朋友是屌丝,我们的朋友的朋友一样也是屌丝,所以也不能成为我们的优质客户,实现我们收费提升的问题。而做网络推广,客户质量一般也比较差,但凡优质的客户,他的身边怎么会没有律师朋友呢?而且网络来源的客户一般价格是他们首要考虑因素。所以,年轻律师最优质的客户,其实是同行,尤其是合伙人。


(二)同行喜欢什么样的年轻律师


1、专业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律师是万能的,擅长处理任何案件,但是客户的需求是多元的。即便资深律师自己可以处理,有些客户或者案件也不一定是他想要亲自处理的,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需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主要领域和客户上。所以,总会有“漏网之鱼”。如果你有某些专业亮点,那么,别人就容易找到你。如果你让自己的专业突出来,那么就会形成“靶向效应”,“万箭(案件)穿心”。而且,资深律师的客户一般都是比较优资的客户,他们不仅比较有付费意识,也更具有付费能力,这样才能实现相对高的收费。


2、品格


每个人的喜好都有差异性,专业和品格只是其中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一时缺乏专业领域没有那么明显、突出的,或者在入行、执业初期阶段的,高度的勤勉,认真到极致的态度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吸引资深律师的优点,这也是自己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突出,比如信息检索、文档制作、可视化运用等做得更好,那一样会有非常好的回报。


三、解构差异化

(一)为什么要差异化


如前所述:差异化可以解决两个问题:1、案源问题。2、收费问题。但差异化还可以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3、工作难度问题。每个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比如医疗案件,很多人都觉得很难做,但是,我做多了,熟悉了所有的流程,所以我觉得也不会太难。


(二)什么是差异化


差异化的第一个层面是专业领域的问题,比如你擅长做建设工程,我擅长做刑事案件。所以,不同的领域就是差异。差异化的第二个层面是专业能力问题,比如我们都是做刑事案件的,但是,我的刑事辩护技术和理念比你强。很简单的问题是,如果你所在的单位只有一个人做刑事案件,有可能其他人的案件都给你。但当有两个人做刑事案件时,有可能案件就会分流。如果你的能力明显在其他人之上,那么,更多的优质案件都会流向你这里。所以,差异化,包括专业领域和专业能力差异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差异化方向选择


我认为任何案件都可以上升到一个领域,你可以通过专业的案件去结识专业领域的朋友,然后把自己的法律服务扩展到某个行业领域中去。比如,在医事领域上,我在医疗纠纷的基础上,努力把自己往医疗健康领域上拓展,期待以医疗纠纷为突破口,切入医疗健康领域,如果能够这样,我的法律服务内容就会更具多样性。


(四)差异化的起点


差异化的起点,一般是在律师助理阶段。对于多数法学出身的律师,他们最容易形成差异化的领域其实就是自己师父的专业领域,比如我的师父是福建省刑事委员会的副主任,所以他的案件就以刑事案件为主,我跟他学习期间,当然办得最多的就是刑事案件。而且由于他已经做得比较成功,所以,他的案件层次都比较高,不仅在量上可以让我实现多练手,在质上也可以让我开拓视野。简单地说,做一个盗窃案件跟做一个重大贪污贿赂案件,对于一个年轻律师的成长而言,是有明显差异的。


(五)差异化的缺陷


差异化也不是完美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局限性。比如,你贴上了刑事律师的标签,别人就会认为你只会办理刑事案件。对于年轻律师而言,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原本客户就已经不多了,如果让人家认为你只会办理某类型案件,那么案件收费还没提上来,可能案件数量就已经下去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强调差异化的起点是在助理期间,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有师父养着,大家对我们的期待也没那么高,这个时候,我们要抓住任何机会,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以让自己未来更有基础成长。这个阶段,只要做到让师父依赖你,你又有自己的专业特色,那么你就有更多机会。


(六)差异化的路径


之所以有人愿意让我来分享,其实,是因为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14年2月份就开通了一个“医疗纠纷”公众号,然后坚持写文章,不知不觉写成了一本书,并已通过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今年就会正式出版。我想,在别人越来越浮躁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安静,那么机会就会更多,这本身也是一种差异化。


记得美国刑辩大律师德-肖维茨在《致年轻律师的信》中说过的一话,大意是律师行业,跟随师父既然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要制定退出计划。


退出计划可以理解为独立执业,也可以理解为“心理断奶”,可以独立处理案件。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我给自己制定的独立计划是三年(因人而异,不要盲目独立)。而三年时间很快就要到了,我才意识到,虽然我在师父心中乃至同事当中,以刑辩业务见长,但是,脱离了师父,我自己很难接到刑事案件(又年轻又没有背景),多数时候只能是同事(包括与师父的合作)找我合作。而如果只是同事找我合作,那就意味着我开始独立执业时,收入很难保证,即生存可能都存在问题,那还何谈发展。

 

(七)差异化的坚持


差异化,首先第一问题就是要耐得住诱惑,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很多人之所以迷茫、恐慌,可能是因为他们想的比做的多。其实,只要定下一个小目标,然后量化、执行,不去考虑太多因素,就想着把这个事情做下去,最后可能产生的效果是自己没有预想到的。而如果只是空想,那么最后只会让你更糟糕。比如,今年我给自己定了目标是要做17场分享,我不去管结果如何,我只是想着,创造一场是一场。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可能对我个人会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现在不关注会有多大提升。我也不去管该如何一步步规划,我就想着行动,在行动中完善。我想,如果俞敏洪当时想清楚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新东方才辞职开始干,今天可能就没有新东方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不要偷偷做,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别人不知道你擅长什么,那么你所做的努力也很难转化成生产力。


第三个问题就是不要只是自己做,要多跟相关领域的人交流,开拓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并建立其专业领域的朋友圈。走差异化有一个过程,就是需要从单位走向外面。“征服”同事之后,就要考虑走出去,“征服”更多的同行,“征服”更多的客户。而走出去,则需要有“产品”。


第四个问题是要学习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从我有限的经验上看,如果我们一开始做一件事情,想的是自己获利,那么结果就是事情都很难做成。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考虑更多的是别人的利益,那么,结果可能就是自己也获益。在搭建平台、链接资源的时候,如果能够考虑让更多的人获益,那么才可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没有人或者优秀的人加入,那么,可以预见,应该是做不大,做不强的。


四、互动环节

1、如何与师父处理独立执业关系?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退出计划“独立执业”,但退出时一定要跟师父做好事前沟通和衔接工作。比如在独立执业前,先跟师父表达自己想要独立的想法,师父也会从他的角度给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我们要让师父心中有数,可以提前考虑团队的衔接工作。而且,在独立时,并没有完全离开师父,只是模式的改变,由完全“依附性”的助理变为合作型。这样不仅可以让师父、团队能够更好的衔接,也可以让自己的专业有更进一步的成长空间。如果我们什么都不说,偷偷“闹独立”,那么师父一定会以为养了一只“白眼狼”,长此以往,必定会破坏师徒制的传-帮-带关系,不利于年轻律师的成长。


2、为什么要读书?


我认为,惟有读书才能引起思想的波澜,也只有这波澜,才能造就深刻的思想变动。读书是一个自我修炼和完善的过程,他是一种深刻地自救和自省,他会让你找到或者形成一种属于自我的内在价值观,而这种内在价值观亦就是你面对人生的态度。我们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择,真实的根源,有可能是因为读书太少,内心没有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形成确信,需要经由他人的评价来形成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容易受外界影响,不容易自己作出选择。

结束语

作为一个年轻律师,我自己也是在迷茫和恐慌中前行。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或者错,能否实行,能否有效果。不过,我不想在无谓的空想中浪费时光,所以哪怕在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学点东西,比如看一本书。


我们律师本质上是个体户,又不是体制人员,不要形成“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做”的观念。如果你敢于展现自己,可能有人不喜欢你,但可能也有人喜欢你。要相信,喜欢你的人会一直喜欢你,不喜欢你的人,我们也没有必要改变自己,取悦他人,让自己变成自己都不喜欢的人。只要有人喜欢你,你的机会就会多一个。所以,不要害怕,勇敢的走出来,走上台。


我希望所有的年轻律师,都不要背负太多思想包袱,不要给自己设限,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我相信结果可能不尽如你意,但也可能超出你的预期。


作者:郑文鑫 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

来源:无讼


律道湾湾法律加油站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