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你误解了多少年!

2017-02-03 律道湾湾
点击上方“律道湾湾”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七不出,八不归,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正确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多起来了。


有人认为,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初七不能出门,初八不能回家,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都算了进去。


也有人说是封建迷信,是旧社会留下的糟粕。


其实都不对。七不出,八不归,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但其正确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


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就是说,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无颜回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含义,切不可贴上封建的标签一棒打死,忘了老祖宗的教训。


千万别误解了“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真正意义。


收集和研究这些俗语和谚语,加以认真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好多的哲理和道理,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比如说“王八蛋”:


“王八蛋”这是一句骂人的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的‘八端’是指‘孝【孝顺】,悌【兄弟和睦】,忠【忠诚】,信【守信】,礼【礼教】,义【正义】,廉【廉洁】,耻【羞愧】’,此八端是说的做人的根本,也是古代对人们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必须按照做人的原则,忘记了这八端就是说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后来方言的原因以讹传讹就变成了‘王八蛋’了。

 


律道湾湾法律加油站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