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律所?
刚毕业的法学生如何选择律所?
曾经很多朋友问过我: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律所?怎样才能跟一个好的师父?我一直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未能给出完善的答复。前几日,又一个大学同班同学问了我同样的问题,我答应她最近几天整理出来。现在就我个人的经验,结合一些长辈们的建议,给大家几点中规中矩且不失客观中立的建议。
律师事务所如果简单区分,可以分为两个层级和三个维度。
两个层级:1.大所,2.一般规模的所;
三个维度:1.地理位置,2.业务板块,3.案源。
大所和小所其实并没有界定区分的必要,在业务内容没有明显区分的情况下大所和小所之分只是对于平台的选择。大所在资源整合、文化氛围以及管理模式方面做得更加出色。所以,若想对自身所处的行业有大局观,并体验规模化训练模式的毕业生,可以考虑尽量向大所靠拢。
律所的规模并非越大就会越好,甚至可以说越大的律所去实习却越需要谨慎。我们知道的许多大所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你进去了就是一个员工,仅此而已。在里面,每个人都只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你的工作内容几乎只有你被交代的任务,除此之外,你外恐怕很难再学到其它东西。大所公司化的环境,相对来说适合比较内向、善于伏案工作的人;而一般规模的律所,合伙人、律师之间更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案源共享和业务探讨,这种环境更需要性格外向的人。
地理位置方面,就内陆和东南沿海城市相比较,内陆律所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相较于东南沿海城市程度都更低一些。这与经济发展程度,司法意识的强弱都息息相关。所以积累能力、谋求自身发展还是选择东南沿海城市更为适宜。业务板块除了专业方面的考虑,还要结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提成律师和授薪律师对于业务的专注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提成律师,对于专业的要求可能会更高,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做的程度高低决定了是否能做好每一个案件,也间接决定了以后的案源。
而你所在的律所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你的职业起点,一个好的大环境将能够帮助你尽快地适应律师这个行业。
当然,律所的格局并不完全取决于以上几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大所和小所哪个更适合发展?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决定律师学习、成长和收入的是团队(律师),而不是律所。
小所,你遇到一个发光发热的好太阳,你可能也就成为了地球。
大所,你遇到一个黑洞,你就进去出不来了,也可能变成了一块废铁。
宇宙这么大,人生又这么短,一颗年轻的流星的命运,真是3分努力,7分运气。好多人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成长的路,迷迷糊糊地就走过来了,这个人的成就其实和他头几份工作给他提供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环境给了一个年轻人错误的方向,他越努力,离自己的理想将越遥远。
我所知道的某家律所甚至规定进律所之后4年内不能对外承接案件,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内部规定实在是令人发指。我的一位朋友在那里实习了一年除了保全之外什么都不会做,写个起诉状都不敢直接拿出来用。
综合考虑,个人感觉30-50人的律所可能最合适,这样的所规模适中,同时能够承接不少高水平的案件,律师水平在相应的领域内也相对较高,同时又没有那些大所格式化的花样百变的破规矩,对刚入职的新人的接纳程度和培养力度都很大,找到好的师父的可能性也会相应提高很多。
还有一些小型的专业律所,例如只做金融或者只做公司上市的律所,虽然人少一些,但是个个精英,这样的律所也更愿意在内部培养人才。如果对某个类型的案件或某个特定领域感兴趣的话,不妨找这样的律所实习一下。
简单来说,律所是否像样。
一个办公场所像样的律所,则对应地意味着案件办理的水平,承接案件的水平,客户的水平都有所保障。如果一个律所连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能容纳十几二十人以上的会议室都没有,遇到一些大型公司的复杂案件连跟客户开会的地方都没有,你能指望这个律所能够办好案子?
当然,硬件只是一个方面,对于”软件“也同样重要。
我说的”软件“是所里的无形的看不见但能够感受得到的大环境。例如,所里的诉讼文书模板是否齐备,是否有规定的合同格式、诉讼文书格式、统一的排版要求等,这些都是衡量一个所的水平、氛围的标准。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数据库的建设。
不要说现在裁判文书都上网了不用特意再建数据库。相反,好的法律数据库是高水平律师办案的必备。举例来说,我所知道的一个律所,每年为专业数据库使用权要支付数万元的使用费,这个数据库不仅有法条、裁判文书,更重要的是还有各种数据分析和联想功能。例如某个法条可以直接链接到引用这个法条的全部案例,这对律师来说简直就是有如神助攻。所里的律师也可以直接搜索某个法官对某类型案件的所有判决,对判断法官的思路和方向有极大的帮助。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想找一个愿意全心全意带你的老板很难。
更多刚入职的实习律师只会遇到让你跑腿复印的老板。个人的建议是,不要找太年轻的律师做老板,因为年轻的律师尚且处于成长期,自身的能力恐怕还很有限,哪来的余力教你呢。
一些资深律师,他们更愿意让自己的经验有所传承,同时已经形成的固定的人脉和关系网让他们既不会太担心被徒弟抢走案源,同时会引荐你给他所认识的一些公权力人员认识,这样也能极大地帮助你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比如我现在的老板就是这样)。
另一个标准是看看他有没有带出来过徒弟。认识的一个老律师带出来的学生现在都混上奔驰了,而且现在依然跟着这个老律师。有这么成功的先例,你会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一点心理上的保障和慰藉。
在实习之前,或者找工作之前,不要盲目地冲过去参加面试什么的。不妨先关注几个律师,然后给他们发邮件,简单地介绍自己并且表露出自己的意愿。可能的话,可以直接打电话聊聊。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愿意花时间跟你交流的律师都很可能是一个好的老板。如果在实习之前就能和老板建立起联系,无疑将大大减少你实习的困惑,同时也能让你更好地了解未来的老板大概是什么样的(我就是在大二的时候一次辩论赛就认识我现在的老板,之后一直保持联系达两年半的时间,最后司考过了直接就过来跟了他)。
律师业务中诉讼和非诉之争。很多法学院毕业生在回答想从事的业务时,多会回答,“我想做非诉业务”。
一开始我不明觉厉,后来猜到个中原因,可能是很多同学都想去一些顶尖红圈所,而红圈所业务以非诉业务为主;又或者因为非讼案件的标的动辄几千万上亿。一些同学看到有朋友在做非诉,而且看起来很高大上,于是也就人云亦云非诉了。
这种观点大不能有。
前几日给张进德教授打电话问候,张教授问了下我的近况,并给了我几点指点意见。
他指出:“作为律师的基本功还是诉讼,虽然非诉的一些活儿听起来很炫,标的很大,但要体会民法、合同法、公司法每一个法条背后的玄妙,还是要通过诉讼/仲裁中的对抗才能深挖出来。干活没人逼你,业务没有对抗,活的质量总归不会太高,但是你会成长地很快。”
“诉讼和非诉业务相辅相成,做了非诉业务能够了解行业背景,了解商业逻辑,带着非诉经验做相关诉讼,案子就不光是在做法律,还有商业概念,案子会做得更生动有说服力。而诉讼业务能够找出非诉合同中的漏洞,带着诉讼经验回到非诉业务又能进一步提高非诉业务技能,在商业交易中更好的保护客户,给对手挖好坑。因此,诉讼非诉最好都能做一些。”
这个问题恐怕是很多朋友很关心的。
但是呢,实习律师本身就不要指望挣钱。首先摆清楚自己的地位再考虑收入的问题。不要说自己很辛苦,其实你花2个小时写的文件可能你的老板要花3个小时修改甚至重写。但关键是他自己写可能只要1个小时。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作为实习律师就要挣钱?当然,遇到好的老板也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前提是你得让你的老板看得上。个人感觉自己能够维持温饱,同时在外在看来不算惨就行了。
随着你的个人能力不断的提升,你能帮助你老板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会看在眼里,并且适时地给你加薪的,别担心来的太慢,做好眼下该做的事情才是首要的事情,该来的总会来的。
这里说的追求是学习。青年律师想要学习的是什么?经验和专业。经验培养的多是legal sense,在案件和事实中不断磨练,修正自己的思维方法。从这一点说,大所提供的是资源和平台,高度规模化的案源和强大的数据库;小所提供的则多是实战机会,具象修正多于抽象修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善于从抽象中提炼观点并化为己用,还是说更喜欢应变不同方面的反馈,并有能力和自信整合信息源?
选择好律所之后接着要考虑自身发展的问题。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自己,毕竟只有自己素质过硬才能更好地发掘资源。
选择好业务和团队后,工作一段时间应该可以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角色了,考虑自己的角色和自身成长方面的需求也应当会更加游刃有余。
青年律师不想成为螺丝钉,除了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很重要一点是要有案源。这里所说的案源并不是老板的案源。如果是你老板的客户或者你老板客户的朋友,或者他们朋友的朋友,永远会被你老板控制成你老板的客户,无论你服务得多好。然后,你永远只能拿固定的工资,你的角色充其量是一枚高级螺丝钉,无法脱离发动机单独发挥作用。
案源和资源。接触资源并不容易,利用资源就更是难上加难。何况利用资源需要形成特定的模式,对于律师而言已经是另一个职业领域。是否选择以及能否做好都是后话了。
最简便和最自由的方式是专业化。将某一领域研究深入透彻后,自然会有自己的发展天地。何况,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碰撞和映射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专业化就是检验青年律师的最客观的事物。有没有遇到瓶颈?遇到瓶颈如何解决?解决后在现有平台有没有上升空间?或者简单粗暴的,工资有没有涨?都可以为自己的选择做出衡量标准。
选择律所,其实也是在认识自己。在学校松散的环境下很容易专注于学业而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在对自身的能力认识还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尽量进大所;对自己能力有把握,方向比较明确的,可以考虑进精品所实务锻炼。
工作和事业从来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能力决定起点的工作,自己的取舍选择决定事业。祝愿所有的年轻律师都明白该何去何从。
总而言之,作为实习律师要低调,切记自己还是学徒。诚如我之前一直说的,过了司考只是拿到了通往地狱的门票。找一个好的老板,你的地狱之旅也会变得不那么煎熬,代价是你的辛苦,汗水和低收入。
最后祝愿所有愿意成为律师的朋友都能找到好的老板。
作者:王腾
来源 :Oscar法律与文艺
▲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