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才是最好的学习
这是周岭的第21篇原创文章
不知从何时起,大家好像一下子都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一股学习之风兴起,各类知识服务商相继涌现,各路知识大咖出书授课,身边的人也都开始订阅专栏、参加读书会、报名写作课、开通公众号……恨不得把牛人推荐的书都读完,把大咖的课都听遍,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这本是好事,但是不知怎么的,学着学着,就有人开始抱怨了: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但总是记不住啊?为什么我听了那么多课,但没什么变化呢?为什么我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呢?
类似的困惑同样笼罩在我的身上,买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每天忙得跟狗一样,然后呢,投入的时间就丢进池塘的小石子,“咚”得一下,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直到有一天,我想通了这个问题,才发现学习真正的秘密。
01 没有“缝合”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罗振宇曾在60秒语音中提到他自己是怎样学习的: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一样,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个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这个比喻实在是太精妙了,一语道破真谛!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这个原理,所以一味得求多、求快,虽然每天泡在知识里,但是却始终没有完成学习的过程,自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新获取的知识看上去都理解了,但实际上它是孤立的,并没有和自己原来已有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所以时间一长自然就忘记了。我们每天忙碌着获取新知识,以为越多越快就是好,却断然不知还有“缝合新知识”这一步骤,或是知道了也并没有引起重视。
可见,真正的学习至少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获取新知识,第二步是缝合新知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症结就在于只走了第一步就以为学习已经结束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学习公式:
学习=获取新知识+缝合新知识
是不是瞬间觉得心里透亮了呢?
如果留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牛人都是采取这种学习方式的,比如: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读书的正确方法不是“划线+摘记知识”,而是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样才能跳出“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师北宸是精读的提倡者,他自述一年读书的数量不多,但每读一本书都要吃透,花大时间和精力在读书笔记上面。从2010年开始至今,记过的读书笔记有100多本,少的有五六千字,多的有两三万字,可见缝合之深;
钱钟书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花费在做笔记上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时间的一倍,时隔多年,他家几乎没有藏书,要么还回图书馆,要么随手送人了,因为书籍本身对他已无意义,所有的知识和智慧都已通过他那巨多读书笔记缝合到了头脑当中;
……
正所谓“无缝合,不学习”,真正有效的学习都指向质量和深度,而非数量和速度。
02 怎样进行缝合
既然“缝合”是有效学习的关键,想必你对此也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行动印象——读书的时候多花时间做笔记。这样的理解没有毛病,但不够深入。
“缝合”的本质是迫使旧的知识结构对新的知识信息作出反应,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新的知识信息变为原有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做读书笔记”就显得比较形式和肤浅了。从更底层的角度看,“缝合”的方法可分为两类:解释缝合和实践缝合。
1、解释缝合
所谓“解释缝合”,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把学到的东西清楚地表达出来。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想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意思说清楚并提炼出思考,就必须动用原有的一切知识去解释、去转换,如此新旧知识就产生了关联,缝合到了一起。
于是,我们现在就能更好地明白,为什么读书时那种划线+摘记知识点的方式是无用的了,因为没有任何的缝合;为什么读完一本书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进入到下一本书的速读是无用的,因为没有任何的缝合。
人们都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个知识被你深度“缝合”之后,你必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向一个门外汉讲清楚,也就自然达到了教授他人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也很好地印证“缝合”就是最好的学习。
2、实践缝合
所谓“实践缝合”,就是通过行动去验证那些新知识,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全方位的对新知识进行观察和理解,并把相关的知识或技能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实践缝合”是一种相对“解释缝合”更加深度的学习方式,并且更加容易产生创新的火花。
比如本文的形成就是自己在实践了“精读+笔记”之后产生的思考,否则我可能不会对罗胖的60秒语音触发感想,也不会对成甲、师北宸、钱钟书的学习方法产生关联。“实践缝合”不仅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还能让自己扎扎实实地发生改变。
另外,我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我曾在《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点击可查看原文)中提到:
学习一门技能,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之间,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
其实,无论是思考还是实践(练习),本质上都是大脑中不相关的神经元在发生连接,并且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强关联。神经元之间交互融合的过程不正是“缝合”的动作吗?
03 慢学即是快学
为什么人们在学习这条路上会普遍选择“学得快、学得多”,而不是“学得少、学得深”呢?因为相比起追求“质量和深度”,追求“数量和速度”要更加容易,并且能更快地产生即时快感,这种选择深度符合人类“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第一天性。不经过刻意的反思或指导,确实很难主动走出来。
学习,一定要跳出“速度和数量”的诅咒,不要因为学得少、学得慢而产生焦虑。事实上,正好相反,追求“速度和数量”才会让人越来越焦虑,因为很快你就会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会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有实质性的进步,这种焦虑会最终摧毁自己对学习的信心。
从当下看,“缝合”的学习方式必然是慢的,但是从长远看,它所产生的收获却远比快速学习要多得多。这是实实在在的结论,稍微比较一下就能知道。
还以读书为例:
一个人每周读一本书,但看完就过,另一个人每月读一本书,但他不仅能通过笔记把作者的意图讲透,还花时间去实践书中的道理。一年过后,前者虽然读了五十几本书,但可以肯定他对之前读过的几十本书已经印象模糊,甚至毫无印象,更别提实践收获了,而后者虽然只读了十几本书,却扎扎实实地将他人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能力,你说谁的收获大?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之后,他们之间会产生多大的差距?
“缝合”不仅是“以慢为快”的学习,还是消除焦虑的利器!既然“数量和速度”不是决定因素,那为什么不更加从容淡定一些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速成。当我们深入理解了“缝合” 这个概念之后,看待一些事情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当我们再次面对“**说书”等产品时,就不会失去理性,天真地以为只要花很少的时间、轻松地听一听高人的解读,就能吸取一本好书的精华了。不可能的,这是幻象!
你想啊?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过“缝合”最多的人是谁?是那个说书人,所以收获最多必定是他自己,而我们虽然轻松得到了说书人精辟的结论和启发,但是终究没有经历过“缝合”,所以,即便听得再多,感触再多,那知识也终究不是自己的,最终会不断失去。多年后,回过头再来看这段时间,无异于是浪费生命。
到不如,老老实实地把想看的书买来,自己坐下来静心研读。做一个说书者,而不是听书者。
总结
1、学习的公式是:学习=获取新知识+缝合新知识,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学习中困惑和焦虑都是因为缺少“缝合”这个环节;
2、“缝合”的本质是迫使旧的知识结构对新的知识信息作出反应,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新的知识信息变为原有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3、“缝合”可分为“解释缝合”和“实践缝合”,实质上就是不同神经元之间的交互融合;
4、慢即是快,追求“速度和数量”只能得到焦虑和低效,追求“深度和质量”才能得到成长和改变。
关注“清脑”
共同开启心智,探索成长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