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对王姐妹两花 美与美性情各异 | 欧洲皇室八卦系列【英国篇】第三十九章

无事生妃 无事生妃 2022-03-15

欧洲皇室八卦系列第三部

  英国篇   

原创:嗔才人


往期回顾

罗伯特·达德利的结发妻子艾米死于悬案,案情之扑朔离奇有如阿加莎侦探小说。而这桩命案不仅令死者的丈夫成为舆论头号声讨对象,也严重影响了女王声望。正因为如此,也给伊丽莎白敲了警钟,令她痛下决心,彻底放弃嫁给心上人的念头。

女王天下卷


青春丧偶玛丽返乡归故地

个性迥异双姝各自领风骚


第三十九章 

就在艾米死后几个月,伊丽莎白奋力挽回自己声望的时候,欧洲大陆那边出了一件大事,让英国人转移了点注意力。


这次的变故又来自法国。前文提到过的恐怖的诺斯特拉丹姆斯预言再次应验,法国少年国王佛朗索瓦二世,也就是玛丽·斯图亚特的丈夫,暴病去世。据说他死于中耳炎,临终异常痛苦,整整呻吟挣扎了好几周才凄惨离世。也有很多谣言传说,他是死于被投毒。总之,亨利二世和他的儿子们只要登上王位就会遭到诅咒的黑魔法故事越传越邪乎。

法国少年国王佛朗索瓦二世——玛丽·斯图亚特的丈夫

再说说失去丈夫,失去母亲的玛丽·斯图亚特,在法国的命运。佛朗索瓦死后,他未成年的弟弟查理九世(Charles IX)在母亲的监护下,继承王位。王国大权几乎全部落入王太后凯瑟琳·美第奇手中。而这位凯瑟琳王太后恨不能早点赶走自己的大儿媳妇,因为玛丽有吉斯家族(de Guise)的后台,这家人势力太大,总是跟自己唱对台戏,从来不消停。第二年,在法国失去依靠,被王太后百般排挤的玛丽,就不得不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出生地,苏格兰。

玛丽.斯图亚特懂事之后,第一次踏上蛮荒的苏格兰的土地(电影剧照)

按说法国和苏格兰的关系彻底搞僵,英格兰人应该乐得合不拢嘴才对。可是当玛丽正式回苏格兰登上女王宝座,伊丽莎白心里却很有些不好受。这其中,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是玛丽一直在觊觎英格兰的王位,为了这个,老是跟伊丽莎白较劲。当年的爱丁堡协议,苏格兰实权派还有法国王太后都同意了,唯独缺少玛丽的签名。万一她回到苏格兰,为所欲为,一意孤行,会给临近的英格兰造成很大困扰。


第二,欧洲不少天主教国家也都认为,玛丽·斯图亚特比伊丽莎白更有资格继承英格兰王权。因为前者是正宗王室后代(亨利八世姐姐的孙女),后者不过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私生女。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原因,也是作为女人,感受最深刻的,那就是同为自由身的玛丽,比伊丽莎白更年轻,更美貌,更迷人。作为一个奔三十的女人,看着将满二十岁的花季小姑娘来跟自己竞争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的青睐,伊丽莎白肚子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那种别扭劲儿。

 

还有一个必须要说的细节。苏格兰的玛丽·斯图亚特其实比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都铎更像她们都铎家的人。玛丽·都铎个子矮胖,头发深褐色,更像她来自西班牙的母亲凯瑟琳。而伊丽莎白就更有父亲亨利八世的特征,其中最像父亲的就是火红的头发和白皙的皮肤。而偏偏这两点,玛丽·斯图亚特也从亨利八世的姐姐玛格丽特·都铎那里继承到了。据说玛丽·斯图亚特出生的时候头发偏金黄,后来却变成了鲜艳的金红色。


另外,亨利八世身高大约一米九,年轻时以高大挺拔,气宇轩昂著称。伊丽莎白虽然也算那个时代比较高挑的女性,但是最多也就高于一米六。而玛丽·斯图亚特却有一米七几的个头,甚至有传闻说她将近一米八,而且跟伊丽莎白一样喜欢骑马等户外运动,所以身材健美得不得了。所以,不管怎么听,教皇嘴里那个更有资格继承亨利八世之后英国王位的女人,都确实比伊丽莎白长得更像她爹,这叫她怎么能不嫉妒?


盛装的玛丽玛丽·斯图亚特一头红发,高大健美

不过,玛丽还是有很多地方,根本无法跟伊丽莎白 相比。最重要的一点,法国宫廷是养不出女学究的。玛丽虽然也跟伊丽莎白一样,号称通晓多国外语,可是实际水平却是天壤之别。她除了法语能读能写之外,对拉丁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只能勉强读懂,根本不会遣词造句。而本来应该是她的母语的苏格兰语,经过在法国的十几年,也只剩下些勉强能跟人交流的日常性招呼的能力了。而最可笑的是,一直有野心登上英格兰王位的玛丽,居然根本不懂英语。

 

不过,法国女人的迷人风度,她是绝对不缺的。据说,哪怕她离开法国之后,人们还有评论,只有玛丽才是能与小公主玛戈并称为当时法国王宫一流佳丽的人物,她俩的仪容风姿,其他几个公主都无法相比。的确,从小在法国受到精心教养的玛丽,无论是言谈举止的高雅,还是衣着时尚,都不落后于潮流。这一点,在她回到相当蛮荒的苏格兰之后,体现得更为突出。另外,她擅长所有富有女人味儿的事情:手工针线,音乐舞蹈,甚至还会跳芭蕾。而且她不仅苗条白皙,据说五官还有几分东方特色的柔媚,这无疑对于异性又增加了额外的魅惑力。


五官柔媚的玛丽·斯图亚特

玛丽虽然很美,也很擅长吸引男人,却无非是出于一个漂亮女人的本能。而不像是伊丽莎白,对于自己需要什么,哪个男人能给自己什么,跟不同的男人都该保持什么样的远近亲疏,都有一套精密的计算系统。所以说,聪明的女人操控自己的感情,愚蠢的女人却被自己的感情所左右。虽说感情如流水,抽刀断水水更流,可是聪明人总会有方法控制和引导水流去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或者控制减少一段不值得的感情的流量。


相比于伊丽莎白在这方面的精于算计,玛丽对于男人的诱惑,还有施展手腕的对象,显得毫无计划,毫无章法,完全没有整体布局和政治判断力,根本没有把自己的魅力发挥出足够的功用。尤其是,她还缺乏个人意志力,个人生活不够检点,这方面也让她的政治对手抓过很多次把柄,使得她绝对无法达到伊丽莎白这种 “童贞女王” 的名声和威望。

玛丽爱听音乐,盛传与精擅乐器的男宠之间很不检点

其实,这也难怪。玛丽从小跟着妈妈长大,从来没缺过母爱呵护,到了法国,还有外公的吉斯家族撑腰。而且小小年纪就嫁给了法国王太子,走到哪儿不是有如众星捧月,谁敢给她气受啊?她这样单纯的经历,跟幼年就经历母亲被杀,父亲猜忌,而且在姐姐弟弟当权的时候几次死里逃生的伊丽莎白相比,简直犹如在蜜罐里养大的洋娃娃。


一个女人,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砺,生活重压的考验,她最多就不过是一杯色彩瑰丽的鲜榨葡萄汁,看起来晶莹可爱,闻起来果香诱人,尝一下酸甜可口,却完全没有后劲儿。而当一个女人历尽世间的人心险恶,看遍了命运浮沉后的世态炎凉,却没有向生活屈服,她才能被酿成一杯浓香醉人的葡萄酒。酒中那似有若无的香气,只有在沉淀了所有酸涩之后才会散发出来。也只有真正有内涵,懂品味的男人才能体会蕴藏其中那令人回味无尽的醇厚韵味。这,也就如同玛丽与伊丽莎白之间的区别。

伊丽莎白 vs 玛丽

其实玛丽为了做好女王这个本职工作,也应该算是足够努力的了,只是她的单纯天性和个人能力制约了她的发展。


玛丽的血管里的确留着苏格兰人的血,那份独特的骄傲与勇气,令她甘愿放弃法国娇小姐的生活,为作一位货真价实的女王回到苏格兰拼死一搏。只可惜,阅历的浅薄、知识的贫乏,使得她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母亲代表的法国势力会跟苏格兰本土派有那么大的矛盾。


她并没有退缩,毅然决定要直接去面对这一切。她认真地跟苏格兰贵族们讨论如何妥协合作,并且尝试刻苦学习,开始了解这个国家。不过,她执政的样子跟伊丽莎白一比,还有有很多不同,听起来很值得玩味。

 

在那个时代,女人都被认为是没有头脑的,更不要提政治头脑了。即便玛丽做了女王,她骨子里也不否认这一点。每次大臣议政,她都是在一边耐心地坐着,什么也不说,一派母性容忍的样子。有时候如果大家争吵时间太长,她也不催促他们,而是拿出自己的针线活来,一边干,一边偶尔抬头对大家微笑一下,一直等到他们的辩论有一个分晓。非常温柔,非常女人味吧?可是,这样能当好一个王者吗?

 

伊丽莎白则像她的生母一样,对参政充满发自内心的热情。在这方面,她们母女都完全抛开了一般人关于女性形象的设定。伊丽莎白最喜欢和大臣们一齐讨论国事,每次参加议政都掩饰不住她的兴致勃勃,参与感无比强烈。不光大家说的话她一字都不落下,兴奋起来,她甚至会亲自跳入站团跟臣子们进行辩论,而她在辩论中的牙尖嘴利也是闻名于世。


当年安·博林因为对宗教、政治之类的国事话题太高调太投入,虽然因此笼络了一帮裙下之臣,却令国王不满,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伊丽莎白的类似特质却恰好可以让她这个女王做得名至实归!


2018年12月21日首映的电影《玛丽女王-苏格兰》

而随着玛丽回到苏格兰,联合王国的两位女王长达十几年精彩纷呈的对台戏,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她们是表亲,又是敌人。两个国家既有一体性,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她们的关系,代表着两个国家的兴衰与前程。




        作者有话说

就在12月21日,电影《玛丽女王——苏格兰》在各大影院上线。这部电影基本客观反应了史实,又对人物有艺术化的加工,还是值得一看的。只可惜,电影整个布局设计得不够好,从头到尾好像好像没有点清楚政治斗争的脉络,让人不知道苏格兰几派权斗的背景。


这篇作者有话说,主要是写给看了电影的朋友们,大概解说一下跟电影情节相关的一些有意思的史实。至于我们接下来的八卦里还会提到的细节,这里就不提前剧透了。


参考前文插图,玛丽最喜欢的男宠,是一位非常英俊的意大利帅哥,弹琴弹得很好。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面把他改编成了谐星的形象。


电影结尾止于玛丽被砍头的那一幕,其实,接下来的情节非常凄惨。玛丽被斧子砍了三次,头才被彻底砍掉。看来斧子砍头真的是很不靠谱,难怪伊丽莎白的母亲安·博林一定要求国王开恩,允许自己被用长剑砍头。

玛丽·斯图亚特一身红衣,从容赴死(剧照)

玛丽是个对服装修饰很注重的女人。就像电影里拍的,她临死前惊世骇俗地穿了一身红衣,彷佛殉道而死的圣女。其实,除了这次,她在法国结婚的时候也穿得相当有个性。玛丽一生最爱白衣,所以跟法国王太子结婚时坚持穿白色。可惜,那时候白色因为有哀悼的意思,并非婚礼常用色。玛丽婚礼上一袭白衣艳冠群芳,可能也算开创了现代白色婚纱的先河吧?


这部电影既然以玛丽为主角,自然对她的形象要刻画得更正面一些。这种正面是以踩伊丽莎白的方式实现的:一个女人漂亮,直爽,真性情,是不适合参与政治斗争的。她注定会被一群虎狼挟持作为傀儡,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放弃了全部自我与真心,甘愿躲在面具后,一生以假面示人的那个女人,才能坐稳女王的宝座。但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女王,也许终其一生都在羡慕那个死去的真性情的女人,因为只有她,才算真实地活过。


电影里,对于伊丽莎白腹黑与虚伪的客观描述,倒也算不得有失公允。但是,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国家,一生沉默隐忍,彻底放弃个人感情,她到底是算聪明,还是算可怕,这个问题,就是见仁见智了。



小编:雅美人




往期回顾:

欧洲皇室八卦系列【西班牙篇】总目录

欧洲皇室八卦系列【英国篇前传】总目录

欧洲皇室八卦系列【英国篇】一王六后卷目录

欧洲皇室八卦系列【英国篇】三王争霸卷目录

欧洲皇室八卦系列【英国篇】女王天下卷 (31)(32)(33)(34)(35)(36)(37)(38)


【无事生妃】MuchAdo_USA 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朋友圈

公众号及其他媒体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载合作请写邮件至

hougong888@outlook.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