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当选两院院士有多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塔 Author 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在国内科技界,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大事之一。每次院士的增选结果不仅仅关乎科学家个人的荣誉,很大程度上也将影响院士所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2月15日开始,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各大学会和各省地方科协陆续推荐了400余名两院院士候选人,正式拉开了2019年院士增选的序幕。而需要指出的是,这400余名拟推荐的科学家仅仅只是拟推荐候选人的一小部分,还有将近千名学者通过两院院士进行提名而成为有效候选人。而这仅千名科学家最终仅有100余名学者有望成功当选,可见当选难度之大。
在国内,当选院士难度到底有多大?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们都想好奇。在2019年两院院士启幕之际,依托青塔开发的功能强大、数据丰富的高等教育全景数据平台(HDI),青塔整理了近五年两院院士增选的数据,从多维度来看看当选院士到底有多难。
候选人仅有10%左右能当选院士
院士作为一种荣誉称号,世界各国都用来授予本国最有成就的学者。由于其高含金量,各国院士的评选流程上都较为复杂,国内两院院士评选更是如此。
鉴于院士在国内科学界的重要地位,国内对院士评选极为重视,院士评选规则也曾经过多次修正。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新的院士评选规则,国内两院院士增选主要在奇数年举行,每两年举行一次。院士候选人由不超过80岁的非资深院士进行提名和学术团体(中国科协所属各大学会和各省科协)推荐产生。产生的有效候选人经过非资深院士评审和选举,最终当选院士。
从流程上,国内两院院士评选步骤大致可分为初选、第二轮评审、确定候选人以及全体院士投票等步骤。由于每年两院院士的增选名额较少(各有几十名),分配到各大学部一般都只有个位数,所以每一轮评选都会淘汰大量候选人。
从近五年两院院士增选数据来看,如果仅考虑从有效候选人当选院士的概率,那么两院院士当选率大致为9%-16%,其中工程院院士当选率略低于科学院院士。而实际上,中国科协推荐和两院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中仅有一部分学者能成为有效候选人,因此被推荐的院士候选人基本上当选概率都小于10%。
普遍要熬到50岁以上
院士名额的稀少决定了选出的院士需要真正做出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而创新成果的产生又需要时间的积累,这样的结果就是要想当选院士普遍需要熬到50岁以上。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六届两院院士中,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保持在 54 岁左右,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保持在 56岁左右,两院院士平均年龄保持在55岁左右,而这已经是两院在努力提倡“院士队伍年轻化”多年后的结果。
如果从两院院士当选的年龄结构上分析,就会发现普遍都在50岁以上才成为院士,60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而40岁以下当选院士的就极少。
整理发现,历年两院院士中,不到40岁就当选院士的科学家仅有辽宁省副省长、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研究员卢柯,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麻生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等数人,年龄在40岁以下当选院士的科学家全部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前,青塔曾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青当选院士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也可以发现当选院士需要积累的时间之长。
近五届当选院士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当选科学院院士的平均时间跨度为10.88年,当选工程院院士的平均时间跨度为9.74年,长江特聘当选两院院士平均时间跨度为10.50年。整体而言,长江特聘当选两院院士一般需要用时9-12年,但也有部分顶尖大牛只用1-4年就当选院士。同时,也有更多需要18年甚至20年才能够入选两院院士。
近五届当选院士的国家杰青,当选的科学院院士平均时间跨度为13.42年,当选工程院院士的平均时间跨度为11.61年。国家杰青当选两院院士平均时间跨度为12.9年。整体而言,国家杰青当选两院院士一般需要用时13-16年,其中最快的只需要1-5年,时间跨度最大的在20年之上。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国家杰青当选两院院士比长江特聘需要更久的时间。一般而言,国家杰青当选时比长江特聘稍年轻,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达到学术顶峰。整体而言,长江特聘和国家杰青需要12年才能够入选两院院士。
鲜有一次参选就成功的
在国内,当选两院院士的难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还体现在参选次数上。
公开统计资料显示,国内绝大多数当选的两院院士都曾经参选多次,鲜有一次就能成功的。为了了解国内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参选次数情况,青塔对2017年当选成功的两院院士历年的参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中国科学院由于部分候选人数据未公开,因此未能进行准确分析)。
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产生的67名院士全部都至少参选过2次,最多的参选过6次以上。根据规定,如果连续三次成为院士有效候选人而未能成功当选,需要停止推荐一次,而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这也意味着连续参选6次,至少需要12年时间,可见评上院士的难度之大了。
当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院士情况要相对好一些,部分实力突出的候选人一次就能成功当选。
总体来看,由于院士名额的稀少,加上每两年才举行一次,因此每次院士评选竞争都极为激烈,院士候选人们往往需要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同时多次参评才有可能成功。由于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来源除了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外,还包括企业以及部分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导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难度明显比中国科学院院士更大一些。
客观来说,这种选拔的复杂性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决定了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院士大多数也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他们也都为中国各个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理应获得院士这一荣誉称号。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当上院士,最终还是要根据学术成果以及成果的影响力来说话的。因此,后续青塔还将从近几届当选院士的学术成果和影响力来进行进一步分析,欢迎大家关注。
近期培训通知
地点:武 汉
亮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继续教育证》和《上岗职业培训证书》
中测网品牌矩阵
点击栏目 ↓↓↓ 直达站点
中国测绘网 新媒体中心
文:测小婉
投稿/商务 cehui8@qq.com
欢迎 分享 / 点赞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