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圈大佬朋友圈隔空喊话 “科学复兴”就要来了?

2017-02-24 新经济思想库
每日思想

一、科技圈大佬朋友圈隔空喊话 “科学复兴”就要来了?


 

在上周,一场名为“科学复兴”的风潮席卷了朋友圈,包括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金山软件前任CEO张宏江、猎豹移动CEO傅盛、酷派集团CEO刘江峰、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张首晟在内的二十多位业界领袖都参与到“科学复兴”的话题当中。

 

从文艺复兴到科学复兴

 

看到“科学复兴”这四个字,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文艺复兴”这个近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之下,人们对于精神和物质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对改变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历史学家认为,此后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历史进程中的一系列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从那之后,各个时代的精英人物、有识之士们都深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而“科学复兴”的概念也在不断地萌发、壮大。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题为《新科技革命的佛晓》的讲话中提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五次科技革命,为全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给予了三大启示,而第一个启示就是科学先导,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导和源泉。

 

红杉资本沈南鹏则大胆预测:“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猜测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比重会大大增加”,他更强调说,全球性公司必须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产品上一定是科学科技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模式的创新”。

 

由此不难看出,此次“科学复兴”能引发一众企业领袖、科学家、投资人参与和支持的渊源所在。

 

而这场“科学复兴”的目的,就像长城会创始人兼董事长文厨在《致科学家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我们需要科学精神,我们需要科学家视野、思维和思想,让科技人士与科学工作者跨界融合,向科学寻根究底、理清源流,一起为人类福祉,实现科学复兴。”

 

长城会CEO郝义指出:“科学复兴的脚注一定同文艺复兴一样是关于人的解放——带来新的视角、新的维度、新的认识。“

 

以科学复兴求解未来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次“科学复兴”的必要性。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在去年公开表示:“我做投资21年,今年上半年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冬天很寒冷。这并不是说资本的冬天,我说的是生意真的是越来越难做,线上的企业说没有流量往线下去找,线下的企业说没有人要到线上去捞,大家都成长乏力。”

 

究其原因,是当下商业发展进入瓶颈期,靠补贴拉新的模式已经见顶,烧钱却依然望不到尽头。没有根本性的颠覆和创新,用户和流量都只是“一潭死水”,初创企业不能冒尖,大企业也因为没有发掘到新的增长点而后继乏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万万不敢冒进,变得更加惜金,最终形成一个“死循环”。

 

不论是企业还是投资人,都亟待注入一股破局的力量。回顾历史经验,能够带领人类走出低潮,打开新世界大门,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的别无他选,只有科学。

 

2月18日,文厨、郝义二人在长城会组织的CEO分享会上发出倡议,希望在如今这个商业过载、信仰缺失的时代,发起一场革命,以“科学复兴”之力,掀起学界、商界的“文艺复兴”。

 

二、徐小平对话雷鸣——AI 创业仅有科学家是万万不行的


 

1. 数据在智能时代就是“石油”,不能期望免费获得

 

雷鸣:政府可能开放数据,但是很难要求企业开放数据。数据在智能时代就是“石油”,不能期望免费获得的。我们可以做两个方面:

 

第一,现在很多领域数据是没有的,你通过做出应用来收集数据,然后再智能化,自己再原生迭代,这是一个方式。满足需求才能获得数据。

 

第二,找一个领域专家,他可以获取领域数据,双方可以配合做起来把数据整理好,从中获取机会。

 

徐小平:举个例子,医院积累多年的病例,对于医院来说不会再用。而我们投资的一个创业公司帮医院把所有病例结构化,并从中挖掘价值,现在做的很好。类似这样的机会相当多,相当于十几年前的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崭新的需求。

 

2. 基础研究美国强,中国市场得天独厚

 

雷鸣:中国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巨大市场。创业也不仅仅是纯看学术研究的,还是要和需求结合起来。

 

徐小平:毫无疑问中国创业者拥有无与伦比的机会。例如我们去年投的一个公司,帮京东做定价的体系,怎么获得最多客户怎么赚最多的钱。他们还帮顺丰做物流路径的设计,怎么走最省油。这是尖端技术和尖端市场的结合,所以我们闭着眼睛就投了。

 

3. 创业最好找原生的痛点去做

 

徐小平:对VC来说,最痛的痛点,就是拿着矫揉造作的痛点、伪需求去创业的。好的项目如蜜芽宝贝,创始人生孩子之后发现国内没有让人放心的母婴产品,于是她寻找、点评、分享好的产品。渐渐她成为了妈妈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渐渐越做越大,百度也投资了她,现在做的很好。真正的需求不是想出来的。

 

还有北大出来的创业者戴威,他做ofo之前,先做自行车环岛游,但是做不下去了,都要破产了。后来发现他一年在学校要丢两三辆自行车,他就想为什么没有自行车分享呢,想骑就能有车骑,所以才创立了ofo。

 

4. 技术、市场缺一不可,找到最合适的中国合伙人

 

徐小平:我们投资最痛苦的经历,就是投了一个没有商业意识的科学家。投资创业是商业,如果你有一个idea一个技术,怎么卖掉,征服市场。我们投过很多世界级的科学家,但是他招人、开人、整人、管人、教育人的能力欠缺,最后伟大的梦想全部破灭。

 

完美的情况是,这个技术牛人同时具有商业能力。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做技术的可能只想做技术,你就要找一个商业专家、一个管理专家。我很看重一个创业团队,几个“中国合伙人”,一个管技术,一个管市场、一个管供应链。所以中国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家整体跟美国的比起来,综合能力相对弱

 

我不是针对搞技术的,我认为大家读书的时候都要培养深入社会的能力和爱的能力。要加入创业公司,去打杂、哪怕倒开水、做前台、当司机……锻炼自己的商业感觉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转载:机器学习研究会

 

三、CEO张勇透露阿里关键时刻:战略是打出来的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受邀为湖畔大学上了一堂课。他分享了对互联网新经济的前瞻思考,以及阿里巴巴独到的组织哲学。

 

张勇说,阿里的业务常常“分分合合”:在外界看不懂的时候,把支付宝和淘宝分开了;在阿里妈妈独立发展也很好的时候,又决定把阿里妈妈“塞回淘宝的子宫”;后来,淘宝被一分为三。在湖畔大学课堂上,他首次分享了对于这些“分分合合”的体悟。

 

2011年,淘宝被拆分为三家公司:淘宝、淘宝商城(天猫前身)和一淘,当时负责淘宝商城的张勇,带领团队历经了艰难的拼搏,最终“千里挺进大别山”,如今的天猫已经B2C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更成为阿里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这段经历让张勇坚信,战略是打出来的,已经总结出来的战略基本跟你没关系。“世界上聪明人很多,勤奋人也很多,既聪明又勤奋的人更多。那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肯定是世上本没有路,为了活命,先搞条路出来。”

 

张勇认为,战略很难被清晰的规划,在战略问题上,两点之间距离永远最长,战略往往一进展,就要调整了。这里面要靠执着和坚持,同时,大的势要对。

 

鸡窝孵出鸭时,要呵护它,这是战略的灵动性

 

对于阿里来讲,我自己经历过的对于阿里的决定,比较大的决定的几个瞬间,一种是分分合合,我们经常过几年就要分一次,合一次。第二个是借鸡下蛋,用鸡孵出鸭来,这里面反映我们在整个战略当中,我们自己的一些灵动性。因为很多的创新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如果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认为只靠自下而上的创新是不够的,很多创意在民间、在下面,我们怎么给团队一些空间,让一些东西能冒出来。同时在冒出来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它,能够呵护这个东西,原来在鸡窝里面养出一只鸭子来,哪怕是一只小鸭子也挺好,说明物种在进化、物种在发生变异。

 

战略还应有灵动性。张勇用UC和钉钉的例子打趣说,“买回来一只鸡,结果孵出来一只鸭,这样的事在阿里常常发生。”他说,收购UCweb的时候,阿里并没有想到会搞出搜索跟信息流,更没有想到,因为对UCweb的收购,对高德的收购,使得阿里在无线互联网时代形成了一个基础服务矩阵。

 

张勇表示,自己更多会思考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所谓花无百日红,产品总有周期,只有整个布局是轮动的,才能避免整个公司的业务陷入集体性的低谷。

 

对于一个大的企业,像阿里来讲,我们必须承认一件事情,所谓花无百日红,没有一个业务可以一直红的,没有一个业务可以都像正午十二点的阳光一样,正当头上,产品都有生命周期,都有高峰和低谷。那么作为像阿里这样的大的公司来讲,我们怎么样避免集体性的高峰或者集体性的低谷,当然集体性的高峰大家都很开心,别忘了集体性的高峰就是意味着集体性的低谷,在一个共振的轴上面,你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的整个布局是轮动的,Joe在有一次我们对于海外资本市场业绩发布会上讲过一句话,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他说we work for now,we invest for tomorrow,we incubate for future,我们为今天工作,为未来投资,最后一句比较特别的,我们为未来孵化一些东西。为未来有一些冒出来的小芽,也许十个二十个芽里面,有一个芽发了,那就大发了,完全变成一个新的未来的主力业务,这是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考虑比较多的视角,包括下面那么多的业务,大文娱、云、高德、菜鸟,包括电商,电商里面还分很多种类,B2B、2C,2C里面还分B2C、B2C,B2C还分国内、进出口,还分外国的本地市场,事情是做不完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抓住这个业务的主线,为未来做投资甚至做孵化。

 

阿里喜欢两类人:不安分、能成事

 

我跟HR一直聊的话题,到底招什么样的人,我说招两种人,第一个是招体制内的不安分者,招跨国公司的叛逆者,一种是体系内的国营企业或者说体系内不安分的人,在这里日子过得很好,但老想干点啥,到我们这儿来吧。第二个是招跨国公司的叛逆者,跨国公司里面,我看的核心问题,有些人可能有很漂亮的履历,我最关心这个人置于这个体系,是他创造了这个体系,还是这个体系成就了这个人。


阿里很多布局是下围棋而不是下象棋

 

广义的生态布局,对于阿里来讲,可能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像下围棋,而不是下国际象棋。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在布局阶段,很多的子,大家不是看得很明白,几个子连成一片这样走过去,可能是这个角上放一个子,那个角上放一个子,当然我们也不是每个棋都是好棋,也有下臭棋,我们把几块布局最后能够连成一片,也许第一天的思考是这样的,但是第二天连起来的思考是那样的,因为计划不如变化快。


四、为什么网易系擅长做产品?


 

2006-2012年,我在网易任职5年多,从门户调动到杭研,从内容总监到产品总监。本文所述,多是这5年在门户与杭研的见闻。

 

和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网易系擅长做产品,和丁磊的关系很小。或者说,丁老板对于网易产品最大的贡献,就是高度分散的权力结构。

 

网易的大部门分为“游戏、邮件、北京门户、北京有道、杭州研究院”。虽然丁磊到处插手,但这几个部门的大BOSS才是真正的实权派。在具体的业务管理上,他们又比较放权给中层。

 

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层话事”

 

由谙熟业务,比高层更年轻,更懂用户市场的中层来掌握做产品的实权。只要高层同意立项,目标和方法都由中层来制定,高层插手不多,甚至许多立项也由中层来推动。而丁磊好奇心旺盛,到处插手,以至于精力分散,实际上捣不了多少乱。当然他插手那阵子也会鸡飞狗跳。

 

内部有句至理名言:多拖一下,丁老板的要求多拖一下,他隔天就忘了。

 

在大公司做好的产品,一定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60后70后年纪大了,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绝大多数并不了解用户,不了解2010年后的产品市场,既不懂产品,又有宏大的追求。让他们来管产品,尤其是管创新产品,一抓一个死,早死早超生。

 

第二个原因,是网易内部几乎没有KPI文化。

 

我在门户,在杭研的5年多,都没经历过KPI文化。立项是要报目标的,最后没完成,也不会把你怎么样。产品做得好与坏,主要靠产品经理的内心热情来驱动,不靠金钱驱动,更不会为了完成数字而打乱节奏,频出茅招。

 

KPI这种东西,只能刺激执行力,对产品的创新与品质都是一剂毒药。成熟的业务体系用KPI管理是可以的,善变的新业务也上KPI,那就是自挂东南枝。

 

第三个原因,是网易没有产品大战略。

 

曾经在邮箱和相册上作大投入,也尝到了甜头,但泡泡与易信负于腾讯,博客与微博负于新浪,2010年后,举公司之力的产品大战略多尝败绩。

 

丁磊更像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互联网冒险家,赌性不重。新业务一旦进入资本层面的烧钱竞争,他就会断然放弃。2008年不参与团购大战,2009年不参与视频大战,2011年不参与云盘大战,都是因为丁磊认为烧钱太狠,而盈利无期。事后盘点战场狼藉,叹一声老板英明。

 

既然不参与刚正面的烧钱竞争,网易的产品策略只能以中小投入为主,不去赤裸裸地拼资源,便格外注重创新与体验。再加上目标模糊,分散投资,多种几个项目看看谁能开花,也就给了产品经理发挥才能的机会。

 

第四个原因,丁磊本人是有情怀的。此处非贬义。

 

我在文中说丁老板是个商人,他看见肯定很生气,内心深处他可能认为自己是一个文人,至少是文艺中年。同时,他可能是互联网富豪中道德感最强,孩子气最重的一位。再加上游戏部门高营收的支撑,他可以用“玩具”的心态来对待产品,从他的个人爱好与好奇心出发,去支持轻博客、音乐、阅读、新闻等产品。

 

这样做好的一面是营收压力小,自由度高,坏的一面是资源投入不足,2014年还听到老同事对此多有抱怨。毕竟既不赚钱,又没有清晰的市场生态战略,指望公司猛投钱不大现实。但也正是这种相对放松的管理环境,不着急赚钱的平和心态,更容易激发创造力,做出好的产品。

 

网易门户重文人气质,杭研和有道则有浓厚的工程师气质,这些企业文化来自丁磊选定的公司高层,再由高层选拔中层,中层选拔基层,一层层传递下去,构成做好一款产品的团队基因。

 

所以网易在职和离职员工擅长做产品,也是有迹可循的。团队本身就擅长这个,在不强调KPI,不急着赚钱的大环境里,有许多兴趣驱动的产品项目练手,由谙熟业务的中层来话事,做不好产品那才是怪事

 

(转载:产品犬舍  文 / 纯银

 

五、雷军:“商业的王道到底是什么?”


 

2月17日,顺为资本主办了旗下第一场兄弟会“顺风堂”,雷军在活动上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总结。

 

其实所有我们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公司,本质上的方法论是一样的,那么是什么样的方法论呢?

 

那就是,我们想用互联网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论来解决实体经济里产品和服务的问题。那么互联网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或者说,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呢?

 

1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我觉得主要是两点,第一点,就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个话说起来很简单,因为实体经济也这么讲,其实传统经济谈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时候,“把用户当上帝看”,本质上是没办法实现的——因为你接触不到用户!而互联网有了量化的工具来帮我们了解DAU、流失率各种指标,本质上是怎么用技术手段来改善用户体验,因为互联网,所以我们真正有机会以用户为中心,

 

而互联网因为业务形式,其实它看待用户重要性远超过想象,在这一点上,Google的十诫、价值观的第一条,就叫“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你们想要的所有指标都有会,前提是,你是不是真的把用户服务做好。

 

互联网公司对极致的用户体验的追求,是大家无法想象的。比如我举个小例子,我刚才和U+公寓的刘洋聊了几句,拿U+公寓来说,两年前打动我的是什么呢?给漂泊者一颗安定的心,叫“挡风遮雨,有爱陪伴”,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一瞬间就打动了我,我其实认为他解决了今天很多漂泊的人最核心的心理诉求,其实U+公寓就是我们做的互联网社区的实体化,像这样的生意模式是熬出来的,所有的社区都是熬出来的。

 

社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调性和文化,其实它做的是社区,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房地产分销的问题,我认为他们最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他所做的“家友”,所以,应该是在不亏损或者微微亏损、不把公司搞破产的前提下,真正把用户变成粉丝,公司的价值会一步一步彰显出来,最核心问题就是能不能把用户满意度提升到粉丝这个高度,包括能不能引入净推荐值这个指标,让更多的人明白我们怎么去改进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互联网追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户体验”。

 

2极致的效率 如何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件事,当我们想保证好的用户体验的时候,其实我们花在技术上、产品上、原材料上、人上的成本比传统经济高很多,实际上各位花的钱比实体经济花的钱高很多,我有时候也在想,我们VC在干吗?大把支持烧钱,我们有时候干的还没有实体经济效率高,因为只要一印上互联网,所有成本都上来了,并且我们非常烧钱,这么高的成本,我们最终要让客户满意,本质上是要提高效率,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技术、人才、方法论、思维,包括更大的投入,来提升效率,用效率的提升来降低最后的售价,提高用户的体验,使用户感受到更好的性价比,我们在前期的研发投入、系统投入上,花了大钱,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两条,用户体验,效率革命。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所有互联网+的公司,本质要干的就是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因为你的产品能不能感动人心,或者你提供的服务能不能加个“厚道”,我相信这是整个商业的王道,谁也没办法拒绝东西又好又不贵的服务,我相信这些东西都在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总结一下,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我们身上肩负的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推动整个实体经济的进步,整个社会的进步,我们真正的武器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极致的用户体验和第二条,极致的效率。

 

(转载:小米新经济研究中心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