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GDP超百万亿?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经济四大关键数据

2017-10-29 新经济思想库

新经济

GDP超百万亿?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经济四大关键数据

 

迈入新时代之后,中国经济的下一个五年会是什么样?多位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给出一系列关键性的预测数据,试图描摹未来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轮廓。

 

GDP总量逾100万亿元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在着力攻克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的同时,经济总量也将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何伟文指出,2017年中国GDP总量预期可达82万亿元左右。未来五年,如果中国经济保持年均6.5%的实际增速,那么2021年经济总量大致可达113万亿元,按现行汇率折合约17万亿美元。

 

何伟文表示,这只是静态分析,考虑到中国官方更加注重从速度型转为质量型增长,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2021年实际很可能与预期有差别。

 

即便经济总量达到17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与美国也还有一段差距。何伟文指出,按美国过去五年增长量线性推算,2021年美国GDP大约在22.5万亿美元上下。按现行汇率法,中国经济总量届时约为美国的四分之三(2016年约为60%)。

 

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

 

未来5年,一些人所担忧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或将不复存在。

 

何伟文表示,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6年中国人均GDP为8123美元,全球平均是10150美元。按上述估计,2021年中国人均GDP将达1.2万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非常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2015年为12736美元)。考虑到世界银行的高收入社会门槛不时提升,何伟文认为,2021年这一门槛预计超过13500美元。所以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可能再晚1-3年,但估计不会晚于2024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也认为,今年中国人均GDP有望接近9000美元,到2020年人均GDP可能达到1万多美元,但是还没达到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起点的水平。中国可能在2023年左右达到这个水平。

 

徐洪才同样认为,中国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时间点可能在2023年前后,届时中国将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速有望重回“7%时代”

 

GDP的增长速度已经被中国官方所淡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明确表示,“两步走”战略安排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主要考虑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

 

尽管如此,一些专家仍然对未来5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做出预测。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近期表示,个人判断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增速是回升的,有望回到7%的时代,明年估计增速为7.0%或者是7.1%。祝宝良则认为,未来15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可能为5%左右,实现15年经济翻番。

 

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

 

过去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何伟文认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仍将继续保持。他指出,五年后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将达到六分之一,如果GDP增速保持在6.5%左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则更为乐观。他指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总量将继续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预计将超过40%,进出口贸易占全球比重也将从当前14%左右升至20%左右,成为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指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大概率事件,国际政经格局也将迎来大调整与大变革。

 

 

从流量经济到内容经济:5000亿元网络版权产业崛起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网络版权市场迎来了从流量经济向内容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并带动了音乐、动漫、游戏、网文等版权产业的快速崛起。目前我国网络版权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并以30%的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能之一。

 

由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整合而成的阅文集团于10月26日发布招股书称将于11月初赴港IPO,拟集资额超过70亿元,并将版权增值业务作为其未来增长点。而另一数字阅读巨头掌阅科技9月21日登陆A股,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在线阅读与版权运营等领域。

 

数字阅读领域企业盈利表现不俗,网络音乐版权产业、动漫游戏产业规模的增长势头也十分强劲。根据国家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发布的《2017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我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行业规模从163.8亿元增长到5086.9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产业规模增长超过了30倍。

 

根据报告,目前我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其中,我国网络文学产业规模为100亿元,题材从以往玄幻为主导的单一类型向多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以网络文学为基础的泛娱乐IP开发模式,同时在内容出海方面成绩斐然,逐步抢占全球市场。

 

借助移动设备的普及,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于2013年超过美国。我国网络视频行业规模高达521亿元,10年间成长近百倍,在产业正版化转型之后,网络视频用户付费规模保持了极高的增速。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付费音乐及在线演艺成为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近些年,IP从法律词汇逐渐成为社会大众争相谈论的焦点,成为明星内容与粉丝经济的代名词,网络文学和动漫IP受资本青睐的现象令版权价值凸显出来。然而不同于美英德等经济体,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经历了独特的免费时代,从内容免费、软件免费到硬件免费,以流量经济支撑产业发展。

 

国家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田小军分析,在消费升级以及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版权内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优质版权作品的需求量持续提升,既往以数量、流量取胜的流量经济模式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视频、漫画、网文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更多优质版权内容的生产进一步助推用户付费市场的发展。随着优质内容的积累和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以网络文学、视频、音乐为代表的用户付费市场崛起,并将逐渐改变我国网络版权产业以游戏和广告为主的二元产业结构。

 

田小军说,伴随版权保护力度增强,以文学、音乐、视频为内容的用户付费模式迎来转机,后续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或将成为拉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之一。

 

业内建议,网络版权产业监管应尊重产业发展形态与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加强网络版权保护。同时,中国网络版权产业还要继续打造版权内容生态,鼓励深耕内容创作,扩充优质内容的改编途径与形式,紧跟产业技术与商业模式变革前沿,推动产业持续转型升级。

 

 

施一公对话青年学生:担心挣钱多少是不可思议的狭窄

 

 

10月28日,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办。会上,青少年代表与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进行对话。

 

施一公介绍道,自己来自河南小城市驻马店,很感谢这个大时代,让自己走出来。也许没有这个时代,这辈子都不会走出来。

 

施一公在回答同学有关生物学就业问题的时候表示,我们是人,不止是简单的动物,不只吃饭穿衣,为什么要这么担心挣钱多少,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太不可思议的狭窄。现在社会太现实了,为什么人们在中学大学就想哪个职业挣钱多,这不是把自己作价卖了?“从小到大,我不认为谁的钱多谁的地位就高,我见到比尔盖茨的时候我也没这种感觉。我从来就没有把钱和自己的价值画上什么东西。我有时候不太理解这个社会。”

 

施一公表示,直觉对自然科学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科学的素养,没有系统的训练,直觉是出不来的。是经过日积月累,对过去学到的知识的融会贯通。“我有关癌症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是讲课不相干的时候突然想到的,并通过科学实验验证是真的,这来自于我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施一公称,系统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才会带来思想火花的碰撞。

 

施一公认为,学习生命医学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太着急。最尖端的制药研究完全来自于大学、研究所的研究,基础研究是推动所有应用的基本。从事基础研究,反而可以对制药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在回答有关国内教育体系的问题时,施一公表示,现在的教育模式成绩是巨大的,国内学生通过中小学的培养,考试能力非常强,中学大学毕业后教育平均水平非常高。但国内的教育模式单一,提倡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后,因此均值很高,方差很小,美国的教育恰好相反。公平和卓越是矛盾的,在东方化思维的影响下,如何鼓励创新,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

 

施一公向青少年们建议,坚持自己的信仰,好好走自己的路,目标总会达到。你心里所想,心中的信仰,远远比于别人对你的看法、社会上的舆论更重要。心里要一直有个梦想,奔着梦想而去。

 

 

首家倒闭共享汽车创始人自述:这是一场“自焚”

 



10月23日,共享汽车EZZY召开临时性的全员会议。会上,公司创始人、CEO付强突然宣布了公司即将解散、清算的消息,部分员工始料未及。

 

“我们没有跑路”

 

网上关于我们的传言有很多,有几件事情我需要澄清一下,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非常不属实。

 

第一件事,说我们公司卷钱跑路了。今天你可以看到,我们不但没跑路,而且公司所有的核心管理层都在。我们自称为一线留守团队,工商局管我们叫清产工作组(清算组)。因为人手欠缺,我们现在一个人在干一百个人的活。而且,马不停蹄、日夜兼程,非常疲惫。

 

很多媒体说,我们用微信跟大家说完解散之后就跑路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实际情况是,10月23号下午六点,我们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如果我没有记错,当时只有三四个员工因假没有到场,其他人都在。当时我现场宣布,员工先下班,清算组11个人留守公司,连夜处理后续员工离职的赔偿问题。

 

第二件事,关于我个人失联的问题。首先可以确定,我没有跑路。然后,我近几天几乎没有睡觉。没睡觉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太忙了。清算组人手非常少,清算工作到现在为止是紧张时期。我们仍在积极处理很多问题。比如,联系业内的朋友,他们都是我很佩服的同行和企业家,把我们的优秀员工推荐给他们。

 

只不过,我之前没有出面澄清,原因很简单:对整个清算组的工作并没有任何帮助。我指挥着整个清算工作,如果我们要是天天坐在那儿给用户赔礼道歉,那我们什么工作都做不了。我们23号下午说了这件事,第二天大家都知道(能猜到)发生了什么:各种来访的用户、媒体,把我们的门都给踏扁了,我们所有的职工工作当时都没能开展。

 

第三件事是关于员工的工资问题。我首先要澄清的是,拖欠员工工资没有外界传言那么严重。按照协议,我们是有拖欠的。但实际情况是,欠高管一个月工资,员工的工资拖延23天。这部分钱虽然是没发,但我们从24号开始陆续与每个员工签订了协议,协议里写的非常清楚,一分钱都不会少给。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劳动法》,该清算清算该赔偿赔偿,写在合同上盖章签字。这份协议我可以给大家看,如果我们任何员工拿出的协议跟这份不一样,我欢迎你们到法院告我。这部分钱(创业家&i黑马注:包括公积金、社保)清算完之后,该怎么发怎么发,员工是第一位,永远优先保证员工的利益。

 

最后,关于用户的押金退款问题。从公司进入清算开始,我一直在推进事情的进程。目前我们的用户量在1700-1800人,总退款数目我暂时尚不清楚,但概数是360万左右。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需等清算结束之后,才可以进行支付。

 

按计划,我们希望在两周内完成初步的审计工作。但我负责地讲,实际的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因为上门维权的人很多,有些用户来了还非要进我们的审计组,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保护账务,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无法保障,一天当中能够坐下来算账的时间非常少。

 

“这是理想主义者的自焚”

 

我们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没有做好。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产品经理,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运营经理。尽管我们的运营数据很漂亮,单量和用户粘性都很高,但始终无法回避我个人的能力缺陷问题。

 

为了做出(我们认为的)最理想的产品、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例如,我们为了让EZZY达到最理想的运营状态,真正实现随意免费停放,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调配车辆;为了避免用户因停车场停车费用而减少使用,我们承担了所有的停车费。

 

我们投放的核心区域是国贸,所以能够想象这部分的费用有多高。如果一个用户一单支付了30块钱,那么背后的成本很可能是60块钱。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高达90%的用户粘性,用户能做到长期使用并且不断续费充值。但因为我们每做一单都要赔钱,公司融来的钱很快花完。

 

所以,我们走到今天的地步,自嘲地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焚”。如果当初在面临抉择时,我们选择不断缩减成本而非持续补贴用户,那么我们可能会活得更久,也许还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另外,造成我们今天之局面的直接原因是融资失败。

 

今年2月拿到2000万融资的第二天,我就开始寻找新的融资。因为我们非常清楚,这笔钱根本不够。

 

从投资的逻辑讲,一家公司上一个(融资)阶段完成后,投资方按公司交出的答卷来进行评估。正常情况下,如果成绩足够好,投资人会给出新一轮的估值,接着下一轮的融资,公司继续往下走。遗憾的是,EZZY交出的这份答卷没能让资本市场满意。不满意的地方在于,运营数据很好,但是财务数据非常糟糕。如果是衡量一个团队的话,我们团队的技能指数比较偏科。

 

我每天都在找钱,前后共见了50多家投机构。原本已经有两家机构约定要投,但国庆假期的最后两天,领投的大机构决定放弃,跟投的小机构愿意坚持投资500万。最后一刻,我的内心非常纠结。我明知即使拿了这500万也于事无补,事情本质并不会扭转。当时已经签订的协议也被我撕毁了。最终,我把实际情况告诉对方,以公司现在的处境,从投资安全角度考虑,投资500万进来的风险非常大。

 

我当时的想法是,没有必要再把一个人拉下水。

 

“每一个牛逼都是含着泪吹出来的”

 

从第一天开始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节省运营开支,EZZY很难坚持下去。对于商业模式,我们一直在摸索,怎样能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同时做到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最终失败了。

 

在车辆的流动性方面,我们一直做得很好。我们所有的钱都用于运营,说白了,别人雇1个司机,我们可能雇10个。最多的时候,我们有30多个调度司机。最后半个月时间,因为资金紧张我们无法再支撑这么庞大的车队运营,地图上已经很少有车了。

 

我过去觉得花很高的价钱从租赁公司租车,然后让用户以很低的价格使用,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实际上只要运营数据能够达到理想状态,仍然有机会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

 

根据我们的财务情况,每日订单数量达到6单的时候,车辆成本就能持平,大概到8单左右,就能够覆盖车辆的运营成本。以北京为例,如果整个车队的规模能够再翻一两倍,达到1000辆,以当时的运营数据来看,我觉得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只是,我们太过于追求用户体验,大部分的钱都用于运营。

 

我们的每一个牛逼都是含着泪吹出来的,那花了巨大的成本和心血,也让我们最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我从没有后悔进入这个行业。有时候我想,如果还有机会能够做下去,如果当时在资本市场融到钱,如果用户和股东还能继续信任我们,我们完全有可能去创造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

 

今天我们失败了,只能证明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并不代表共享经济的失败,更不能说明共享汽车的失败。

 

(转载:创业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