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张培善研究员
我国著名稀土专家、矿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培善先生,于2022年12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张培善先生1925年6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滕县,1952年9月毕业于青岛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1955年12月作为何作霖先生的研究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其间参加中苏合作地质队,与苏联专家谢苗诺夫合作,开展白云鄂博矿床的矿物学研究,1959年10月获副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4年任国务院稀土专家组成员。
20世纪60年代初张培善(前排左三)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调查白云鄂博稀土与铌矿
张培善先生从事稀土铌钽矿物学研究数十年,为我国稀土铌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现黄河矿、钡铁钛石等多种新矿物和新变种;发现钡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晶变系列,提出该晶变系列的理论;提出稀土钽铌酸盐类矿物中的双类质同象理论;确立易解石族和褐钇铌矿族为两个新的矿物族。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首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的铌钽矿物易解石,以后又发现铌铁矿等多种铌矿物。有关铌钽矿物的发现与研究是继铁矿和稀土矿之后,白云鄂博矿床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还发现白云鄂博矿床中轻稀土和奇数稀土富集规律。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大小稀土矿山,实地考察离子型稀土矿,并撰写了《白云鄂博矿物学》、《中国稀土矿物学》、《Mineralogy and Geology of Rare Earths in China》(《中国稀土地质学矿物学》)等专著,描述和记录了我国产出的全部百余种稀土矿物,这在我国稀土界和地质矿物界是空前创举。
此外,他率领课题组参加吉林陨石雨的实地考查,在我国陨石研究中,较早地发现位错、层错、出溶、晶畴和包裹体等微观结构。在对我国宝石玉石矿物材料研究中,他亦有独到成果。他还培养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曾赴英、美、德、奥、保、前苏联等国家实地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长期担任国际矿物学协会矿物分类委员会中国代表,多次参与主持国内、国际专业学术会议。多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际矿物学同行以新发现的矿物命名为“张培善矿”,以资表彰他的学术贡献。
张培善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张培善先生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学风严谨,孜孜不倦地献身于祖国的矿物学事业。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科学事业鞠躬尽瘁。他的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张培善(右一)等与外国学者Jorg Keller教授和Michal Le Bas 博士考察白云鄂博稀土矿
1986年10月张培善(左3)等在赣南考察华南离子型稀土
1988年5-6月张培善(左3)等考察湖南江华姑婆山
张培善(左4)、陶克捷(右3)、杨主明(左1)、原中科院地质所所长刘嘉麒(右4)、副所长王艺芬(右2)与中国稀土学会原秘书长徐广尧(左2)、包钢总工马鹏起(左3)等合影
张培善、谢苗诺夫(原苏联专家)、杨主明在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合影
张培善(左)、王艺芬(左3,原中科院地质所副所长)、杨主明(右1)与外宾合影
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牛京考(右一)看望张培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