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心画物象——南京书画院汉字书写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08日——12月25日
展出地点:金陵美术馆2号厅
主办单位:南京书画院 金陵美术馆
出品人:尤荣喜
策展人:刘春杰
前 言
——由一个话题引发的展览
今年上半年,刘院与我聊天时,他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画家的字算不算书法。这是当下书画家颇具争议的话题,但在古代根本就不存在的这个议题,因为古代的书家可以不习画,但画家必须习字。只是现代美术教育将书法和美术剥离,甚至将书法完全踢出美术,全欧式的美术学习训练创作,使得许多画家被动地远离了书法,油画学习无可非议,但作为全民性的高水平高强度全能型的美术高考,素描色彩是必考科目,而书法什么都不是,除非考书法专业。这对后来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人来说失去了书法学习的最佳机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发展成专业画家,如果以书法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字,则有失公平,也无多大意义,尽管有些画家的字不缺乏艺术张力。然而,这个话题的价值在于问题本身,即回归到书法本源的探讨。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离开汉字谈书法则不能定义书法,至少不能称“中国书法”,否则美国的帕洛克、马登的作品也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时髦一点说是“现代书法”,对此帕洛克、马登本人不认可,欧美人民也不会答应。但书写汉字是否就成为艺术呢?又不能全部肯定,至少大多数中国人不认可。不需要多少理论,书法在中国人语境里有一个基本审美形态或者基本架构,问题复杂在这个形态或架构又比较模糊比较不确定。这或许就是书法魅力所在,它总是给人以自我想象的空间,给人以自我虚构的美的形态。书法的这种魅力源自于汉字本身。贝克特说,形式即内容。汉字天生有自带的美学,它的象形性、抽象性,有着自我阐释美学的功能。在古代人们一直在探索汉字美学的路上,干禄体、馆阁体、台阁体在偶像的黄昏艺术之花凋谢了,游丝体、梅花体在放飞的羽翼下扯断了有意味的线,而写经体经过千年的洗礼依旧在禅房中沉思冥想。如果没有李斯、王羲之、颠张醉素、米芾等书家的锤炼,没有徐渭、八大、康有为、弘一等诸贤的拓展,就没有书法自成一体的独立王国。刘院说,我们画院很长时间没有举办过自己的书法展了,我们何不来一个全员的书写展呢?由此,我们不冠以“书法”,不设门槛、不限形式,去掉粉饰的“学术”,以回归书写汉字的“写字”状态,去演绎汉字的个体“心画”形态。南京书画院作为专业的书画创作研究平台,自有艺术探索的勇气和担当。在展厅文化语境下,破除展览程式,摈弃“展览体”,理应有所思考和举措。本次汉字书写展旨在探索书法下视的场域,探索汉字艺术外延的边界,为书法在场提供多种可能性。扬雄所言“书,心画也”,被高二适先生视为金针度世的“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无不呼应着康定斯基的艺术判断:抽象形式越纯粹,其引发的心灵越激荡。汉字书写,是中国人的文化标识,人人在书写一刹那都会留下美的投影,这,或许是本次展览的意义。这个展览不是刘院所提话题的终极,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唯有答案的多样性,艺术之树才会常青。
曹洋
2022年11月26日
▲展览现场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235×53cm 纸本 魏全儒
▲《幻花山明》 45×33cm×4 纸本 韩非
▲《意·随系列》 尺寸可变 纸本 赵怡文
▲《道德经九章》 43×34cm 纸本 曹洋
▲《邵启贤<咏琼花>》 138×34cm 纸本 张建华
▲节临汉《张迁碑》 138×34cm 纸本 薛治洲
▲《夜烹千古雪》 34×138cm 纸本 许静
▲《“养心·习静”联》 180×48cm×2 纸本 杨运高
▲《“万顷·半潭”联》 138×20cm×2 纸本 罗凡
▲《景行维贤》 138×34cm 纸本 张凡
▲《无挂》 180×97cm 纸本 张雪婷
▲《潮声当昼起 山翠近南深》 30×30cm 纸本 范海龙
▲《“斯世·人生”联》260×75cm 木板 刘春杰
▲《“汉书·秦云”联》 180×48㎝×2 纸本 尤荣喜
审稿:王曦、任飞蓝
审核:韩非、张雪婷
责编(发布):庄玥
公众号
JinlingArtMuseum001
联系电话:025-84628768
官方网站:www.jinlingartmuseum.com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剪子巷50号
艺术|展览|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