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风范(一)——几夫七言楹联作品赏析

联都 联都网站 2023-04-08
名家风范(一)——几夫七言楹联作品赏析


三少爷的微笑/文


    三少爷的微笑:几夫是我在十几年前就认识的朋友,也是网络楹联的元老,其人低调处世,精于楹联文字,以七言楹联,自由成联,集词成联为妙手。另其有大局之才,为网络楹联的谋划贡献了自己的心血,比如大家现在能见到的《网络楹联鉴赏》一书也有几夫兄的努力在其中。人生如过隙,十几年后与几夫兄相逢,自是一番感慨,也许我们不变的只有对于文字的那份初心。于是,我有意让大家重温网络楹联的最初本色,并由此来体验我和几夫兄最初在网络楹联时候的心境——不忘初心,致敬国粹。所以,今有赏析几夫七言成联作品四十五幅,成为一稿,以供不忘初心爱好楹联的朋友们雅赏。


笔意未得心似茧;        

真情一动语如诗。 


赏析:出对句是概括了文人的心性,一笔未得,愁如困茧。而一旦真情来临,自然妙笔生花。出对实在却是文人的初心之道。


潮来错觉青山涌;

雾过偏疑绿树浮。


赏析:我们常说文学的表面现象是什么,或是一阵潮,或是一层雾,正如此联所刻画形容,以致于各有各的文字因缘,见山或见树。写景却有含寓意。


胸设一炉勤煮字;

时经半夜苦烹书。


赏析:上联只有不忘初心的文学作者才有此胸襟,才有如此的心态,十年如此,二十年亦如此,正是有了出句的铺垫,才有下联的形象刻画。整联如一位文人的自画像。


偶见花飞来笔底;    

始知句不在书中。


赏析:花飞花落,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现象。也许诗人正在苦苦琢磨一首诗的语言,忽然一朵飞来的花却触动了作者的内心,由此顿悟,原来好诗词不在书中,而在生活的自然世界里。这又是一种文人的自我必然提升过程。


酒香常绕五株柳;

春气不催三士桃。


赏析:一贯的典雅风格,五柳和三桃原本是典故,这里引用衍射为春的意象,读来非常朗朗上口的感觉。


相逢杯底故乡事;  

一醉天涯倦客心。  


赏析:读来不免感慨天涯游子心情,既有酒,何妨一醉。我心圆不过明月,我情远不过天涯,我梦老不过家乡。 整幅性情中人的写照。


不因家困常留客;    

却为义多每累妻。   


赏析:现实中不少类似的文人,也是一种真性情的体现。只愿这个社会懂得感恩的人多些。


最是情多催白发;       

总为意切累红颜。 


赏析:实在语言,亦是真情语言,白发红颜两不忘,何妨山水在家乡。


杯中意趣旁人少;

山里情怀旷者多。


赏析:只有深深小味浮生意趣,才能理解这种幽然自况的状态。小酒一杯,浮生若我,无人无物,幽然自得。下联点出山居的情怀。整幅写出了一种契阔的生活状态。


依云笔系三春雨;

穿径诗得一字幽。


赏析:欣赏下联的一字幽,这是文人心性的直接表达,而非曲径通幽处,上下联依然不离文字的初心。


百年心力寻难易;    

一语天公顾爱深。  


赏析:若没有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断然写不出类似的感慨之语,一是文人的处世之道,而是文心的状态。所以读来特有寓意,特有感触,非经历者能道出此等大笔如掾的作品。 


最宜春色沽名酒;    

直看风光醉玉人。

  

赏析:适合西湖边虞美人的状态描写,可以有苏轼,可以有白居易,此情此景,无限风情。


时贪字句枕前诵;

不厌诗书月下翻。


赏析:这种极为兴奋的文字创作状态,我亦曾有过,有时何止是书灯月下,甚至在梦里亦曾作对成联。所以读来特有感触,刻画之深,可爱之深。


酒逢性至不言醉;  

情到花开可谓痴。


赏析:如果说初心可以分为两瓣,那么一是酒与性,而是花于情,合起来就是花酒性情,这里说的是书生本色,能写到内心的深处,故而读来感染力强,可以作为真性情联来解读。


烟云往事杯中去;

风雨故人灯下来。


赏析:看似寻常,却有深意。文字的契合状态,已经到了心性的契合状态,读来有一个书生的故事很值得挖掘。


乡音似酒能留客;    

月意如花可醉人。  

  

赏析:谁道家乡不留我,谁言月色不醉人,谁言乡音不似我,谁道花酒不风神,简单字句,读来直指人心,是谓佳作。


之乎未必皆成句;   

笑骂由来自作章。  


赏析:这才是真性情中人的淋漓写照,可以自由性情,可以自由人世。大丈夫当如此,直吐胸臆,犹如块垒。


袭人风带三春雨;    

穿柳莺衔二月花。   


赏析:写景物可以雕刻如画,心态是那么的自然周雅,读来古典画面扑面而来。带我进入如诗如画的三月江南春天世界。


屐痕已入云中去;

春色乃经涧底来。


赏析:山中有感,上联说的是身心已经在飘游中,进入忘我状态,下联说的是眼界所及,乃是深山涧底之景。很好的山居写作,给人一种从忘我回到人间的感觉。


万里云山归月客;        

一窗诗酒馈山人。  


赏析:出句大情怀,乃诗人吐属,对句小潇洒,乃诗人境界。从远景到近景的心理描写很到位,也是山居的一种契阔状态。  


庭花不耐三更雨;    

晨露又添一段春。    


赏析:这幅作品很有寓意,比喻春的状态其实只要凝固间的一瞬美即可,味多反而失去这美的境界。所以读来有通体领悟之感,又是非阅历者深不能写出来的作品。


地僻无人花落早;     

山深连月雾来多。   


赏析:这里出写出了没有主人公的感觉,原始的山居状态,很自然很幽辟,所以读来不待半分世俗的块垒。


桑荫一树掩花径;

春色几畦透竹窗。


赏析:描写场景很清新自然,有如田园之境,可以隐居矣。


无主桃花开又落;

伤春草色浅还深。


赏析:淡雅又带有忧伤,读来无限惆怅。上联仿佛崔护诗里的人面不相见的感觉,下联的芳草色更加重了这种感觉的描写,所以诗意画意都有。这就是很好的诗意之联。


偶遇僧来知寺近;   

时逢蝶过解春浓。


赏析:上联很有禅意的阐述,下联自有春心的辩证,上下联的搭配告诉了我们文人的心态可以是多种的糅合,达到一个精神世界的均衡。


欲将水底经霜月;

报与溪边采药人。


赏析:很有唐诗的意境,此联中所写的场景与感觉很细腻也很高古,自有书生学采药的言外之意。


友别三日言多味;

书过经年语自新。


赏析:作为一幅格言联,很耐读。上联是谈友人之间的情意,士别三日,当有如思念。下联是诗书之间的味道,过一段时间重读又是新的感受。整联很适合挂在书房。


院深门未及时启;    

客到梅先出户迎。


赏析:这样一幅富有情趣的梅花迎客图,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体现了文人之间的风雅情趣。也写出了宁静于心,淡泊于诗的感觉。   


帘卷一隅归壑月;  

床分半榻属诗词。


赏析:可以为山居的雅正场所写景,自有竹帘,自有山月,自有松床,自有诗词,可以为山中宰相矣。足见山居的愚山阶段。


荔径常怀苏子意;

柳风时送寇莱香。


赏析:上联有苏轼荔枝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意。下联有宋寇莱公的精神风采。联语淡雅,读来切合。


人病如秋言语瘦;

诗清若水性灵多。


赏析:文人也有落寞的时候,尤其是在秋天的惆怅意境中更易感伤,只有诗意的语言可以治疗此类心态。整联一受一攻,符合文人心性的相对论。


酒酣窗外一天月;

风乱阶前满地花。  


赏析:只有深情的文字,才能感动读者,一个酣字见放况,一个乱字见落拓,从远景到近景的过渡正是文人内心心性的转变所在。


但将日月催王气;    

不负河山铸剑心。    


赏析:自有堂堂之气,自有大丈夫之胸襟,生为男儿,理当如此。且将日月河山放在心中,任由铁马金戈来巡视。


未历波澜言语淡;    

欣逢磨难性灵多。 


赏析:无论作文或做人,由此感悟,皆为实在道理。


不分愁绪人先后;

独照清江月古今。   


赏析:无论古人今人,其实愁绪都一样,尤其是思乡,所以只有清照的江月能解释这一切。此联可以看做春江花月夜的一个微缩情绪。


花于半发犹宜赏;    

酒到微酣正好吟。 


赏析:什么叫恰到好处的美,正是如此联,花开到一半时候的美,适合观赏,酒饮到微微醉意的时候正好吟咏。这就是涉及到作文的一个度问题,以切为准。


一湾曲水经窗绿;   

半树余花透屋香。


赏析:我愿庐前有这么一处风景,一溪的曲水从窗前潺潺而过,还有旁边所种的桃花树,其芬芳自透诗庐。自然而然,心旷神怡。


一点真心容碧海;    

千秋妙手补苍天。


赏析:上联且有精卫填海的精神,下联有女娲补天的夙愿。上下联读来典故不即不离,自有品味。

   

多事春秋凋笔墨;    

无言天地老诗书。


赏析:春秋无外乎笔墨之余,天地无外乎心境之诗。一个凋,一个老,见老道的格言兼性情之语言。一是从笔墨得来的性情,二是从肺腑得来的襟怀。


梅前清客留一笑;   

雪底新诗露数行。

  

赏析:何谓清欢,可读上联,何谓蕴藉,可读下联。梅雪相宜,其实也是文人的心性所在。如此场景中,我愿意为林和靖先生,守护孤山的千年寂寞。


风物有灵能济世;    

人生何处不成章。


赏析:风物,人物,悟到最后,其实皆为一体,自有同龄的感觉。所以读来也是感慨颇多,只有经历类似的感悟,作文才能更上层楼。


风雨百年刀有语;

河山一笑泪无声。


赏析:作为有过卫戍经历的文人,对于保家卫国更有深刻的体会。上联风雨如刀,自有振声。下联河山如泪,却是无言。整联读来沧桑又落拓,乃为军人之语。


笔墨传神多性格;    

鬼狐做事亦文章。   


赏析:如果读过聊斋的故事,也许你能理解蒲松龄是什么的书生,现实中还有不少类似的坚持以文字为心的书生。整联在于情趣的看似荒诞不经,却有深层的回味性。正如作者一联“只付文章说鬼怪;不留笔墨与侯王。”


春花不落诗词外;   

秋月多归笔墨中。


赏析:一字不离文人的本性,即是面对春花秋月,依然多情,且付一枝诗词的笔。 上联春花瓣瓣,自有诗词之蕴藉。下联秋月落落,自有笔墨之精神。


泉下一杯如意水;  

身边千里快哉风。  


赏析:换个欢快的格调,可以如此,饮一杯也许李白喝过的山泉,感受千年的诗风从我诗肩吹过,是一种人生的放况境界。


尾:从以上的文字,你可以同感受到一种很正统的七言楹联文字气息,其风雅周正,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既有格言的勉励,也有性情的疏狂,更有风景的刻画,而这些文字却又是寻常文字,一经名家之手,便成回味无穷的文学盛宴。想当世之楹联国度,几多喧嚣,几多块垒,而我从几夫的七言楹联文字自由再次印证,一个楹联的国度,如果没有七言联的存在,那么这个国度就没有了王。以我心,鉴君心,由此来向大家展示一个纯粹文字的世界。而对于文字,发乎情,止乎礼,入大道矣。


附带几夫七言成联其他作品精选五十幅。


落叶风翻疑是蝶;   

残花秋扫误为苔。 


石到天涯棱角少;    

人翻而立老成多。 


诗心常费灵泉力;    

笔意时磨造化功。   


滴泉作漏岩檐下;    

敲鼓成钟月夜中。    


只付文章说鬼怪;

不留笔墨与侯王。


花因意懒时枯萎;    

尘为心闲日积多。   


半窗明月随人去;    

一片桃花拥蝶来。  


心随落叶风中死;    

意系飞鸿月下酣。  


两亩薄田三径菊;  

一杯浊酒几行书。


醉揽长风擎日月;  

怒挥妙笔骂河山。  


纵马河山鞭日月;    

挥戈生死铸春秋。  

  

故人一去心扉锁;

往事空怀梦境来。


未觉帘外春风过;   

忽见窗前蝶影来。


客来此地浑无我;   

身入名山便是仙。


句有性灵缘笔老;    

诗钟妙手赖天成。  


痛经悟后心趋淡;

利到眼前意渐平。


天赋山川非笔墨;    

云开风月是文章。   


春光总赖风吹醒;    

草色犹需雨带回。


卖花人去空街雨;

穿柳燕来小巷风。


烟凝墙外三春柳;

莺乱篱边一树花。


松奇常聚三山鹤;

柏古时留一片云。   


一池影落秋山色;  

半壁风回天籁音。   


意趋平淡心神老;    

笔未通灵才力疏。    


为惜月色凭风冷;

因爱花香忘夜深。


笔意半经云海落;   

诗风尽随河山出。 


半壁烟云滋笔墨;

一川风物养词人。


座逢世外三山客;  

心奉人间一品香。   


梦魂不到伤心地;    

心绪暗托吟絮人。    


镜中风月谁添恨;      

屏里蜂蝶不解春。 


一缕闲云僧带去;       

两分明月客邀来。    


岁深草没山前路;

年久水穿壁下岩。


夕阳人去牛归早;        

余谷场空鸟聚闲。   


月光一片蛙声里;

萤火数点池草中。  


花遭风雨犹能笑; 

腹有诗书岂道贫。    


桃林云景渔歌晚;    

烟雨水乡莲子新。   


野室无人秋杂乱;

深山有径石高低。


字遇灵心翻腐朽;    

诗同璞玉费雕琢。   


句到佳时能换酒;

诗于妙处可通灵。


非因字僻成佳句;    

总是意深得妙章。 


落花声里羈名马;  

摘柳亭前思远人。   


云里时闻风运帚;  

客中常唤月挑灯。 


卷来帘底半峰月; 

推看窗前一片天。    


乡心随雁云天外;  

思绪伴潮消涨中。


微云一抹清秋意;

雁字两行倦客心。


樵攀岩壁常登月;

僧占山光时纳烟。


历尽千劫方有味; 

学穷万卷始成言。 


风过门前云透屋;    

枝临窗外鸟掀帘。    


荒山惯住世多忘;

公事久无道暗生。


未觉柳色春偷换;

但见风光燕带回。



自在舟横一渡水;  

清闲风送半蓬花。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6.10截止】“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十五期开赛启事
【6.15截止】“泽润堂”有奖诗钟月赛第二期开赛启事
【6.30截止】2019第六届“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10截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办“当代十大楹联书法名家”和“当代百名楹联书法家”作品展览活动的启事
【新闻“联”播】第18期 :题《新闻联播》刷爆朋友圈

长沙历年高考考点对联欣赏【2004—2019】

《对联》杂志实用对联栏目第六期题高考精选30副‍
北京世园会“南粤园”楹联刍议
清朝114位状元联语欣赏【收集整理:宇宙漫游者】借小才女名 行文抄公实 ——各路联家谈周璐瑶炒作现
习近平引用的楹联佳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