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难为对 无知请莫言——我教莫言对对联
文/罗初来
近日,在网上看到《人民文学》2019年第3期刊登的莫言先生的《对对联》的散文,里面主要谈到他的三副对联及其创作经过,还有他自己的点评。
看过之后,感觉对联知识的普及真的任重道远!我原来认为应该从小学生开始!现在觉得应该从名人开始!立马从莫言先生开始!
莫言先生在《对对联》中讲的第一副对联是“小店主春风满面,大鱼锅热火朝天”,作为一副3、4句式的对联,三字句只论最后一字的平仄,四字句论二四字的平仄,本来可以勉强过关: 小店主,春风满面;大鱼锅,热火朝天。 可是,莫言先生紧接着对其平仄进行了一番分析:回饭店一分析,小店主对大鱼锅,春风满面对热火朝天。依新韵,上联是: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上联第三字应平实仄,半拗不救;下联一、三字互救,基本符合格律。 这样一分析问题就来了,因为这根本不是诗句,不能按诗律。
关于诗句和赋句的区别,特写一个《诗赋小品》文:歌唱《诗经》,朗诵《楚辞》。吟顿挫之唐诗,诵抑扬之汉赋。诗可歌唱,故称之为诗歌;赋能朗诵,故称之为辞赋。 五七言诗,四六言赋。将单者化成为诗,把双者变作了赋。提炼实词,以双音节开头而写诗;巧用虚字,以单音节开头而作赋。 诗贵抒情,赋多描写。感情并发时吟诗,理性铺陈时作赋。起承转合,字正腔圆而成诗;发送提引,词通意顺而成赋。 如果莫言先生这副对联非要按诗律的话,只能调整为“春风满面小店主,热火朝天大鱼锅”,这样就更不合律了。
莫言先生的第一个主要问题是分不清诗句和赋句。 诗句必须是双音节开头的,七言诗句前面是两个双音节,只有一个单音节放在末位或倒数第三位。我们多读一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个基本句式就会明白的。
莫言先生在《对对联》中讲的第二副对联是“支桥长奏洪波曲,伏案漫观汉唐书”。他也作了一番分析:依新韵,上联是: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是:平仄仄平仄平平。上联第三字应仄实平,半拗不救;下联一、三两字互救,但第六字应仄实平,无法补救。可惜当时没有认真推敲,其实只要以仄“晋”换平“唐”,就可以合律了。
其实莫言先生这副对联不仅是“唐”字失律,而最大的问题是“洪波”和“汉唐”两个词组不对。如果将“汉唐”改为“大汉”可以凑合。莫言先生的第二个大问题是不懂词组。 建议莫言先生恶补一下主谓、动宾、偏正、联合等词组知识,这是对对联所必须的。
莫言先生在《对对联》中讲的第三副对联是“苏童童忠贵,劳马马俊杰”。他讲了创作这副对联的经过:苏童是著名作家,原名童忠贵,江苏省苏州市人。有一年我去苏州,忽然想到:苏童的原名和笔名合起来是“苏童童忠贵”,这是一副巧联的上句呀。想了好久也没想出下联。数年后一次去人民大学,见到笔名“劳马”、原名马俊杰的名作家马书记,这下联就有了:
苏童童忠贵;
劳马马俊杰。
这是一副机巧联,就是上下联分别用一个人的笔名和原名凑合在一起。这副对联莫言先生没有分析其格律,因为根本没有格律,就说机巧联格律可以放宽,也不置于连仄起平落都不讲究了吧?!
莫言先生的第三大问题是故意不讲格律。
格律是什么?格律就是规矩。我们不仅政治上要讲规矩,文风上也要讲规矩!特作《格律铭》如下:
文不在长,有骈则名,句不在华,有韵则灵。提倡格律,惟有德馨。浩气冲霄汉,丹心照汗青。弘扬凭爱好,普及靠园丁。可以弹钢琴,诵诗经。承历朝之传统,变当代之情形。唐朝滕王阁,宋代醉翁亭。王勃云:高歌和鸣!
附件一:莫言的《对对联》(发表于《人民文学》2019年3月)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文/莫言
今年十一月初,与几位同行一起去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书展。其间,一个落雨的晚上,结伙去一家以鱼火锅著名的中国餐馆吃饭。店主年轻,热情,说看过我们的书。问他有酒无,他笑着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国产名酒。美酒佳肴,大快朵颐;说东道西,满座皆欢。饭后,店主拿出一个本子让我们题字留念。我写了两句:
小店主春风满面;
大鱼锅热火朝天。
同行者说:好对联。回饭店一分析,小店主对大鱼锅,春风满面对热火朝天。依新韵,上联是: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上联第三字应平实仄,半拗不救;下联一、三字互救,基本符合格律。再仔细分析,上联的“主”有名、动、形三种词性,而下联的“锅”,基本上只有名词一性,但在我故乡方言里,也可以当动词和形容词用。譬如说一个人,“锅着腰”,是当动词用,说一个人是个“锅腰子”,是当形容词用。这里对的是这两个字的名词词性,因此这两句,勉强算合格的对联吧。
对联一道,是旧时文人的雅好,很多文人故事,都与对对子有关。我出身草莽,知识浅陋,竟然也染上了这附庸风雅的毛病,出乖露丑之事多多,但我这人的优点是能在骂声中反思并努力学习,知耻后勇,所以,也希望大家宽容与鼓励。
去年夏天,我跟一个纪录片摄制组去我故乡那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发生过一场著名战斗的小石桥拍摄。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小石桥正在维修,桥堍堆放着十几根替换下来的支撑桥墩的木头。据修桥人说这是老枣木,已在水下淤泥中浸埋了四百多年。木头外表黑亮如炭,但从截面看内里却黄中透红,毫无腐烂迹象。
我忽发奇想,如果把这些老枣木解开做成镇纸,岂不很有纪念意义和实用价值吗?同行的文化官员支持我这种想法,说这些木头本已成废物,做成镇纸,放置在文人雅士的案头发挥作用,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归宿了。他说一切由他来安排,但要我撰一对联,刻在镇纸上。我编了二句:
支桥长奏洪波曲;
伏案漫观汉唐书。
依新韵,上联是: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是:平仄仄平仄平平。上联第三字应仄实平,半拗不救;下联一、三两字互救,但第六字应仄实平,无法补救。可惜当时没有认真推敲,其实只要以仄“晋”换平“唐”,就可以合律了。当然,如果深究起来,《洪波曲》是郭沫若先生的一本书名,而“汉晋书”却没有这层含义,因之对得还不是严丝合缝。这是当时的想法,后来我就此联请教行家,行家说:“如果以‘晋’换‘唐’,下联即犯孤平,这是诗家大忌,必须将第三字换成平声才能合律。”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要撰出千古名联当然很难,但只要下功夫,撰一副技术上无毛病的对联还是可能的。真正难对的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巧联。
苏童是著名作家,原名童忠贵,江苏省苏州市人。有一年我去苏州,忽然想到:苏童的原名和笔名合起来是“苏童童忠贵”,这是一副巧联的上句呀。想了好久也没想出下联。数年后一次去人民大学,见到笔名“劳马”、原名马俊杰的名作家马书记,这下联就有了。
苏童童忠贵;
劳马马俊杰。
附件二:莫言为悼念著名作家二月河所作的一副对联
2018年12月15日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昔阳县,代表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以及40级大型电视连续剧《胡雪岩》等)病逝于北京,享年73岁,二月河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哀悼。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为了表达自己的哀思,作了一副上联:二月河开凌解放(二月河是笔名,凌解放是真名);然一时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著名作家、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当即对了个下联,并亲笔题写如下:
二月河开凌解放;
一剪梅落玉簟秋。
两联嵌入巧妙,一语双关,富有意境。上联嵌入两个名字,“二月河”是笔名,“凌解放”是原名。下联嵌入两个词牌名,“一剪梅”和“玉簟秋”都是词牌名,而且是同一词牌名的两种叫法。同时表达了“春暖花开,河冰融化,梅落秋寒”的意境。
但是,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这幅对联对仗不工整。
那什么叫工整呢?工整就是指字数相等、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等。
当然,同时还要做到内容相关。
对照上面的标准,莫言对联最大的问题就是:节奏不相应。
句中“凌解放”应断句为"凌/解放",有冰凌消融之意;“玉簟秋”应断句为"玉簟/秋",节奏点不一样。
因为这个硬伤,这幅对联就算不上完美。
当然,作为著名作家,莫言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昨日为悼念二月河先生对一下联,意境较谐,但对仗不工,今日再对一联”。
修改后的联为:
二月河开凌解放;
一络索牵玉连环。
一络索,词牌名,又名玉连环,这样上、下联就对仗工整了,而且语义连贯,充分表达了对二月河去世的痛惜之情。莫言对待文字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微联赛第13期】题中国“最牛”黑客吴瀚清——阿里巴巴首席安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