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峨眉山楹联概说(作者:刘太品)

联都 联都网站 2023-04-08

峨眉山楹联概说


作者:刘太品


刘太品近照

    【作者简介】刘太品,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对联文化》主编。中央电视台多届春节联欢晚会春联和《佳联趣对贺新春》、《奇联妙对贺新春》、《话说楹联》等“春节特别节目”撰稿人。二十多年来出任各类全国性征联活动评委百余次,在中华书局出版有《对联入门》《古今行业楹联》《中华春联实用手册》《中华楹联故事》等。主编年度《中国对联作品集》及《名家联集丛编》等,执笔编写《联律通则导读》,现正主持《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本)的编纂工作。‍


刘太品楹联作品选

 

1、游永安桃源洞景区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我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2、感怀

春日恨,秋日悲,一年如瞬,百年如梦;

古人书,今人语,两分可信,八分可疑。

 

3、’丙戌中秋联其一

度清宵,醉清秋,弄清影,看芳桂波娑,无数浮云皆过眼;

澄玉宇,凝玉露,转玉盘,对霜天廖廓,几回明月正当头?

 

4、丙戌中秋联其二

万古仰清高,吴宫夜、汉宫秋,过目繁华成一梦;

婵娟祈四海,才人邀、佳人拜,团圞著意祝三生。

 

5、河南荥阳刘禹锡公园门坊联其一

乌衣朱雀,看燕子归来,无处寻旧时王谢;

紫陌红尘,待桃花开放,依然笑前度刘郎。

 

6、河南荥阳刘禹锡公园门坊联其二

平生多感慨,诗誉豪,文称杰,刘子令名高北斗;

时节易蹉跎,江海守,商洛翁,檀山佳气壮中州。

 

7、题沙溪古镇石牌坊联其一

地承江左人文之盛,赏七浦潮音,三桥虹影;

客为沙头风月而来,笑未成豹隐,权作燕游。

 

8、题沙溪古镇石牌坊联其二

有客醉淳风,清游之趣,当沽酒东街,酌泉西巷;

斯民欢乐土,卜筑曰宜,正钟闻北院,日上南园。

 

9、春晚山东山西联

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10、山东工作室春联其一

十年读书,十年养气,难追古贤胸次;

一手持酒,一手执螯,漫学达士风流。

 

11、山东工作室春联其二

虹霓作线,明月作钩,钓友常呼李太白;

天地为庐,户墉为裤,酒徒吾本刘伯伦。

 

12、山东工作室春联其三

身世常作梦蝶看,最堪羡江上鳜肥,樽中蚁绿;

世间岂有真龙在,莫空言大人虎变,杰士鹰扬。

 

13、戊子中秋联

我怀挟飞仙、斫桂影之奇想,澹荡素襟,浮云难蔽胸中月;

谁有卷起雨、拨开云之神力?澄明玉宇,清影长随花下樽。

 

14、杂感

万国纷争为蜗角;

一生辛苦获蝇头。

 

15、五十初度

知四十九年非,栩栩然一梦;

望三六五里路,踽踽也独行。

 

16、杂题

老病消功利想,死生去是非心,已臻乎古之达者;

胸阔无所不容,身微随宜可寄,即常谓乡里善人。

 

17、仲秋感怀其一

逆旅动秋怀,望北海波澄、西山叶落;

京华织春梦,思南柯蚁聚、东周蝶飞。

 

18、仲秋感怀其二

今夕是何年?望星河西落、大江东去;

高楼当此夜,思胡马北依、乌鹊南飞。

 

19、仲秋感怀其三

望尽天涯路,思鲈脍西风、雁来北国;

归卧故园秋,念豆稀南野、菊盛东篱。

 

20、仲秋感怀其四

我亦漂零久,曾晞发北风,濯缨东海;

月是故乡明,欲归帆南浦,剪烛西窗。

 

21、春联

茫茫震旦,际会此千年境遇,安得太白词锋、少陵笔阵,刬却君山、平铺湘水;

滚滚英雄,拓开我万古心胸,欲籍鸿鹄志向、龙马精神,牢笼天地、弹压江河。

 

22、春联

世事如流,前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人心不足,夔亦怜蚿,而蚿亦怜蛇。

 

23、贺西安“对联的现实语境及文学性表现暨严海燕现象写作研讨会”

严沧浪具只眼以说诗,别趣别材,高论今复闻矣;

杜子美体天心而命笔,忧民忧国,同仁其共勉之。

 

24、贺烟台市楹联学会二代会

望名区生李太白豪情:虹作线,月为钩,欲钓乎东海;

闻盛会赠逍遥游壮语:负青天,垂云翼,将适于南溟。

 

25、贺河南省楹联学会成立15周年暨四代会召开

谁培联蕊灿大千世界,嘉会来时,四届回望春色满;

我许中州为第二故乡,贺辞寄处,卅秋遥忆少年游。

 

26、贺秀山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

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楹帖乃古诗余绪;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会是联友之家。

 

27、题光雾山以应中国对联集成巴中卷付梓

一生爱入名山,此地有青城之幽、峨嵋之秀,林泉欲约;

三杯能通大道,何人得元亮其趣、太白其情,吾谁与归?

 

28、挽钱明锵先生

慕东坡才调,北海豪情,大笔落烟云,何意诗星陨南国;

忆中土识荆,上虞聆教,诤言开耳目,长留侠气满西溪。

 

29、立秋日后一日悼友母逝于南京

悲哉秋之为气,西极倏来,一夕风声摧木叶;

子曰逝者如斯,南天遥祭,无边哀绪向金陵。

 

30、挽孙轶青先生

廿载主坛砧,怀骚人幽抱,具雅人深致,清吟频发,四海和声尊北斗;

数番聆教诲,瞻仁者丰仪,钦长者高标,噩耗忽来,三春挥泪泣东风。

 

31、挽黄腾建先生  

帝乡频召文星,艺林凋落,想白玉楼新成天上;  

书案犹存手泽,翰墨馨香,合黄金像重铸斯人。  

 

32、挽马萧萧先生  

论龄与祖父同,交心比儿孙近,约我以礼,博我以文,骥尾附十年,亦友亦师真长者;  

玮艺似水云逸,令德如金玉纯,联坛之魂,诗坛之帜,鹤身乘一夕,衔悲衔泣独怆然。  

 

33、挽郭殿崇先生联其一  

初见在十六年前,新别在六十日前,大雅云亡,广陵散于今绝矣;  

须眉有逼人英气,襟怀有暖人和气,名山遗响,戏马台谁复咏之。  

 

34、挽郭殿崇先生联其二  

挽章多祥麟威凤之后昆,早蒙仙伯加青眼;  

建业有虎踞龙盘之雄势,稳护神舆入紫霄。  

 

35、挽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野草诗社社长周克玉将军  

胸藏十万兵,笔扫三千甲,仰虎略龙韬,芳遗史册;  

文光野草社,军声细柳营,怅凄风寒雨,节近清明。



峨眉山楹联概说文/刘太品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以西,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全山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组成,通常说的峨眉山指大峨山,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为3099米。《峨眉郡志》记载:“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山上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胜地。“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景区名胜和佛教楹联数量众多,由乐山市图书情报学会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的《乐山名胜楹联选粹》中载录峨眉山楹联84副。由峨眉山博物馆供稿、田家乐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的《峨眉山楹联选集》一书,收录峨眉山楹联407副。由中国楹联学会委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编纂,九州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中国对联集成》(全国卷),在“景观篇”和“宗教篇”等处也收录有峨眉山楹联四百余副。


一、峨眉山楹联的地域历史渊源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一种以独立使用的对仗句表达特定主题的文体形式,具有文学性、实用性、谐巧性三大特点,峨眉山楹联以名胜景观联和宗教联特别是佛教楹联为主。


    楹联文体孕育于宋代春节所用的桃符和丧礼所用的铭旌偶句,然后从元代的春帖偶句,演化为明代中早期的春联习俗(时间约在1400-1500年间)。春联产生后,很快也出现了挽联、贺联、节令联、行业联、宅第联、园林联等各个门类的对联。到了晚明,对联已经成为遍及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性习俗,进入清代后,更是得到迅猛发展,1840-1940的一百年间,是对联文化发展的最巅峰。近三十多年来,传统的对联文化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


    四川是楹联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地区,桃符偶句的鼻祖——后蜀国君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就题写于后蜀国都所在地成都。之后的1083年前后,四川眉山人苏东坡谪居湖北黄州,与四川犍为人王齐愈(字文甫)交好,苏在临近除夕时去王家串门,见王家正在制作桃符,于是信笔在桃符上题写了一副七言联句:“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所以说,北宋仅有的两副桃符偶句,均与四川有关。


    对联文体在明代中早期产生后,源于民间习俗的这一文体形式,逐渐引起文人的关注,于是开始有文人投身到对联的创作之中。史上第一位可称为联家的人,是明代中期的杨慎。杨慎(1488-1559),四川新都人,正德辛未科状元,《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杨慎因“大礼议”被嘉靖皇帝贬至云南度过余生,他在云南、四川创作过不少对联作品,杨慎一生著述多达四百余种,但所作对联未能结集,流传至今的大致可信的杨慎对联有近二十副。一些资料记载杨慎为峨眉山题写过楹联,如《太史升庵文集》七十六卷有“峨眉山”条目:“余书峨眉山寺简板曰:‘奇胜冠三蜀(晁公武语);震旦第一山(佛经)。’刘东阜云:不如以王右军‘昆仑伯仲地’易‘奇胜冠三蜀’。”另外还有两副杨慎楹联,题峨眉山金顶联:“山岚银世界,宝气玉毫光。”实为嘉靖十七年(1538年)杨慎游峨眉山时所作的《卧云庵》一诗中的句子,题神水阁联:“智师昔说法,龙女为飞空。”则为杨慎《神水》诗句,这两副根本不属于对联文体。


    清代及民初四川对联作者中,李调元、万慎、钟云舫、刘咸荥、赵熙、林思进、刘师亮、彭作桢等都堪称名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最大,且与乐山相关的联家,还是要数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乐山沙湾人,曾留学日本,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1949年后,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上过私塾,有丰厚的旧学功底,擅长结撰联语,今人有《郭沫若楹联辑注》刊行,收录作者的对联作品101副。在民国诸家中,郭沫若的对联创作水平并不算突出,但在1949-1979这三十年中,对联作者寥若晨星,如贵州向义等人的创作尚不为很多人所知,郭沫若可以说是中国大陆唯一具有全国影响的楹联作家。


    在郭沫若的早期联作中,有些就直接写了峨眉山,如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春节时,在成都读书的郭沫若回到家乡,为附近的乡亲撰写了二三十副春联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沙湾有一种特殊的风气,便是家家的春联都要竞争编撰长句。街上将近有一二百户人家,而能够撰春联的却没有几个人,所以结果这一二百户的春联,大概便由这几个人包办。”其中有两副春联就说到了峨眉: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酒兴汹浓春色饱;

沫水澄波,峨眉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


诏书颁下九重来,国会缩短三年,要与列强争优胜;

峨眉耸立青天外,山势蜿蜒万里,飞临当户作画屏。


二、峨眉山楹联佳作及其特点


    如上所说,普遍性的春联习俗约形成于1400-1500年间,而在名胜景点及寺院悬挂装饰性楹联,一般都会晚于1500年。杨慎于嘉靖五年到嘉靖二十年间(1526-1541)四次路过当时称为嘉定州的乐山,游历峨眉并留下不少诗篇,也曾题写峨眉山楹联。只是现存署名杨慎的楹联作品,我们尚需甄别是诗句还是楹联,是杨慎创作还是后人伪托。对于其他留存作品,我们也须秉持细心推考的态度。


    除杨慎楹联外,现存作品中还有一些署明代作者的联作,如署名王世性的峨眉山伏虎寺联:


云迷大壑觇龙气;

路转溪桥觅虎踪。


    此联内容颇切伏虎寺,对偶亦工雅可喜,查作者名应为王士性,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之后借各地做官之机畅游名山大川,后人有“人文地理学家”之誉。


    晚清及民国联家题写峨眉山的楹联,可以说是峨眉山楹联作品中的巅峰,特别是清末民初四川“五老七贤”中的赵熙、刘咸荥等人的联作,以及部分境界极高的佚名作品,代表了峨眉山楹联的最高水平。此外,遍能、果玲等峨眉高僧的联作,也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些优秀联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非常切合具体的景点,不可移易;


二是意境高远,与峨眉山十分匹配;


三是文辞清雅畅达,少用生字僻典;


四是对偶精工,声律自成法度。


    如刘咸荥题峨眉山仙峰寺联:


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

悟三乘遥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又如报国寺方丈果玲题神水阁联:


河间狂客来歌凤;

海内才人起卧龙。


    再如钟云舫题金顶联:


众峰齐让佛门高,稽首如来,要分此半轮秋月;

一览尽收天下秀,满心归去,胜游他五岳名山。


    赵熙也有一副题金顶联:


有天地便有此山,当白雪团空,谁将这万丈毫光荡成大澥?

问菩萨并问诸佛,自青莲归寂,可许那千年秋月提上西皇。


    由于历史的原因,峨眉山楹联中有许多一时难以查到作者的佳作,下面摘录三副:


洪椿坪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洪崖胜地如何?听暮鼓晨钟,云去云来空渺渺;

有椿树撑天不老,任风刀霜剑,花开花落自年年。


金顶

此地咫尺能进天,懒问天,但闻佛笑;

近水亭间先见月,要留月,不许云飞。


    当代作者廖成之题峨眉山初殿联:


天地几闲身,试问名利场中,哪有此清凉世界?

光阴如过客,每到山水佳处,更莫负潇洒胸怀。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峨眉山楹联中还有两副长联,分别是刘君照的180字报国寺楹联和冯庆樾的200字洪椿坪楹联,而后者的艺术水平要更高一些,大致可以与全国其他景点的长联相媲美,冯庆樾曾为贵州仁怀知县,成都佛学院文学教习,联语作于1924年秋:


峨眉画不成,且到洪椿,看四壁苍茫:莹然天池荫屋,泠然清音当门,悠然象岭飞霞,皎然龙溪溅雪;群峰森剑笏,长林曲径,分外幽深。许多古柏寒松,斜枝偃蹇;许多奇花异草,锦绣斑斓。客若来游,总宜放开眼界,领略些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绵,夜月舒练;


临济宗无恙,重提公案,数几个老辈:远哉宝掌驻锡,卓哉绣头结茅,智哉楚山建院,奇哉德心咒泉;千众静安居,净业慧因,毕生精进。有时机锋棒喝,蔓语抛除;有时说法传经,蒲团参究。真空了悟,何尝障碍神通,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野鸟念佛,修蛇应斋。


三、峨眉山楹联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峨眉山景点众多,楹联悬挂情况复杂,加之历史跨度经过晚明、清代、民国以及当代,中间因社会动荡又出现了许多断层,所以从现在存世的峨眉山楹联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种传统文化艺术才开始缓慢升温,此时的景区当然会急需增补大量的楹联,但主其事者往往又缺少对联方面的文化积淀,所以就会造成把各类诗句、领导和名流题辞等与对联文体无关的文字,书写制作成楹联而悬挂出来,即便是大致合格的对联作品,当代作者因为文化底蕴的缺失,也往往会对偶粗疏、声律舛谬,明眼人一般会从一堆古联中一眼辨别出当代人的作品来。


    主要的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种:


    1.摘录前人诗句,当成对联来使用。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不通对联创作又无人代笔的官员和名流身上,也常由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所谓“书法名家”们制造出来,当他们面对特定的场景但又“词穷”时,只好翻开前人诗集,随便从中摘取两句诗书写了应付差事。为了给这类行为制造理由,前些年联界还存在着所谓“摘句联”的对联分类,其实稍具文体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之所以说“对联是由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来表达特定主题的文体形式”,就是要在概念上与诗文中的非独立使用的对偶句划清界线。如果说在对联文体发展的初期,存在一些摘录古人诗句当成对联的情况,如据传赵孟頫摘陈叔宝诗句“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为忽必烈书写皇宫春联,但是到了对联文体高度成熟的今天,如果再有人摘取古人诗句来当成对联,那就令人完全不能接受了。


    存世的峨眉山楹联中这类摘用古人诗句的情况较多,举例来说,《乐山名胜楹联选粹》一书的“峨眉山楹联”一节,收录伏虎寺联20副,其中至少6副是分别摘取了唐代李白、杜甫,宋代范成大,明代方孝孺、赵渊,清代康熙的诗句。收录报国寺楹联11副,其中至少7副是分别摘取唐代李白,宋代苏轼、黄庭坚、范成大、范镇,元代黄镇成,现当代郭沫若的诗句。可见,这类情况相当普遍。


    2.使用根本不对偶或上下联同声收尾等达不到对联文体最低要求的语句充当对联。


    对联文体的灵魂是对偶,没有对偶就不存在对联。声律是对联形式要求的另一要素,最后的底线要做到上联收尾仄声,下联收尾平声,违反了这个标准,就不可能称其为对联。如洪椿坪五言联:


山行本无雨;

空翠湿人衣。


    其实这只是抄袭了王维的两句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而略加改动,两句之间根本不对偶,称不上是对联。


    再如报国寺联: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这只是李白一首诗中的前后两句,根本不对仗,所以也无法称为对联。从声律角度说,虽然明代和清前期存在个别的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对联,但晚清和民国以后基本上约定俗成的要上联仄收、下联平收。若是上下联同平或同仄收尾,那就大大地超出了对联声律的底线,如伏虎寺联:


尔去之罗浮;

我还憩峨眉。


    不仅摘录李白诗句,而且上下联均为平声收尾,这更与对联文体八竿子也打不着了。


    3.校对书写不精,存在一些文字错误。


    出现了错字别字,一来会使对联对偶和声律受到破坏,二来会让读者如坠云雾中,无法理解联意。如江忠源题伏虎寺联:


一经钟声瞻玉殿;

万松烟色绕琼楼。


    “经”字为平声,但此处应该为仄声,细味联意,则原文应该是“一径钟声瞻玉殿”。


    再如报国寺联:


寻僧石磴临天开;

研药秋岩倒溪流。


    上、下联均为平声,肯定不能称为对联,查对唐齐己诗《送白处士游峨嵋》,则其原句是“寻僧石磴临天井,劚药秋崖倒瀑流。”这只是副出现了别字的摘句。


    再如郭沫若联:


刚日读书,柔日读史;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读史也同样是读书,所以“书”字根本不通,除非硬解释成《尚书》的“书”。查李彦章(1794-1836)《榕园楹帖》有阳明书院实学斋联: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则“书”字应为“经”字之误。


    再如伏虎寺有程仲愚题联:


栖鸟夜起猿声远;

落照晴留树影重。


    鸟字为仄声,但此处应用平声字,细思估计“鸟”字应为“乌”字之误,查资料得知清道光年间程仲愚有七言回文律诗《题伏虎寺步文峰回文韵》,其颈联正是此联,也确为“栖乌”。这同样是一副出现了别字的摘句,并非对联。


    4.生硬套用前人联,与峨眉山实景关系不紧密。


晚清林则徐有联句: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万年寺则有联曰:


海到无边天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上联不切四川地理位置,下联更是点金成铁,意趣全无。


    伏虎寺又有联云:


何当报之青玉案;

可以横绝峨眉巅。


    初读不知表达的何意,查梁章钜《楹联丛话·故事》有下列记载:万廉山郡丞喜蓄奇石,大有米海岳之癖。尝以“峨眉积雪”石自镌此四字,赠唐陶山方伯。方伯集句为联以谢之云:


何当报之青玉案;

可以横绝峨眉巅。


    嘉庆年间官员万承纪好奇石,曾经在一块名为“峨眉积雪”的奇石上镌刻此四字赠送给另一位官员唐仲冕,唐为了表达谢意,就集古诗为联回赠万承纪,上联出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下联出唐代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这副联与峨眉山景区关系显然并不太大。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感觉到,峨眉山楹联艺术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宝库,但却很缺乏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对,希望乐山和峨眉山的相关部门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为峨眉山楹联史料的整理工作立项,并予以支持和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内容更全面翔实,校勘更精良的峨眉山楹联辑注读本,为后人留下一笔真正具有文化含金量的精神财富,为峨眉山和乐山的地域文化建设,增添更加精美的内涵。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北美华文楹联专题研究”汇报(作者:楹联界第一位女博士张小华)
“周日擂台”第2期【出句:观莲守洁,守节官廉】
周日擂台”第1期【出句:过节贪官不出门,坐以待币】【12.27截止】湖南《邵阳晚报》“巧联句”栏目(272)
【截止1.10】题中华经典《尔雅》▏“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22期开赛启事【截止18日20:00】辽宁省诗词学会原副会长王庆生先生挽联征集启事【截止1.6】2020春联征集启事(央视网主办)2019年1-11月全国楹联赛事龙虎榜
胡豪联集——历史上的今天*每日一联
关于北京金锐诋毁《网络楹联鉴赏》一书的事件陈述与公告【2020春联】“联都空谷诗钟社”第54期练笔活动结果公布
【合咏:兔】“联都空谷诗钟社”第83期练笔活动结果公布
【题橘子洲头】“联都空谷诗钟社”第82期练笔活动结果公布【分咏:牙、叶】“联都空谷诗钟社”第81期练笔活动结果公布
【练习自对】“联都空谷诗钟社”第80期练笔活动结果公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