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理文章】第一联探源(作者:fpe95)

联都 联都网站 2023-04-08


第一联探源


作者:fpe95


(谨以此文纪念恶人谷珠楼20周年2000.5.10-2020.5.10)


缘起


    在对联文化诸多课题中,第一副对联和其首创者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自梁章钜引纪昀及《蜀梼杌》之说,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楹联之滥觞,后人多以为确论。然而《杨文公谈苑》、《茅亭客话》、《古今诗话》等又有“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天降余庆,圣祚长春”等诸多版本,究竟孰是孰非?本文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探寻余庆长春联的真实面目。

一、余庆长春一联的历代记载


    余庆长春一联按照记载者或成书年代的先后顺序,已知的有如下几种:


    1、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引《鉴戒录》佚文:“孟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书‘元亨利贞’四字。时昶子善书札,取本宫策勋府符书云:‘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乾德中伐蜀,明年蜀除,二月以兵部侍郎吕余庆知军府事,以策勋府为治所。太祖圣节又号长春,此天垂地接之兆也。出《鉴戒录》”

    

    何光远,按《十国春秋·后蜀》有:“何光远,字耀夫,东海人也,好学嗜古。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撰《聂公真龛记》。又尝著《鉴诫录》十卷,纂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法者。又有《广政杂录》三卷,皆行于世。”


    按《四川通志》有“《聂公真龛记》在灵居山,军事判官何光远撰,广政四年(941年)建”,与《十国春秋》“(何光远)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吻合。则何光远当生在920之前,在此联已知诸多记载者之中为最早。


    《鉴戒录》,又名《鉴诫录》,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三“小说类”著录《鉴诫录》十卷,解题云:“右后蜀何光远撰。字辉夫,东海人,广政中纂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前有刘曦度序。李献臣云:‘不知何时人’。考之不详也。”


    晁氏云是书自广政中始纂辑,今传本以唐末、王蜀事为多,孟蜀仅及高祖,且称孟知祥为孟祖,则始于广政中为确。薛居正《五代史》成于开宝四年(974年),引《鉴戒录》者有三处,南唐近事(977)、太平广记(977)均有引用,则《鉴戒录》成书流布不晚于此。何氏另有《广政杂录》(又称《广政录》),按宋王尧臣《崇文总目》时已阙,而清吴任臣《十国春秋》称“皆行于世”,不知孰是?


    又曹氏《蜀中广记》所引《鉴戒录》佚文尚有:“成都女郎张窈窕《上任事者诗》曰:昨日买衣裳,今朝卖衣裳,衣裳都卖尽,羞见嫁时厢。有卖愁应缓,无时心转伤,故园千里隔,何处是蚕桑”。


    “长和国使人布燮听《蜀妓洞云歌诗》云: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刘伯伦,虚生浪死过青春,一饮一石犹自醉,无人为尔卜深尘”。


    此两则皆蜀事,而今传本《鉴戒录》均不载。


    此外尚有不少书籍都引自《鉴戒录》,而今本所无的佚文,比如: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载:“控鹤致毙”一诗先见蜀何光逺《鉴戒录》,乃女冠蒋錬师事。今传本《鉴戒录》不载。


    又《诗话总龟·讽喻门》引《鉴戒录》佚文有:唐文宗曰:“尝观晋君臣以夷旷致倾覆,当时卿大夫过耶?”李石曰:“然。古诗有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畏不逢也;‘昼短苦夜长’,暗时多也;‘何不秉烛游’,劝之照也。臣愿捐躯命济国家,惟陛下鉴照不惑,则安人强国,其庶几乎!”


    明徐伯齡《蟫精雋》“诗含比兴”一则亦有:《鉴戒录》载:唐文宗曰:“尝观晋君臣以夷旷致倾覆,当时卿大夫过耶?”李名曰:“然。古诗有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畏不逢也;‘昼短苦夜长’,暗时多也;‘何不秉烛游’,劝之照也。臣愿捐躯命济国家,惟陛下鉴照不惑,则安人强国,其庶几乎!”。


    李名李石为传抄之误,其余皆同。此则今本《鉴戒录》亦不见。


    又明陈耀文《天中记》引《鉴戒录》六则,其中“飏摩诃池”一则亦不见于今传本。


    至朱彝尊《曝書亭集》有“书鉴诫录后”一则云:《鉴诫录》十卷,后蜀人何光远辉夫撰,晁公武《郡斋读书后志》称“纂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前有刘曦度序”。今览其书多载可笑诗文,直小说家尔,每条以三字标目,与苏鹗《杜阳杂编》略同,是册犹宋椠,卷首题重雕足本,惟刘序失之。吾乡墨林项氏藏书也,济南王先生贻上爱之,曾手录一部。


    则清代朱彝尊尚见宋椠足本,与《说郛》本是否一致,待考。


    又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载有引文两则:《鉴诫录》云:翁承赞,唐末为谏议大夫。使福州,至剑浦县,见旧识僧亚齐,赠诗云:“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见亚齐。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吟魂昔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 


    《鉴诫录》云:陆希声以双钩写字法授僧巩光。巩光入长安,为翰林供奉,而希声尚未达,以诗寄巩光曰:『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寄言昔日不龟手,应念江湖洴澼人。』巩光感其言,荐希声,后至宰相。


    今本亦不见,则清代尚有至少两种版本。


    《宋史》载《鉴戒录》三卷,今则十卷,当不同。


    《鉴戒录》四库提要纪昀称“赵希弁《读书后志》以为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似未睹其书因其名而臆说也”,实则此评语出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正文,则在晁、赵时应有全本,今十卷仅六十六条,诗话居多,故纪昀称名实不符。


    何氏另有《广正杂录》(《广政录》),自庆历元年(1041年)王尧臣、欧阳修等修撰《崇文总目》时已阙,然而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又言“又有广政杂录三卷皆行于世”不知所据。


    何氏出仕孟蜀,《鉴戒录》共收入蜀中诗人35人,诗作90余首,记述后蜀君臣事详实如斯,则其记应有所本。虽是引用佚文,但从记载之先后、作者之生平、内容之确凿来看,此记载最为可靠。


    何氏记联语为“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作者孟玄喆。

孟玄喆(937-991,又作玄哲,又有讳玄为元),按《宋史·西蜀世家》:“昶子元哲,字遵圣,幼聪悟,善隶书。年十四,僭封秦王。广政二十一年,领武德军节度。二十五年,立为皇太子。宋师将至,以元哲为元帅。及闻剑门陷,遂弃军遁归。入朝,与昶同日宣制检校太尉、泰宁军节度。移镇贝州,在镇十馀年,亦有治绩。太平兴国初,移镇定州。四年,从平太原,就命为镇州驻泊兵马钤辖。契丹入寇,元哲与诸将校破之。以功封滕国公,知滑州。淳化初。移知滁州,卒。有子十五人:隆记、隆诂、隆说、隆诠,并进士及第。”


    《十国春秋》亦载:“广政十三年八月己酉立皇子玄哲为秦王,判六军事……广政二十五年春正月立秦王玄哲为皇太子”。


    《宋史·西蜀世家》有:“孟昶子元哲字遵圣,幼聪悟,善隶书。年十四,僭封秦王、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尝自书姚崇《口箴》,刻诸石。昶赐以银器、锦彩。”


    《宋大诏令》载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进孟玄喆定武军节度使诏令,有“鸾凤秀质,圭璧清辉,孤虚素练于戎机,宽猛善通于民政”之语,杨亿《武夷新集》亦载“玄哲有知人之鉴”的故事。孟玄喆其人绝非无能的误国太子明矣。


    《宋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赠侍中孟公墓志铭》记孟玄喆“母赵妃早殒……蜀主之内有楚、齐、越国三夫人。幸洛时公朝,丁越国忧,以诸母居丧。……淳化二年楚国夫人卒”


    孟玄喆擅隶书,又擅书札。札,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片部曰:牒,札也。二字互训。长大者曰椠,薄小者曰札、曰牒。


    东汉许慎《淮南子注·诠言篇》提到:“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於门左右地而钉之。”北宋吕希哲《岁时杂记》:“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到南宋王观国《学林》“今人正月旦以桃木为版,书神荼、郁垒于版,而置于门,谓之桃符,即桃梗也”,尚依古制。


    则札与桃符形制近似,故取桃符书则自如也。许慎言桃符书祈福禳灾之辞,至后世桃符书神荼郁垒、书元亨利贞、书聻字、书春词,此桃符正朔。容后文再展开。


    2、秦再思《洛中纪异录》载:“孟蜀于宫城府近侧置一策勋府,时昶之子哲常居之。昶以岁末,自书桃符云:天降余庆,圣祚长春。哲拜受,致于寝门之左右。及蜀平,诏参政吕余庆权知府事,以内外曹署俱不便于公私,至策勋府,公曰:此处甚便,欣然下马。至寝门,公或睹桃符字,乃曰:吾不得不至于此,遂迁而居之。乃知天降是国家之命吕公入蜀也,圣祚长春又是主上圣节之号,则皇运未可测也。”


    95按:秦再思,考《宋史》及《资治通鉴》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上书谏宋太宗事,则秦当生于宋前。另据李剑国先生考证,认为《洛中纪异录》成书于宋太祖开宝年间,约968-976年,则秦氏或早于950年,然无确。


    秦氏记联语为“天降余庆,圣祚长春”,作者孟昶。


    孟昶,初名仁赞,天祐十六年(919年)十一月生。明德元年(934年)七月丙寅,高祖遗命皇太子仁赞改名曰昶。丁卯,孟昶于柩前嗣皇帝位,时年十六(《锦里耆旧传》作年十四,非)。


    又《宋史》、《耆旧传》均以孟昶为孟知祥第三子,然考《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可知孟知祥妻福庆长公主李氏(873-932),“唐太祖武皇帝之长女,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之长姊,母曰贞简皇后……是以同光三年十一月封琼华长公主,天成三年十月三日进封福庆长公主……长兴三年正月十三日长公主享年六十薨于正寝……长公主有郎君二人,长曰贻范……早亡,次曰贻邕……早亡……今有郎君三人,长曰贻矩……次曰贻邺……次曰仁赞……小娘子二人,长曰久柱,次曰延意。”


    则长公主有二子,曰贻范、贻邕,早夭。其媵亦李氏,生贻矩、贻邺。《资治通鉴》有李氏“吾昔见庄宗跨河与梁战,及先帝在太原,平二蜀”,天祐十五年末李存勖与后梁夹河对峙,十二月李存勖跨河血战,孟知祥以马步军都虞侯参战,李氏亲随,此后梁晋大小百余战。天祐十六年(919年)十一月生,孟仁赞生,为李氏第三子。孟昶当为孟知祥第五子,李氏第三子。考孟昶965年降表有“高堂有亲,七十非远”可知其母约生于890前后,小长公主十余岁,生孟昶时约三十岁,此前有二长兄合乎情理。


    张唐英《蜀梼杌》载:“昶之行(归宋),万民拥道,哭声动地。昶以袂掩面而哭,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恸绝者数百人,盖与王衍不同耳……昶戒王衍荒淫骄佚之失,孜孜求治,与民休息。虽刑罚稍峻,而不至酷虐,人颇安之。”


    《五国故事》载:“昶之母后即后唐积庆公主之后车也,尝在并州累从征伐,备历艰难,由是颇务慈俭,常诫昶以固福寿为怀,而昶亦能禀之,寝处惟紫罗帐、紫碧绫帷褥而已,无加锦绣之饰。至于盥漱之具亦但用银兼以黑漆木器耳。每决死刑多所务减,而俭止一身,唯容恶乃匹夫之小节耳。……昶性畏懦,在位唯每年春一拜知祥之陵,及十一月诞日伪号明庆节幸佛寺烧香而已,他无所适。每出则乘步辇,垂以重帘环,结珠香囊垂于四角,香闻数里,人亦不能见其面。昶出外则以其舆辇,尝饰奢丽,居常在内唯铜装朱漆小辇而已。故三十年不南郊、不放灯,率由惧非常也。昶后体重,遂不乘马,内厩唯饲一打毬马,而久不按习亦不堪乘跨,其馀名马多属之亲王近臣耳。”


    景焕《野人闲话》载:“蜀后主孟氏讳昶,字保元,尊号睿文英武仁圣明孝皇帝,道号五霄子。承高篡业,性多明敏,以孝慈仁义在位三纪已来,尊儒尚道,贵农贱商,城内人生三十岁有不识米麦之苗者。毎春三月、夏四月有游花院者,游锦浦者,歌乐掀天,珠翠填咽,贵门公子华轩彩舫游百花潭。穷奢极丽,诸王功臣已下皆置林亭,异果名花其楼台,皆此类也。自大军收后,蜀主知数运有归,即纳欵,识者闻之嘉叹。蜀主能文章,尝为箴诫诸子,各令刋刻于坐隅,谓之班令。”


    《开封府志》载:“孟昶墓,在通许县西北三十里。昶来降,至汴而亡,葬此。”


    据四川博物馆江甸潮等人调查,在广汉金轮乡发现疑似孟昶暨花蕊夫人之墓,有石碑刻“故蜀王孟昶暨花蕊夫人墓”,则其后人于花蕊夫人死后迁葬于此。此墓可以证实花蕊夫人其人的确存在,且并未入宋太祖后宫,关于她的野史风言也可以休矣。


    孟昶以十六岁柩前继位,三十年安定蜀地,国人感恩。归宋后,太祖有消弭孟蜀教化治政的举措,大量与后蜀、孟昶相关的记载可能已被删改,其中或许就有桃符记载,后文再展开。


    3、黄休复《茅亭客话》载:“圣朝乾德二年,岁在甲子,兴师伐蜀。明年春,蜀主出降。二月,除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吕公余庆知军府事,以伪皇太子策勋府为理政所。先是,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俾题元亨利贞四字。时伪太子善书札,选本宫策勋府桃符亲自题曰:‘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字,以为词翰之美也。至是吕公名余庆,太祖诞圣节号长春,天垂地接,先兆皎然,则国之替兴,固前定矣。”


    95按:黄休复,五代时生人,据周广骞先生考证当为后蜀广政时生人,约950年前后,与秦再思同时。然黄休复生长于蜀地,其同族某伯父在后蜀韩保贞幕下,黄氏辑录《益州名画录》时久住成都,与本地诗文画家相从甚密,所载当更为确切。《茅亭客话》有天禧年间(1020)事,故成书后于此。


    李颀《古今诗话》及阮阅《诗话总龟》沿袭此说。李颀,约1100年在世。《诗话总龟》尚有第二则记录,见下文。


    黄氏记联语为“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作者为孟玄喆,与何光远《鉴戒录》一致。


    以上三则记录最早,又均为四言联,也均提到了桃符所在为策勋府。据张咏《创设记》、《乖崖集》及《全蜀艺文志》均收入张咏《益州重修公宇记》,记云:“乾德初,王师吊伐,申命参知政事吕余庆知军府事,取伪册勋府为治所”。与此说吻合,则策勋府当为此桃符所在地,最初的记载为四言联,这与对联的发展历程“俾题元亨利贞四字”的习俗相吻合。


    4、《诗话总龟》引《茅亭客话》、《谈苑》两则载:“伪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书‘元亨利贞’四字。时昶子善书札,取本宫策勋府书云:‘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乾德中伐蜀,明年蜀除,二月以兵部侍郎吕馀庆知军府事,以策勋府为治所。太祖圣节又号长春,此天垂地接之兆也。出《茅亭客话》


    辛夤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夤逊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明年蜀亡,吕余庆以参知政事知益州,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谈苑》二说不同故两存之)”

95按:《诗话总龟》,宋阮阅著。阮阅,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建炎初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此书成于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45年)。方回《桐江集》有“今所谓《诗话总龟》者,删改闳休旧序,合《古今诗话》与《诗总》,添入诸家之说,名为《总龟》”,可知此书所宗。


    《杨文公谈苑》,记杨亿语录,晁氏《郡斋读书志》曰:“皇朝宋庠编。初杨公亿里人黄鉴,裒撰平生异闻为一编,庠取而删类之,分为二十一门。陈氏曰:鉴书初名《南阳谈薮》,宋公删其重复改曰《谈苑》”。


    杨亿(974—1020),字大年,谥文,故称文公。少颖悟。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杨文公谈苑》是记载杨亿言谈的语录笔记。始由杨亿乡谊门生黄鉴杂抄广记文公与人交谈的部分话题而初成一帙,世人谓之“《谈薮》”,或称“《南阳谈薮》,然内容“交错无次序”。其后由宋庠(996—1066)删订整理,类为二十一门,“勒成一十五卷,辄改题曰《杨文公谈苑》”。明中叶以后该书失传,今本集《说郛》、《诗话总龟》、《事物纪原》等书中引文重辑成册。


    阮阅称《茅亭客话》、《谈苑》二说不同,两则都采入。至少到宋初杨亿时已经出现了四言联和五言联两个版本。杨氏记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作者为辛寅逊。


    幸夤逊(一作幸寅逊,又作辛夤逊,似抄误也),蜀州新津人。仕后蜀,为茂州录事参军,迁新都令。历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后改给事中、翰林学士,加工部侍郎,领简州刺史。后蜀亡,仕宋为右庶子。宋太祖开宝五年(972),为镇国军行军司马。罢职,年九十余尚有仕进意,治装赴阙,未登路而卒。生平事迹散见《诗话总龟》卷三一、《宋史》卷四七九、《十国春秋》卷五四。夤逊性颖悟,善属文,能诗。所著有《王氏开国记》(即《前蜀开国记》),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若干。《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断句4。


    《十国春秋·后蜀·辛寅逊传》:“寅逊拜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出知武信军府,加史馆修撰,改给事中与修《前蜀书》。” 


    另有江少虞《事实类苑》同样引用了《谈苑》这则蜀中桃符:“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书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明年蜀亡,吕余庆以参知政事知益州,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寅逊归朝为太子中允,上疏谏猎,诏褒之。”


    95按:江少虞《事实类苑》成书於绍兴十五年(1145),两则引文大致相同,只江氏所引乃作书两句,阮氏则为作诗两句,由诗话故也,“契”与“号”应是抄录之误。另《事实类苑·制词异名》一则另有“此外章表歌颂应制之作。旧说唐朝宫中,常于学士取眠儿歌;伪蜀学士作桃符文,孟昶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云:『新季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也。”此说似取自《谈苑》。


    然杨亿生于伐蜀之后,并非当时亲历者,其生时辛寅逊虽仍仕宋,然已垂垂老矣,则杨氏此说非得自作者,另有他本。


    5、祖士衡《西斋话记》载:“孟氏在蜀末年,因除夜自书桃版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岁,果王师受降,以吕余庆知成都。长春即太祖诞节之名也。”


    95按:祖士衡祖士衡(987-1025),字平叔,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通判蕲州。召直集贤院,迁起居舍人,知制诰,为史馆修撰。仁宗天圣初,以附丁谓落职,知吉州,复降监江州税。三年卒,年三十九。有《敝帚》、《西掖》、《干兴》等集,不传。事见祖无择《宋尚书礼部员外郎中祖公墓志铭》(《辅仁学志》民国十九年二卷一期),《宋史》卷二九九有传,有“杨亿谓刘筠曰:祖士衡辞学日新,后生可畏也。”之言,则祖氏为杨亿后进可知。祖氏此说或出于杨亿。


    祖氏记联语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作者为孟昶。


    6、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载:“蜀未亡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昶命笔自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其符合如此。”


    按《蜀梼杌》原文:“蜀未亡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工。昶命笔自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其符合如此。”(梁氏改“工”为“非工”,“贺”为“号”)

    然而梁氏并非自忖,南宋李攸《皇朝事实》载“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辛寅逊撰词,以其非工,昶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昶以其年正月十一日降,太祖命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则南宋时已有工、非工两种,清厉鹗《宋诗纪事》在引用《蜀梼杌》时也写成“以其词非工”,梁氏或为沿用。


    95按:张唐英(1026—1068):字次功,蜀州新津人,右相张商英之兄。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进士,调渝州决曹椽,再调归州狱椽,移襄州榖城令,曾兼阆州监税,苏辙有赠诗。


    治平四年正月转屯田员外郎,五月擢殿中侍御史,八月其父卒于成都,以丁父忧,哀伤成疾,明年卒,亦葬双流。


    唐英长于议论,颇具史才,着有《唐史发潜》、《总要监今论》、《仁宗君臣政要》皆佚。今存《蜀梼杌》,收入《四库全书》。又续补宋路振所撰《九国志》,为《九国志补》二卷。《宋诗纪事》录唐英诗一首;《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五十二篇,其中四十九篇为史论,汪洋浩博,多所创见。《东都事略》、《宋史》有传。


    《蜀梼杌》成书于治平元年(1064),其自序云:“予家旧藏《前蜀开国记》、《后蜀实录》,凡三十六卷,尝欲焚弃而不忍。今因检阅始终,削去烦冗,编年叙事,分为十卷”。然而李昊《前蜀开国记》所载为王建时事,《后蜀实录》成书于广政十四年(951年)。蜀降时,李昊随孟昶入朝,当年即以妻亡忧伤成疾而死,当不及补录桃符事,然则张氏之说并非出自此二者,当另有所本,这也是此记载疑点所在。


    张氏记联语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作者为孟昶。


    7、《分门古今类事》引《国史补》载:“伪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题字其上。伪太子善书札,取桃符亲自题曰:“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字。圣朝伐蜀,明年蜀平,二月除侍郎吕公知成都军府事,公名余庆,太祖诞圣节号长春,天垂地接,先兆于桃符矣。”


    95按:《分门古今类事》,委心子撰,书末收有《先大夫龙泉梦记》一文,有宋如璋政和七年(1117))署名。宋如璋,字南仲,蜀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即文中言崇宁乙酉(1105)进士。此书当作者委心子当为其子,成书晚于1117年。所引《国史补》为宋朝官修国史材料,同样是“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则此四言联于宋初已经录入国史,然而不见于传本《宋史》。而《宋史·五行志》和《宋史·西蜀世家》本出于宋朝自修国史,却均引用了五言联,其中大有文章。


    《类事》亦曾引何光远《鉴戒录》“洪实蜺龙”一则,却将桃符事归于《国史补》,则此书至宋初已有删减。细析《类事》引文与曹氏所引大致相同而略,则《国史补》中或有何氏原文。


    宋氏记联语为“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作者为孟玄喆。


    8、《隆平集》载:“及昶末年,命翰林学士辛寅逊书桃板,辞不工,昶自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及王全斌平蜀,朝廷以参知政事吕余庆知成都府,而长春节太祖生辰也。”


    95按:《隆平集》题为曾巩所著,疑为后人伪作,故列末座。曾巩(1019-1083),熙宁二年任《宋英宗实录》检讨,元丰四年任史官修撰。其书资料多出宋史,可与《宋史》相参照。


    如《宋史·西蜀世家》记载:


    “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以其年正月十一日降,太祖命吕余庆知成都府,而“长春”乃圣节名也。”


    又《宋史·五行志》亦有:


    “每岁除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昶以其年正月降王师,即命吕余庆知成都府,而‘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


    《宋史》虽为元脱脱编著,考其资料当出于宋代实录、起居注和国史资料,当以宋人作品目之。曾巩及宋史系记联语为联语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作者为孟昶。


    以上八则为已知五代宋初有关此联的记载,之后至南宋、明清相关资料大约都出自以上引证,不再赘述。这些记录按作者生卒年、属地及成书先后为准,则何光远、黄休复以蜀人记蜀事为最早,且相互佐证,与桃符“俾题元亨利贞”四字传统也吻合,应予采信。


    那么最合理的推论,第一联应为“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作者应为孟昶之子,太子孟玄喆,是作者兼书者;第一联题在孟玄喆所居之策勋府,均为明确记载。


    那么此联究竟作于何时?《锦里耆旧传》有“二十四年册皇太子”,《蜀梼杌》有“二十五年正月以玄喆为太子”,则孟玄喆广政二十五年正月始为太子,至二十八年降宋,则此联所题时间当在期间。广政二十七年十月孟玄喆提兵守剑门,二十八年正月宋师陷夔州,孟玄喆奔回成都,则二十七年岁除时孟玄喆不在成都,故题联时间只在广政二十五、二十六两年。二十五年孟玄喆册皇太子,或以太子故赐策勋府居住,故称本宫策勋府(《洛中纪异录》有:孟蜀于宫城府近侧置一策勋府),则此年赐新第、岁末新题桃符最为合理。由是此联可能的创作时间应是广政二十五年岁除日,即公元963年2月1日)。


    再回到宋史系的记载,除《国史补》一条为孟玄喆“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其余如张唐英、曾巩等记载联语均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者为孟昶。则宋初此联已经有两种版本,且均曾入《国史》,那么为什么最终宋代记载者选择(?)了孟昶的五言联?究竟此联应如何解读?且待下文评说。


fpe95 于姑苏城外

2020.05.10初稿

 05.25第二稿

    备注:此文为征求意见稿,各位联友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在本公众号后跟帖交流讨论,以期更加完善,学术探讨宜精益求精,欢迎各位不吝赐教!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5.29截止】湖南《邵阳晚报》“巧联句”栏目(281)

【6.5截止】“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26期开赛启事【题《黄帝内经》】
【6.20截止】济宁"孝和文化”全国大征联征稿启事‍
【6.30截止】“喷珠溅玉颂临猗”全国楹联大奖赛征稿启事‍
【8.20截止】“小浪底”杯“黄河故事”全国楹联大赛征稿启事‍
“联都空谷诗钟社”第215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题《西游记》】
“联都空谷诗钟社”第214期(诗钟)临屏赛结果公布【唾珠格:山环水抱】
“联都空谷诗钟社”第213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题《水浒传》】
【人物联】系列展播No.59——题柳永
【人物联】系列展播No.58——题欧阳修
【联逢对手】第112期出句出句:少开口,莫出头,口罩头盔平价购(江苏 程瑞)
【200元征对继续进行】第99期出句:中將终將中大奬(广东 陈世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