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自然保护区,你也许不知道的

让鱼儿游 2020-08-27

大概是2015年9月的时候,听北京林业大学王清春教授讲过一次中国自然保护区,当时印象特别深,一直想找机会分享出来。



(森林类型,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源网络)


正好前几天三江源要建设成国家公园的事情被中央研究通过,我还听说西藏的羌塘已经被国家林业局挂牌了,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大型的野生动物类国家公园。那么自然保护区,保护地,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到底有何区别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现状几何?这就是本文想要分享的东西。


保护区这个概念在国际上不是通用的,国际上一般说保护地。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保护地是指一个划定地理界限,为达到特定保护目标而指定或实行管制和管理的地区。IUCN的定义与此有些不同,保护地是指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



(湿地类型,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摄影 / 邵文杰)


保护地的概念显然远大于自然保护区,因此在我国,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天然林部分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


说起自然保护的历史,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了,这在诗词中不难觅踪影。从先秦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直至中华民国颁布了森林法和狩猎法。




在中国,自然保护按级别,可以分为国际级(加入生物圈计划,中国目前有28个,譬如九寨沟,卧龙等),国家级,省级,县市级,及乡级。




那么中国究竟就多少自然保护区了?答案是2669个,占国土面积的15%,单从面积上看确实很惊人。


于是很多人问了,这么多保护区,究竟都是保护什么的了?别着急,咱慢慢说。光是按照大的类别分的话,可以分为三种:自然生态保护类,野生动植物保护类及自然遗迹类。第一种最常见,绝大多数保护区就是,占的面积也最大,接近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0%。最后一种容易被人忽略,存在感不强,只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4%。剩下的就是动植物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保护类型的保护区又可以分为好几种:森林生态系统,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其中森林,荒漠和湿地类型的保护区面积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27%,19%。可以说它们叁占据了自然保护区的半壁江山。


那放眼世界,保护地又是啥情况了?请看下图。



好的,我们再回到中国。有人看到这里,说不定内心已经是满满的疑问了,中国这么多保护区,没见得保护好自然啊,究竟是为什么了?这是我接下来要分享的重点。


我们先说管理。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所以牵扯的管理部门也多,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分属不同的部门。比如森林,肯定属于林业部门管理,荒漠,湿地当然是也是。因此,林业部门无疑是保护区管理的重头。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然保护区内从事经营,开发,破坏等活动。我们也发现很多自然保护区科研和保护力量十分弱小,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有自然保护区之名,无自然保护区之实。这一切都跟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有密切关系。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管理责任错位,经费没有保障。这是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央会把责任委托给地方政府,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利,特别是缺乏足够的经费投入。地方级的自然保护区也存在上级给下级委托,这就出现了管理责任错位。除此之外,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基本保护,因此很难发挥保护区的职能。



(荒漠类型,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网络)


保护区迫于自养,重经营轻管理。自然保护区一般都有保护区管理局,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但财政只支持极少数的人的工资,绝大多数人的工资包括保护经费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保护区被迫自养,实行差额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保护和经营混在一起。而且,目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创收并无法规规范。这就导致管理只能被弱化,失去了监督和执法的合理性,比如黑龙江的东升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样的带来的后果是,加重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倾向独家经营,排斥合作伙伴,加剧了与社区之间的矛盾。


行政手段解决土地权属的遗留问题。保护区的建立晚于土地权属的确立,保护区中存在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于缺乏资金,收回这些土地没有采用赎买,补偿等办法,而是依靠单一的行政命令做出土地使用权的改变,造成了十分突出的矛盾。简单的以全局利益排斥局部利益的思维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应当兼顾各方利益。



(野生动物类型,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保护区无分类管理,造成保护不到位,利用束缚和失控。我国不同自然保护区之间的价值差别还没有体现到管理中来,而ICUN有六种管理类型,强调了不同价值保护地不同的管理。缺少相应的管理政策,造成应该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不到位,可以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保护区构成政策束缚或者无政策束缚导致资源利用失控。


管理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多样化。缺少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管理方法。在参与式的保护区区划,社区共管,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科研监测,巡护宣教等方面的管理方法亟待开拓和提高。



(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遭受工业破坏 摄影 / 陈杰)


关于自然保护区在中国的随意性,王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我印象颇深。他说有一段时间,国内兴起了自然保护区热,因为不光可以申请资金,而且各地政府觉得搞个自然保护区很有面子,所以纷纷都开始规划自然保护区。有的地方怎么确定保护区了,摊开地图,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画个圈,就是了。然后再让规划人员跑一圈,确定GPS位置,就申报了。这样的保护区就是个名字而已。



(因为冬奥会,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调整了边界 摄影 / 邵文杰)


但最近几年,各地申报保护区没有那么积极了,调整自然保护区边界却开始流行了。原因便是,很多地方在自然保护区里发现了新的发展机遇,矿产啊,水电啊,反正怎么赚钱怎么来,自然保护区算什么啊。


所以这次听说三江源要建设国家公园,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究竟会带来什么,我不知道。但听说,国家公园对生态的保护严格程度要高于自然保护区,我勉强是明白一点了。既然三江源国家公园来了,那就迎接吧。期待那里被永久的,严格的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