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的两个收获

2015-09-23 哲学人
读德里达的文章,我总有一种被拒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因为德里达总是以一种极其晦涩难懂亦或是烦琐生造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或许,正是这种隐秘而错综复杂的文字才能彰显其艰深思想的伟大魅力,在阅读德里达的文章时,我内心是十分恐慌的,因为这不仅来自于我对其著作的阅读贫乏而造成的在理解其语言上存在着障碍,更来自于他创造的“解构”的这种思辨体系绝非浅尝辄止就可以理解的。

因此,我在短短数日里的阅读中所产生的体会是十分肤浅的。我只是先探究其思想的起因,再试图从最最简单的术语着手而入其门,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心得通过明白而易懂的文字表述出来。

由这个脉络出发,文章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一)德里达思想的起因

在阅读德里达的文章前,我对他本人很是好奇。我发现德里达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无非是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认为,他是“伪”哲学家,他故意用高深的理论和生造的词汇来迷惑众人;第二种观点则是与之相反的,认为,他是“真”哲学家,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赢得大家的尊重 ;第三种观点是折中的,它是试图把德里达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而分别对其本人进行评价。

无论持何种观点,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德里达的思想对我们是产生了影响的,那么这种思想对我们究竟又意味着什么?纵观德里达的《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一书,从书名我们就不难看出:

其一,德里达的思想与胡塞尔存在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二,他的写作意图似乎是有意探讨有关「发生问题与本原问题」。

那么,德里达与胡塞尔之间到底存有怎样的渊源?德里达为何要探讨有关本原的问题?胡塞尔是德里达思想中一位十分重要且关键性的人物,他对德里达的影响和意义是十分广泛而深远的。

否则,他也不会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来专门去研究其思想著作,并且接连写下关于胡塞尔的三部著作,即《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胡塞尔“几何学本原”:翻译与引论》、《声音与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符号问题引论》。

对于胡塞尔如此长时间的关注,德里达自己曾解释说,他很折服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也就是说,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其思想的“原产地”,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在融汇了胡塞尔的智慧的基础上而发展自己的理论的。这是德里达思想的起源之一。

还有,在《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一书中,德里达试图在探究与讨论发生问题与本原问题,他对本原问题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极大好奇。

也许是不回到本原,不回到事物的根基,我们就很难理解事物,理解陌生的事物,亦或是最熟悉的事物,而我们有时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正如奥古斯丁所言:

“你不问我,我还知道时间是什么;你一问我,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追“本”溯“源”,本原一词从何而来?本原,在古希腊文本中曾有过多种解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将本原归纳为:“……的根据”。

因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存在的根据和原因,而这一切的根据和原因背后又有最终的“根据”,这个“根据”是永恒的,在场的,稳定不变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是变化不定的皆是由于偏离了这一轨道,因而变得不纯粹了。时间万物皆有根有据,作为一个具有追“根”究“底”意识的哲学家,德里达对本原问题的讨论就不足为奇了。

(二)对德里达的“术语”的分析

1、关于“意向性”一词

“意向性”是德里达在此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一词,因而在其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也是胡塞尔现象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那么,两个人对这一概念的观点是一致的亦或是相反呢?

在胡塞尔看来,“意向性”在于意识总是有所指的,总是把自身指向某物,总是对某内容的意识。

他认为,意识是有关某东西的意识,不存在赤裸裸的意识,不存在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意识,并且所指时给予对象以意义或本质。简而言之,他认为「意向性是种认识,这种认识不是消极地接受或收藏某物,而是积极的“构造”某物」。

然而,德里达对此表示了质疑,他写到:

“意向性只是一个产物?这不可能,因为它与现象学的基本原则相冲突。那么,它究竟是什么?难道我们不应该走向更为原初的构造领域以便我们在另一个层面上重新把握作为构造意向性的被动起源”?

问题是严重的,因为这些“活生生的体验”是“实在”之物不是意识活动和所有知觉的构造者。它们是感觉本身:

“并不是在意向体验本身的具体性统一体中的每一个真实内在因素都有此意向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即“对某物之意识”的特征。例如,这涉及在对物体的知觉直观中起着如此重大作用的一切感觉材料。”[①]

很显然,德里达其实是主张在更为原初的广泛的领域内来去理解意向性。他认为,「“活生生的体验”不是意识的构造者,而是感觉本身,不属于意向性」。这一点上,他与胡塞尔恰恰是相反的。

按照胡塞尔的理解,感知、判断等都必须是意识,而德里达则不赞同。他试图阐明意识不仅是指所意识到的某物,还应该包括与我所知道的一切活动的相关者

举例来说:我把苹果吃到肚子里去了。这个意向活动包含四个因素,主体(我),活动(吃),对象(苹果),对对象的肯定(肚子里去了)。按照德里达的理解,意向性不仅是意识到苹果,还应包括吃和到肚子里去了。

2、关于“体验”一词

在胡塞尔看来,“体验”是真实的(内在的)意向因素与非真实的(超越的)意向因素之统一物。在被体验者、意识内容、和体验本身三者之间是无区别的;如在被感物和感觉行为之间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对所指向的客体的意识和对这一客体的认知行为的意识是一致的」。

然而,德里达对此依然表示了质疑,他写道:

困难开始展现。“实项”的因素如果不是意向性的体验,那会是什么?它们在哪里、什么时候、通过什么而被构造?它们难道不是由意向性如其所是地、原初地作为意向对象而被构造出来的吗?[②]

很显然,德里达对“体验”一词的理解是有分歧的。他认为,“体验”同时也应该意味着一种穿越、一种旅程、一段磨难。它既是能够并吞了文化、解读、阐释、工作的普遍性的规则和概念,也是德里达本人所没法言说的某种单一的直接性或是无法翻译的语言和影响吧。

从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意向性”和“体验”的质疑,我很惊奇得发现,他在使用一种语言上的策略,一种对传统意义上“权威”性进行怀疑的企图。他对胡塞尔的质疑,为他日后推翻所有未经检验的假设的怀疑做好了铺垫。

他也许是想通过这一细节来告诉我们,「什么是行不通的,而不是「什么是行的通的理解。这也许就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最初萌芽吧。

结束语:

德里达在思想上,孜孜以求地探求世界的根基和知识的根基;在阅读上,着眼于抓取文本的某些片段,借题发挥,自由创造并已生造的文字来提出新的观点,而他的难以捉摸的文字本身背后却隐秘着他曲折艰深的思想。

他的这种开拓性的“解构”思想,动摇了我们固有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哲学视野,这或许是德里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书目:

1、《德里达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何佩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倪梁康著,中国出版集团。
3、《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肖锦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德里达关于现象学的谈话》。杜小真译,中国学术城网站出版。
5、《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朱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①] 《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英文版,85页到86页。
[②] 《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英文版,85页到86页。
Via:慧田哲学编|宗钰(西哲硕士)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