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不仅是哲学,任何一个学科领域读不够800本相关专业的书,都是外行

2016-11-24 书山寻路 哲学人


锱铢斋编号读书笔记之一


书山寻路|经授权发布

做人不可斤斤计较,做学问却需要锱铢必较。清代学者李光地尝谓:“读书不透,多亦无益。然未有不多而能透者。”只有先做到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谁知道哪一点能够真正激发我们的思维?广览博收,细大不捐,正是切实工夫;爬梳剔抉,一以贯之,方可纵览全局。希望这个笔记能成为我和老师、朋友们对话的平台。


⑴从诗歌中可以发现历史的线索,但有时并不准确。李商隐在《贾生》里对汉文帝如此评价: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但历史的真相不是如此。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有这样的注解:“汉文虽极赏贾谊,然其时内则功臣元老,外则诸王长亲,尚非汉庭大有为之时。”这也正是吕思勉在《读史札记》里分析贾谊和晁错的境遇时那句 “特所遭之时不同”的意思。


历史的嬗变与个人的求索如果不同辙,如何应对?有人主张顺其自然,但顺其自然往往是一成不变。主动参与必不可少,但问题是:怎样身体力行,才能使历史发生有效的位移?对历史要有理解之同情,要对话,但这些只能作为方法和途径,还不是目的。


⑵介绍康德的学者很多,推荐两位:郑昕,曾在德国柏林大学等欧洲学术重镇负笈五年,师从布鲁诺·鲍赫等教授学者。郑先生学问做得严谨生动,对康德哲学尤其会心。《康德学述》在资料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仍写得如此挥洒自如,至今能出其右者寥寥可数;海涅,我们大多只注意到了其诗人的光彩,但只要看看他那篇《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就可明白一个伟大的诗人,会同时拥有何等的洞察力。


⑶人类学学者列维·施特劳斯曾在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时坦言:“这个世界不是我爱的世界”。他被公认为法国自卢梭以来最博学的知识分子,在哲学、人类学和音乐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通过对文化沙文主义的重击,改变了西方看待其他文明的方式。但他又时时感到自己是无根的,不知要将自己置于何处。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和自身,可以从他这里获得不少启示。


⑷「形散者神必散。真正的文学就像真正的生命,是精心组织的」。苏轼言其作文可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那是由其早年所受的正规训练一步一步达到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我们当然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某位大家兴之所至,随意点染皆成兰亭。但那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不是标准。以文学自娱的人,他们自在地抒发心情与想法,是另一回事;而有志于写作的人却不可忽略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⑸梁遇春与兰姆的文字表面相似,其实很不同。梁遇春的生命是一团跳动的火焰,文字绚烂而忧伤,表达的是对流浪的体察与向往,这团火闪耀了二十八年;而兰姆上班的时间就有三十三年,那种从容淡定的心情由岁月促成,笑容里的泪光不是源于对遥远生活的追慕,而是在漫长岁月中对人与事将心比心的体谅。不同的人生,风格怎会相同?


⑹写作最忌排比。在学习修辞方法的时候可以进行排比方面的训练,但到真正写作的时候,如果还大量地使用这样的修辞手法,那就可笑了。真正的写作与真正的思考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在转折中实现跳跃与递进。仔细读鲁迅的文章,可以理解这种转折的方法与价值。


⑺第一次读《纯粹理性批判》时,用的是蓝公武的译本。后来有朋友对我说,蓝本中有不确切处,可以再看看李秋零、邓晓芒、牟宗三等的译本。李秋零师从苗力田,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一脉相承;邓晓芒在珞珈山上潜修深研,硕果累累;新儒家中极具原创力的牟老先生著译皆妙,欲将中国儒学“哲学地”建立起来的努力令人钦佩。这三家均应参考。但蓝本也自有其不俗之处,那种简约利落是后人难以企及的。这大概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西方文艺理论史》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采用蓝本的理由。通过对这几家的翻译和相关论著的阅读和思考,应该可以接近哥尼斯堡的这位智者。


⑻对欧洲进行反思的书多不胜数,有这样两本比较有意思。一本是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的《反思欧洲》,另一本是陈乐民的《20世纪的欧洲》。莫兰的这本书“不涉及思想文化赖以支撑的社会经济背景”,而是“从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及文化的自觉和文明的反省等层面上”进行解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欧洲文化的困境与张力。而陈乐民在其论著中对欧洲------特别是二十世纪的欧洲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考察,对“福利国家”、欧洲‘一体化’进程,“民族国家”等目前依然活跃的话题给予了有力的剖析。


⑼邓晓芒与衣俊卿对启蒙的认识值得进行比较。邓晓芒在《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再读康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中认为,中国的启蒙思想家太急躁,功利性太强,不像卢梭和康德那样:在隐居中思索人性和自身的问题,然后通过个人灵魂的独立来启蒙那些没有勇气在公共场合使用自己理性的人。而衣俊卿则从文化启蒙的角度出发,认为“停留在纯粹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外在的、表面的文化启蒙无法兑现文化转型的承诺。”


现在的问题是,邓晓芒的“个人灵魂”与衣俊卿的“纯粹思想观念”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回到当下,个人灵魂独立于何处?纯粹思想观念又何以成为外在的表面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否真如衣俊卿所言,是我们进行深层启蒙的最重要场所?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和重建中,个人——如果邓和衣的“个人”所指相同——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⑽以读传记的方式来了解历史,可能更加切近。读那些传记作家写的自传,更是如此,比如《朱东润自传》。在这部书里,朱东润先生秉笔直书,既充满理性,又深情款款。让人感到前辈学者既有直道而行的胸襟气概,又有春风化雨的师者风范。


⑾读戴锦华的书,听戴锦华的讲座,会有一种特殊的体验,那就是:如果你不小心开了小差,再回来听,还能续上她的思路。这让我想到: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他所讲述的内容究竟有几条逻辑线索?如果只有一条,那开了小差再回来,肯定是茫然一片,无从拾起了。但如果讲述的内容中是并行或相互交织的几条线索,线索之间还在进行着对话,那么那个不小心开小差的学生,只要用心继续听,很快就能抓住剩下的一条线索,然后按图索骥地将老师的整体思路把握住。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注意力经常会被一些事情无端地分散,这个时候,手握几条线索的老师,多么让人向往!


⑿《论语》第十三章有句: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按照许多学者的看法,“执事敬”是这里的关键。但如何理解发挥这三个字?朱熹注:“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之夷狄不可弃,勉其固守而勿失也。”杨伯峻将孔子的这段话译为:“樊迟问仁。孔子道:‘平日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为别人忠心诚意。这几种品德,纵到外国去,也是不能废弃的。’”朱熹认为,“敬”是内心的主导(参李申《四书集注全译》),杨伯峻将“敬”理解为工作时严肃认真的态度,看了这些注解和诠释,是会让人肃然起“敬”的,但也很容易使人变得严苛。


熊十力发挥得更好。《十力语要》里有一篇《答李生》,其中有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特别是对“敬”的阐发:“敬的功夫是活泼泼地,不是强制其心,一味死板,可以谓之敬也。‘执事敬’三字最妙,心不离事而存,日用间,语默动静,无非事也。即无非此心之大用流行。厌弃事为,而孤守其心以为敬,是鬼道也,而可谓之敬乎?贤者细玩论语,当知所从事矣。”在熊十力的话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儒家本来就有的那种怡然生机。


⒀读书人之间的推重,总给人一种含蓄的感觉。陈子善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却是:你不能不读董桥。言下之意,如果不读,定要抱憾终身了。董桥的文字大多绚烂恣肆,但在遇到心仪的高手时,又会温婉成:怎能不读刘绍铭。后来又遇到一本书,还是陈子善先生编的,辑录了学者和作家对黄裳进行点评的文章,那淡黄色缀着花叶的封面让人感觉淡雅清幽。我正想着书名会典丽到何种程度,封面右侧竖排着的三个宋体大字忽然跃入眼帘:爱黄裳!


⒁成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童话?安徒生、哈利波特、金庸、丰子恺?像《埃及王子》这样的影片真是纯真大气,老少皆宜,可作为一种典范。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话,内涵非常丰富,但我们目前关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哈利波特的流行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市场操作的因素,汲取民间传说故事和意象中的不朽成分,也是她让人们感到亲切的重要原因;金庸的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人童话,我觉得将其称为优秀的新武侠小说更好,查先生的初衷恐怕也不是要写童话吧。


丰子恺的作品曾是中国成人的童话。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那是何等纯洁可爱!不错,我用了形容孩子的“纯洁可爱”,因为我是这样理解“成人的童话”的:不是故作幼小赢得怜惜,也不是执拗地用儿童的视角来打量身边的世界,而不懂得适时地转换。成人的童话,表现的其实是现实的生活,不再是神话传说,不需要夸张的想象和难解的象征,这里要展现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从一种崭新的角度来体察身边这个既充满纷扰又让人怀有希望的所在,让那颗历经寒来暑往的心体会一种久违的真挚。对,在这种童话中,我们不能做长久的停留,诗意之所以美好,因为她的永恒是在刹那间体现的。


⒂周汝昌就是为了解读《红楼梦》才来到世上。看他的书,听他的讲座,可以体会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他讲起话来率性坦荡,有时讲到胜处,忽然停下,痴愣愣地看着观众,那几秒钟全场似乎进入了一种澄明之境。


不错,我们还得受缚于油盐柴米,但生命中有这样美好的一瞬,总让人有说不出的幸福与感激。


⒃《读书时间》为何让位于《百家讲坛》?就像一杯清茶不如一坛美酒来劲。但也不必担心,散淡的人一样会在月下独酌。隽永的滋味是因为平常的心情。


⒄《万历十五年》里有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历史究竟可不可以做那样的切片处理?喜欢戏曲的人不见其多,喜欢戏说的人反而层出不穷。是不是那样很痛快?「越痛,遗忘得越快,是不是」?


⒅马原、格非的成名作之所以今天读起来仍不错,是因为里面有很强的时代印记。如果单纯地为了叙事而叙事,像后来的许多仿造,那很快就会随风消散。我们其实挺不喜欢纯粹的。


⒆对比一下杨德友译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和萧天佑译的《美国讲稿》,都让人感到高兴。好的翻译家和好的作家一样,应该是一代有一代的擅长的。那些名家的翻译典丽雅致,读之使人既感庄严又觉从容,但新的译者也可另开一番天地,将译文处理得神清气爽干脆利索。在符合原文的意旨和风格的前提下,尽可大胆尝试。


⒇听一位朋友说,要想真正进入一个学科领域,至少要读800本相关专业的书,真正消化了,然后才算真正的入门。如果以此来衡量,多少专家一转眼竟成门外汉,啊……门!


本周六晚9:00-10:00,知名学者江怡教授在慧田微课堂直播维特根斯坦系列讲座第一讲:「传奇的一生和独特的著作」,有兴趣的童鞋请到哲学人公号后台回复“微课堂”。主要讲述:


1、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

2、少年老成的孩提时代;

3、最初的人生理想:做一名工程师;

4、初入剑桥:走进生活世界;

5、第一件哲学作品:《逻辑哲学论》;

6、哲思后的平民生活;

7、重返剑桥:思想的转折;

8、职业教授和怪异性格;

9、语言游戏的风景画册:《哲学研究》;

10、盖棺定论:“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推荐阅读:


关于“专业哲学”,你永远都有「不懂」的权利

弗洛姆|人类挥之不去的两个梦——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

面对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 ——伯林论题的再考察

推荐阅读彼得•辛格写的这本《黑格尔》(邓晓芒作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