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眼里的中产阶级好男人——弗洛伊德

2015-12-21 慧田哲友jojo 哲学人
九五八年由好莱坞的约翰·休斯顿导演,蒙哥马利·克利夫特领衔主演,萨特编剧的二流电影《弗洛伊德》并不成功。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影并没有全景式的展现弗氏生活轨迹和他的精神学性梦学理论造诣。

休斯顿没有把他拍成传记片,而是仅仅叙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研究初期和对俄狄浦斯情结探寻的几个案例,它甚至可以说只是萨特用以补充和改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存在主义分析画卷

另外,众所周知,萨特写的剧本,一旦拍成电影就很可能是一大篇哲学演讲式的说教,使一般观众难以接受。而且如果要照他这个本子拍戏,恐怕要拍上七八个小时的电影,一般没有受过严格的智力训练的观众也受不了。

尽管萨特不喜欢弗洛伊德,但是,平心而论,对两场主要的戏,萨特都花了笔墨和功夫。

第一场戏讲的是弗洛伊德在他一生事业的前十年摸索精神分析的目的和治疗方法。这十年,弗氏竭尽全力摆脱西奥多·梅勒特、约瑟夫·布鲁诺和讨厌的威廉·弗里斯这些亲密的同事、朋友对他的包围和粗暴干扰。

尤其对弗里斯这个人,萨特把他说成是一个魔鬼。

这个曾经与弗洛伊德惺惺相惜,却有嫉妒恋鼻癔症的精神分析大师对鼻子这一性器官做了大量的论证,「甚至说鼻子的轻微出血就是男人的月经」,鼻子与整个宇宙规律的关系,竟然导致「处于月经期间的拿破仑滑铁卢战败」。

在第二场里,主要表现了一大群患歇斯底里症的女病人,她们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有的还获得了痊愈。最后,弗洛伊德还是弗洛伊德,一个步入中年,深感孤独的人,一个没有神,没有父亲的存在主义英雄。

总的来说,萨特笔下的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科学头脑的医生,而且是一个因为不肯承认有弑父心理而深感苦恼的人。

同时,弗氏对奥地利的反犹思潮也显得忧心忡忡。在另一方面,弗氏被描绘成一个非常严厉的人,萨特说他有时有点像斯大林。

在诊所里,他随时准备为采取最残忍的治疗方法进行辩护,而用最后的成功来证明其善意的初衷。他对那些维也纳的中产阶级死硬派进行报复,揭他们的丑,这一点似乎也表明了萨特本人对法国资产阶级的仇恨心理。

上述这些,当然在拍电影时都被删掉了,所以这个剧本就更值得一读

目前这个剧本已被译成英文,其中收入了萨特写的第一稿全文和第二稿的部分场景。

全剧分三幕,每组镜头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大师的自我创造,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对于弗氏的精神分析疗法无论是喜欢还是嘲笑,从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写成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剧本。

下面我们说说弗洛伊德这位中产阶级的好男人,先从他的思想开始。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即意识(conscious)和无意识(unconscious)(后又叫潜意识)。

意识是能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它的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被压抑到内心深处」,压抑在意识阈下,意识不能将其唤起,但也并未将其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涌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

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preconscious)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是那些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是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不断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概念。

有趣的是,弗洛伊德在人生的下半场,致力于性梦研究,也是基于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即本能)。

他说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他在《梦的解析》一书里提到:

“人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

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他被学生荣格称为“伽利略”,而弗洛伊德则将自己称为“哥伦布”,他说,“我如哥伦布一般在黑暗中摸索,我所知道的不过是——我已经登上了一片新大陆”。

尽管后来这个对弗洛伊德无限敬仰崇拜的学生慢慢的与他思想出现了差距,除了对心理学的看法不同之外,弗洛伊德有如父亲式的权威亦让荣格渐渐走向与他背道而驰的立场上去,也许因为性理论,也许因为其他,总之“让它变成一种教条,一种不可撼动的堡垒。”

后来的一次交谈,成为他们决裂的标志,直到“荣格正式不再信仰弗洛伊德”的声明公布于众,荣格依然是“潜意识”的拥护者,他发觉意识心理学能满足对现实生活的解释,但「如果要解释精神官能症,一份既往病史则是必须的,因为它比意识里的知识更深刻地反映一个人」;

另外,每当需要作非比寻常的决定时,我们就会做梦,如何诠释这个梦,也需要比个人记忆中更多的知识才行。

这一发现促使荣格建立起自己针对个体病例的分析心理学,他认为,潜意识可以透过内在的梦和意象来调整,也可能成心理疾病,它的内容可以外显出来,以投射作用的方式出现我们的周遭生活,因此,「找到心灵力量的动向则是心理分析人员最重要的工作」。

荣格指导许多前来求诊的人,让他们接受并学习他的方法,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分析家。可以说,荣格是批判的继承了弗洛伊德理论。

而学生的“背叛”不恰恰也是对弗洛伊德晚年成为教条独断的“父亲式”的人物,皆因童年父亲文化程度低而投影的潜意识影响最好的注解么?

事实上,早期的弗洛伊德其实也没有承认精神分析就是科学,它只是基于临床上的一个长期观察后得出的假设,没有任何人想把这个提升到科学领域,至于后来被不停的奉为科学只是更多人的盲目而已

终究精神分析的定位就是一个咨询治疗的方式方法,一种治疗的哲学理念。近些年发展并风靡的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多多少少也受了弗氏精分的影响。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最早抬头看星空的人,那么,现时的人们对于星空又能知道多少呢?如果这样,为什么不抱着一个宽容的态度对前人投向更多的敬意和缅怀呢?

我着实不大喜欢那些动不动就满怀激烈批评弗氏的人,今天还在与一位哲友讨论通往真理的路是否只有一条,我只反问他男人peepee的时候只站着吗?而条条大路通罗马,而罗马是唯一的真理吗?

其实,罗马斗兽场有围墙,从兽场出来拐个弯就是英国,再拐个弯就到法国,在哪个国家的城墙下peepee不是pee?再走远一点,又回到祖国大地了。

只要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还在,每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必然不会停下探寻的脚步。我的男神——弗洛伊德先生便是其中孜孜不倦的一位

1904年他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这本书所揭示的许多看似偶然、毫无意义的行为,比如遗忘、失言、笔误、错放东西以及许多简单地归结为“自由意志”的举动,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愿望所驱使。

1905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多拉的分析》、《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还有最有争议的《性学三论》,该书中表达了关于婴儿期性欲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

这招致了人们对弗洛伊德的嘲讽,他被看作是一个满脑子淫秽念头而邪恶下流的人。医学机构联合起来抵制弗洛伊德的观点,他本人也成了当时德国科学界最不受欢迎的人。

1909年,弗洛伊德受邀在美国讲学期间建立了关于人格发展和婴儿性幻想的理论,精神功能规律的理论,以及关于精神分析过程的观点。

1913年,《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析》。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声称他发现了三大真理:

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这些发现为精神分析学奠定了基础。

1919年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到1938年纳粹查封前,该公司已经出版了5种杂志、150 种书籍。

1920年他26岁的女儿去世。也许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两个儿子参加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弗洛伊德在1920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论,即死的愿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对立面。

然而,即使如此,弗洛伊德的声望从1919-1939年一直处于顶峰。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发展了他的人格理论。他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分为:

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a stage)、潜伏期(latency stage)和生殖期(genital stage)。

在这里不作赘述,有兴趣可以参考他的著作来读,或借助继承其衣钵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儿童精神分析技术导论》,抑或其外孙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传记《去你的,生活》,或者借助视频资料,如《爱德华医生》、《危险关系》,皆可助你了解这个继“书斋隐士”、“超级宅男”康德之后鲜有“绯闻”的中产阶级好男人。

要知道,弗洛伊德这个中产阶级的好男人,他对世界的贡献不仅是学术理论、思维方式和心理疗法,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性本论思想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美国,产生了诸如颠覆意识形态般的影响。

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不仅影响了西方当代的文学艺术,而且对宗教、伦理学、历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潜意识理论一定程度上撼动了西方性解放运动,推动了女性意识觉醒。

如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有过的概括性总结: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同样,性解放运动也有“一个很长的过去”。

性,不同于其他的人类行为,性具有很强的情绪和道德效价。

一直以来,人们对性的态度都是一方面被其深深吸引,欲罢不能,另一方面又对其困惑不已,甚至排斥,即使是在开明时期、文明国家,性仍然会造成人们的焦虑。

沉迷于性活动的同时又对它充满矛盾的感觉,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当人类开始在泥板上写字时,关于性行为的文学资料就很丰富了。

约4000年前,苏美尔人(Sumerians)在《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中第一次描述了永不满足的性欲。吉尔伽美什是一个崇高的战士:

“他的欲望使得那些女性不能将自己的贞洁留给她们的爱人,无论是战士的女儿还是贵族的夫人,都无一例外”。

世俗或宗教文学、口传历史、艺术、诗歌和音乐是我们祖先采用的多种媒介记录形式,其中充斥着对于性话题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而在接下来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对性的看法一直摇摆不定:

有时它代表了快乐美好的天堂,有时则意味着万劫不复的地狱」。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性解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们对性观念的传统看法。

在过去,人们认为,放纵性欲是有害的,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丑恶的,人应该节制性欲。中国民间甚至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而正经的女人是不会有性欲的,只有那些放荡的女人才欣赏性行为。

但是弗洛伊德的著作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他指出,「精神病患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性本能碍障」。性本能的过分压抑对人体十分有害,性欲得到满足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重要的。

20世纪五十年代,性学研究者金西首次发表轰动美国的“金西报告”。报告指出,美国有近一半的人进行婚前性交,有37%的男子体验过同性恋接触,69%的男子嫖过妓女。

这个报告从实践上粉碎了传统性观念,把弗洛伊德的看法从学术地位推广到大众化水平,并为之做了旁证,为性解放运动拉开了帷幕,为性观念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到了被西方人称之为“性咆哮的时代”的60年代,性革命出现了又一个高潮,特别是女性解放运动又与之结合在一起,“人类的第二性——女性”由当初的争取两性平等,到二次大战后要求经济地位独立,以至到这时的独身运动,一下子似乎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凡是传统的东西,都受到了攻击,传统的性观念开始动摇,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家庭,都在经历着亘古未有的大变动。

作为“女性圣经”——《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以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她因其与萨特辗转半生的情人知己的关系,被极力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女性奉为楷模。咳咳,这似乎又回到了文章开头所提及的休斯顿找到萨特,请他为电影《弗洛伊德》写剧本这件事的缘由上来了。

波伏娃勇敢地向世俗宣言:“我们将以存在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女人,给我们的全部处境以应有的重视”。


她立足于人类意识的宏阔视野,从神话、文学作品中极力捕捉男性意识的闪光,对两性的人类文明进行了探索并指出男人如何通过将自己定义为自我,将女人定义为他者而确立男性的本体地位的。


她写到:“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

对于女性的“第二性”、“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波伏娃阐述道: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


也就是说,她认为女人的“他者”地位总是和她的总体“处境”息息相关的,是存在主义的。为什么?


1、源于父权制度和父权意识。波伏娃认为:“要女人呆在家里的父权制,才确定她是感情的、内向的内在的”。正是在男性意识的主导下导致了女性“内在性”的形成。

2、源于女性的“内在性”。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源于她的生育功能;从历史角度而言源于历史的劳动分工:抚育幼儿。


正是生育和抚养幼儿等女性的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


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

窃以为,当女人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和研究学习,了解自己无意识行为的起源发展路径(如果有女性读者喜欢研究自己的话,不妨读一读渡边淳一的《女人这东西》),那么,当她们面对“有关你们女老板阴道里的一切,现在我都知道了”这样荒谬的嘲讽,她也能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一笑而过,而不至于感到羞耻肮脏,甚至她还可以用诗人懒懒的句子告诉他:「我很满足,我的阴道也很满足」。

那就是女性解放、性解放的最大意义,是波伏娃的意义所在,也是弗洛伊德的终极胜利。

弗洛伊德在《日记》中说,“(我的任务)是力图理解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是最一般的、广泛的。可以说,弗洛伊德对“性”概念的拓展使人们从生物(生理)意义和社会(精神)的两个方向上分别看待“性”,尤其是第二个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当弗洛伊德把性欲和柏拉图的爱欲相关联时,这第二个方向的指向便使“性”通向了人性、人的一切活动范围了。

如果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那么,通往精神领域的“性”便是最广泛的“思想”。


人的本能冲动是遵循着“快乐原则”运行的,而人的现实生活又有其“现实原则”,结合人类生理与心理的“性”是人类快乐与悲伤的总根源


弗洛伊德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人生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人之为人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人类“会”使用“压抑”,作为一个控制器,不断调节人类的各种各方面的“行为”,自觉、不自觉地使人类的发展趋向一种和谐。
因此,没有压抑的人类社会是一种空想,也是不可设想的,正如性的绝对开放是不可能的一样。

人人都是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失去王位而悲哀,如同一朵花之所以美丽正因为她曾经枯萎,人的悲哀即是人的伟大
Via:慧田哲友jojo 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