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折射出改革开放后,农民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故事要从我的爷爷开始讲起。

爷爷是生产队会计,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队解散后,家里也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村里大多栽种果树,夏季收桃子,秋季收苹果。八十年代,村内村外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就等着外地的客商来收购。路不好走,大的客商不愿意来,都是一些收购量有限的小商贩。小商贩挑挑拣拣,等收购的车辆走了,地里还剩下一大半桃子。

可桃熟不等人。爷爷和爸爸就将剩下的桃子装了筐,套上牛车,凌晨三四点从家里出发,赶着牛车到三十里外的县城果菜批发市场上批量卖给商贩。牛车的载重小,往往要这样披星戴月地往返十多次,家里的桃才能卖出八九成,最后剩下的只能零卖。

 零卖从来都是妈妈的活计。家里有一辆老式“二八”自行车,当时我还小,常常跟着妈妈到县城去看新鲜。一大早,爸爸就帮妈妈把两筐桃子绑在自行车的后架上,我就坐在自行车的前梁,跟着妈妈去县城卖桃。三十里路,等我们到了县城,屁股都硌得生疼。卖桃没有固定地点,常常是走街串巷吆喝。两筐桃,赶上运气好,两个小时就卖完;赶上不好的时候,常常要卖一天。

到了九十年代,村里开始修水泥路,客商渐渐多了起来,家乡的桃子也有了小名气。我家也购置了一辆农用车,客商没收走的桃子,爸爸就用农用车拉到县城的果菜市场批发,农用车载重量大,跑上几趟,桃子就卖完了。

2006年,镇上开始鼓励农民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民互助合作模式、能人领办合作模式或者企业带动合作模式,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有效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有机桃专业合作社”,对入社农户实行统一收购标准、统一供应优良苗种、统一技术管理和农资供应。桃子成熟之后,桃农们再也不愁桃子不好卖了,而且销售的中间环节减少了,桃农的利润也增加了不少。

2015年,我们县被确定为农村电商试点县,村里开始有电商企业入驻,家乡的桃子也“上了网”,开始了电子商务之旅。农村电商开创了农产品销售新模式,同时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16年河北统筹专项资金2.88亿元用于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已实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全覆盖。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相信不久的将来,足不出户地进行农产品流通,对于农民来说不再是梦想和期待。

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折射出改革开放后,农民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制作团队

责编:苏     磊   王坤瑶

校对:张    宁

编委:张宝安

编审:王兵伟

立足河北,放眼全国
网评时事,理性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