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资67年一次没亏过本,李嘉诚靠的是这个!

2017-04-04 地平线


文章来源:金十财经等。


我12岁开始工作,18岁做经理,19岁做总经理。后来打仗没得做,我就拿出小小资本自己做,一直到现在,67年的生意一次都没蚀本,这个不容易。


这期间,我看到香港从一个辛苦的环境,一路做到盘满钵满,一路向上……香港还有好多机会,不要自己浪费了。


李嘉诚麾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年度业绩一直被传媒高度关注,俨然“民间特首”吹风会。李超人每年必有金句赠送普罗大众。


今年的业绩会上,这位香港首富老态显露,听力谈吐大不如前,虽称交棒没问题,但发布会上不理主持人和公关拦阻,不停答问,谈到香港过去未来时更一度感慨到泪湿镜框,当众擦拭。 



据长和(00001.HK)3月22日发布的2016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收益总额约为3726.86亿元(港元,下同),同比减少约6%;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约为330.08亿元,与2015年度的311.68亿元同比增长约6%;每股盈利为8.55元,拟派末期息每股1.945元。

尽管净利有所增长,但是收益总额也下降明显,而这与过去一年来英镑等外汇贬值不无关系。众所周知,过去一年来,李嘉诚在欧元区尤其是英国的重点布局,让他栽了大跟头。


有钱人家赚了多少钱,其实吃瓜群众并不关心,重点是李超人这一次带来了三个信息。


自1999年起,李嘉诚连续十五年荣登福布斯华人首富宝座,至2012年其身家已超过220亿美元。但近五年,李嘉诚华人首富的位置已经被马云和王健林分别取下,从富豪榜中滑落,大众的质疑自然免不了。


对此,李嘉诚给年轻的投资者们留下了第一个金句,也是他数十年来投资的宗旨:


无论世界经济政治如何变化,只要讯息正确、判断正确,没走错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再简单点说,可以概括成“审时度势”。


一个英国脱欧公投,让买下了半个英国的李超人大伤元气,随后他大笔一挥19亿时隔四年重回香港拿地,再度引领一波香港购地潮。进入2017年3月份以来,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开始加码回购自家股票。如果加上去年的投资,长实地产已经15次回购股票,总花费约42.66亿港元。


你可以说这是李嘉诚对“抛空中国”的后悔之举,但这显然是李超人审时度势之后的结果。在今年的业绩会上,他再度表示:


“香港的楼市与大陆不同,因为土地有限,所以房屋供不应求,除了本地人自住以外,也有内地人来香港买房。我一直认为不应该炒楼,如果是为了自住的话无论便宜或贵都应该买,几年后也会发现没有买错。”


这是一个很聪明地说法,首先全盘否定炒楼的行为,但是又表达了对香港楼市的唱多,认为香港楼市几年内不会跌。一边给内地的“接盘侠”戴高帽,称来香港买东西的都是优质顾客,一边呼吁内地游客去香港买房。


不过,李超人似乎忘记了一件事。


香港房价在2015年底达历史高峰后,香港特区政府出手,促使2016年前7个月香港房价下跌11%。而此时,一水之隔的深圳房价却一路猛涨,内地其他一线城市房价也“见贤思齐”,直逼香港。


内地买家迅速涌入,香港房价才回暖。不仅是内地个人买家救急,内地地产企业才是真正的大豪。


香港地政总署的数据显示,在香港频繁出手拿地的主要是央企和上市公司。2015年内地房企在香港所购地价的总和首次超过香港本地房企,占全年香港土地出让金总额的55%。


内地买家越多,李超人就越开心。2016年长江实业地产因此大赚一笔:物业销售收益为176.67亿港元,较2015年上涨14%,其中香港、内地及分别贡献71.08亿港元、106.35亿港元。


此外,已近90岁的李嘉诚还对退休问题作出回应,称早已准备“交捧”问题,心血来潮时就会做。他强调,自己向来“是就是,非就非,不会是非不分”。他表示,金钱不是第一,他会一直住在香港。


有意思的是,李嘉诚 一边公开“传位”于长子,一边又不肯彻底退出。回忆往事时一度哽咽落泪,又承认身体已经不好,常去医院。外界揣测,父子接班已经不远。


所以,连李超人都要担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在李家应验?

来都来了,不如再看点别的

你愿意嫁给我,成为我的第五任妻子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新一轮的楼市调控释放哪些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