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 九曲黄河富后套——巴彦淖尔市

2017-02-23 宋铁勇 边疆时空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九曲黄河富后套——巴彦淖尔市


中国沿边沿海风物系列

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巴彦淖尔”系,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中国北疆,东接“草原钢城”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及“塞外煤都”乌海市,南隔相望,北依阴山与蒙古国接壤,处于华北与西北的连接带上,国界线长368.9公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气候干燥,气温偏低,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中国恐龙的故乡,被誉为“,北方新城,”。 

行政区划


巴彦淖尔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4个旗:


地形地貌


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

乌拉特草原南接阴山山地,北连蒙古国草原,面积30600多平方公里。草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在900~1500米,地面坦荡,起伏较小,是天然的草牧场。东部由南向北呈阶梯状降低,西部为倾斜高原,广泛而零散地分布着沙漠和戈壁,面积较大的沙漠有博克特沙漠。阴山山地南坡陡峭,北坡平缓,缓接乌拉特草原,面积近19100平方公里。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可划分为乌兰布和洼地、后套平原、明安川和三湖河平原四部分。南有黄河滋润,北有狼山环抱,面积近15900平方公里。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200多公里。巴彦淖尔市有534千公顷水浇地,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

气候与自然资源


巴彦淖尔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无霜期短,温差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是中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巴彦淖尔市耕地598995.4公顷,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河套平原,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年产绒毛8000多吨,二狼山白山羊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美誉。横亘巴盟腹地的阴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00多处63个品种,经地质工作探明储量45种,其中硫、锌、铅、沸石、膨润土、银、镉、锂、镓、熔剂、硅石、白云石、云母、蓝晶石探明储量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自然风光




乌拉特草原

乌拉特草原主要分布于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境内,草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面积达509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13.9万公顷,其中86.6%属于荒漠半荒漠草场。为内蒙古自治区九大集中分布的天然草场之一,孕育了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留下了悠久灿烂的游牧文化。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大桦背海拔2322米,境内群峰环绕、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山势陡峻、松柏参天、树木花草茂盛、气候宜人,具有山地特色自然风光。这里集“雄、奇、险、秀、幽、旷”之美于一身,是小夏、避暑、春游、冬练的好地方,在内蒙古西部独树一帜,素有“塞外小华山”之美称。



纳林湖

纳林湖位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巴彦淖尔农垦纳林套海农场,烟波浩淼,鸥鸟盘旋,翠苇摆荡,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轮美奂之境,素有“大漠明珠”之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鸟迁徙途经地和繁殖地,以及黄河鱼类的生长繁殖地。每当春秋两季,多种奇禽异鸟翩然而至,栖息在这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湖面上,形成了大漠中一大奇观。



塞上奇石林

塞上奇石林在乌中旗文更镇境内,与同和太牧场毗邻处,是一片由上千座天然石头组成的石林。石头有的像静卧的大象,有的像站立的兔子,有的像奔驰的骏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蚀而形成的天然景观。



宝音图风蚀景观

宝音图风蚀景观位于乌拉特后旗宝音图苏木驻地南4公里处,是紫红色砂质泥岩风蚀形成的自然景观,因形状酷似烽火台,故称川井(烽火台)。原高约100米,占地200平方米,经多年风雨侵蚀,现高约40米,外形壮观,从不同角度观望,似昂首远眺的骆驼,又似眺望的牧羊女,形成了独特的大漠景观。游人到此,远离10公里即可观到,由远及近,形态不同,苍老古朴,傲然屹立。


人文景观




三盛公水利枢纽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闸全长309多米,巍然屹立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2005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甘其毛都口岸

甘其毛都口岸又称288口岸,位于中蒙边境线上,属国家一类季节性陆路口岸,是中蒙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通道和进行货物贸易的主要场所。甘其毛都口岸附近地势开阔,交通运输条件良好,有沙石公路直通口岸,与区内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甘露寺

甘露寺又称常素庙,始建于民国18年,即公元1929年由本地寂成和尚(俗名裴金维)所创建。院内建有大佛殿、斋堂、僧众房、库房,均系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黄硫璃瓦覆盖,此为甘露寺的一大特色。2005年以来,六月十九菩萨成道日已被定为甘露寺观音文化艺术节。



善达古庙

善达古庙又名萨拉达布庙,位于乌拉特后旗原乌盖苏木境内,为藏传佛教黄教派寺庙。它现存的庙宇是三个时期陆续建成的,最早的一处庙宇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其建筑物均为藏传教式构造。善达古庙占地约3000亩,现存大小庙宇5处,分别为正殿、东配殿、西配殿、东厢院、西厢院。善达古庙共迎请坐床8代转世活佛,其中1至7世活佛均是有“拉仁巴”学位的高僧。



高阙塞

高阙塞遗址是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在巴彦淖尔市境内修筑的第一个军事要塞,此后一直都是屯兵的军事要隘,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那仁乌博尔嘎查的一个台地断崖之上,海拔1130米,东北距离乌拉特后旗旗府所在地巴音宝力格镇约40公里,地表现存古城由南北两个小城组成。


文化

巴彦淖尔历史悠久,灿烂的河套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既有极具考古价值、驰名周际的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区和阴山岩画,也有尘封久远的汉墓群、秦汉长城、鸡鹿塞、高阙塞等古城池遗址及古庙宇,千百年来在河套大地上演绎了蒙恬修长城、屯垦戍边,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昭君出塞、文姬归汉、三国吕布故乡、王同春开发河套水利、冯玉祥誓师、傅作义抗日等无数动人的史话。


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是古代游牧民族凿磨在阴山岩石上的美术图画,再现了中国北方各游牧民族的历史和经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科考和艺术观赏价值。岩画主要分布于巴彦淖尔境内的阴山山脉西段,已发现的53000余幅岩画,分别凿磨在悬崖峭壁、沟底岩盘或山顶巨石上,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大部分岩画仍保持完好。


乌拉特民歌

一曲《鸿雁》唱红大江南北,使乌拉特民歌为世人所知。事实上,乌拉特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独树一帜的内容、唱腔、风格,完整地保留着古老乌拉特原生态风韵。


乌拉特刺绣

乌拉特刺绣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蒙古族民间刺绣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服饰、佩饰、生活用具等各个方面,其独特性表现在绣花、贴花及综合类刺绣所呈现的针法上。在题材上,乌拉特人喜爱在绣品上运用图腾崇拜遗留下的动物纹样;在设色和构图方面,乌拉特刺绣多用原色,很少用过渡色,因而色彩明快、典雅;在构图上有松有弛,简单大方,立体生动,精致温婉。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制作的铜银器精美绝伦。它主要以铜、银等贵金属为原材料,采用手工制作,制作工具多样而丰富,制作工序复杂而精细,所制作的铜银器大方淳厚、精巧细致,不论色彩还是纹样,都讲究均衡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乌拉特泥塑

乌拉特泥塑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主要采用当地特有的戈壁红土(红粘土)、羊毛、驼毛、棉花、马莲花根等5种原材料,辅以刻刀、锤子、铁棍子、木棍支架等工具,依次按照选料、捣泥、制作、阴干4道工序完成,保留红胶泥本色。捏制形象主要以乌拉特戈壁红驼为主,还有搏克手、牧民等人物造型。


美食

巴彦淖尔地处河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套蜜瓜、向日葵、黑瓜籽、苹果梨、西瓜、枸杞、甘草、胡麻、肉苁蓉等各类经济作物均是当地名优特产,已然成为地区名片。除此之外,受移民文化影响,各地不同饮食习惯和风俗经过漫长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巴彦淖尔独特的饮食文化。



猪肉烩酸菜

河套的猪肉烩酸菜之所以堪称一绝,闻名遐尔,出自独特的烹制方法。猪肉与酸菜搭配,猪肉肥而不腻,酸菜清爽可口。这是生长在河套地区的游子最魂牵梦绕的首道家乡菜,也是外地客人来到巴彦淖尔最想吃的第一道菜。


乌拉特羊肉

乌拉特草原畜种兴旺,由于气温、草种和羊食草时运动多的缘故,这里所产的山羊肉和绵羊肉不膻不腻,肥瘦适中,肉丝细、热量大、宜消化、营养价值高。尤其产于狼山北草原的羊肉更是肉中的极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称为“后山羊肉”。乌拉特中旗已成功申请注册“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地证明商标。


猪肉勾鸡

此菜式猪肉块色泽红亮,有红烧肉的香甜咸绵感,又有鸡肉的鲜香味,鸡肉口感酥嫩,鲜咸略带微甜。脂肪蛋白质搭配合理,肥而不腻,煮饼外酥里软,是最受欢迎的大众名菜之一。乌前旗白彦花镇因区位优势,成为乌海—呼和浩特之间的“天然餐都”,“猪肉勾鸡”的美味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使这一特色菜肴已扬名区内外。


巴盟焖面

后套的焖面没有武汉热干面、西安的卤面出名,但做法极其类似。在烩菜的基础上,把切短的、偏硬的手擀面条覆在土豆和肉上,半焖半煮,水干面熟,把肉菜面调拌在一起,可软可硬,烹调的人根据吃饭人的口味而设定水多少,火大小。不过焖面的上品看重口味“蓉(或是融)”,即不软不硬,调味料和肉菜味道全部渗透到面里面。


河套肉焙子

河套肉焙子以陕坝地区的肉焙子最为出名,熏肉和白焙子一起互为衬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回味无穷。这夹的满满当当、满口留香的肉焙子体现着陕坝人的厚道与实在。

责编:木子


声明

本文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文章系本公众号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往期回顾

【边疆时空】四季飘香的舌尖城市——百色

【边疆时空】长白山腹地之城——白山市

【边疆时空】汉武古郡——儋州市

【边疆时空】一行白鹭鼓浪上——厦门市

【边疆时空】“四最”地级市——三沙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