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汤洋 | 鄂温克族民间艺术探析

汤洋 边疆时空 2019-12-19

【新朋友】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汤洋

汤洋,鄂温克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问题研究。专著《黑龙江鄂温克族简史》《黑龙江鄂温克族概论》;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基础》《论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与变迁》《鄂温克族民间艺术探析》《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等多篇论文;参与多项国家民委和省级重点课题,曾荣获社会科学类奖项多项,参与完成的调研报告曾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



摘要:鄂温克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个性,特别是在民间口头文学、民歌、民间说唱、民间舞蹈、工艺美术、民间绘画雕刻等方面十分发达,以民歌及民间雕刻尤为突出,既是森林狩猎民族特有的天赋,也是狩猎经济、狩猎民族文化素质及审美个性的反映;鄂温克族民间艺术从总体来说,仍以森林狩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为主,同时具有一定的草原文化特征;鄂温克族民间文化艺术对于丰富多彩、内涵深远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鄂温克族 民间艺术 探析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根河市、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市等地。清代以前,索伦鄂温克人居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沿黑龙江左畔各支流和精奇里江各支流生活。清代以后,索伦鄂温克人越过黑龙江,南迁至嫩江流域以及嫩江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建国以后,索伦鄂温克和通古斯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猎业渐次成为辅助经济。使鹿(雅库特)鄂温克人仍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主。鄂温克族的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个性,特别是在民间口头文学、民歌、民间说唱、民间舞蹈、工艺美术、民间绘画雕刻等方面十分发达,以民歌及民间雕刻尤为突出,是森林狩猎民族特有的天赋,是狩猎经济、狩猎民族文化素质及审美个性的反映。鄂温克族民间艺术从总体来说,仍以森林狩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为主,同时又有一定的草原文化特征。在体现东北大森林独特的地域风貌的同时,也充分展现出该民族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他们能歌善舞,流传下来的民歌美妙动听、风格独特,特别是牧歌和猎歌,最能表现鄂温克族勇敢而质朴的性格。每逢年节或举行婚礼时,一般都由妇女跳鄂温克族舞蹈。其中,努日给勒舞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以“跟靠步”和“跺步”为其舞蹈特点。猎区的舞会多在晚间围绕篝火举行,主要跳“跳虎”和“猎人舞”等舞蹈。“扎恩达勒”是鄂温克族山歌和小调类歌曲等民歌的统称,造型艺术有刺绣、雕刻、绘画等,而且鄂温克人喜欢在器皿上饰以多种花纹图案,并善于用桦皮作原料制成禽兽形状的儿童玩具。

一、民间造型艺术

鄂温克族的造型艺术有桦树皮器皿造型工艺和装饰艺术、木制器皿工艺、民间刺绣、服饰、雕刻、绘画、岩画、建筑等形式。古代鄂温克人还在狩猎、游牧生产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特别是由于社会生活本身的需要不得不去探索各种造型艺术,以便为部落、氏族和家庭服务。他们所采用的纹饰都来自于大自然,尤其对各种动植物观察得特别细腻,运用起来效果也极为明显,具有自然、质朴和真实的风格。鄂温克人的纹饰艺术主要有自然纹、植物纹、动物纹、几何形纹等。其中,自然纹有山体纹、峰峦纹、水波纹、浪涛纹、太阳纹、月牙纹、星光纹、卷云纹、叠云纹、波云纹等;动物纹有鹿纹、鹿角纹、变形鹿角纹、抽象鹿纹、鹿头纹、变形鹿头纹、蝴蝶纹、兔纹、灰鼠纹等;植物纹有树体纹、树枝纹、树叶纹、树芽纹、枝叶纹、花朵纹、花瓣纹、松塔纹、蘑菇纹等;几何形纹有直线纹、涡形线纹、三角纹、弧形纹、方形纹等。上述纹饰按照需要用于绘画、刺绣、雕刻、压印、剪贴等工艺中,效果十分艺术、美观。

(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在鄂温克地区十分发达,涌现了一批远近闻名的民间画家,他们的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受在地各族群众的喜爱。鄂温克人的绘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擅长画各种神像,尤以萨满神像画居多,如斡卓日神、娘娘神、卓勒神画像等。另一方面,出自妇女之手的鞋花画,主要体现在妇女穿的绣花鞋上,刺绣前要画出图案,然后按图案刺绣,很多牧区妇女都会这种画。鞋花画的种类主要有花卉、禽鸟和昆虫,如百合花、勺药花、牡丹花、莲花、蝴蝶、百灵、燕子、云雀等。同时,在妇女和儿童等衣领或衣襟的边缘都有类似的刺绣图案,特别是萨满穿的法衣,更是布满刺绣图案。另外,日常用的烟口袋、钱袋等,也都有刺绣图案。

(二)雕刻。雕刻包括木雕、角雕、桦皮雕等。其中,木雕多用于马鞍和儿童玩具,象立体的羊、兔、鹿、松鼠等小动物雕品;角雕有刀柄、烟嘴、顶钉、角戒等;桦皮雕涉及碗、盒、盆、火柴盒、帽盒、针线盒、水桶、奶桶、米篓、驯鹿驮箱、桦皮撮罗子等,其制品大小各异,装饰风格独特,所饰图纹包括几何纹、花草纹和动物纹等,雕饰技法为压花纹、点刺打花纹、剔刻纹、墨绘纹、彩绘纹等。装饰纹样与装饰手法既有地域文化的共性,又有鲜明的鄂温克族个性文化特征。从桦皮制品来看,除少量的雕刻外,绝大多数器皿上都有纹饰。这种纹饰工艺简便,对器皿本身无损害,而且保持长久。所以,桦皮制品诸如桦皮帽、桦皮狍哨、桦皮摇篮等上面的压印纹饰不但特别多,而且美观大方。

(三)剪贴艺术。剪贴包括皮贴、布贴、桦皮贴和剪纸等。其中,皮贴是用兽皮剪成萨满神像和做兽皮服饰的装饰,萨满教中的吉雅其神、哈音神都是用兽皮剪成的人形神像进行供奉。为增加服饰的美感,鄂温克族妇女在各种狍皮、犴皮、鹿皮衣服的开衩、袖口、领边以及套裤的膝盖处,都要用兽皮剪成各种图案并染成各种颜色,之后缝上;布贴主要用于鞋、帽和日用品的饰物上,象妇女帽子的帽顶、帽盔边、烟口袋等,用呢绒、绸缎、花布剪成各种图案缝上,既结实又美观;桦皮贴主要用于桦皮器皿,即用桦皮剪成各种图案粘在器皿上,以此增加器物的立体感。相比之下,剪纸用途比较广泛,除了窗花、墙花以及小孩玩的各种小人、小动物外,还有模拟、复制的用途如制作各种皮贴、布贴、桦皮贴等。具体剪贴程序是,先用纸剪成模型,然后放在兽皮、布缎、桦皮上,再替下来缝于各种物品上。由是之故,剪纸也就成为了一种非常简便美观的艺术。

(四)桦树皮造型艺术。桦树皮器皿具造型工艺及装饰艺术,又称之为“桦树皮文化”。桦树皮文化在中国北方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是北方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黑龙江省肇源县白金宝原始遗址中,发现了仿桦树皮陶罐(高约11厘米),据测定相对年代距今有3000年左右,说明桦树皮文化在中国北方历史久远。历史上,生活在北方的鲜卑、契丹、女真及现代的满族、锡伯、赫哲、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都有过使用桦树皮制作器皿具的历史,由此形成了我国北方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从桦树皮器物造型艺术来看,它不仅仅是加工技艺和功能等的艺术展现,也是蕴藏于桦树皮制品中的文化精髓,在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桦树皮造型艺术的鲜明特征,就是利用自身的环境与资源而创造出的器皿、器具等,因为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不易裂、不易碎、不变形、防潮性能好、轻便耐用等优点,进而受到鄂温克人的普遍欢迎。从桦树皮的加工制作过程来看,首先是选准采集时间。采集时间多在夏天头伏期间进行,这个时间的桦树皮不但质地柔软,而且好用又好剥皮,一过头伏桦皮就长成硬皮,剥起来难度较大。其次是讲究剥皮方法。不是在任何部位开刀都能把树皮顺利地剥下来,“桦树皮有一个最厚的部位,鄂温克人称为树的腹部,只有在腹部下顺刀才能把整块桦皮剥下来。”桦皮腹部的特点是,皮面不光滑,疙疸节子又多。剥皮时,先切上面的横刀,按树干的粗细把圆周割通,然后再切下面的横刀,上横刀与下横刀中间的距离,要根据取材的需要和树皮质量而定。如果在树的腹部由上而下顺切,将上横刀与下横刀之间切通,若切得正,桦树皮自己就能打卷下来。据鄂温克老人讲,桦树不会因剥皮而死掉,剥皮的位置颜色逐渐变成黑色,第3年开始又长出白色树皮,经过四五年后,树皮逐渐变厚变硬,经过12年后,又可以剥树皮了。一棵桦树可以剥3次皮,质量是一样的。最后是对树皮进行养生。做器皿之前,要对采集来的桦树皮进行处理,即挖一个土坑,坑里装一层干马粪,然后上面摆放桦树皮,要一层一层摆放。如果桦树皮多时,土坑可以挖深一些,在树皮上面埋厚一些的土。7天之后,再把桦树皮从土坑中取出来,这时桦树皮已经膨胀,而且变厚且柔软,像熟好的皮子一样,这样处理的桦树皮就可以制作各种器皿了。

鄂温克人制作桦皮器皿,用各式各样的工具。其中,裁剪桦皮多用刀或剪,缝连桦皮则用针、麻绳、鬃绳或皮绳,粘桦皮常用松树油熬制的粘油,压印桦皮多用铁凿、钉、窄铁板、铁锥等,涂染桦皮用刷子和笔及从植物中榨取的各种颜色的染料。有了这些工具加上熟练的技术,鄂温克人就可以制作出好的桦皮器皿。

鄂温克人制作的器皿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小型桦皮盒、桦皮针线盒、桦皮茶盒、桦皮烟盒、桦皮盐盒、桦皮饭碗、桦皮洗脸盆、桦皮洗衣盆、桦皮水桶、桦皮奶桶、桦皮米桶、桦皮箱、桦皮匣子、桦皮笸箩、桦皮摇篮、桦皮夏帽等20多种。

1.小型桦皮盒。鄂温克语称“玛塔”,为小型桦皮器皿的统称,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形制,盒上有压制的图案或花纹,有的还要在盒上着色,非常美观适用。特别是涂黑色的桦皮盒,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

2.桦皮针线盒。鄂温克语称“意日莫玛塔”,是“玛塔”的一种。妇女做针线活的物品,都装在针线盒里。

3.桦皮茶盒。雅库特鄂温克人称“珠聂斯”,同样属于“玛塔”的一种,上边刻有百花草、树木、野兽等图案,不但设计精美,而且便于携带。

4.桦皮烟盒。也是“玛塔”的一种,用于装黄烟沫,凡抽烟的男女老少皆可用。

5.桦皮盐盒。索伦鄂温克语称“哈匹”,雅库特鄂温克语称“半径”,为底粗、上口细的一种椭圆形小盒,以木作口塞,脖子上拴绳,可以挂起来。

6.桦皮碗。布特哈地区的鄂温克人称“阿萨”,黑龙江省的鄂温克人称“唐古日阿”,为平底圆形的碗,比一般的瓷碗稍大一些,具有轻便、适用等特性。在瓷碗没有进入鄂温克地区之前,人们一直都使用桦树皮碗,在布特哈地区至今仍保留着。

7.桦皮洗脸盆。鄂温克语称“屯盆”,以一块方形桦树皮加工制作。具体加工制作过程是:首先剪去桦皮四角,然后将四角向里收口,收口时多出的四角部分要重叠于外面,再用线缝合,最后形成一个似圆不圆、似方不方的器皿,主要用于洗漱。

8.桦皮洗衣盆。雅库特鄂温克人称“柱满”,洗衣盆与洗脸盆不同,呈长方形,长2尺、宽1尺5寸、深8寸。每两块桦皮衔接之处,都用松树油掺桦皮油熬制的胶来涂抹,以防漏水。以狩猎生产为主的雅库特鄂温克人,每次搬家时都把洗衣盆扔掉,到新营地后再重新加工制作。

9.桦皮水桶。布特哈地区的鄂温克人称“木勒刻”,黑龙江省的鄂温克人称“木土勒玛”,既有梁又有箍,主要用于挑水。

10.桦皮奶桶。鄂温克语称“萨鲁克”,多在挤牛奶时使用,同样有梁有箍,是鄂温克族人重要的盛奶器具。

11.桦皮米桶。鄂温克语称“胡呼拉”,是有箍、无梁、装粮食用的桦皮桶。

12.小型桦皮桶。鄂温克语称“洪给桑”,是对有梁、有盖的小型桦皮桶的统称,还包括桦皮咸菜桶,是“洪给桑”的一种。猎人上山狩猎时,用于装咸菜或食盐。

13.桦皮饭盒。鄂温克语称“米扎呼”,黑龙江省的鄂温克人称“哲格腾盆斯”,是比洗脸盆小,盆沿浅的桦皮器皿,主要用于盛装已经做熟的米饭。

14.桦皮箱。鄂温克语称“德替克”,属于方形或长方形的大型器皿。这种箱子装衣物既不潮湿也不漏雨,具有轻便、安全、灵活等特点,搬运起来也比较容易。

15桦皮匣子。是一种标准量器,每个匣子装32市斤,两匣子为1斗。据讲加工制作匣子难度最大,一般是在旧匣子损坏之前,模仿其尺寸把新匣子做出来,而且如果一次做不成,稍微差一点,盛装的实物就不是32市斤了。所以,制作桦皮匣子必须由有经验的老年人去做。在木制斗没传入鄂温克地区之前,鄂温克人就是用桦皮匣子来量粮食,作为入库或买卖的单位。

16.桦皮笸箩,鄂温克语称“阿嘎”。笸箩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笸箩的上沿用柳条作箍,在柳条箍上再包一层桦皮,然后用麻鬃搓的线绳来缝,主要用于装粮食。

17.桦皮簸箕,鄂温克语称“达日库勒”。簸箕的边沿用柳条做箍,簸箕前边的“舌”用薄木板,然后把柳条箍与边舌用麻线缝好,主要用于簸粮食或给粮出土出糠皮,也可以随时盛装其它物品。

18.桦皮车棚。车棚有两种:一种是车左、右两面和上面全封闭,左右呈漫圆形,前后有帘子遮挡;另一种是只盖车上面,四面通风。这种桦皮车棚,既能遮风雨又能挡阳光,日常生活中特别适用。

19.桦皮炕席。是鄂温克人室内必备的用品,从住“马架子”开始,他们就用桦树皮做炕席。这种炕席不但光滑、柔软,有弹性,而且冬暖夏凉。制作桦皮炕席时,要按照炕的大小,将若干块桦树皮拼齐,然后用细麻线连缝,在连缝的接头上再粘一层薄桦树皮,这样炕席既平整又看不出接缝。

20.桦皮房笆。鄂温克人盖土平房、“马架子”时,房笆用桦皮来压,代替苇帘和秫秸。用桦皮作房笆,光而平、美观、不漏雨。鄂温克人野营时,临时搭盖的“萨喜格拉”,也是用桦树皮蒙盖,具有遮风挡雨、体轻方便等特点。雅库特鄂温克人所居住的“柱”(撮罗子),上半部用桦树皮覆盖,大约1米宽,下半部则用布围或兽皮围。

21.桦皮摇篮,鄂温克语称“额莫克”。摇篮的做法是:用2块3尺长的长条桦树皮,把它变成两个“U”形,然后把两者接在一起,将开口处用线连缝,呈长椭圆形,两头稍翘,中间为凹形,类似小船,然后用一张1尺6寸宽的桦皮作摇篮底,做好后用绳子悬在室内檩木上来回摇动,使婴儿入睡。

22.桦皮狍哨,鄂温克语称“给沉奥日恩”。打猎时,他们用狍哨吹出幼狍的叫声,以引诱母狍前来,伏击母狍。

23.桦皮船,鄂温克语称“佳乌”。桦皮船的船身及船帮先用柳木或柞木作架,木架呈船形,然后包以桦皮,桦皮与桦皮的接头之处以及用针线缝连之处的针孔,都要用松树油熬成的涂料涂在上面,使连接部位的缝和孔不漏水。桦皮船两头尖中间阔,船长5至6米,宽65厘米,高75厘米,用于运载猎物。


二、民间歌舞艺术

鄂温克族的民间舞蹈豪放朴实,特别是脚步的动作极为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很强,充分表现了鄂温克族人民爽朗勇敢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气质。

(一)舞蹈

舞蹈是人的一种行为艺术,也是特定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在长期的狩猎活动和游牧生产过程中,鄂温克猎人每天面对的就是高山、丛林、野兽和飞禽,在吸收了许多狩猎生产动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鄂温克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舞蹈。另外,随着鄂温克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在经济文化方面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鄂温克舞蹈同样慢慢吸纳了其他民族的舞蹈动作,并为我所用。如居住在嫩江右支流各流域的鄂温克人和居住在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他们曾以狩猎生产为主,又与鄂伦春族交错杂居,因此他们的舞蹈动作具有狩猎型特点;居住在辉河、伊敏河、莫勒格尔河流域的鄂温克人,他们以游牧生产为主,且与蒙古族交错杂居,所以他们的舞蹈具有游牧型特点。鄂温克族舞蹈包括努日给勒舞、熊斗舞、天鹅舞、公野猪搏斗舞、篝火舞、阿罕拜舞、哲辉冷舞、萨满舞、虎舞、鹿舞、彩虹舞等。

1.“努日给勒”舞,也称“伊坎”,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舞蹈。努日给勒舞分为四组动作:

第一组动作为起始,开始跳时,表情自然抒情,双手平举,手腕向下压,双手臂左右换方向摆动,双脚走单跺步,节奏由慢到快,随着动作的渐进,口呼“罕伯、罕伯......”。而后两人面对面拉手,互相有节奏地交换位置,反复循环。

第二组动作是两人面对面做,共有三个舞式,首先右手立掌在胸前,从右到左,再换左手,作同样动作。然后双手握空拳,一手在背后,一手在腹前,在腰间一前一后交换摆动。最后双手叉腰,挺胸相互对肩,半踏步。在作上述三个动作时,口呼“路吉日、呼吉日、额丘沃......”。

第三组动作是梳妆,两人面对面,左手握空拳举在左胸前,右手放在左手腕下部,类似绾袖子或给左手戴手镯的动作,口呼“嘎嘿日嘎、嘎嘿日嘎......”。接着变为照镜子梳头动作,左手背后,将右手掌从额前移动脑后,再换左手,反复动作,身体变换方脚为半踏步。然后双手在脸前拍一下,左手平展在脸前,掌心向面,视为镜子,右手抚摸头发,并伴随口呼“额谢,额谢......”,脚仍为半踏步。

第四组动作是担水,一手叉腰,另一手下垂,再由下向上划半圆形抬到肩上,类似扶扁担的动作,左右手反复变换,节奏由慢变快,慢时口呼“额丘玛、额丘玛......”,动作加快后改呼“额丘、额丘......”,脚为平步前进。

2.熊斗舞,是模仿黑熊搏斗动作的舞蹈。熊斗舞为俩人一组,表演时可一组,也可多组。跳舞时上身稍向前倾,两膝向前弯曲,左右两手分别放在左右两膝上,然后两腿同时抬起向前蹦跳,随着跳步头向左向右转向,并发出“哈玛、哈玛......”的吼声。这种舞蹈,步伐要有力,节奏要沉重,动作要稳健,表情要威严,表现出鄂温克人的粗犷性格。

3.天鹅舞,鄂温克语称“敖日切”。跳舞时,人数不限,男女均参加,男外女里站成两圈。双臂在右平行伸展,手心向下,双肘下压,随着音乐节奏上下摆动,似天鹅展翅飞翔,脚走跟随步,男圈左行,女圈右进,里外两圈可以交错,相互换置。配合舞步,男呼“咕”,女呼“嘎”,交替呼叫,恰似天鹅盘旋降落时的鸣声,动作逼真,形声优美,舞姿独特,别具一格。

4.公野猪搏斗舞,鄂温克语称“爱达哈希楞舞”,是男人跳的双人舞。这是雄野猪为了争夺交配权相互进行搏斗的场面。舞者要化妆成野牲动物形象,模仿动物格斗进行表演。舞蹈开始,两人从左右两边向中间靠拢,一腿膝盖弯曲,另一腿向后抬起,身体前倾,双手握拳,一手伸向前,一手伸向后,单跳步向对而行。二人相互接触后,背对背从左向右转圈,然后两人面对面,左手相拉、左脚相勾,摆成扇面形亮相。接着变为斗式,双腿下蹲,跳跺步,相互撞肩,并作咬肩状,反复动作。舞蹈过程中,口呼“哈玛、哈玛......”的吼声,以示威严。

5.篝火舞,也称“圆圈舞”,这是在敖鲁古雅一带流传的传统舞蹈。篝火舞多在夜间举行,人们跳舞时,首先拢一堆篝火,然后大家手拉手将篝火围成一圈,从左向右按太阳运行方向,以单跳步或走步围篝火转,身体随舞步前合后仰,并伴有“号!号!号代!噢号!噢号!号日代......”的喊声,以表达猎民兴奋、欢乐的心情。

6.“哲辉冷”舞,是一种连唱带跳的集体舞蹈。跳时,二人为一组。二人面对面手拉手,左右转动。动作简单,以唱为主,人人都能跳。

7.萨满舞,是萨满举行宗教仪式或给病人治病时跳的舞蹈。特点是手持神鼓,边击鼓边唱神词边舞蹈。随着鼓点的变化,模仿熊、虎、鹰、雕的各种动作,尽情地翩翩起舞。这种舞蹈的直接目的虽然是为了娱神、媚神、除污或驱邪,但他的舞技特别高超,利用走步、蹦跳、旋转的步伐来表演翻鼓、转鼓、斜鼓等动作。整个舞蹈过程动作有力,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舞姿舞技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8.虎舞,是鄂温克人的传统狩猎舞蹈。由五人组成,其中四人扮虎,一人扮虎的猎物,扮虎者在舞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各站一人,猎物在四只虎中间。扮虎者双腿叉开,双手扶膝,以双腿蹦步向猎物方向前进,然后相互交叉,调换位置,反复动作。扮猎物者戴一顶鲜明的帽子,在场内双脚蹦跳,左顾右盼,躲避老虎,在场内盘旋,直至其中一只虎将猎物帽子取走为止,舞蹈结束。

9.鹿舞,是鄂温克人的传统狩猎舞蹈。鹿舞为双人舞,一人扮鹿、一人扮猎人。舞蹈伊始,鹿走奔驰步,猎人走马步,相互穿插舞动。舞动过程中,鹿受箭伤逃逸,后经一清泉伤愈而逃走。猎人赶到,发现这是药泉后,望着逃走的鹿喝了一口泉水。整个舞蹈采用快速舞步和眺望、射箭等各种狩猎动作,舞姿刚健优柔,节奏轻盈爽透,观后沁人肺腑。

10.彩虹舞,是现代创作的集体舞蹈。彩虹舞是由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编舞,锡林巴特尔作词,图力古尔作曲而形成的集体舞,多以歌伴舞,由女性来表演。演出时,穿上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的舞服,头带红缨帽,脚蹬软皮靴进行表演。舞步节奏时而轻缓、时而紧张,表现了人们在草原上的欢乐情景。

(二)民歌

民歌,鄂温克语称作“扎恩达勒”,是鄂温克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鄂温克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社会阶层分为朝政歌、俗歌、萨满歌;按内容分为时政歌、仪式歌、劳动歌、情歌、儿歌,也有按调式分类的。鄂温克民歌有一个在其他民族的民歌中不曾见到的特点,就是它有两只曲子是所有民歌的共同曲牌,一个是“呐哟哟”,另一个是“哲为哲辉冷”。即兴编创的歌词,可用这两个曲调来演唱,同时这两个曲调也可作为舞曲来跳舞。鄂温克族民歌富于生活气息,有讴歌生产劳动的如《猎歌》、《牧歌》,有关于爱情婚姻的如《为什么把她嫁给我》,有歌颂家乡的如《内库楞》、《美丽的辉河,我的家乡》。鄂温克族民歌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富有草原和森林气息,而且曲调悠扬动听,明朗欢快,颇具风格。

1.时政歌。时政歌是反映时事政治、阶级斗争和历史状况的民歌,如《应征恕》、《被逼迫出征的哥哥》、《残害我们的诺颜》、《海兰察将军之歌》。

2.仪式歌。仪式歌是在生诞礼、婚礼、丧礼、各种祭祀礼、庆祝礼等各种仪式上唱的歌曲,如《祝酒歌》、《婚宴祝酒歌》、《嫁女歌》。

3.劳动歌。劳动歌(也包括生活歌)是讴歌狩猎、游牧、采集生产和反映人间万象的歌曲,表现鄂温克人的喜怒哀乐和渴求自由的愿望,如《喜欢》、《我的家乡好》、《猎人之歌》、《救救我的孩子》、《我们是山林里的人》。

4.情歌。情歌是通过对纯朴爱情的赞颂,来表现青年男女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如《阿尔巴吉河》、《亲爱的人》、《梅林花》、《海勒铁恋歌》。

5.儿歌。儿歌是成年人用口述的内容和简短语句唱给儿童听的歌曲或教儿童唱的歌曲,儿歌的形式比较短小,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儿歌可分为游戏歌、事物歌、知识歌等,如《白桦林里的小兔子》、《骑驯鹿》、《鄂温克摇篮曲》。

6.叙事歌。叙事歌是以歌唱的形式表述一个完整的事物,这种事物有真人真事,也有编创的故事。它的特点是篇幅较长,叙述的事物有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和结果。若按内容划分,完全可以归到以上某一种类型的民歌中,但因篇幅过长又有叙事特点,所以我们把它单独列为一个类型,如《母鹿之歌》、《恋歌》都属于叙事歌之列。

总之,鄂温克族的民俗及文化艺术十分丰富,有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地域文化特征。鄂温克族的民间艺术与现实世界的无限丰富性有着密切关系,与创作者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所处时代、创作情感、创作题材等有直接关系。艺术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在不断否定以前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表现则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认识,这种认识因各具阶段性特点而有各自的独特价值,各阶段之间不能相互否定或取代。通过对鄂温克族民间艺术的了解,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可以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鄂温克族的民间艺术的了解,体会到当时鄂温克人的生活状况和心境。

鄂温克族的民间艺术,由于具有质朴率真、随意大方、实用简洁、象征寓意等特点,使其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性质。我们通过标定的审美价值和取向,对鄂温克族民间艺术的形式、内容、题材与样式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不难看出其具有现代价值的视觉元素,能够积极促进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这将有利于调动其积极因素,有利于巩固其地域的艺术风格,使其按照自身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标准进行多样化的发展。鄂温克人虽然没有雄厚的文化历史,在整体上也未能呈现出神异多姿的风采,但却是深邃的。鄂温克人用他们的劳动和聪明智慧创造了独有的艺术形式,这种民间艺术有着浓郁的神秘气息和宗教色彩,体现出文化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的价值,也是文化主体的重要核心内容。同时,充分体现了捕猎生产方式对该民族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已成为北方少数民族艺术中重要的审美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艺术是全体社会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是生产、生活与斗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它比较稳定的支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以此来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虽然是相同的社会制度、历史传承、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等方式,但由于民族性格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别,才使其民族艺术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鄂温克族的民间艺术充分体现了鄂温克族近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明程度。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有其鲜明的个性,对于丰富多彩、内涵深远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文章原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 年第 3 期。

责编:齐云彦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