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汤洋 |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传承与发展

汤洋 边疆时空 2019-12-18

【新朋友】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汤洋

汤洋,鄂温克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问题研究。专著《黑龙江鄂温克族简史》《黑龙江鄂温克族概论》。


近年来,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饰、尤其是鄂温克族服饰受到了关注。由于鄂温克族人口较少,民族习俗和历史特殊,鄂温克族服饰也产生了不同于其他民族服饰的文化特征和内涵。


一、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


“鄂温克”可理解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由于历史上的不断迁徙和分散居住,曾被其他民族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建国后,这三种称谓的鄂温克人被统称为鄂温克族。鄂温克族现仅有3万多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鄂温克族服饰正发生着历史性和革命性的变化。因此,鄂温克族服饰的制作和传承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

服饰的原料决定了民族服饰的独特性。原料是构成服饰的基础,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来源主要有牛、羊、猪等家畜及鹿、熊、虎、狍子等野兽的皮毛以及植物原料。历史上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狩猎,他们常年居住在地势较高、气温很低的大兴安岭山林中。森林中许多野生动物的皮毛非常适合做服装服饰的原料,为鄂温克族提供了一年四季的服装、手套、帽子、靴子和被褥等生活用品及饰品的原材料。据《黑龙江外记》记载,鄂温克人衣服“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白天穿,晚上盖”,“以狍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又反披狍服,黄毳蒙茸”。可见鄂温克族古代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这种服饰不仅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而且在缝制技巧和花样上都非常有特色,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皮毛的上衣是斜对襟的,衣袖也很肥大,扎上长腰带。婚嫁或节日的礼服是短皮上衣和羔皮袄。鄂温克族喜爱蓝色和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天冷时穿在皮裤外面,皮裤上会绣各种花纹。鄂温克人的靴子种类很多,包括用狍腿皮、犴腿皮、牛皮、羊皮和马皮做的皮靴。鄂温克人除了衣、鞋、帽、被褥外,还有用金属、皮革、布缎制作的各种饰物,包括头饰、手饰、腰饰等,这些佩饰也是传统民族服饰中非常有特色的部分。鄂温克族女人一般都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钗,已婚妇女还要戴上银牌、套筒、银圈等等。男人的腰饰有烟口袋、火镰袋、猎刀。鄂温克族服饰主要有皮制服饰和布制服饰。皮制服饰包括皮袄、皮裤、皮帽、皮靴、皮手套、皮被等;布制服饰包括汗衫、连衣裙、大翻领长袍、布鞋等。

(二)鄂温克族服饰制作工艺

鄂温克族在历史上是狩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吃兽肉穿兽皮的习惯,用毛皮做服饰的历史很长。日常人们穿的、戴的、用的都是用兽皮做的,兽皮已成为鄂温克人必备的生活物品。在生产生活中,鄂温克人男女分工明确,男人上山打猎运载猎物,妇女在家熟皮,用皮革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用皮子制作各种物品必须熟好皮子和制作缝皮子用的筋线。他们用来熟皮的工具主要有齿刮刀、钝刮刀、熟皮垫木、皮硝、木铡刀、靠陶、乌、牛力温、珠春、依热克、狍筋线等。

鄂温克人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独具匠心的毛皮服饰文化,而且在加工程序和加工方法上也有鲜明的特点。他们在熟狍皮、黄羊皮时,首先把皮子晒干,在皮板上抹一层小灰或泥,盖好闷一夜,然后用齿刮刀刮掉皮板上的灰或泥,再把皮子毛朝里套在垫木上撑起来,用钝刮刀铲刮皮板上的脂肪和肉质。将皮硝均匀地涂在皮板上。15分钟后,用齿刮刀铲刮皮板上的废肉和脂肪,这个过程要持续3个小时,直到把皮子刮干,皮子变得柔软为止。熟好1张皮子需用1天时间。1张狍皮可做2双狍皮袜子;16张狍腿皮才能做1个狍爪子靴;2张狍腿皮可做1个狍皮烟口袋,毛朝外,美观实用;一张去毛的狍皮可做2条狍皮腰带;用狍腿皮做的靰鞡靿子,毛朝里起到保暖的作用。雅库特鄂温克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山林自然牧养驯鹿为主要产业的特殊群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仍延续着这种生活方式。因此,他们较为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了鄂温克族早期的兽皮或毛皮服饰文化,以及古老的加工工艺。


二、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与传承


服饰既包括衣服、鞋、帽以及各种饰品,也包括文身和化妆品等。服饰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鄂温克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山林文化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不同内涵和形式的服饰文化,也使鄂温克族成为中国北方服饰文化较为丰富的民族之一。同时,服饰也是鄂温克族向世人展示其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与文明的主要方式。如有关鄂温克族早期的渔业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字记录很少,但是从鄂温克族早期用兽皮、牛羊皮缝制服饰的文化中就可以了解到他们早期的渔业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功能,服饰本身具有满足人类生理需要的功能。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等因素还赋予了服饰一些新的功能,例如艺术、教育等功能。研究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能使其文化得到更好地延续与传承。

(一)保暖御寒

鄂温克族居住在中国东北边疆高寒的山林地带,因为四季分明,鄂温克族服饰的面料和款式根据季节的不同会有明显的差别。鄂温克族在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以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大部落为代表的鄂温克族服饰艺术。长期的狩猎活动和游牧生产,造就了他们热情豪放的性格。在北方严寒地带,狂风暴雪培养了他们战天斗地、坚忍不拔的勇敢精神。猎人们每天面对高山、丛林、野兽、飞禽,鄂温克的服饰便吸收了很多狩猎的内容。历史上,鄂温克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在各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日久天长,这三个不同部落的鄂温克族的服饰形成了独自的特点。索伦部鄂温克族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多用畜皮制作衣服;通古斯鄂温克人一年四季都穿毛皮或皮制长袍;雅库特鄂温克人男子的服饰样式一般都是镶边立领和小翻领,女子的服饰样式一般都是大衣或风衣,长度过膝。

(二)艺术功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服饰大致分为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能够突出表现人体主要特征的“有结构形式”,二是在结构设计上不要求突出人形体的“无结构形式”。正是采用无结构形式,才使得鄂温克族的服饰简练、线条流畅,打破了自然限定的服装形式,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形成了以民族要素为主要特征的服饰艺术,达到了民族服饰艺术的理想标准。鄂温克族在日常生活和大型活动中穿着本民族服饰,从服饰特征中寻找到民族的归属感。如在盛大节日里鄂温克族姑娘们身着皮筒裙,裙子上缀有象征吉祥的纹饰;鄂温克族牧民身着襟边缀饰有色布带的开衩长袍,长袍开衩处都缀有去卷纹饰。鄂温克族女性在跳彩虹舞时,穿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舞服,头戴红缨帽、脚穿软皮靴,这些都可以体现出鄂温克族服饰的艺术功能和特征。还有早期鄂温克族妇女在服装上一般都挂小铃铛,把金银铜钱钉在领子上作装饰,既美观又有丁当清脆的响声。

【注】 本文经作者授权,文章刊登于《中国民族报》2016年9月2日 第7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继续精彩内容

责编:齐云彦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