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朴今海 王春荣 | 社会转型视域下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朴今海 王春荣 边疆时空 2019-12-17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作者简介


朴今海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民族学博士生导师,民族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朝鲜族历史与文化、 民族理论与政策。


王春荣

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但由于社会历史、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等原因的限制,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底子薄、起点低,总体发展比较滞后,在“转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仍在制约着人口较少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探索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转型路径,缩小差距,补齐短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  人口较少民族  生计模式  传统文化


自2005年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扶持力度,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但由于社会历史、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等原因的限制,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底子薄、起点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比较滞后。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尽早实现现代化社会转型固然重要,但跨越式“转产”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成为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探索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转型路径,缩小差距,补齐短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成就


自《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实施以来,得益于国家民族政策的重点扶持和各级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东北地区的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跨越式“转产”与生计模式多元化

首先,产业结构多业并举。《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纲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等,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牧业和养殖业。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不再囿于单一的采集、渔猎、畜牧等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文化形态,逐步转变为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相对聚居的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三个自治旗201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45.3∶24.0∶30.7,32.4∶12.4∶55.2,6.5∶67.1∶26.4,初步形成了产业结构多业并举的局面,群众增收渠道也不断拓宽。

其次,旅游业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几年,人口较少民族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把旅游业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新引擎。在人口较少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中,最典型的当属俄罗斯族。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凸显边境生态文化及俄罗斯民族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俄罗斯族家庭游”品牌,从事旅游业的家庭从2007年的10户增加到2016年的110多户,占全村人口的2/3,户年均纯收入约9万元,旅游业已发展为该乡的支柱产业。

(二)城镇化进程加速与社会事业协调推进

在国家政府专项资金和相关民族政策的重点支持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多方帮助下,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同各兄弟民族一起走上了健康、富裕的发展道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不断向城镇化转型。根据课题组近三年来对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13个人口较少民族乡村情况的调研来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实施以来,各地通过各种专项经费和项目建设,修建了村村通公路、文化室、卫生院、休闲娱乐活动场所,有些乡镇甚至建立了博物馆、民族风情园等,村民大多住上了砖瓦房或砖混结构的楼房,自来水、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等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已经走入普通家庭,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等基本覆盖,民族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仅以鄂伦春族为例,其文化素质指标大多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学文化程度人数比例。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接受高等教育的民族人口显著增多。2010年鄂伦春族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638人,占民族总人口的17.6%,是2000年的2.47倍。

(三)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传身授。“转产”之后,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普遍面临断层和后继无人的发展危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成立各种文化团体,加快少数民族文献的整理、发掘与创作。十余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民族社会团体的积极努力下,人口较少民族的许多珍贵文化遗产,尤其是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挖掘、整理和存储,反映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舞台力作和艺术精品相继问世,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片。截至2016年,东北地区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俄罗斯族5个人口较少民族共拥有2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占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56%和18%;2010年黑龙江省国家级非遗——赫哲族“伊玛堪”被正式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黑龙江省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白。

不仅如此,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擎作用,以旅游业拉动文化产业,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活态传承,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双赢。另外,人口较少民族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与民族工艺技艺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打造本民族的文化品牌,不断拓展增收渠道。如赫哲族大力发展鱼皮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和生产,其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地,鱼皮加工业已经成为赫哲族聚居区旅游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


二、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行的一系列定居、转产、禁猎、务农政策,以农为主和多种经营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转型,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一)经济文化类型转换任重道远

首先,产业提升能力与增收后劲不足。虽然人口较少民族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但综观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人口较少民族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发展一支独大,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是发展的主要课题。如赫哲族“转产”以后的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仍占地区总收入的90%,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从第一产业内部组成比例看,农业占比达65%,牧业、渔业、林业所占比例依次是15%、10%、2%,农业比例过大,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已经成为赫哲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在转型过程中,农牧民的参与度不足,自主发展能力欠缺,“等、靠、要”现象依然严重,政策性收入远远高于生产性收入。例如2016年,鄂伦春旗猎民人均收入22908元,其中生产性收入9068元,政策性收入13840元,生产性收入仅占人均纯收入的39.6%,政策性收入占60.4%。

其次,生计空间受挤压严重。经济转型、社会转轨使人口较少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过度商业开发、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尤其在民族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转产”后,扶持政策与现实的脱节以及商品经济利益的无序追逐,使人口较少民族的生计空间受到挤压。资本是旅游开发的必要前提,无论是在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社会资本上,原本弱势的人口较少民族都无法与外来开发商相抗衡。就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旅游市场而言,从招商引资、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直至营销和运作,都很难看到人口较少民族的身影,真正唱主角的多是相关部门和外来开发商,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多扮演着配合民俗展演的角色。作为旅游资源持有者的人口较少民族,若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参与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他们便很难成为政策扶持的直接受益者,甚至会日益贫困。如俄罗斯族民族乡家庭游、乡村游,近些年因为大量外来建筑商、经营者的蜂拥入驻和强势资本的“抢客”,本地居民在“大鱼吃小鱼”的竞争中纷纷被淘汰,生计空间深受挤压。

“林权之争”是长期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瓶颈。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祖祖辈辈与大兴安岭森林在一起。但令人尴尬的是,如今的鄂伦春族没有林权,鄂伦春族在当地资源开发中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鄂伦春自治旗面积5.9万平方公里,但国有林业局和大兴安岭农场局管辖着97.8%的面积,作为地方政府的自治旗只有2.2%的管辖权,鄂伦春旗与林业部门就森林管理权问题矛盾已久。

(二)传统社会结构解体引发“弱势心理”

首先,跨越式转型与传统社会组织的解体造成人们心理失衡。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都是“直过”民族,时间短、跨度大是“直过”的突出特点。“直过”不单是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层面的跨越,更是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转型。千百年来,这些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各自小而全的传统社会中,在缺乏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的情况下,他们原有的家支血缘关系网络、生计模式、经济结构、居住饮食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社会和心理结构被层层打破。由于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社会发展阶段,受历史传统影响程度深,碰撞、徘徊于传统生计惯性与新型生计方式之间的这些民族人口在现代城镇生活中倍感迷茫。尤其转型后呈现的巨大贫富差距引发人们心理失衡,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脆弱感和无助感交织成为普遍的“弱势心理”,并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人口健康素质有待提高。大跨度转型不仅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生计方式产生影响,而且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隐患,影响了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调研时发现,这些地区普遍存在酗酒问题。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弱势心理”作用下,原本就有饮酒习惯的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由渔猎、狩猎时期的喝酒取暖变为借酒消愁,有人因酒精中毒死亡,或因醉酒引发冻伤、烧死、淹死等意外事件。再加上心脑血管疾病、肺结核等疾病的侵扰,人口较少民族的健康受到很大影响。2010年,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65岁及以上人口均不足总人口的4%。

(三)传统文化的流失与变迁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人口较少民族普遍面临生计方式的根本性转换与跨越式发展问题。人口较少民族的转型多为政府推力主导的跨越式变迁,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富有民族个性的狩猎、采集、渔猎、驯鹿等传统生计方式失去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空间,民族语言、习俗、艺术、信仰等传统文化也在迅速变迁。曾经的狩猎民族仿佛一夜之间离开了与自己唇齿相依、命运相连的大自然,“从弓与箭的文化来到原子弹时代”,他们陷入社会发展和身份认同的双重困惑之中,传统文化承继濒临危境。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习俗、说唱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例如,黑龙江省世界级非遗——赫哲族的“伊玛堪”,20世纪50年代调查时尚有10多位歌手会唱,到了80年代只有5位。2003年5月,最后一位歌手尤金根离开人世。目前,只有几位80多岁的老人能够凭借记忆唱出其中的几个片断。


【注】文章原载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继续精彩内容

责编:李静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