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边疆时空】非遗记忆 | 潮州木雕传承人:165年,六代人,不希望在我这一代断了

边疆时空 2019-12-17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


从1851年高祖父赖茶天创立木雕开始,传承至赖沛钿已经是第5代了,165年从未间断。他们祖祖辈辈在此化木成金,雕琢着一生的荣光。刀刀落木无悔,只为跨越165年的守望。



在清朝时期,木雕是一个“下九流”的行当,俗话说,“宁愿嫁给九流的街头走贩,也不愿嫁给一个木雕的”。



赖沛钿的太祖父赖茶天,不顾身份低微与否,一生都钻在木雕里。海阳、揭阳、潮阳这三个地方名盛一时,曾被称为 “盖三阳”。就连远方的福建人都抬着轿子,请他去雕刻中国四大关帝庙之一——东山关帝庙。庙内的金木雕,巧夺天工、金碧辉煌,故宫博物院专家都不吝溢美之词:“结构精巧、工艺精湛。”



有些路不是主干道,走下去会有很多非议,可是不走会后悔。



37年,和枯燥为伍的孤独刀客


从高祖父到赖沛钿,虽历经像鸦片战争的动荡时代,然而木雕却历久弥新。赖沛钿从小是在父亲敲敲打打的雕刻声中长大的,木雕逐渐成为他心头的一米阳光。


赖厝祖传木雕精艺坊第五代传人


赖沛钿代表作:《士农工商渔樵耕读》


光复潮州木雕的昔日光彩,成为赖沛钿从小到大的梦想。他在木雕这条路已经走了37年,刀落无悔,踽踽独行。长大后,几个兄弟姐妹中唯有他选择了继承木雕,选择每天重复不停的劳作,枯燥与聒噪时刻相伴。“潮州木雕是由一根木头雕刻而成的,没有拼接技巧,只能人工雕刻,机器是做不出来的。”



就拿潮汕最具代表性的虾蟹篓来说,一个初坯需要打磨5到6天,手工雕琢细致到蟹爪和虾须都根根分明则需要3个月。从一个人对麻烦的忍耐程度来看,就能了解他对事物的喜爱程度。


潮汕木雕代表:《虾蟹篓》


在潮州木雕中, 以宗祠家庙建筑装饰和祭祀用的神器装饰最为精致,对木雕手艺人来说也最难雕刻的。揭阳宽逾十亩,难倒数十个手艺人的泰华祠,赖沛钿却迎难而上,免费担任总设计师,只求做出最完美、最潮汕的宗祠代表。


泰华祠


采用“四点金”“下山虎”等传统祠堂建筑格式,应用掏空、圆雕、阳刻、阴刻等雕刻手法多层镂空,力求达到传统巅峰时期的最高水准。陈家祠博物馆馆长看到泰华祠的照片就赞叹不已,足以见其精工细琢。



人生,踏错几步,可以当它是舞蹈。木雕,刀起刀落,一步错全木皆毁。刀一起一落,就能见真章。



100年后,逆风飞翔的年青一代


10年前,长期的劳作让赖沛钿开始眼花,开始萌生收徒弟的想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愿意学木雕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尽管如此,赖沛钿依然看重初心,他在招徒前会广发公告:“学徒前3年没有任何酬劳”,以考验报名者学习木雕的耐心和真心。



10年时间,赖沛钿的门下弟子,有去有来,学艺精者常有,学艺浓者亦常有。潮汕木雕化木成金的年青一代,在这里发芽、在这里成长。未来的潮州木雕,哪怕100年过去,都不会老去。



去年,跟随他9年的大徒弟请辞离开,想去更大的地方发展。他欣然接受,并说:“不希望徒弟比自己强的师父,不是好师父。”



恰如大鱼海棠说的,有些鱼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



如今,赖沛钿的两个儿子,长年跟着他学习,最小的儿子只有10来岁。赖沛钿雕刻时,小儿子在旁一脸崇拜地认真观摩,他每一笔每一刀的雕琢手势,一如幼时的自己。

来源:澎湃新闻 澎客

作者:一介视频

责编:杨一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