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哈佛~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才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2018-01-30 二兔家园

点击上方蓝字“二兔家园”关注我哟~

传递温暖,关注安全;链接人、物与服务。



孩子一生就和父母相处十几年,好好珍惜。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为人父母的成绩,才能更坦然地面对成长中的起伏,更看到孩子的特点。

文|网络

2013年夏天,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某知名升学机构的教育讲座。特邀的妈妈一上台就把大写“哈佛”的T恤衫铺在讲桌前,然后侃侃而谈,全是她的孩子如何在这个机构的帮助下打败其他成绩更好、得过大奖的同学,成功进入哈佛的经验,只字未提她的孩子喜欢什么、去哈佛想学什么,好像教育的目的就是哈佛的录取通知书。


听得我窒息,和在场近三分之一的家长一起,没结束就逃之夭夭了。


这和之前听完哈佛爸爸康先生的讲座后如浴春风的清爽简直是天壤之别, 所以把笔记和大家分享。




01

“小草”和“大树”都可以快乐地成长


康先生用不同实例说明每个孩子天生资质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爱好,做家长的需要多细心观察发现,因材施教。


有的孩子是小草的种子,无论父母如何拔苗都长不成“大树”。父母能改变孩子的有限。顺其自然,“小草”和“大树”都有自己的快乐。


这个观点在康先生的育子经验中格外突出。


他的长子,Rong,天生智力超常,看东西过目不忘,7年级时去考SAT已经超越了大多12年级的学生,高中时还荣获总统奖和西屋科学奖等,顺利被哈佛录取。之后又到斯坦福进修MBA,是时代儿童杂志(Time for Kids)最早的主编之一。


后来又凭超人的创意、交流和组织能力成为微软公司前总裁比尔·盖茨先生的对外交流经理 ,盖茨先生幽默又深刻的退休短片就是Rong一手策划的。

 

康先生的次子Pei天生只有一个心室一个心房,当年出生时医生曾解释类似的婴儿大多活不过两岁。


Pei不光身体健康受限制,经常心绞痛,而且有严重的学习障碍,简单的数学概念无论怎样反复讲解都有困难理解,还不喜欢和生人打交道。


Pei在小学时妈妈每晚帮他花很多时间把作业修改整齐,但和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大相迳庭。



康先生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坚持家庭作业能做多少算多少,学会一点总比妈妈帮着写完但一点也不理解有意义。


康先生读遍Pei的每一本课本,陪他一起学习,同时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完成高中。


康先生发现Pei热爱写作,虽然文法等常出错误但想像力丰富,就鼓励他多写作。


36年过去了,Pei已经出版了9本书,每天笔耕不倦,找到自己独特的生活道路。


康先生一再感谢养育Pei的过程教会他很多,相信如果像Pei这样先天发育不全的孩子都能生活得这样快乐,那其他孩子如果不快乐、不成功,肯定都是后天造成的。


这种育儿的坦然心态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在“望子成龙”的文化里,我看到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学校心理学工作让我接触很多有学习障碍、自闭症等的孩子,同事普遍反映亚裔父母更难接受孩子的评估结果,这和我们文化中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延续,而不是独立的个体不无关系。


如果我们可以像康先生总结的那样,记住“孩子一生就和父母相处十几年,好好珍惜”,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为人父母的成绩,才能更坦然地面对成长中的起伏,更看到孩子的特点。


如果是“铁”就按“铁”来打造,可能成为最优质的“铁”,为什么非要变成“钢”呢?


02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要从他们的热爱着手


康先生强调尊重孩子的热爱,培养他们生活中的自主感,将来选择做自己有热情的职业,才是幸福的源泉。


花很大心力去教,不如用心去观察。帮孩子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热情和目标,而不是去实现父母的愿望。


康先生身边的亲戚朋友中有不少虽然名校毕业,但喜欢做中学或社区大学老师,乐在其中,家长没有必要逼着他们去追求自己完全没有欲望去得到的职业或生活方式。


康先生的同学,被称作“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台湾大师之一”的杨德昌导演,当初被父母要求去念理工科,拿到工程系硕士后把学位寄回家,告诉父母他们要求的自己完成了,然后开始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戏剧学习中。


台湾导演杨德昌,2007年逝世,代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康先生坦言,背离孩子的兴趣去培养任何特长或职业都是很“愚蠢”的教育方式。


比如康太太自小显示音乐天分,但成长的过程中被逼着学钢琴,导致成人后恨钢琴,几十年从不碰家里的钢琴。


康先生辅导的年轻一代中还有好几例被逼出精神疾病的。


杨导演有幸坚持,找到自己的热爱。


还有多少孩子接受了父母设计的生活道路,却抱憾终生呢?


一位母亲找到我咨询时,忧心如焚。

独生女儿曾是高中的佼佼者,成绩全A不说,还特有礼貌,深受老师喜爱。


当年她最热爱的是新闻专业,也被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University)新闻系录取,但父母觉得宾西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常春藤之一)名气更大,经济专业也更响亮,所以让她割爱。孩子是从小听话的乖乖女,犹豫了几天也就顺从了。


上学后成绩一直都不错,但当毕业在即,女儿如梦初醒,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同学们都热火朝天地寻找工作单位之际,她却每晚在电话上和妈妈哭到天明,精神近乎崩溃。


母亲追悔莫及,放下面子等一切身外之物,为女儿保证: 休学、转学等都可以,只要她平安快乐。可惜孩子现在骑虎难下,完全放弃又太可惜,进退两难。


2013年湾区某场讲座后,一位母亲气愤地告诉我她10 年级的儿子居然为了游泳队的活动拒绝参加“科学杯”的训练,岂不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


我问她孩子喜欢什么,她回答“就是游泳,为了游泳可以不顾一切”。我说也许他将来就是一位优秀的游泳教练。


妈妈看我的眼神好像我是外星人,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是那样的结局,我会非常失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能理解这位母亲想让孩子找到更传统的职业的想法。


但如果妈妈不先放下自己的成见,认真听听孩子对游泳的热爱,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他是不会有兴趣去了解为什么妈妈觉得“科学杯”竞赛也很重要的。


一时的失望,总比孩子一生的遗憾好过吧



认识两位名校医学院毕业的大夫,学医是父母的意愿,看似光鲜的工作成了折磨,这种痛苦和遗憾处理不好会引发生理和心理的病变,得不偿失。


与此相反,我周围有多位高中老师放弃原来私企的高薪,中年转行做老师,觉得生命更有价值。


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工作和度假一样快乐,精神和身体都会更健康。


康先生特别指出,现代社会重视的是那些交流表达能力强的人才,而不是我们华裔传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康先生和他的同学大多都是理工出身。他的观察是学理工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写作和表达能力不好,导致事业在35岁左右就到顶了,还有“怀才不遇”的郁闷,因为他们当年在学校可是顶尖的学生。现实离期待中事业的辉煌差太远了,不能接受自己。


Rong当年去哈佛时犹豫专业的取舍,高中时他就曾以基因研究夺得过西屋科学奖,选生化前途无量;但康先生支持他选择中文。


在校期间有大量时间办杂志,锻炼自己的交流和写作能力,这些都为他将来在时代杂志社和微软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康先生一再强调,千万不能小看文科。




03

教育要“以长取胜”而不是“以短取败”


康先生观察到欧裔的孩子也许很多科目都平平,但有一项突出,那父母就会强调那个强项,全力培养,孩子则自信满满。


但亚裔的传统教育方式常常背道而驰。像他的侄女,能歌善舞,写作画画都很优秀但数学不好,那父母就把她课后80%以上的精力花在补习数学上,结果是孩子不但数学依旧平平,还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我在高中工作时每年都有优秀的学生因一门功课低于A,丧失角逐Valedictorian(毕业生代表)的资格而沮丧,甚至发生过激情绪反应。


我自己读高中时也不理解为什么偏科,数学上花再多的时间,考试也就是80几分。工作后才清楚地认识到,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能轻松地门门全A的学生是极少见的,偏科其实正常。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花最多的时间在自己最薄弱的课程上试图提高到A是本末倒置,不如把同样的精力放在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上做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或最有兴趣的活动上做最有创意的领导,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小学到高中的12年是人生中唯一一个要求什么都学的阶段。大学到成人,我们只需要一门精通并热爱就可以了。没人会追问电脑专家高中时历史课成绩多少,更没人感兴趣考古专家为什么物理会挂科。


感谢康先生真实的分享,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提醒亚裔父母,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不是去实现我们的愿望。


哈佛等名校虽好,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更不是教育的终点。


找到适合孩子个性和长处的道路,帮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才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本周优选---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