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张白金卡的延误险更适合你之续集:关于延误险的那些误区
前面发了篇《比一比,哪张白金卡的延误险更适合你》,对于信用卡附带的延误险,很多持卡人乃至银行客服还是有不少误区,这里再总结一二,讨论还是基于这几大信用卡附带的保险,适当兼顾商业险。
误区一:取消不赔
这一条的始作俑者是几个哗众取宠用高保额吸引眼球,却又设置种种苛刻的免责条款(取消不赔,备降不赔,返航不赔,被保险人碰到这种比单纯延误更影响行程的情况欲哭无泪)的高额延误险。这直接影响整个保险行业在用户中的声誉,希望保监会能像重疾险一样对延误险进行规范。
除非保险免责条款里明确说了“取消不赔”或者“航班起飞前X小时取消的不赔”,否则都赔。当然因为是延误险,所以最后必须完成出行才构成延误,取消行程就不存在延误了。保险公司普遍要求乘坐航空公司安排的最早替代航班,但“最早航班”这个证明起来很困难,也许这个航班在你想改签的时候没票了但过一会儿有退票的就又空出来了……。
另外交行的延误险还覆盖这种取消的情况:只要宣布取消时间距离原定出发时间达到2小时或4小时,最后不坐航班也能获赔。
其他商业险有包含取消责任的:如航班取消后航空公司无法安排48小时内的替代航班。这个实际上比较难碰到。
误区二:提前很久取消的不赔
同前一条。既然没说取消不赔,那么提前1天取消和提前1个月乃至半年取消对于保险来说也没区别,有保险合同在,只要拿到延误(取消改签)证明,大胆索赔。
误区三:天气原因不赔
天气原因不赔的出处是交通部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航空公司可以不用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延误而赔偿旅客或安排住宿膳食。而各种保险本来就是为防御各种天灾人祸(当然战争之类的一般不赔)而设计的,天气原因是出险的最常见原因,如果连这个原因都不赔,保险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误区四:国际航班不赔
部分商业延误险的确不保国际航班,但各银行送的延误险都没说不保,所以大家尽管放心买票吧。
误区五:春秋航空不赔
这个的始作俑者是部分自动理赔的商业险,只保用中航信系统的航班,因为春秋用的自己的系统而非中航信系统所以保险公司处理起来不便就干脆不保,而不是因为春秋是低成本航空。同样九元航空也是自己的系统,有些保险公司也将其拒之门外。而国内还有另外几家低成本航空因为用的中航信所以那些保险公司都没说不保。
这类商业险多见于那几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估计是为了节省审核的人力成本吧。但各银行送的延误险普遍和传统保险公司合作都没说不保,所以大家尽管放心买票吧,当然某些保险公司对于中航信系统的航班可以免延误证明。
坐春秋等低成本航空的最大问题是一旦取消不能改其他公司,只能改自己的后续航班,一天一班的话就是延误24小时,两天一班的话就是48小时,所以尽量用单次保额高的卡如浦发AE白来购票。
误区六:里程票不赔
对于要支付票款的信用卡附带延误险,中信浦发明确说不赔,平安只赔基本票价而里程票基本票价为0等于没法赔。其他银行未明确规定,因为仅支付税费也符合全额支付机票的要求(基本票价为0),招行有例子是赔偿成功的,兴业和交通期待实例。所以支付里程票一定别选错卡。
对于不需要支付票款的中国银行信用卡附带延误险以及自己掏钱买的延误险,那就和票价是多少就更没关系了。
误区七:多重保险不能兼得
除非你的信用卡在A公司投保,你也恰好买了一份A公司的同类保险,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只能赔一份外,其他保险都可以兼得。
也就是假如航空公司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航空公司主动先赔了300元,买机票时顺便买的延误险自动赔了500元,购票信用卡的延误险赔了1000元,中国银行信用卡的延误险又赔了300元,自己微信上买了某个延误险再拿到200元,这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保险作为生活中对冲风险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自己购票的条件,也办不到中国银行白金卡,不妨自己买个保险。而已经有信用卡保险的也可以多多益善。这里推荐一款延误险,中国人民保险的“人保财险航空延误损失综合保障”,在中民保险网(支持飞客等返利)等代理商处可以买到。
这个保险噱头不多,非常实在,起飞或到达延误两小时赔300,不限国内国际。有效期3天共赔1次的保费25,有效期一个月共赔1次的保费40,有效期内只能买一份。而之前我买的有效期一年共赔5次保费200的已经下线了。假如一个月在国内坐10次,想每次都不延误2小时简直太难了,花40稳拿300,相比那些像买彩票一样的坐一次买一次的延误险简直稳赚不赔,缺点就是坐10次不幸延误10次也只能赔一次。理赔需要延误证明,支持邮件发送电子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