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 | 第512期人文讲座——远方与归去

学生传媒中心 湖工大学声 2020-09-01

远方与归去

何为诗歌,偏能教我见闻不由己,别感有物殊胜散文章。11月23日晚七点,由校学生工作部主办,学生自主发展与服务中心承办的第512期人文讲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博学堂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古代文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弗瑞曼基金访问学者景凯旋教授来为我们讲述中国诗歌的一个主题:远方与归去,利用诗歌来发现更高的人生。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文化博大精深,诗歌是最璀璨的那一个,在诗歌中我们能发现更高的人生,领略更高的视野。景教授先给同学们解释了何为诗,诗者,志也,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诗让我们理解存在的意义,诗的本质是排斥功利,就正如美一样,是无功利性的。古之诗歌,化一潺潺溪水,流经时空隧道,滋润人之心田。

中国诗自古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具有音乐性,诗歌也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载体,具有抒情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的这番话足以说明诗歌的作用。接下来景教授以时间为轴讲述了中国诗歌各个阶段的远方与归去,并举出例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从诗经讲起,那时伦理与审美的悖谬结合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条二元结构的情感主线,这大概是中国诗歌主题最初的起源吧;汉乐府诗歌的美在于人生路程的未完成状态,引起读者美感的是远方与归去,即生活在别处,古诗十九首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代表;魏晋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陶渊明在归去中发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从走向远方到归去,在《归去来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唐朝是极其繁荣的一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圣杜甫,他们都对诗歌的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唐诗是想象,是远方,是生活在远处,宋诗是感慨,是归去,生活在此处,唐宋之对比,恰是归去与远方的对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活,不止无边的妄想,还有诗与归去。



提问环节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景教授也是耐心地一一解答。在问到远方与归去、远方与凯旋的差别中,景教授又提到了东西方诗歌的不同,中国强调短暂性,而古希腊文化强调长久性,很好地诠释了两者的差别。最后,景教授向湖工学子推荐了俞陛云先生的《诗境浅说》,希望湖工学子从中学到诗歌的精华。非花有花香,非天有天光,非萤流熠熠,一滴相思泪,一段刻骨情,一处温柔乡,诗歌,你叫我们如何不喜欢你。


相约博学堂,人文齐分享

下周五

我们与人文不见不散!


-end-


 关键词回复
征兵 | 学风建设大讨论 | 心理咨询 |奖学金
军训风采 | 新生代言人 | 宿舍报修 | 小声听你说 

近期热文请戳

喜报传来!湖工大中国公办大学创业竞争力排名全国27!

辅导员说 | 谭蔚:那个叫“人家”的同学,你给我站出来!

考研倒计时30天 | 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传媒中心

图 | 学生传媒中心-赵育强、黄忠旭

文 | 学生传媒中心-王思远

排版 | 学生传媒中心-黄忠旭

责编 | 学生传媒中心-李竹

投稿邮箱 | 287432813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