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分享 | 做好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事半功倍--马元琛教授

中国骨科菁英会 COEC 2021-02-23


菁英公开课小贴士

本周四,中国骨科菁英会为大家准备了郭林教授直播外翻膝的病理改变及术中相应处理办法

您可以在2019年9月5日19:00进入直播间观看本次课程,进行现场提问,参与更多精彩互动!


扫描上方二维码

或点击下方链接进入直播间

🔹https://t1.allinmd.cn/wu8NQ3🔹

本次直播仅认证用户可看

未认证用户请提前登录唯医APP认证


主讲人:马元琛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专业会员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导读

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管理的核心原则包括:减少手术应激反应、保持内环境生理平衡、增快康复速度。为达成以上目标,要求医师、护士、麻醉师、康复师、疼痛管理专家以及患者等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患者感受到其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并反馈。现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TKA的围手术期管理。


01

术前评估


1. 术前和患者进行详细沟通,获知患者的手术期望和目标,包括解除疼痛、恢复术前状态,保证一定生活质量,比如做家务等,或者是恢复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运动等。



2. 明确患者合并的心、脑、肺、肾、血栓、糖尿病等疾病。COPD、肾衰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3. 关注患者的精神状况,焦虑、敏感等消极情绪会影响术后恢复。


02

术前培训


1. 术前培训包括几个方面:戒烟戒酒、呼吸训练、肌肉力量及运动范围。

2. 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康复路线、如何面对手术、如何进行疼痛量表和评分表格的填写,并进行反复深入教育和沟通,帮助患者减少焦虑。



3. 培训的方式包括面对面、组团培训、宣传册以及视频等。


03

疼痛管理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超前镇痛:疼痛前给药,减低痛阈。

2.  多模式镇痛:多药联用,多途径给药,减少副作用。

3.  个体化方案:提高镇痛特异性。

🔹使用多模式镇痛方式:

1.  多途径给药,联合使用局部浸润、口服药物、肌肉注射药物以及神经阻滞。尽量使用神经阻滞方法。

局部浸润的用药选择“鸡尾酒”方式,包括NASAID、局麻药、皮质激素(除外糖尿病患者)、止血药、抗生素联合用药。如下图蓝点标记所示,浸润的部位应包括骨膜、滑膜、韧带起止点、后关节囊,注射药物时注意避开腘窝血管(图中蓝色圆圈部位)。



2.  多药联用,包括对乙酰酚胺、NASAID、曲马多、羟考酮等。可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发挥药物的组合疗效。应做到足量、足疗程、长期用药。静脉给药应持续到术后2-3天,口服给药应持续到术后6周,但应注意老年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需减量。



04

血液管理


🔹膝关节置换术的显性及隐形出血量可大于1000ml,血红蛋白降低大于3g,一篇多中心的研究发现,单侧TKA平均失血量可达到1500ml,双侧TKA可达到2800ml。如果不进行血液管理,输血比例为20-40%。



🔹入院时即有贫血的患者、老年以及女性患者为输血高危因素,以上患者必须做好血液管理。

🔹术前Hb水平与输血率及输血量呈负相关,术前Hb>130g/L,其输血率及输血量明显减少。



🔹大部分临床症状由低血容量引起,输液可改善血压低、心率提高、尿量减少等传统输血适应症。患者Hb在70-90g/L是安全的,<60g/L有生命危险因此应先输液体,最后输血。在输液时应注意先输晶体。总结如下图:



🔹减少出血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性降压,另外有使用局部止血纱、胶以及血液回输等方法。控制性降压的好处及降压目标总结如下图:



🔹可采用抗纤溶药物包括氨甲环酸、氨基乙酸等减少出血。使用氨甲环酸可减少术中隐性失血300-370ml,且明显术后输血,且与使用剂量相关。氨甲环酸可采用静脉给药或局部给药,局部用药可减少局部反应,可增加术后用药次数到术后3天。氨甲环酸的用药如下图所示:



05

预防静脉栓塞(VTE)


术中使用止血带、术中器械压迫会增加VTE的发生,发生高峰在术后7d。可通过术后早期活动、物理、药物等预防VTE发生。



06

体液管理


液体管理原则为:量出为入,鼓励术后早期进食,手术当天给液量1000-1500ml,术后第一天应小于500ml


07

预防感染


🔹TKA感染发生率为1.6-2.2%,41%发生在术后2年内,处理艰难,重在预防。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手术、患者三个方面。



🔹术前,应收集患者病史、症状、体征、手术史、社会因素,完善血清学、放射学检查。术前应消毒剂沐浴、碘伏局部浸泡或下肢清洗。



🔹术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用药总结如下图:



🔹术中,严格消毒铺巾,使用双层手套,一次性布类细菌穿透率小10倍,而含碘膜作用不一定。术中0.35%聚维酮碘浸泡冲洗可明显降低感染率。抗生素骨水泥能使术后SSI发生率由2.35%降至1.2%。层流手术室、有效控制人流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术后,普通患者抗生素使用不超过24h,延长使用会增加细菌耐药性,高危患者可给予口服药物。术后引流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尽量不放引流,必须放置时,也应在术后24h内拔除。


🔹TKA术后需抗凝,抗凝药物会增加出血、血肿的风险,而血肿又会诱发感染,因此若使用抗凝药,需密切监测,若INR>1.5,则为危险因素,同时应谨慎选择抗凝药物。



🔹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术后应给予高蛋白饮食、添加辅食,注意补充白蛋白。



08

术后PONV处理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e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

女性、无吸烟史、PONV史、术后使用鸦片类药物等。PONV会导致术后康复时间延长,必须正确处理。治疗PONV的药物包括氟哌利多、地塞米松等。



09

康复锻炼


🔹术后康复锻炼能降低并发症、改善术后功能,应遵循个性化、全面训练、循序渐进的原则。


🔹康复锻炼分四个阶段,分别为:

起始康复(1-3d)

中间康复(-14d)

递进康复(-30d)

恢复活动(2-3月)

康复内容如下图所示:



总结

TKA围术期的处理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合作,术前应进行详细沟通和培训,同时应注重患者的疼痛、血液、液体管理,预防VTE及感染发生,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医师、护士、患者以及其他学科人员都应积累经验、不断改进,让TKA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