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回顾 | 内翻膝初次TKA胫骨侧骨缺损的处理--王卫国教授

中国骨科菁英会 COEC 2021-02-23


直播介绍

中国骨科菁英会•菁英公开课 关节专业直播于10月24日完美落幕,由李晓峰教授主持,王卫国教授主讲的:《内翻膝初次TKA胫骨侧骨缺损的处理》精彩分享,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一起来看看精华内容吧!



主讲:王卫国

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专业会员


主持:李晓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专业会员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回顾连接:https://t1.allinmd.cn/CjX1v6

导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全膝关节置换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常见有胫骨侧骨缺损的情况,这一情况常会给术者带来困扰。本次课程中日友好医院的王卫国教授讲解“内翻膝初次TKA胫骨侧骨缺损的处理”


主要内容包括:胫骨侧骨缺损的原因、胫骨骨缺损的术前评估、胫骨骨缺损的处理。


01

 胫骨侧骨缺损的原因


胫骨侧骨缺损会影响术后结果


(一)OA内翻膝的结构改变

软骨:软骨缺损
骨:关节内/外畸形,伴或不伴有骨磨损
软组织:ACL完整/缺失,内侧挛缩伴或不伴有外侧松弛以及后方挛缩
(二)内翻膝分类
超过20°的可以认为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畸形位置对内翻膝进行分型


(三)胫骨骨缺损的原因

1.退行性骨关节炎
  • 关节内磨损

  • 干骺端畸形

  • 关节内磨损累及干骺端

  • 关节内磨损+干骺端畸形

2. 韧带功能不完整
  • 外侧软组织松弛

3. 其他造成胫骨骨缺损的原因
  • 创伤后关节炎

  • 类风湿关节炎

  • 感染后遗症

  • 骨坏死

02 

胫骨骨缺损的术前评估




(一)骨缺损的分类

  • 主要针对翻修骨缺损

  • 各有优缺点

  • 不能兼顾:范围、形态、位置、术前/术中等

但现有的分类系统对于多数初次TKA骨缺损处理参考价值不大
严重骨缺损可参考
  • AOIR分类

  • Huff及Sculco分类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分类

  • Rand分类

术前/术中综合评估
深度、范围、包含/非包含型骨缺损(内翻膝更多非包含性骨缺损)
(二)影像学评估
X片:正位、侧位、负重位相结合

主要由于韧带功能不全,导致内后方骨缺损


由于患者膝关节屈曲挛缩,导致膝关节无法伸直
可能会被误判断为内侧平台磨损

此患者可在负重位更明显的看到骨缺损的形态
CT:平扫、二维重建、三维重建
(三)功能评估
1.稳定性(内外/前后)
  • 内翻

  • 内翻+ACL损伤

  • 内翻+ACL损伤+后外侧结构松弛

2.步态

  • 内翻畸形

  • 屈曲挛缩

  • 韧带平衡

03

胫骨骨缺损的处理

(一)减小骨缺损

1. 增加胫骨近端截骨量
2. 加厚垫片
3. 胫骨内侧缩小
4. 假体外移
5. 小号胫骨假体
(二)必须考虑的因素
1. 骨质的承载能力
2. 韧带附着点
3. 垫片厚度限制
4. 股骨-胫骨假体匹配限制
5. 力线和平衡考虑≈1°2mm
6. 胫骨假体与平台的形合度,内旋、AP径内外差变小

可以通过增加截骨量来增加骨缺损

但不能增加太多,因为会导致胫骨平台形态变化较大


(三)骨水泥填充
  • 深度<5mm

  • 面积小(<一侧胫骨平台50%)

  • 高龄,骨质疏松

  • 不止适用于包含性骨缺损

(四)骨水泥+螺钉/克氏针

1. Freeman et a,1982
2. Ritter 1986
松质骨螺钉
平行于骨皮质
3. 螺钉/克氏针各有优势
4. 有争议的适应证
深度5-10mm缺损
深度<5mm非包含性缺损
更大骨缺损?

螺钉与骨水泥可能会适合更大的骨缺损,其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五)植骨

历程碑式的文章,重新将植骨列入重要的治疗手段


1.适应证

  • 缺损≥50%胫骨假体支撑面积

  • 深度>5mm

  • 非包含性/包含性

  • 植骨材料

  • 自体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其它

  • 异体骨

  • 人工骨

2. 结构性植骨
  • 缺损评估

  • 植骨块准备

  • 骨床准备

  • 螺钉固定

  • 再截骨

  • 假体植入

  • 包含性或非包含性

结构性植骨手术流程图


4.颗粒/打压植骨

颗粒/打压植骨流程图


借助于金属网等结构

使用打压植骨法进行较大骨缺损的修补


(六)金属填充/支撑

1. 材料:
tantalum(Ta)/titanium(Ti)
2. 形状:
楔形( wedge)
矩形( block)
锥形(cone)
袖套( sleeve
3. 适用:
干骺端骨质不足以支撑假体
4. 优点:
缩短手术时间
无塌陷、吸收、不愈合、疾病传播
可早期负重
(七)金属加强块( augments)

深度5mm-10mm非包含性缺损

楔形( wedge全/半)→造成较大的剪切应力

矩形( block)→损失骨量较大

阶梯状( step shaped)

金属加强块使用效果良好


(八)锥形金属加强块(cones)

1. 微孔结构(75%-80%)
2. 低刚性高摩擦系数(初始稳定·抗腐蚀,生物相容性(骨长入)
3. 小梁骨相似弹性模量
4. 骨水泥/压配
5. Cone/cone+植骨
6. 较大包含性或非包含性缺损
缺点:
1. Cone-假体界面骨水泥固定失败
2. 术中骨折
3. 翻修时取出困难

Cone相关文献报道,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九)金属袖套(sleeves)
  • 钛合金-多孔表面-阶梯状外形

  • 纵向支撑,抗旋转

  • 骨传导和整合

  • 累及干骺端的较大缺损·包含性或非包含性缺损

  • 不规则缺损

sleeve相关文献报道,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Sleeve配合延长杆


(十)延长杆的使用

  • 适用于较大骨缺损的结构性植骨

  • 较大骨缺损的打压植骨

  • 使用了金属加强块,减少剪切应力

  • 合并应力骨折
相关研究发现,使用cone配合延长杆
没有显著差异


(十一)其他方法

定制假体、3D打印

04

 病例分析




(一)病例一

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


术中通过截骨缩小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二)病例二

患者胫骨干骺端畸形,骨缺损明显


术中增加截骨量

胫骨平台缩小并使用厚垫片,术后效果良好


(三)病例三

磨损累及干骺端,造成内翻畸形


术中使用螺钉骨水泥技术处理骨缺损


术后X线片显示,患者下肢力线良好


(四)病例四

重度内翻,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


术中减少截骨产生的骨缺损

使用螺钉+骨水泥技术填充骨缺损


(五)病例五

膝关节术前重度内翻,韧带完整


术中对胫骨平台进行缩小,结构植骨
为分散结构植骨支撑应力,使用延长杆

(六)病例六

术前内翻严重


术中使用block+延长杆,术后效果良好


(七)病例七

内翻的同时,有明显的韧带松弛


除前述垫块及延长杆外

使用限制性内衬,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八)病例八

术前可见患者内翻严重,且胫骨平台有应力骨折


术中增加胫骨截骨量,减小骨缺损

使用sleeve+延长杆,术后恢复良好


总结

(一)内翻膝胫骨侧骨缺损
  • TKA常见问题
  • 影响临床结果及生存率
(二)骨缺损的术前评估
  • 正确认识缺损的来源
  • 关注韧带功能
  • 全面的影像学评价
(三)胫骨骨缺损的处理
  • 合理地减小骨缺损
  • 个性化的骨/金属填充物
  • 必要的稳定性增强


学术交流,欢迎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