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5连播!建证大国基业,揭秘超凡建筑
TA热衷挑战极限,一次次超越突破?
TA着眼绿色建筑,探索低碳经济发展?
TA筑就超级工厂,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
TA擅长智慧建造,用“黑科技”点亮生活?
TA勇于利刃出击,解锁不同专精“神器”?
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一局
联合制作的《大国基业·超凡建筑》5集系列片,
在CCTV4《走遍中国》栏目精彩连播,
从极限挑战、绿色建筑、超级工厂
智慧建造、利刃出击5个角度
全方位解析这座大国央企
——中国建筑的魅力所在!
蓝宝先带你到拍摄现场探个班~
▼
没看尽兴?别急!
蓝宝把精华都给你总结好了,
快上车!
一起感受真正的大国建造力量~
走进大国央企,
对话大国工匠,
体验大国建造,
建证大国崛起!
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
蓝宝为你揭开这些超凡建筑背后的
中建智慧与科学奥秘……
极限挑战!一切皆有可能
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已成为
衡量一个国家建造水平的关键指标。
中国地域辽阔,各种复杂极端的
工况需要工程师们去应对。
如今中国已经锻造出了
一支全天候、全地形的建设先锋,
并且他们已经走出国门,
从海拔3700米高的西藏到
东南沿海的深圳,
一座座超级工程拔地而起,
筑起中国建筑的一个个建造奇迹。
▲西藏最大博物馆——西藏博物馆
▲世界海拔最高非遗博物馆
西藏非遗博物馆
▲中国地铁上盖最高楼——深湾汇云中心
在建造这些超级工程过程中,
中国建筑的建设者们遇到了各种挑战。
在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原
建造工程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外表看起来非常干燥的
基坑背后暗涌着怎样的秘密?
在温差极大的情况下,
采取哪些先进工艺避免建筑材料脱落的危险?
如何在淤泥上和地铁上建造357米的摩天大楼?
划!重!点!
没有中国建筑hold不住的挑战!
打井!每天降低3万吨地下水
由于西藏博物馆建筑工地位于拉萨河边,
整个工区的地下水位非常高,
地下3到5米的位置就会出现大量地下水,
施工想要顺利进行,
中建团队必须解决地下水位过高
和卵石密度不均两大难题。
为了应对地下水,
团队采用打井的方法降低地下水,
消解了客观因素对建造过程产生的影响。
墙砖外挂防止脱落
拉萨的昼夜温差极大,
白天二十多度,晚上到零下十几度,
这使得建筑材料热胀冷缩比较明显,
一般的砖墙在一段时间后极易脱落。
中建西藏非遗博物馆项目团队别出心裁,
选择了墙砖外挂的方式来建造博物馆的外立面,
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工地里的“龟苓膏”
项目地理条件复杂,
存在厚度超过12米的淤泥层,
淤泥承载能力非常弱,
对施工和基坑结构强度带来极大挑战。
中国建筑团队将大量淤泥进行置换,
每天置换土方量达20万方,
因淤泥又软又粘又黑,
被大家笑称为工地的“龟苓膏”。
仅3米之隔!在地铁上盖最高楼
项目大楼的基坑紧邻3条
每天运送乘客超过百万的地铁线,
地铁与基坑仅一墙之隔,
这一工程也被称为中国地铁上盖最高楼。
地铁隧道的形变要求必须控制在两毫米内,
为了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对地铁隧道的扰动,
中国建筑的设计师们使用了
一种全新的复合基坑支护形式,
通过一道支撑墙体,将基坑一分为二,
而“角撑”与“环撑”的合理运用,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基坑的结构强度。
扫一扫观看更多
超凡建筑的精彩建造
↓↓↓
绿色建筑!拓展幸福空间
在强烈倡议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
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能源,
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从炎炎夏日节能超过20%的达实大厦,
到雨季吸水、旱季排水的全域海棉城市,
再到实现全方位降尘除霾措施的
全球最大地下空间综合体,
加强绿色建造,
参与生态保护,
促进能源循环,
中国建筑正积极探索绿色建造和智慧建造。
▲中国首栋双标准、三认证最高等级
绿色智慧大厦达实大厦
▲全国首批示范“海绵城市”
四川省遂宁市“海绵城市”PPP项目
▲全球最大地下空间综合体、中国最大城市林带
西安幸福林带项目
中国建筑如何建造出比周边传统高楼
平均每年每平米节电40度的大厦?
如何使城市居民再也不怕下雨天?
如何在开挖300万方土方量工程的时候
避免对空气的影响?
“与世隔绝”的大厦
节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隔绝室外环境。
中建项目团队采用三银玻璃,
大大提高对阳光的反射率,
达实大厦的反射率可达到97%,
通过真空磁控溅射技术,
利用其导热性增强玻璃的隔热效果,
达到节能目的。
爱喝水的“海绵”
中国建筑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
使用的新式材料能有效吸收雨水,
既保持了地下水的充足,
又避免了城市内涝灾害。
“爱洗澡”的工地
在中建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工地,
引进喷淋系统对进出车辆和
项目环境进行防降尘措施,
环保效果十分显著。
扫一扫观看更多建造精彩
↓↓↓
超级工厂!为“中国制造”护航
曾经,中国面临“缺芯少屏”的状况,
芯片和液晶屏等高科技电子产品
只能依赖国外进口,
连生产此类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工厂
也无力建造。
这些电子厂房背后,
蕴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技术秘密
因建造要求极端苛刻,被称为超级工厂。
过去,这些建筑技术及其相关的
生产工艺被外商严格保密
为了改变这一逆境,
中国建筑开始自主建造超级工厂!
▲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
福建晋华集成电路存储器生产线项目
▲全球体量和投资规模最大的高科技电子厂房
广州超视堺第10.5代TFT-LCD显示器件生产线
▲四川省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
绵阳京东方6代线
芯片和液晶显示屏这样的高科技电子产品
究竟需要怎样的生产条件?
建造超级工厂又要面对怎样严苛的建筑要求?
马上揭开超级厂房的神秘面纱!
比重症监护室还要清洁1000倍
为了建造无尘区,
中国建筑的工程师们
挑战超高难度的建筑结构——格构梁结构,
整座工厂没有一块楼板,
几乎全部建在镂空的梁架之上。
同时还配备了10台超大功率的新风机组
和一万台超高效过滤系统,
时刻为洁净室供应新风和超干净空气。
大自然都找不到的纯净水
除了空气洁净,
超级工厂对液体也有超洁净的要求。
为了防止微尘和杂质的污染,
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生产中的液晶显示屏
要定期用高纯度水进行冲洗。
经过特殊处理后的超纯水,
没有任何杂质,
甚至可以说在大自然中
都寻觅不到此种纯净水。
“不按常理”造楼
为配合芯片行业的高速发展,
中国建筑必须加快建造进度,
中建团队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逆作法,
先封顶,再进行内部施工。
这种建造方式不仅可抵抗恶劣天气,
还能提前进行设备调试,
正适合超级厂房的建造需求。
扫一扫观看更多建造精彩
↓↓↓
智慧建造!让未来成为当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中国智慧建造方式已今非昔比。
新型智能技术不断突破,
运营管理模式日益创新。
▲全球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过去极具危险的多塔吊施工,
因智能设备“黑匣子”的运用,
彻底告别了碰撞发生的可能。
以往设计师与施工方只能通过
图纸才能展现的建筑结构,
现在通过特殊眼镜,
以立体的形式伫立于人们眼前。
曾经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建筑机器人,
现在走出了影视荧幕,利用红外技术
指挥工人们进行精准的施工。
这些似乎在未来才能看到的建造方式,
正随着中国建造的智能化,开始变为现实!
有“大脑”的塔吊
安装智能设备“黑匣子”后的塔吊作业,
如同有了“大脑”,
可以高效安全、井然有序的施工作业。
会飞的巡逻“特种兵”
无人机巡视工地概况,
既高效又安全,
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
用激光“画画”的机器人
中国建筑项目部引进的放线机器人,
利用BIM三维模型进行空间放线,
让建造师很快精准找到相应位置,
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测量误差。
扫一扫观看更多精彩建造
↓↓↓
利刃出击!解锁“建造神器”
近年来
中国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领跑者,
筑造过数不清的超级工程,
这与TA的种种“利器”密不可分!
这些神奇的设备,
正改变着传统的建造方式。
▲中国唯一古御窑厂遗址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项目
每4天就能建造一层的“造楼神器”,
独立悬空的“挂篮造桥平台”,
通过地震波原理勘测山体结构的“大山CT机”……
这些曾经国内生产不了的建造神器,
如今都署上中国建造的标签。
走近大国工匠,
感受新时代的建造传奇~
兢兢业业的“水泥搬运工”
神器高压泵机,
能够快速安全地将水泥运输至项目顶部。
神奇的“蓝色外套”
空中造楼机拥有的爬摸体系能够
在40分钟内把1500吨的塔吊平台
向上抬升3米,
是中国建筑工程项目中极大的技术进步。
为大山做CT的“小大夫”
大山CT机不需要经过爆破
即可分析出地质结构,
极大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扫一扫观看更多建造精彩
↓↓↓
中国高度、中国效率、绿色节能的建筑方式,
正不断改变着世界,
这些超凡建筑的中建匠心,
你get到了吗?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号:zgjzwx)
素材来源:中建一局,企业文化部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