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证40|雄安质量与深圳速度的跨时空对话

赵刚 中国建筑 2020-08-30


建筑即传媒!


35年前,中国建筑在深圳国贸大厦项目施工中创造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走上改革发展之路的坚定信念。


35年后,中国建筑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施工中,以智慧建造、绿色建造、创新运营创造了“雄安质量”,响亮地回答了全球对中国将建设怎样一座雄安新城的深度关切,并向全世界诠释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坚定不移地带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与意志。





建筑即史书!


这两座建筑,一座耸立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初起之时,以振聋发聩的“深圳速度”激发国人斗志;一座呈现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入口处,以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昭示中国城市建设的未来。


中国建筑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两座最具影响力、最具传媒价值、最具史书价值建筑的建造者。



中国将建设河北雄安新区!2017年4月1日,新华社的一则电闻将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一决定传遍全球。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三个真正具有国家意义的新区。在世界经济徘徊在不景气区间之时,这一消息发布犹如一声惊雷。白洋淀边原本默默无闻的雄县、安新、容城三县,因划入雄安新区而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热土。


2017年10月9日,被俗称为“雄安第一标”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正式对外公开招标。2017年11月22日,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中标公告,中国建筑摘得“雄安第一标”。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项目主要承担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培训及企业办公等主要功能。建成后可满足3000人常驻办公和500人住宿的需求。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采用投资、建设、运营、基金管理一体化模式。由中国建筑旗下四家子公司组成中国建筑联合体与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这种模式体现了联合投资、收益共享的理念,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中标后,中国建筑迅速集结施工队伍,星夜赶赴雄安。



中国建筑,这个时年排名世界500强第24位的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又一次站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上。


在“千年大计”的开局之时,中国建筑能否将这一开局之作建设成“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示范之作?世界睁大了注视的眼睛。



回望:

改革大潮惊涛拍岸处的中国路标


让我们循着这支队伍一路走来的足迹,从雄安出发,向南跨越2500余公里,落脚到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罗湖区人民南路与嘉宾路交点东北侧,将目光聚焦到地上53层,高160米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下称深圳国贸大厦)。



在以600米高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领衔的摩天大楼群中,深圳国贸大厦实在是显得有些矮小,甚至你会觉得有些不屑。


但当我们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初起之时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此时,中国第一高楼还不足120米。建设高160米的深圳国贸便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石破天惊之举。



1982年6月,中国建筑中标。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深圳承接新的全国第一高楼,中国建筑一步站到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上。


中国建筑中标深圳国贸的杀手锏,就是在主体工程投标书中承诺,要使用滑膜技术以超常规速度完成此项工程。在如此之大的工程上使用滑膜技术,当时在国内还尚无先例。


▲深圳国贸滑模施工中


1982年10月,深圳国贸动工。


1983年8月19日,中国建筑从第五层开始试验滑模工艺。失败!失败!一连三次失败!百折不挠的中国建筑人从失败中爬起来再战。1983年9月18日,在第四次试滑中,终于成功地滑出了第七层标准层。此后连连告捷。每层楼的施工速度从7天到6天、5天、4天;到了19层之后,达到3天一层。施工质量完全合格。


▲深圳国贸大厦封顶


1984年3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际贸易大厦主体工程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纪录。由此开始,“深圳速度”一词广为传播,其影响遍及全国,甚至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之一。


1985年12月,历时37个月的建设,深圳国贸大厦宣告竣工。


▲深圳国贸大厦竣工验收会


1992年1月20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登上深圳国贸大厦,发表了有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精辟论述,充分肯定了“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深圳国贸大厦也因此成为了一座见证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深圳经济特区快速崛起的建筑。


▲1984年,邓小平视察国贸大厦工地


自1985年竣工始,深圳国贸大厦领衔中国建筑第一高度六年。直到1991年位于广州的广东国际大厦竣工,深圳国贸大厦才交出中国第一高楼的头衔。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超越深圳国贸大厦高度的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仅深圳就有200米以上的建筑56幢。


现在,在深圳的天际线上几乎很难寻觅到深圳国贸大厦的踪影。但无论这些后来者有多么高大都无法取代深圳国贸大厦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星空的位置,因为它已经超越了建筑本体,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座纪念碑。



在“深圳速度”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出现了许许多多的“XX速度”。虽然也曾有些“XX速度”经媒体传播,在某一段时间、某些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很快便昙花一现了。而“深圳速度”一词却如同深深根植进人们心里一般经久不衰。


一个企业在一项工程上创造出的施工速度,何以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并成为一个时期内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代名词之一?这是因为“深圳速度”的出现,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倡导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代主旋律。作为物质实体,深圳国贸大厦自然也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座永恒的路标。“深圳速度”一词也就具有了无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科幻:

在雄安眺望世界城市建设的中国世纪


2018年5月1日起,雄安市民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近1000个团体集体参观,逾10万之众自行前来游览。



在目前交通基础设施、食宿条件均不完善的情况下,落成未久的雄安市民中心凭什么吸引众多的参观者?从参观者的描述中约略可以看到端倪:看未来的雄安新城,看中国城市的未来,看自己未来的生活。更有参观者感性地描述:走进雄安市民中心如同观赏一部科幻大片。



走到园区入口,你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智慧停车设备前,选乘无人驾驶摆渡车进入园区游览。如果你是自驾而来,LCD超清显示屏可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清晰显示剩余车位情况、入场车辆情况、出场缴费情况。在园区行驶时,与你擦肩而过的某棵树,说不准就是一棵能发电的光伏树、信号树。



当你口渴时,可以通过“刷脸”进入无人超市。无人超市的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通过电子身份识别芯片,我们只需要拿着商品通过智慧化结算通道,便可以自动完成商品结算过程。



在企业办公区二楼的休息区,你会看到一个外形酷似太空舱的休息室,这就是“共享头等舱”。进入舱内,你可以通过遥控器,开启氧吧模式。封闭的空间立刻就会有氧气输送进来。舱内配备有USB接口、写字板。对于经常需要加班的员工来说,它可以让你充分地缓解疲惫,给身体加油充电。


从企业办公区游历出来,说不上就会有智慧邮局的AI机器人员工迎面向你走来,或者与无人快递送货车不期而遇。



游历一天,想在此歇息。你可以体验一把“刷脸”入住24小时无人执守酒店的快捷与便利。办理入住时,你无须像在传统酒店那样在前台排队等候。你只需走到一台类似ATM机大小的“智慧前台”前,把身份证放在人脸识别自证系统中读取身份证信息,再将脸部对准摄像头“刷脸”秒速完成识别;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爱进行自助选房;最后用手机扫码进行移动支付,整个自助过程只要两分钟。酒店每个客房设置人脸识别门禁,无需房卡可直接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房间。



作为智慧雄安的先行项目,雄安市民中心是一个建筑群,又是一个微缩的城市。它融合了多项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智慧科技手段,彰显了“未来城市”的雏形。


游览过雄安市民中心的人,无不感慨中国建筑以央企的担当和超前的智慧建造技术打造了科幻大片般的微缩城市,打造出了未来城市“蓝本”。


▲集成化办公区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在深圳国贸大厦项目上创造的“深圳速度”,以其强大冲击波迅速涤荡全国,实现了对改革开放大潮初起之时加快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引领。其核心价值在于推动效率提升,主要贡献在于对当下的推动。是一则铭刻进历史的关于效率提升的中国故事。


在改革开放4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建筑倾力打造的雄安市民中心,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是雄安新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


创造的“雄安质量”,其影响力同样波及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引发全国对发展质量的关注。其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各界对质量提升的思考,主要贡献在于其昭示未来,是一则关于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走向的中国故事。



颠覆:

以智慧建造重新定义工程项目管理


在雄安市民中心施工现场,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无人机在工地上空全天候巡航;长出了“眼睛”、“耳朵”和“鼻子”电线杆立在工地上24小时监视违规,捕捉噪音,嗅察粉尘;地面,每一种材料的进场,人员的每一步位移,都留下数字的轨迹;地下,综合管廊里,智能机器人昼夜不眠不休地值守……



项目全景监控系统在整个工地布设11个球型摄像机、10个枪型摄像机,覆盖率达90%以上,管理人员可使用手机端随时随地查看现场监控,根据需要调动摄像头监控视角,真正实现360゚全方位监控。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吧!整个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施工现场,就如同在高度智慧的最强大脑指挥下的一场现代化的海陆空协同作战的战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位于施工现场的“前哨”并非仅仅停留在信息的捕捉功能上。


由二维码、RFID、传感器、摄像头等构成的物联网“神经末梢”,负责对物体的感知、识别、监测或数据采集。由2G、3G、4G通信网络、互联网、广电网络、无线网络等组成的物联网“神经通路”将“神经末梢”感知到的信息,传输到系统的“存储器”与“处理器”。



以BIM“骨架”为信息传递载体,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手段,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处理、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存储。最终,这些智能处理及大数据分析结果汇入到智慧建造系统的神经中枢——“透明雄安”,并由“透明雄安”为工地智慧化管理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所有终端数据都可以通过PC端访问,并将最终数据汇总到智慧建造系统的大平台和手机APP中,构成一个完整系统。



这背后,正是“透明雄安”智慧建造系统指挥着一切,它集成BIM、智慧工地、施工信息化管理等多种技术,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分析、预警。


施工现场物联网系统是“透明雄安”智慧建造系统的重要“神经系统”,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各环节的综合应用。



深圳国贸大厦是中国建筑人在那个时代的施工条件、在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下创造的时代经典,诞生于此的“深圳速度”是贡献给那个时代的宝贵遗产。


未来已来,时空转换。经过35年的砥砺奋进,步入雄安市民中心工地时,中国建筑人已经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正在引领中国建筑行业从传统建造向智慧建造转型。


中国建筑总裁王祥明在一篇题为《智慧建造开启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新时代》的报告中说,智慧建造技术已在中国建筑投资建设运营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等一批大型建筑与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较好实践。通过应用BIM、虚拟现实、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和品质;通过打造智慧工地,较好支持项目目标管理和资源管理,提升了项目协同管理水平;通过实施智慧管理,在构建企业决策分析系统、安全与风险管理系统等企业基础平台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建筑业的未来是智慧建造的未来。雄安市民中心项目不仅是中国建筑为建造智慧雄安进行的一次成功预演,“教科书”般的智慧建造成果更将成为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借鉴。



装配:

中国建筑产业大变局的出色预演


与深圳国贸大厦一枝独秀不同,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是一个分布在24万平方米土地上、由8栋单体建筑组成的建筑群。


逐一走过8个单体建筑,你会发现整个市民中心项目俨然成为中国最先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集大成者,成为推广先进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教科书。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技术、集成模块建造技术、机电设备安装数字化预制加工技术、装配式内外部墙体技术、一体化卫浴等技术……多种前沿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这里一一得到完美呈现,整个项目实现工程全专业工业化建造。



行走在市民中心园区,你会发现企业办公用房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超级火柴盒”积木,风格与其他建筑迥然不同,生动有趣。这个“超级火柴盒”的组成“细胞”,都是类似“集装箱”的标准化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其内部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已提前在场外完成,吊装拼接成型后就能直接“拎包入住”。据悉,这代表着国内工业化建造的最高水平。



标准化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是采用工厂预制的钢结构集成模块,在施工现场组合而成的装配式建筑,主要由钢结构主体结构、楼板、吊顶、内装组合而成,集成机电设备、建筑各部品于一体,水、电、空调等集成度达85%。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标准化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约有3万平方米,652个“集装箱”拼装形成各种空间业态,如共享办公、餐饮、酒店、商店、健身中心等等。


除此之外,园区其他建筑主体也采用工业化建造技术,大量使用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化混凝土,范围涵盖主体结构、二次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全专业全过程,整体装配化率超过70%。


▲数字焊接机器人


由于模块在工厂内整体预制,相比现有的普通装配式建筑,其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建筑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工业化建造不仅极大地节约材料、减少污染、缩短工期,而且在质量方面也较传统建造技术体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构件在工厂内采用数字化加工、机器人焊接,品质更高,精度已达到毫米级。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


当年创造“深圳速度”的杀手锏——滑膜施工技术早已不是中国建筑的独家秘诀,即便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建筑施工企业,也已驾轻就熟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造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然。工业化、信息化的创新成果为建筑模式的工业化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开工之时,中国建筑业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建造的前夜。


一直以引领者的姿态走在中国建筑业创新发展前列的中国建筑决定: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打造成中国建筑业装配式建筑的新标杆。



绿色:

解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谜题


“海绵城市”、“被动式房屋”、“绿色生态岛”……走访雄安市民中心园区,一个个极少听到的概念,或正在研讨中的课题,会伴随簇新的建筑群落不时撞击你的耳鼓。


在园区参观,你行走的路面由透水砖铺设,车行道由透水沥青铺筑,道路两侧设置具有雨水渗透功能的浅草沟。如果你是驾车而来,你的停车位上铺设透水混凝土、植草砖。举目所见的树池、下凹式绿地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滞留雨水……这些滞留的雨水将去往何处?如果你有一双能够穿越地表的慧眼,你会看到在你的脚下密布着雨水管涵。这些被滞留的雨水经过过滤后进入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滞蓄容积可达8000立方米。这不仅保证了园区内遭遇30年一遇暴雨时不内涝、不积水,而且实现园区雨污零排放。通过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进行雨洪科学管理,雄安市民中心为全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范例。



“被动式房屋”概念对一般社会公众来讲,还是一个生僻的词语,但在雄安市民中心已经变成现实。在这里,一座建筑可以完全不用冷气和暖气,身处其间却异常舒适。市民中心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墙体采用了多层加密,幕墙里层的玻璃总厚度达42毫米,窗户则使用铝包木的设计——外层铝材抗紫外线、抗氧化,里层使用的高温高压集中木材帮助室内隔热保温。


雄安新区位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项目又因地制宜安装了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热“烧水”,然后送到地面,经过冷热转换处理,利用电来提取能量,为园区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等提供能源,每天最多可提供100吨生活热水。初步测算,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吨。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筑多以三层为主,最高的也只有五层,分布疏朗。同时,采用高效、低成本的综合建筑节能技术,比传统建筑节能70%左右。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别具一格地设置了“绿色生态岛”,将垃圾归集分类送到可回收压缩区、有毒有害垃圾区、餐厨垃圾区预处理后再送出园区。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力推广绿色施工,建筑垃圾减量超过80%。


如果说生态设计和绿色建造赋予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筑生命,那么建筑的环保节能运营则是生命活力的释放。雄安市民中心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积极探索,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在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召开前一天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对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同时习近平强调:传统发展模式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只有毫不动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才能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中国建筑对“雄安第一标”——市民中心的完美呈现,不仅以具体的工程安全回答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对中国将如何建设雄安新区的关切,同时也对党和国家关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战略构想做出了一次实践版的立体诠释。



担当:

大国央企石写的春天故事


也许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具全国影响力工程深圳国贸大厦竣工32年之时,中国建筑中标的又是一座中国迈进新时代路里程碑式的工程。更为巧合的是,两个工程的总体量都是10万平方米。


不同的是,深圳国贸大厦工期是37个月,而雄安市民中心的全部工期仅仅是112天,后者工期不足前者的11%。


对“深圳速度”如此大幅的超越,却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虽也有媒体表达出对雄安速度的惊叹,但很快便被淹没在对“雄安质量”的赞美之中了。



由此,笔者感悟到,一个词语能否走红,并不仅仅在于词语本身,而更重要的在于产生这个概念的环境或者说是促其生长的土壤。“深圳速度”一词的流行是如此,“雄安质量”的走红也是如此。一个代表了改革开放之初国人对高速度、高效率发展的追求,一个反映了历经40年改革发展走进新时代的国人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渴盼。


“深圳速度”与“雄安质量”,跨越2500余公里的空间距离,一个发生的南天,一个发生在北国;跨越约35年的时间隔阻,一个叙写在改革开放大潮初起的第一个春天故事里,一个叙写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第二个春天故事的破题之时。如果跨越阻隔做一条时空连线,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故事实则是一个以改革开放红线贯穿的中国故事。


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前无古人的巨大变迁。作为“深圳速度”与“雄安质量”两则故事的“创作者”,中国建筑自身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如果我们同样将深圳国贸大厦工程与雄安市民中心工程作一条时空连线,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则衔枚疾行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国央企崛起的中国故事。


中标深圳国贸大厦工程时,中国建筑刚刚组建成立;雄安市民中心竣工之时,中国建筑已经位列世界500强第23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在这两则故事之间,中国建筑承建了国内90%以上超300米摩天大楼、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1/3城市综合管廊、1/2核电项目……


中国建筑一路砥砺前行,在用石头撰写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故事的同时,也撰写出在担当中前行、在前行中崛起的大国央企传奇。


《壮阔历程——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

中国建筑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专刊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专刊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号:zgjzwx)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