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
小崔睡眠不好,在文章《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里,柴静说小崔是“在这样的夜里,一直醒着的人。”
醒着的人都是孤独的,柴静又何尝不是?
在任何一个时代,清醒者都是少数,沉睡者和装睡者则占绝大多数。对于后两者来说,逃避往往是快乐的,真相反倒是痛苦的,甚至是绝望的。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设计了一个洞穴,里面住着一群被绑的囚徒,其中一个人有机会走出洞穴,见到了洞穴外面的世界。
这时,他可以回到洞穴,并告诉同伴事情的真相吗?
柏拉图认为,告诉其他人真相是危险的,他会遭到同伴的嘲笑。如果他释放同伴,还有可能会被同伴逮住杀掉。
这些同伴之所以不愿意离开洞穴,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洞穴世界。
要让洞穴人走出去,就必须要有唤醒者。
清醒者注定孤独,但总有一些人不愿冷冷的旁观这个世界,而是执拗的要去做一个唤醒者。
小崔的信念是“中国人不能傻死”,而柴静则说,“我不是多怕死,是不想这么活。”
唤醒者必定有风险。于是,在被人视为时代良心的同时,她也招来了无数的污辱和嘲笑。有人污蔑柴静是资深烟民,也有人嘲讽她是表演者,还有人则认为她打扰了自己的酣睡。
真相像一束光,刺痛了那一双双看惯了黑暗的眼。
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说,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之中的时候,都会集体智商下降。因此,愚蠢总是轰轰烈烈、熙熙攘攘、顽固不化、络绎不绝……愚蠢总是成群结队。而智慧的清醒的,往往孤独至痛,不被欢迎。
清醒者是不受欢迎的,清醒者的思考是孤独至痛的,所以人们习惯盲从,习惯人云亦云,习惯浑浑噩噩。
喜欢柴静,就是喜欢她的独立思考。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柴静借用了胡适之的话,“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柴静这样说,她也做到了。
身处大时代的人们习惯于宏大叙事,却常常忽视了组成这个大时代的无数个具体的人。
喜欢柴静,是因为柴静会用小视角去看一个个具体的人,看这些具体的人的欢歌或悲哭,然后看见这个大时代的光芒和背后阴影。
她去采访为5毛钱发票将铁道部告上法庭的律师赫劲松,她去采访为农民工小学被拆迁而落泪的中央财经小组主任陈锡文,她去采访地震后深山里的家庭……
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喜欢柴静的声音和文字,柔软,没有戾气,她总能把那么多社会现象用最平实却最深刻的语言表达出来。她是“非典”期间首个进入隔离病房采访的人;他是《新闻调查》里那个总是在不屈不挠地追问真相的人。她的声音和文字像一束温暖的光束,照进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最深处的光亮与黑暗,也触摸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和冰凉。
即使看过太多的悲喜、美丑,她始终保持着内心近乎理想主义的赤诚,所以她会说:“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那条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社会是有规则的,不是随性而为,不是暴力、滥交、背叛、屠戮!”
“就像叶子从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在《看见》一书的序言里,柴静这样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看见》发布会演讲
当一座城市从暗夜里睁开眼,就会陷入喧嚣;可当一个人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反而会止于孤独。
对于所有近乎人身攻击的指责,柴静选择了沉默,没有人能知道这个孤独的女生独自吞下了多少委屈!所以她才会说:“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她才会说:“每一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曾经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舆论喧嚣,柴静在《穹顶》以后选择了隐退。她的微博更新停滞在2016年1月1日对新年的问候,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当有人再遇见柴静时,她已是邻家大姐,一个略显消瘦的中年女子,远离了俗世的是非对错,也不再理会那些扰攘的争议。
欣慰的是,数年过去,柴静并没有被忘记。但凡有大事发生,仍有人在期盼那个瘦弱又强大的短发女子铿锵地发声!
在爱她的人心里,纵使容颜老去,依然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