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择校】北京理工考研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拥有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实验区、珠海校区和秦皇岛分校。
北京理工大学创立于1940年,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学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英国QS“世界大学500强”中,位列入选的中国大陆高校第15位(截止到2016年12月)。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专业学院,拥有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材料、化学、物理、数学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形成了“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和理工并重、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现有教职工3342名,汇聚了15名两院院士、29名“千人计划”入选者、3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9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高层次人才;拥有1个“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以“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建校以来的近30万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40位院士;有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面向国际,学校已经与6大洲66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多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等50多所合作院校设立学生交换项目,形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全球网络。
02材料学院介绍材料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航天、航空、航海、信息、国防等高新技术进步的基础。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于2002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原化工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及学校材料研究中心组建而成,2015年5月化工学院能源与环境材料学科方向并入本学院,位于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
材料学院下设高分子材料系、金属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能源与环境材料系。设有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能源材料与器件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已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材料学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60人,招收硕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50多人。
材料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18人,其中包括教授和研究员39名、副教授56名、博士生导师4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杰青)2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3名、北京市科技新星和优秀人才各5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阻燃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教育部火安全材料与技术工程中心、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动力电池与能源材料工程中心、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与绿色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由众多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组成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基地,教学与科研实验室面积达10000m2,建成了能支撑材料学科各方向的系统研究平台,设备资产总值达1.5亿元,具备了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中材料科学与技术重大问题的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终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国防需求,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毁伤与防护材料、含能材料、材料表面工程、功能高分子与阻燃材料、先进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光电信息材料物理与化学、能源与环境材料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承担了众多国家重大及重点科研项目,近3年科研经费超过2.5亿,取得了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相关科研成果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近5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00余篇,EI收录论文600余篇,授权专利100余项,主持编写教材、著作20余本,在国际、国内刊物任编委以上职务20多人次。按照国际权威学科评价机构ESI的评价,自2010年开始,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进入世界前1%。材料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至今已为国家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材料学院重视外向型学术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联系,建有阻燃材料、材料表面工程和新能源材料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先后与国内众多研究所和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与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03方向介绍1.含能材料:主要内容包括高能量密度化合物、含能聚合物、纳米含能材料、功能含能助剂的分子设计、合成与制备工艺,高性能固体推进剂及装药技术,固体推进剂成型工艺与应用,包覆层与绝热层材料技术,高能混合炸药及装药技术。
2.毁伤与防护材料:内涵中包括树脂基复合材料,以战斗部材料和装甲防护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
3.材料表面工程:主要包括表面特种涂层结构-功能一体化的优化设计、涂层制备过程全程模拟与性能预测、表面涂层加工及微结构控制、涂层性能测试与表征以及特种涂层新型原材料设计与合成等。
4.先进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材料的各种先进加工成形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材料加工成形与材料组织及性能关系研究、材料加工成形的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研究。
5.功能高分子与阻燃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医用材料、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及阻燃材料等的研究。
6.低维材料物理与化学:各种零维、一维、二维光、电、磁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特别是高性能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在发光、太阳能电池、吸透波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7.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各种新型化学电源、物理电源的关键材料及其工程应用技术,各种新型绿色能源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仿真模拟、性能预测和经济性评价,能源材料制备与应用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三废处理过程中的理论问题,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
高分子材料系教师:柴春鹏、陈树森、陈煜、葛震、郭晓燕、何吉宇、金韶华、李国平、李建民、李健、李丽洁、李晓东、李晓萌、李永红、罗运军、邵自强、孙成辉、王飞俊、王文俊、王晓青、夏敏、杨荣杰、姚维尚、翟进贤、李文铎、张大伦、庞思平、王建全、李生华、李玉川、黄木华、邹美帅、束庆海、李杰、李霄羽
材料加工工程系教师:刘吉平、王银杰、刘颖、赵修臣、程荆卫、张朝晖、王全胜、范群波、于晓东、柳彦博、马壮、王扬卫、鄂大辛、张洪梅、宁先进、李红、刘玲、李洪洋、陈为为、高丽红、郑冰
金属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系教师:王富耻、王迎春(小)、刘金旭、李树奎、程焕武、王琳、薛云飞、李云凯、王迎春(大)、朱时珍、杨素媛、谭成文、程兴旺、刘娟、王鲁、赵建国、聂志华、才鸿年、苏铁健、冯新娅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教师:曹传宝、冯增国、董宇平、曹茂盛、张爱英、李祥、佟斌、翟华璋、叶霖、马西兰、许兴燕、陈卓、石建兵、钟海政、张加涛、刘佳佳、李静波、赵永杰、徐萌、常帅、陈棋、刘佳、李煜璟、金海波
阻燃实验室教师:李向梅、杜建新、张维、郝建薇、李定华、仪德启、张文超
能源与环境材料系教师:吴锋、李玉平、陈实、吴伯荣、辛宝平、吴川、陈人杰、李丽、谢嫚、穆道斌、张存中、任旭梅、白莹、黄擎、王敬、苏岳锋、郁亚娟、姚莹、郭兴明、李月姣、卢赟
04考研情况介绍2016年环境与能源方向才划入材料学院进行招生的,可能是由于刚开始没有人注意到,所以这些年招生情况不是特别好,目前有几位是调剂过去的,但这种情况也会逐渐消失,所以考上与否会有一部分的运气成分,实力是主要的,这是我们可以改变的。18年出现北理工复试分数线陡然下降,一方面原因是大家都看到了去年分数线359较高,报的人可能不多,另一个原因是环境与能源方向未报满和一部分扩招。18年刷了一部分高分学子,主要原因是复试没及格,所以两个阶段,初试前死磕初试,考完初试立即进入复试复习阶段,即使压线也别放弃,今年有好几个逆袭的。
另外,北理工招生目录中点明的招生人数里包含了推免,大家需要在学院官网公布了推免人数后进行一个统计,这样你才能确定的知道每个方向招多少人。
再有就是材料学院划复试线的时候只按照学硕专硕划线,不会因为你初试的题难了简单了复试线就有所不同,这点还是需要注意的。初试选择的专业课直接决定了你复试的方向。像我们今年的同学之中就有想选择环境与能源方向,但是初试却选择了839,这样,你复试时只能是金属组,大家这个要注意。
4.1各年复试分数线
4.2拟录取情况说明
4.21 招生名额明细
说明:“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和“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以及入学后培养工作均委托材料学院进行。
4.22 拟录取情况简单说明
一、复试分数线:
材料科学与工程:315(50,75)
材料工程:300(45,68)
①化学方向
学硕:推免20个,录取21个,初试最高分 415分,最低分329分(复试分很高),所以复试也很重要,保证75+
专硕:录取37个,最高分402分,最低分306分 (注意:复试分低于60分不录取不调剂)
②金属方向
学硕:推免:27个,录取16个,最高分395,最低315分(复试分很高,逆袭)
320以下的两个,复试分都是80+
专硕:录取39个,最高分378分,最低分300分
③能源方向
学硕:推免14个,录取10个,最高分405,未报满有7个调剂
专硕:录取18个,未报满,院内调配12个,最高分390,最低分300分
附:拟录取名单
2018年材料学院拟录取名单(化学方向)
PS:只截取一部分
2018年材料学院拟录取名单(金属方向)
PS:只截取一部分
2018年材料学院拟录取名单(能源方向)
PS:只截取一部分
未录取名单
5.1招生目录(2018版)
详情请点击原文阅读
119复试【19复试】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复试情况介绍
【19复试】华南理工大学935《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综合》考研复试情况介绍
【20择校】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及晶体材料研究所考研复试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