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择校】北京工业大学考研情况介绍
1. 北京工业大学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西邻西大望路,南抵双龙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六个校区;占地面积93.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9.0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32个,包括信息学部、城建学部(由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交通学院等4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组建)、文法学部(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知识产权学院、北京知识产权研究院等5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组建)、材料与制造学部(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古月新材料研究院等6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组建)、应用数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樊恭烋荣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京津冀绿色发展研究院、北京科学与计算工程研究院、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应用统计、社会工作、教育、艺术、工共管理、金融、法律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7个培养领域;64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为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在2017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位居亚洲第107位,国内高校第26名,8个学科进入QS全球排名前400。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
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其他科研基地4个。2015年“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2017年“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群”(核心学科包括土木、环境、交通工程)入选教育部一流建设学科。
截止到2017年年底,在职教职工总数2965人,其中专任教师173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全职双聘院士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入选者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 入选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在校学生24500余人,其中研究生7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建校58年来,学校已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14万余名毕业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26000余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正发挥着骨干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现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科学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
学校将继续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精神,努力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面向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需求,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开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征程,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 北工大材料学院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下简称材料学院)于1997年正式成立,材料学科始建于1960年。本学科以“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为办学定位,贯彻“内涵发展、自主创新、人才强教、资源统筹”指导思想,坚持学术团队、学科方向、基地建设的统筹发展,积极适应首都经济和城市建设需求,以电子信息、环境与能源、城市建设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功能和结构材料研究、制备及成形加工和应用开发为主体,结合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视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优势明显的生态环境材料与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难熔金属与稀土功能材料、绿色连接新材料技术和有实力的先进结构材料、光电材料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多门类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现下设3个研究所、3个教学系、2个中心、1个学院行政机关,分别为生态环境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材料加工技术研究所,金属材料系、非金属材料系、资源循环材料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工程试验中心和学院行政机关。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北京市特聘教授岗位、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态环境材料及其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八批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环境友好新材料技术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在职教职工142人,院士2 人(其中兼职1人),博士生导师29 人(其中兼职2人,跨学科2人),正高职称36 人,副高职称52人;新进教师3人,退休1人;聘请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著名学者20 余人为客座教授。近年中,不断深化机构改革,注重学院内涵及外延的协调发展,完成了学院行政机构调整,形成目前三所、两中心的二级业务行政机构。形成了院士领衔,“杰青”、“长江”带头,中青年教授为主体的优秀学术团队,并获得了科技部高技术创新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创新团队等。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科技工作、材料行业科技振兴输送了专家人才。
学院围绕“创建特色学科、培育实用人才”,以研究生和高水平本科生培养为核心,培养工程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贯彻“厚基础、重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主导思路,设立公共基础课、一级学科公共专业基础课和方向模块课的“三段式”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形成了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近年来,学生中涌现出很多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多人获得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市级荣誉;在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相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多项科技竞赛中获奖。2015年学院一次就业率为98.60%,就业单位性质为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业及三资企业,就业领域涉及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材料加工制备、电子电力、交通市政、材料产品销售等多方面。此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深造率逐年递增。
学院以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学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造就拔尖人才”为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确定了“人员进团队、项目进方向、设备进平台”的学科建设原则。在国家‘211’工程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支持下,创新地研制了国内唯一的真空阴极原位试验分析设备、最全的材料生命周期分析(LCA)基础数据库和评价系统、最大的放电等离子烧结(SPS)与纳米制备一体化装备等标志性科学研究平台,建成环境友好先进材料制备加工、性能测试、微结构分析及计算模拟等学科公共平台和工程化试验研究基地,带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体建设,培养和形成较强的一级学科综合实力。
同时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强调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联合建立相关研究基地,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2012年获批建设“首都资源循环材料协同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碳基纳米材料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结合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多门类材料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针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开展区域材料物质流环境分析、环境电磁波污染评价及防护研究;针对当前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开展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材料、废弃物再生资源及无害化处理等研究;针对新能源与应用,开展新型太阳能光电薄膜、二次电池电极材料;针对首都先进制造业中提出的材料加工新技术与新材料,开发高性能、低成本且环境友好的关键材料,以及相应的清洁生产新技术等。研究成果直接促进北京市新材料行业、现代制造业、建筑业、环境保护行业的发展,为建设宜居城市和创建首善之区服务。
3. 方向介绍
4. 历年招生情况介绍
北工大地处北京首都,且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市属211,其地理和就业优势是其他工科类重点高校所不能比拟的,再加上考研难度比较保守,风险较低,所以适合于想报考211院校但又不想承担太大风险的考生报考。
自从12年以来,报考人数急剧上升,导致过国家线的人数激增,从而其研招办在划定复试线的时候做了较大调整,报录比首次超过1:1,这样一来,除了对初试的要求提高之外,加大了对考生们的复试的考察。
2013年“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人数增加,学校材料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17年“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的报名人数直接上升到了600以上,也是第一年北工大的专硕分数线远远超过国家线,与学硕的分数线就差10分
2018年虽然专硕分数线回归到国家线,但是从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的考研趋势来看,2020的考生更要好好准备初试。
专硕和学硕差别不大,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英语二,稍微比英语一简单一些。其实学硕专硕是并列的没有高低之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学硕与专硕的报名比例比例已经相当接近了,而且近年来专硕的报名人数已经超越了学硕人数。
就专业课而言,初试指定教材是《材料科学基础》,就是北工大出版的那本,每年大纲指定的都是这本,同时还会有其他几本教材,考生要及时关注北工大研招网的信息,大概在每年暑假公布。
很多考生在复习之外,会对其他方面有所顾忌,例如报考北工大是否能被公平对待的问题,有无招生潜规则等等。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北工大的复试是很公平的。公平就意味着过了初试仍不可松懈,必须全力以赴地积极准备复试,每年都会出现高分被刷现象!当然低分逆袭的情况每年也有,所以复试一定要认真准备。只要过了复试线,绝对是有机会的。
4.1北京工业大学历年的报名人数
4.2北京工业大学历年复试分数线
4.3北京工业大学历年录取名额
5. 初试及复试科目
6. 复试通知
2019 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
一、复试组织管理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 工作职责及工作基本规范:
以科学实践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态度,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负责 为学院选拔人才,按时完成研究生复试工作。
承担复试内容: 复试小组的成员负责对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专业知识的应用以及考生
综合素质和其培养潜力进行考核并及时给出考核结果。
二、复试准备工作
1、制定复试方案上交研究生院。
2、对所有参加复试的教师进行招生政策及纪律方面的培训,做到以人为本,服务教师考生,严 守复试纪律,顺利完成复试任务。
3、学院复试领导小组将全程监控学院各复试小组的复试情况,并对复试过程进行监督。若出现 复议情况,学院将积极了解情况,以负责的态度将情况整理上报研究生院,并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处理。 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三、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1、复试的程序、复试时间、地点安排: 材料学院分复试小组进行研究生复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2、笔试试卷命题、保密,监考、考场安排:
笔试试卷命题由各学科负责人指定命题教师进行命题,统一印制,并由招生负责人统一保管。 考生笔试监考及考场安排由招生负责人负责。
3、复试比例:
参加复试的考生按拟录取人数的 120%~150%组织,采取差额复试。 4、复试考核方式:
外语听说能力(10%)
笔试(40%):含专业基础知识笔试。 综合能力考核(50%):综合面试,对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外语口语、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
的考核。
5、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的具体办法: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安排在综合面试中进行6、考生查询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的时间及公示在学院的具体地点、位置、起止时间: 学院将于 4 月 2 日在材料学院教务科橱窗通知栏公示复试成绩。
7、调剂工作安排:
(1)相关学科/专业(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专业 0202J1、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专业 0805J2)调剂 系统开关闭时间:2019 年 3 月 20 日 9:00-21:00。
(2)调剂具体要求: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专业(0202J1):总分和单科成绩符合国家线要求,第一志愿报考学科(专
业)或者专业背景为经济类的考生优先。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专业(0805J2):总分达到国家线,单科(满分=100 分)的科目不低于 45 分,
单科(满分>100 分)的科目不低于 85 分;第一志愿报考学科(专业)或者专业背景为资源循环科学 与工程专业的考生优先。
(3)调剂工作程序: 按照调剂政策遴选合格考生,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或进行志愿解锁操作,电话通知
考生是否接受复试通知或待录取通知。
(4)调剂复试办法: 按照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要求进行。
8、公布学院考生接待电话和院招生领导小组受理考生投诉的监督举报电话: 学院考生接待电话: 67391705 招生领导小组受理考生投诉的监督举报电话:67396091、673917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 年 3 月 18 日
复试名单
北京工业大学2020年考研资料已经火热上线!!!
资料介绍及购买
复制以下链接浏览器打开
http://suo.im/4ygpDA
购买请认准唯一官方淘宝店铺:材料人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