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经验贴】两年在职考研,谁的青春没有浅浅的淤青
不知不觉,2020年研招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我也感觉我的青春消逝了,此刻,我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回忆想和研友们分享,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由于自身的专长、爱好、环境问题,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的方法由于熬夜太深,对大家可能有局限性,在这里不多提,只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考研的经历。
2018年,我本科材料系毕业,那个时候,没想过考研,就找了一份工作,大四最后一个学期,萌发了考研的想法,兜兜转转,选定了魔都的一所211——上海大学。2018年7月,我去深圳就职,同时备考(考全日制),由于我在职备考,遇见了很多麻烦,比如异地在职报考的条件,这一年,身体不适、工作忙碌。咬紧牙齿我撑了10个月,结果304分,专业课78,也算进了复试。2019年3.29,那一天,下雨,天气完美地契合我的遭遇。复试结束,我是为数不多的复试被刷者,一时间,心态炸裂,感觉10个月的忙碌付之东流,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我不敢接受,我每天熬夜两点的付出竟然没有回报,当天下午5点,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坐飞机,却缺了一抹欣喜,多了几分惆怅。回到深圳,我休息了一周,原本想着不可能二战的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二战。
2019年,同样在职考研(全日制),刚开始想头铁一次,继续考上大,最后换了目标学校——东北大学,一个被这个时代几乎遗忘的大学。东大的材料系学硕2019改了专业课,由材科基改为大学物理,一个让很多人都头疼的学科,讲道理,大物学起来真是让人有一种想撕书的冲动,难,通篇基本全是受力分析、计算、作图,什么滑轮,木块在车上滑动,物体转动,这些模型想想都后怕。由于新改了初试科目,我们只有一套不全的真题,所以能复习的除了教材还是教材。刷了一遍,感觉不咋样,刷了两遍,基本题可以做,稍微难一点的不行、到第三遍,能做出80%的题目(大物教材课后题较难),第二年印象最深刻的是10.15到12.22/23,我由开发部调去品质实习学习,这一调动完全打破了我原来的打算,在新的部门,工作重,加班多,很多时候周六周日全部加班,在那一刻,有点慌,感觉这么下去这一年也完了,基本上没时间去学。我记得考前一月,我请了5天假,加之前后周末,总共8.5天(第一天上午还去加班),这个8天半决定了这一年的胜局,这段时间少睡觉,多学习,基本全是外卖,疯狂恶补专业课大物。随着时间推移,书越买越多,草稿纸越来越厚,笔用完一支又一支,我记不清做了多少套卷子,记不清用了多少笔,记不清往常的节假日,我仿佛和这个社会脱节了,不再打游戏,不再出去玩,不再看综艺,追电视剧,只会在乎笔记本上勾画的红、黑色标签,在乎墙上一个个划去的日历。2020.2.15下午14点,辽宁第一个查分,除了激动,紧张,没有其他的心情,最后成绩387(69/61/116/141),很开心,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由于疫情问题,今年选择网面,我乐了啊,不用请假(依然在职),不用来回飞了。网面准备工作和往年基本一样,除了设备。复试中,由于毕业两年,略有瑕疵,不过无伤大雅,还是看到了待录取的通知,这一刻,我的两年考研生涯也就结束了,我的青春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很多人考着考着,累了,不想努力了,想停下来歇一歇,我告诉你们,千万别停,在这个百万考生过独木桥的时代,你停了,你代表着你退步了。《平凡的世界》有这么一句话:我不啼哭,不哀叹,不悔恨,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同样考研政治思修也背过一句话,青春都是奋斗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我相信,不管各行各业,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两年在职考研,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恐怕整个心酸也只有当事人最有体会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劝大家全日备考,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校(个人觉得东大985中略逊),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很多人曾问我,这么备考,累吗?我都回答同一个答案:算不上累,但是很充实,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我很喜欢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逼得走投无路,或许这就是青春吧,多年之后,这段回忆可能比那一纸通知书更具有价值!
徐涛老师说过,那些下定决心考研的人最终都考上了,总之,坚持,坚持!最后祝愿大家圆梦名校!
欢迎加入2021年东北大学考研交流群,群号:692286132
在此,材子考研真诚邀请成功上岸的小伙伴,积极向我们投稿,分享你的考研这点事,只要投稿,材子考研会免费给您邮寄一套精美的马克杯,并发布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
投稿邮箱:caizikaoyan@163.com
邮件主题:经验贴-考研院校-署名-文章标题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