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央立案审查孙政才!熟人眼中的孙政才

2017-07-26 我们的呐喊


2009年3月20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因为“他是最了解孙政才底细的人”。


眼光·思路·糯玉米

“孙政才是我的同门师弟,我们师从我国著名玉米研究专家陈国平教授。当年,北京农科院招收的研究生非常少,作物所只有七八个研究生。陈教授是所长,只带了我们两个研究生,我们的研究方向是玉米栽培。”赵久然的办公室极其简单,也很安静。

 “那时候我们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生产实践,从实践中找问题,通过理论再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锻炼了孙政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到这里,赵久然话锋一转:“他喜欢开玩笑,说话也很幽默,很多时候只要他出面,多复杂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赵久然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他们工作都很忙,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孙政才身高近1.8米,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中锋,“三步跨篮动作很潇洒,球投得也特别准”。由于没有时间,加上打篮球总是打破眼镜,后来他就慢慢放弃了。但是,孙政才比同龄人都眼光长远,他一直坚持挤时间学英语。结果他有了一个去英国进修的机会,因为他过硬的外语水平,无人竞争得了。

1987年参加工作后,孙政才先后任北京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长、所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越来越高的职位,也锻炼了他越来越开阔的思路。

当上农业部长后,孙政才仍时不时“要求”和老搭档赵久然见一面,一是说“怕忘了自己的老本行”,二是说“惦记着吃老赵实验田里种出的新品糯玉米”。


出息·勤奋·粉笔头

熟识孙政才的人,普遍认为他“很山东”:除去一副眼镜,那面相、肤色、身高和性格,都给人些许粗犷之感。

1963年,孙政才出生在山东荣成市一个叫五龙嘴的海边村。每当有记者前来采访,热心的村民都会把一本《五龙人》村志搬出来,做一番详细的介绍。当然,他们重点推出的自然是孙政才。因为“孙政才是五龙嘴村有史以来学问最大、也最有出息的人”。这话就写在村志上。

有人指着临街的一栋红瓦房说,那就是孙政才的家。院门上着锁,“孙政才的父母平常在荣成市里生活,逢年过节会回来住住。”

据孙政才当年的小学体育老师张树皆等介绍,上小学时孙政才个子就高,性格平和,甚至有些腼腆,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中学是在荣成上的,离家远了,他就一直住校。那时他家里条件不好,每个周末要回家背干粮和咸菜。但他总比其他同学早回校,抓紧时间学习。

《五龙人》村志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同所有的成功者一样,他成功前面付出的是辛劳的汗水”来评价孙政才的“成才”,并以此激励村里的后生们。

村志里还收录了关于孙政才勤奋学习的典型事例:为了备考研究生,1984年的寒假,孙政才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度过的。数九天,夜深时寒气逼人。为了御寒,他披着大衣,再用毯子包着腿和脚。

这里说的是孙政才在莱阳农学院(现为青岛农业大学)读大学时的事。实际上,在莱阳农学院还有一个更经典的例子,一直在师生中传为美谈。

在读大三期间,孙政才与一位辅导教授一起搞小麦品种实验,不慎将一个粉笔头丢失在做过土壤成分分析的试验田里。在常人看来,区区一个粉笔头丢在田里没啥关系。但严格的教授认为,它会改变一部分土壤的成分结构,就有可能影响一颗或几颗种子的发芽、生长,进而影响到整个实验的效果。于是,教授要求孙政才将试验田认认真真地再翻一遍,无论如何要找到那个粉笔头。尽管孙政才身强体壮,但等他找到那个粉笔头时,已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背痛。然而,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这件事的意义,对孙政才的教育和影响却非常深远。


风格·机遇·差额票

孙政才在北京顺义区(原顺义县)的经历是不能不提的重要一段。

1997年,根据中央人才选拔计划安排,北京市决定派孙政才到郊区县政府任副职,至于去哪个区县,可以自己挑选。

“孙政才选中了顺义县,这说明他的眼光很独到。顺义县的特点是农业基础好,这可以好好发挥他的专业特长,而且顺义县的工业很多,工业发展在整个北京市的区县中也很靠前。”虽然已过去数年,顺义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对孙政才依然印象深刻。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他(孙政才)当时提出了加快顺义县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要求各级部门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流程,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这实际上是他一贯的风格,办事不拖泥带水,效率很高。”

孙政才上任不久,正赶上顺义撤县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在孙政才分管的领域里,就像在自己的试验室里做实验一样,“运用严谨的理论和科学的统筹方法”,将每一件事安排得井井有条,高效而成果显著。当时,顺义一些机关人员私下里亲切地称孙政才为“孙有才”。

突出的成绩和较好的口碑,让孙政才在几年的时间里连连高升:从副县长到区长,再到区委书记。

然而,孙政才的“爆发力”也许才刚刚显现。2002年,北京市委常委改选,按照差额一人的规定,市委将的孙政才增为候选人。当时外界并不看好孙政才,认为他可能只是充当“差额票”的角色。因为孙政才当时只有39岁,而且当年2月他刚刚从区委副书记、区长晋升为区委书记,实在太“嫩”了。不成想,选举结果大大出人意料,北京市的党代表们“偏爱”高学历和做事果敢的孙政才,竟然将一位原市委常委给“差额”掉了。半年后,孙政才出任北京市委秘书长。

2006年12月,机遇再次青睐这位“有准备的人”,离开农业老本行近10年后,43岁的孙政才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农业领域,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


来自《环球人物》



广告商请加微信小号:327823066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




这是杜军同学做的原创微信公众号——呐喊的话事人。下面是公众号的二维码,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关注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