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美札记2: 征服自己内心的世界; 兼谈女性学者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云峰主, 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1-04-22

云里峰案:

前篇是云峰主在疫情期间健身跑步机上写下分享在微信圈里的。后篇是里峰主引申开感而发添的附记。文中人名地名皆可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女性学者能兼顾家庭和学术吗?


云峰主


今天讲讲我读博最要好的同学,她是F国人,叫洛萨。她笑起来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刚到美国正感孤苦伶仃的我,一下子就和她走近了。她和玛丽亚不同,是个低调的学霸。能和学霸做朋友是天赐的礼物,是差生进步最好的捷径,她做的课堂笔记全被我借走补漏了。作为回报,我请她吃我做的中餐,一来二去我们就成了闺蜜。


洛萨的未婚夫杰克住在遥远的多伦多,惨淡地经营着替人打印商店招牌和名片的小本生意。洛萨用短短两年时间修完了所有学分,并顺利通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离拿到博士学位只差写个论文和。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随即决定和男朋友结婚并离开学校移居了加拿大。在那之后的年月里,她花了大量精力去照顾有点童心未泯和任性的丈夫,帮他打点那好像很难有起色的小生意。后来还在天主教堂里做事来贴补家用。起初她还试图用零散的业余时间来完成博士论文。但美国正儿八经大学的博士论文,可不是像二三十年前那样有人号称利用一个什么感恩节加圣诞节面壁发奋就能写出来的。她身边没有指导教授,没有一见面都互倒苦水的同学,没有学术讲座,没有研讨会,没有伊利诺大学庞大的图书馆资源,没有研究经费,最终没有完成学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曾经建议她可以先留在学校,把论文写得差不多了,再和老公团聚。但她接受不了,她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留学生结婚后可以和配偶长期分开,在两地上学或者工作。在我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看来,她的人生轨迹本应是这样的:完成学业 —— 找工作 —— 完成第一本 —— 评终身教职(tenure)—— 完成第二本书 —— 评正教授 —— 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 荣休。结婚可以安排在这个时间轴上的任何一点,而大学都没上的杰克,应该全力支持优秀的太太完成学业,然后把他的生意搬到太太工作的城市。但我这样指指点点是很令人讨厌的,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现实的考虑。


我只是感慨我的好朋友洛萨虽竭尽全力,仍无法兼顾家庭和事业。那些选择留在学术圈的女性,从学生熬到tenured教授,一边要应付做研究写论文的压力,一边要考虑婚姻家庭,一路闯关打怪坚持到最后,何其不易!

我周围的很多女同事,因为全心致力学术,要么不婚,要么两地分居,要么不要小孩,或者等人到中年拿到终身教职后才要小孩,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才知道。


照片由云里峰提供

追随自己内心的喜乐和宁静,或许胜过争当那弄潮儿,来的更有意义


里峰主 附记:


当从微信朋友圈中读到云峰主上篇札记时,心中也是感触不少。因着云峰主的缘故,我转学到了她的学校上法学院,因此和洛萨夫妇俩很快也就熟了,曾多次一起吃饭。洛萨虽然是从外国来美留学生,但她的英语是那种稍带点口音却流利得像母语(native speaker)的水平(就像来自新国和南亚不少国家的留学生那样。听惯了英美口音的中国留学生觉得他们的英语听起来较难懂,但是英语是母语的人却经常觉得听他们说英语比听中国或其他东亚留学生更容易)。而且洛萨的英语写作也很棒,学习上悟性强,对传播学理论课驾轻就熟。只要她自己不放弃,假以时日,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在一个大学找到一个长期正式教职是很可能的情况。但是,她选择了顾及男友的感受和自己重视家庭的理念,几乎是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旁人看来可能美好得多的事业前景和后半生的人生道路。


她和男朋友的想法,同我们这些当年从中国大陆教育体系下出来的留学生有很大差别。我们接受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经常是将学业和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没有学位,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还结什么婚?放弃一个从世界知名研究性大学老牌传媒专业重镇几乎能稳拿到手的博士学位,去和一个连稳定工作和收入都没有的男友结婚,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可能觉得几近疯狂crazy? 但是,他们没有过多顾及别人的想法和议论,选择了这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这一过就是二十年了。虽然也有过一些曲折和困难,但总体上好像他们过得也不比别人差,也不见得比当初她去完成博士并从事学术研究的选择就差。虽然经济上拮不会太宽裕,但洛萨后来在教会找到了一个带福利的财务工作,已经上班好几年了,所以家庭收入也有基本有保障。夫妻俩相濡以沫,感情好像也不错。


或许是受了洛萨的刺激,要证明自己作为女性可以成就另外一种可能,也或许是里峰主更懂得太太的优秀所以更愿意大力支持和鼓励, 云峰主一咬钢牙,顺利读完了博士,在未毕业前顺利地拿到了两个研究性大学的教职。里峰主一年后也以ABD(all but dissertation 即博士候选人)身份试水结业市场,也幸运的拿到了两个教职。雇主也将云峰主从前大学挖了过来,除了她原来学校的专业实力很强之外,还借助于她创立了一个专业(十年后已变成了校园里几个学生增长最快的专业之一了)。云里二峰主后来也按部就班出版文章和专著并顺利评上了终身教职(tenure)。也在郊区买了房子生儿育女继续教书育人,天天出席着学校那永远开不完的行政会议和校外那多得自己都忘了次数的学术会议,一切好像都很吻合了北美中产阶层对自己人生理想规划。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思量,这种人生选择本身,并不能保证就一定比洛萨夫妻俩的选择“更好”或者更能通向自己的幸福人生。云峰主在孕期坚持写完论文并在带着幼儿的情况下顺利出书拿下tenure的艰辛和付出,并不是每个女性学者都愿意去尝试或者都会觉得自己因此会过得更幸福的。

因为幸福与否,开心有无,都是自己个人的感受,这和别人的印象和看法无关。


里峰主在美国博士班时也有个同学,名叫麦克,他的故事同洛萨的故事异曲同工。麦克是美国法学院法律博士(J.D.即Juris Doctor)毕业,后来辛辛苦苦地过了律考,并当了几年律师。一个当地人艳羡的律师工作,并没给他带来多少乐趣。他于是决定回到学校攻读政治学博士,读了一年不到,他又决定拿个教师证,放弃博士项目,去找了个中学教书。等我几个月后再碰见他时,他很热情地一定要开车带我去参加当地一个大型公共节日(festival)活动。在路上,这位质朴友好的美国白人同学(这么说,是要提醒读者诸君:大多数美国人都比川普可爱无数倍。即便一些内陆中西部或者偏远乡村的美国人在观念上可能会保守些,但他们与外国人相处时绝大多数还是非常友善真诚的) 眉飞色舞地谈起了他如何经常带领高中生打篮球的事。他显然过得非常开心,远超过他在课堂上讨论平权法(affirmative action)或者博弈论(game theory)的时候,应该也远超过他在律所处理那些棘手案件或者应酬蛮横客户的时候。


我当时可能忘了掩盖,或者是根本没想去掩盖,刻在自己表情和眼神上的满腹的疑惑: 他放弃律师工作,现在连博士也不念了,就为了追求自己的乐趣和快乐,成天和一帮高中生打成一片吗?那会有什么意义和前途呢?


对于当年那些靠苦学硬拼(尤其是从小地方或者农村出来的孩子更是如此), 一路从中国高考和出国考试的重围中浴血杀出来的中国留学生,洛萨和麦克的选择似乎都很难理解。如果再把我放回当年那个场景中,可能仍然会有一些不解。但是经历了岁月的磨练,见闻了更多的人事,我们也逐渐学会了去理解他们和别人的选择,也学会了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抉择。是因为他们生长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或许是他们活得比我更明白,更懂得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今天刚写了悼念以前一位本科老师的小文章,也顺便提到了杨绛先生的不少极富哲理的人生经验之谈,其中一句印象尤深,正好作为这段小记的结尾。杨绛先生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或许,我们真的不需要去拼命追逐,寻求征服整个世界;或许,我们真的只需要寻找那份内心的安宁。因为,在那儿,我们已经能够拥有整个世界。


仓促记于云里峰夜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