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研还是不读,这是个问题 (宋念申撰)

云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1-04-22



云里编者按:

文章作者根据自身经历和多年的观察,给考虑是否以及何时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同学们,提出了诚实有用的建议。文章对于不少像编者这样几乎从来没离开过“象牙塔”的学者来说,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参考价值。

作者宋念申教授(简介见文末)是云里阅天下首批海外学术与生活原创小组成员。公号感谢作者授权。本文属于公号原创系列(1)“留学生时代的那些事”。作者简介可见文末。此文章之前分享过,很受读者欢迎。但因原公号没有留言功能,故新版公号给想留言的读者特地再推送一次。



读研还是不读,这是个问题


 | 宋念申





一到夏天,学生就开始向我索取推荐信,打算报考研究生。他们也会询问报考什么学校、什么项目更好。

其中一些同学,希望花一两年拿一个硕士,然后做中小学老师,而并不想读博士、做学术研究。这种情况在我所在的公立大学很常见,他们目标明确,我都很支持。

而恰恰那些成绩不错,勤奋聪明,有志于在学术上继续迈进的学生,我会请他们先冷静地想想:你真的打算读研吗?真的想好了要走这条路吗?通常我还会建议:你也可以考虑先去干一份工作,看看自己最适合做什么,然后再来决定是否要接着读。

读研还是不读,真的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我自己在国内读的本科,中文系的我钟情于文艺理论,满脑子要考研。然而很不幸地,我没考上——分数最差的是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差到什么程度呢?两门加起来还不到110分。

没辙,只好上班了。一干就不少年,吃些苦是肯定的。但总的来说,干得还算不错。最大收获之一,是随着视野的开阔,积累了一些观察和问题感,兴趣慢慢转变,外语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然后呢,我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又去读书了。稍微有点讽刺的是,这次我选的专业是政治学,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来自LSE官方网站)


现在回想起来,没有从学院到学院平顺地走下来,对我其实并不坏。由工作回到学习,问题意识更清晰了,硕士论文竟然拿到很少见的优秀。我信心开始有点小膨胀,彻底转行,去美国念了历史学的博士。而这个时候,对于这个选择的得失,我比几年前是清楚得多的。

当然,我绝不是说所有人都非要经历这个过程不可。不是。我周围很多非常有成就的学者,他们是从学院到学院直接读上来的,学识眼界都让人钦佩。但这样出众的、成功走下来的学者,就比例而言,并不算多。我在芝大的好多博士同学,最后没有毕业,还有一些虽然毕业了,但没有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

所以我会告诉希望径直走上学术道路的同学:要明白自己读书究竟为了什么目的,而为了这个目的,要想清楚你可能的付出。


学术在今天并不仅仅是一项志趣,也是一个职业。必须诚实地讲:学术研究作为职业,尤其是人文及社科类研究,投入和回报比很低。

大学毕业的学生,通常20岁出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间。通过四年的高等教育,你的面前有相当多的可能性。你选择的工作种类很广泛,从私营企业的职员,到政府机构的公务员,不论你所学专业为何,都能够从头干起,开始积累在一个行业中的经验。

大学毕业到30岁,是奠定你未来职业高度的几年,也是真正激发你潜力、能力、创造力,乃至领导力的几年。过去只知读圣贤书的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完全想象不到的自己。你会投身到一个远比校园广阔得多、复杂得多的世界,它既困惑又有趣。这才是学习时代的真正开始,你会面对很多的问题,然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答、应对。工作会逼着你走出狭小的舒适圈,带着胆怯和勇气探索真实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思想会逐渐沉淀,心气逐渐平和,也才知道:哦,原来我们是这样的;原来我还有这样的能力。

更不用说,你的经济会实现独立。经济独立之于精神的独立,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反,大学一毕业就走上读研、读博的学术之路,你要准备,人生最富可能性的这几年,就要在一个你本已很熟悉的小环境中度过了。这意味着,在人生尚未真正展开的时候,你就要做一个巨大的、过程未知的承诺(commitment),这个承诺牺牲了其他可能性,而它能够到达的终点,其实一眼就看到了,没什么惊奇可言。而我在20岁出头憧憬诗化哲学之梦时,对这种承诺的理解是懵懂的。


如果是在北美读博,那么北美的博士培养,最快也都要五六年,有些学科需要的时间更长。这期间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资助问题(奖学金通常不能全程覆盖),家庭问题(恋爱结婚)等等——再拖延一阵,三十岁后毕业非常普遍。学习期间不要说经济独立,不少美国学生甚至还要背上巨额学贷。即便这些你都愿意承受,这还不能够保证你能够顺利入职:日益减少的终身教职、波动不定的就业市场、非升即走的残酷淘汰……都是你无法掌控的。

最要命的是,当少年的热情兴趣自然转移,客观环境也发生变化,你终于意识到自己成不了万众瞩目的学术明星,甚至于连在这个职业里安身立命都难,这时才发现,你并没有和学院以外的社会建立深刻的联系,也没有从事实际工作的经验。对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鸡毛蒜皮知道得非常多(know more and more aboutless and less),对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却缺乏体认。思想很精致,身体力行就很粗糙。从耶鲁大学辞职的作家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在他那篇《优秀的绵羊》的演讲(后出版成书)中,就批评这种按部就班的教育:“专业化的问题是它只能让你成为专家,切断你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的联系,不仅如此,还切断你与自身其他潜能的联系……在你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这个轨道后,再想回忆你最初的样子就越发困难了。”


《优秀的绵羊:美国精英的错误教育以及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Free Press, 2015)


而反过来情况可能不同。工作几年之后,你对社会运转状况有了亲身体会,对系统中的问题有了敏锐的感觉,又在某一行业中积累的相当经验,这时候决定重回学院,指导你研究的问题意识,会从工作和社会经验中得来;这比从书本中学到的抽象理论要实在得多。因为到大千世界滚过一遭,知道象牙塔并非世界的全部,少了些井底空想。汲取知识也罢,开拓新研究也罢,会更有针对性,也更求实效。学院只是你经验来源的一个部分,它的局限,你也清楚。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够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做出还不错的成绩,所得足以安身立命乃至小康,而仍然决定回到相对清贫孤寂的生活,以学术为志业,那么你一定是对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挚爱,清楚地知道并甘于陪伴她的艰苦,不会轻易半途而废,或者因失去兴趣而沮丧。

对于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失去原初的兴趣,仅仅将学术看作谋生手段,不但对日益稀少的研究岗位是种浪费,对自己的生命也是浪费。


宋念申教授(照片由作者授权使用)


我在芝加哥大学的导师,很多都有着先踏入社会、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的经历。布鲁斯·卡明思(Bruce Cumings)大学时代就当过工人,毕业后又参加“和平队”,去到冷战中的动荡的韩国。这个经历促使他立志研究韩国现代史,写出了经典之作、两卷本《朝鲜战争的起源》,成为美国亚洲研究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以《怀柔远人》等著作知名的何伟亚(James Hevia),早年当过兵,作为飞行员参加越战。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反思现代帝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他后来的学术旨趣,基本沿着对帝国的批判展开。我还记得当初报考芝大,冒昧向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发去简历和硕士论文,希望投于门下,素昧平生的他很快回信鼓励,其中一句是,“你的职业经历很有趣。”

我基本上是带着题目到芝大求学的。虽然这个题目背后的理论可能,我当时还不是很清楚(受政治学训练影响,对它的历史学意义更是模糊),但我觉得它足够有趣、值得花上我生命中一段宝贵的时间。它来自于我一次偶然的工作采访,那是我第一次踏上东北大地,第一次看到图们江和鸭绿江。当时我不会想到,这个偶然的漫游,成了我之后学术探索的起点,引出了我的博士论文,以及第一本英文著作。


图们江入海口 (作者摄于2003年)


如果我没有工作过,这些恐怕都不会发生。当然,以反事实猜想,也可说当初若我“幸运”地考上研究生,没准更早地踏入学术殿堂也未可知。不过以我资质之驽钝,个性之慵懒,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走出舒适圈,决不敢说能走多远。

最后想说的是,我相信大多数立志从学的后辈,都有一份对读书、思考的喜爱。不过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变成职业,其实不算个好主意。即使不读研、不把学术研究当作饭碗,难道能妨碍你对这个领域的探索和思考么?如今人们喜欢提倡工匠精神,可偏偏读书、写作这些事,工匠真未必比资深爱好者做得更好。如果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潜力的职业,同时又保持对读书、思考的热忱,那当不当个学匠,又有什么要紧?




宋念申教授专著 《在现代东亚制造边界:图们江划界 1881-1919》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 1881-191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宋念申 (Nianshen Song),出生于北京,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博士(2013)。现任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历史系副教授(tenured)。近期研究兴趣,包括区域及全球史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疆与民族、东亚史、城市、历史地理等。出版专著 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s, 1881-1919 (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和《发现东亚》(新星出版社,2018,获亚马逊中国年度新锐作家奖)。论文及文章发表于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开放时代》、《读书》和《文化纵横》等

主编按

本公号是立志于促进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公号文章目前由几位北大学生自愿者负责编发。所有打赏金额和文末广告所得,将优先支付ta们酬劳。


本号内容欢迎分享,但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非经本号和作者专门授权, 请勿改动内容或将文字和授权图片挪用。


公号刚开通直接留言功能,欢迎大家文明留言互动。每篇高质量原创文章都来之不易!如果读了有收获,请别忘了关注和给作者/编辑点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