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击关注 ▷ 2018-05-25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语音领读

 文 | 小北   主播 | 晶晶


各位书友好,《看见》共读第二天,建议阅读进度: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第四章 《是对峙,不是对抗》。

在现实面前,我们选择理解和支持,还是同情和原谅,都将于事无补。我们只能做出自己微薄的努力,避免那些不好的事情再次发生。

1

双城西部落后闭塞的小镇里,一起离奇的小学生集体自杀案一时间震动了央视新闻人的神经。调查组人员毫不避讳的正面出击,一下子让当地高层和学校管理层战战兢兢、草木皆兵。

面对这样一个信息高度不流通,经济文化落后得仿佛被遗忘的镇子,新闻人的职业惯性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探寻有关真相的一切蛛丝马迹。

从新闻人的身份角度出发,这个职能听起来尽管有点类似侦探,但是却笼罩了一层非专业领域的盲目。

然而,人们常说,真相往往来自与认识的深度。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这种深度是一则新闻的生命力所在。

抵达学校后的第一步,记者们选择打消校长的担忧,那个可怜的中年人显然经历了严重的精神崩溃和心理压力以至于连勉强的笑容都在颤抖。这种紧张不安在记者们看到有学生课桌上留下的可怖的集体约定自杀日期后,得到了一种感同身受的体谅。

出于兴奋抑或恐惧,镇上的人们在一片流言声中将离奇的集体自杀事件归咎于古老的民间邪教组织。这种毫无根据的揣测在新闻人面前自然只是疑云之下的一层烟雾弹。

人群中自有愚昧之人,但别忘了聪明人更善于选择扮演愚昧。揭开那层欲盖弥彰的伪饰正是新闻人的使命之一。

2

人们在未知的恐惧面前不应当只是逃避、自欺欺人,在无知中扩大伤害的范围。新闻人在挖掘真相中将现实层层剥开,鲜血淋淋,以此刺痛人们麻木的神经,引起人们的正视。

血的教训未必意味着前车之鉴到此为止。问题的出现是一回事,人们能否看到问题的正反面和核心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新闻人的眼光不再仅仅是自己的所见所想,而是代表了大众所能触及的全部真相。因此,看待问题的敏锐度、深度以及质疑的能力都是一个合格新闻人应当具备的素质。

带着这份质疑的直觉,记者们层层深入真相,然而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调查。虽然仅通过冰山一角,人们开始知觉这段十二三岁的孩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家庭和学校在管理和引导上的缺席。

当面对所遭受的侮辱,青春期的孩子找不到排解之法,更无倾诉之地。未定性的孩子遇上落后的环境,低素质的教育不能更糟糕。孩子与父母、老师之间始终存在一层尴尬的隔膜。

孩子在亟需理解和交流的年纪里缺乏引导的危险,在偏远的农村尚未被人们真正认知。只有在这样的案例面前,我们也许才会切身体会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的脆弱。

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尖锐得揭示了青少年在校园暴力之下最终人格扭曲的社会现象。青少年时期,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灵都在经历一场幼稚趋向成熟的蜕变,这个时期所造成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心里留下的阴影将会延续一生,难以磨灭。

近日林肯公园主唱自杀事件的背后就涉及童年遭受性侵造成的创伤问题。可见一个人在童年中的恐惧很难经过自身的消化、疏导而自愈。这些阴霾将好好的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最终要么自我折磨伤害,要么走向报复社会的道路。

有幸的是以一个新闻人挖掘呈现出来的事实让人们更接近了解一个真相的本质。而不是单单从新奇的角度、看客的角度去评判一则新闻,仅仅接受某种讯息本身。

一面面对着社会大问题,一面新闻人也承担着自身的职业压力。经历过非典时期的无畏历练,柴静并没有因此收获所有认可。“演出记者”的质疑一直如影随形。

前辈说,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记者亦然。

但在柴静看来,这不意味着拿起冰冷的麦克风之后就要抛却一切的感情,抛开一个人内在天性的悲天悯人。对此,我不置可否。比起争议,我更注重引领。什么样的调查和采访都不应当脱离正确引领真相的目的。

4

在接下来的形形色色的调查采访中,柴静接触了更多记者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对峙问题。但无论如何,她都在强调对峙不是对抗,“对抗性”采访也无关善良尖锐与否。

做调查的报道,出发时能否做成没有着落,回来后能否播出没有一点把握,这是每个新闻调查人不得不面对的职业性质。这也注定了真正的新闻人在看护真相的时候总会秉持绝不撤步的对峙。

柴静在人们对她做“对抗性”采访的质疑声中坚守了自己的选择。因为新闻调查让她深刻,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局限。

是的,她需要参与这个世界。

除了演播室以外的世界,一场全新的洗牌。


—The end—


往期回顾


『博书』七月共读推荐书单

书评 | 万历十五年:真实的过去总是有点儿让人泄气

读书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本书介绍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

柴静说:“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看见》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声明:本文为『博书』原创首发,转载授权请联系。


编辑/小北

↓ ↓ ↓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共读好书。点击「写留言」完成今日读书签到,读都读完了,你不转一下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