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燥来袭?记住这5招,助你轻松换季

点击关注→ 医学推广中心 2020-02-19

关注我们,每日学点中医养生知识。

虽然做不了大夫,但是让你学会不生病的智慧。


过了处暑,秋高气爽的日子总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然而,每个季节总有些特点让人感到不适,比如现在气候逐渐干燥体内的肺气逐渐旺盛,身体就很容易出现秋燥的情况。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


中医认为:秋季是燥气当令,燥也分为温燥和凉燥。
早秋多受温燥之邪侵袭,往往带着夏暑的余热表现出发热、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凉燥是属于晚秋的燥邪,往往带着近冬的寒气表现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头微痛、无汗等症状。


“燥”者干也,无论是温燥还是凉燥都是因为秋季气温高而又多风、无雨,导致人体水分大量缺失,皮肤、呼吸通道干燥进而伤及肺部。


秋燥的表现


1、干咳无痰


如果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口干舌燥等症状,一般是由于燥热损伤肺阴所致的燥咳症,此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便是滋阴润肺。


2、皮肤瘙痒


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


秋季,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常引起瘙痒,特别是中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更需要及时保护皮肤。



3、口唇开裂


处暑后的干燥表现在唇上,就是口唇干燥或裂口,当环境变得干燥时,水分蒸发会加快,如果此时补水不及时,自然就会出现口唇开裂的情况。


4、眼睛干涩


秋季空气比较干燥,燥伤阴津,人的眼睛也会像皮肤一样,有干涩不适的感觉。


因此要同时控制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合理用眼状态,如有需要可以试试滴一些人工泪液缓解干燥,但要控制用量,一天使用控制在 4 次以内,每次一滴,防止干扰正常泪液。



5、鼻敏感


每逢秋天,鼻敏感就成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有些人鼻敏感的表现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有些则是流鼻血,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人就会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挖鼻孔的行为越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
【小提示】流鼻血时不要仰着头,血液会由于重力向后流进咽喉,呛入气管或吞入食管。


正确做法是稍微低头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按压 10 分钟左右,压迫止血。


6、大便干结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补水不及时,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从而导致便秘。


便秘对于身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轻则引起皮肤的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痤疮、黄褐斑等;


严重时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出现排便时猝死。所以想要肠道通畅,千万要小心秋燥来袭。


五招防秋燥


1、按穴位


鱼际穴是肺经上特殊的穴位——荥穴,也是强肺养生要穴。这个穴位具有清热的作用,对于缓解秋燥引起的热咳、干咳效果最好。


同时,它还有“保命穴”之称,可将肺经体表经水导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每天坚持搓按鱼际穴可谓好处颇多。



鱼际穴是一个骨边的穴位,可以以第一掌骨为标志物来找穴。张开手掌,沿着第一掌骨的外沿向下捋,找到一个凹陷处即为鱼际穴。
按揉鱼际穴时应以指代针可以用对侧大拇指在鱼际穴上按揉。同时辅以叩齿。
2、别急着贴秋膘
进入秋季,很多在夏天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于是想要“贴秋膘”好好补补。


但是,处暑时节,人的肠胃刚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功能还未完全调理好,相对比较弱。


所以这个时期,建议饮食还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谷物、食用菌类等食物,少吃高热量、难消化的肉食,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肠胃功能。


3、多次少量,勤喝水


早秋温度高、湿度低,皮肤、嘴唇、咽喉最易缺水。喝水是最直接、有效的补水方法。喝水应该以凉白开为主,少量多次为宜。



4、循序添衣,避免风寒


“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适当的“秋冻”确实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


但“秋冻”也要适可而止,准确的做法是循序添加衣物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也要避免突然气温回升之后大量出汗否则出汗之后经风一吹,人是很容易伤风感冒的。


5、调整心情


很多人一到萧瑟的秋天就会有感伤的情绪,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长时间处于这种忧愁抑郁的状态,各种疾病就容易趁虚而入。


因此要及时调整,多与人交流沟通,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饮食养生是关键


天气慢慢变得干燥,结合这时的气候特点,可以适当吃点滋阴润燥的食物,如南瓜、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莲藕等。


多吃酸性的水果,有利于收敛过旺的肺气推荐梨、苹果、葡萄、龙眼、山楂等水果。



味辛的食物具有发散作用,食用后易加剧肺气耗散,导致人体出汗、身体变凉,所以处暑后不宜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


1、百合老鸭汤


配料:北沙参、百合、麦冬各30克,老鸭肉500克,陈皮5克,生姜两片。


做法:将老鸭肉洗净焯水药材浸泡十分钟。以上食材洗净后一同入煲,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鸭肉味甘性凉,能清热健脾,正是夏秋季节转换的时令佳物,而百合滋阴润肺。这款汤适合皮肤及口鼻黏膜干燥、大便干结的人。


2、五汁饮


配料:大鸭梨1个,甘蔗1根,荸荠20个,大萝卜1个,鲜芦根60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食材,切成块和段,榨汁后,加热煮沸3分钟,加少量白糖,然后放入冰箱中,随时饮用。


此饮品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等功效,适合发热口渴、咽干口燥等症。

(放到您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文完-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1给李咏治病的名医终于站出来说真话了!和你息息相关

【2】马上退烧,马上止咳,马上化痰,这样的思维很危险!

※【3】中医不是输给西医,而是输给了市场!

※【4】女人,你不懂中医五行,擦什么化妆品都没用!

【5】董氏奇穴针灸 72绝针 治疗所有疾病(没有治不了的)

※【6】46种顽固性-疑难杂病实操班 痛风、股骨头坏死、女性私密

※【7】民间蒙医奇人-特效技术 治疗近视眼 眼科疾病

※【8】瑶医专业诊疗 临床骨科、癌症、三高难题!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针灸学

伤寒论

黄帝内经

穴位查询

方剂学

中医基础理论

董氏奇穴

临床视频
神农本草经
温病学
解剖学
易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