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腾冲】腾越镇:一座座古村落星罗棋布,如一幅世俗的清明上河图

2016-11-13 杨耿耿 腾冲

腾越镇是腾冲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腾越文化的核心地域。直到现在,腾越文化的许多特征在周边的古村落里还是那么的浓郁、完好。从绮罗开始,沿洞坪、大董、胡家湾、倪家堡、玉璧、吴邑、尚家寨、满金邑、观音堂、马场、石牌、义慈巷,直至油灯庄、尹家湾,一座座古村落星罗棋布,相互交错连缀,构成了一道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走廊,如一幅世俗的清明上河图。步入其间,优美的田园风光、精美的老宅、名人的传说典故、纯朴的民风、独具特色的小吃、做工精致的手工艺品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与和顺齐名的绮罗

绮罗,这是一座与和顺齐名的古镇。

370年前(公元1639年),当徐霞客沿蜀身毒道进入腾冲时,绮罗“其村颇盛”。在绮罗名流李虎变的盛邀之下,“入扣李君家”,以绮罗为中心盘桓了一周,住了五天,成为了在腾冲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其时的和顺,还远没有现在的辉煌、有名。徐霞客因此也没有到过和顺,仅仅在他的游记里关于腾冲三万多字的记述中,留下了一个叫“和尚屯”的地名。然而时过境迁,和顺后来者居上,面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架飞机的翅膀不可能永远耷拉着一只,腾冲旅游文化的腾飞,离不了和顺,也少不得绮罗。


从县城往热海或机场方向走去,刚出县城,左手边的一溜村落就是绮罗了。绮罗位于县城西南,沿来凤山绵延排开,“沿乡五里,竹树深迷,翠玉千重,风卷碧浪,绿荫袭人,一带竹影清声,人则于花香鸟语中矣”。绮罗是带.一条系在腾冲县城边边上的美丽饰带。

绮罗原为矣罗,相传是汉时古滇越的佤语读音,意为美丽。汉文化进入腾冲后,“矣罗”雅化为“绮罗”。在腾冲方言中,“绮”念Yi音,第三声。我们不得不惊叹汉文化的影响力,从“矣罗”到“绮罗”,一个汉字的改变,便使这个地方摆脱了土著部落的蛮荒神秘,从而充满了中原文化唐诗宋词的绮丽雅致。


共同的腾越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和顺、绮罗这一对姊妹花,今天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她们都是那么的神似:都是侨乡,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都出了许多名人巨贾,都遍布着许许多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在朴实自然中通透着深沉的典雅。和顺有文昌宫,绮罗的文昌官则是腾冲最大的;和顺有中天寺,绮罗有水映寺;和顺有艾思奇,绮罗出了李珍国;和顺有弯楼子,绮罗有南刘;和顺有翡翠大王,绮罗有绮罗玉、段家玉;和顺有捷报桥,绮罗有归家巷;和顺图书馆农村第一,绮罗图书馆创办历史最早……

你只要游过了和顺,就不能不到绮罗。因为,无论多么神似,但总有区别,心境的区别会让人产生出仁者、智者的感叹。那么,和顺、绮罗孰为山、孰为水?那就必须由你来取舍了。

工商业繁荣的洞山

清末晚期至民国初年,腾冲进入了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这是腾冲发展过程中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时候的腾冲,无论是政界、军界、工商界还是文化界,都涌现出了一大批鼎鼎有名,直到现在说出名字来还让我们血脉贲张的英才俊杰。暂且不说城关、和顺和绮罗的,仅仅在洞山这一带,以大董为中心,长洞、洞坪、胡家湾、倪家堡等村落,就诞生了董绍洪、董朝荣、董珍廷、毛应德、张敬斋、许官云、许奠国、张蓬楼、杨炳春、杨连锦、杨向葵等人物。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洞山,走进历史,去接近他们,去感受他们。

从绮罗往南行三、四里,便到了洞山大董。如果说腾冲是云南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那么大董的小街子就恰似腾冲近代工商业的博物馆。


进人大董,一条小溪从中流过,人沿水边居,商铺临街建。小街上,清末民初时期的老式木质铺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统购统销时期的宽大铺面,文革时期的砖石铺台随处可见。作为当时腾冲主要的纺织业加工基地,大董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的染坊,碾压染布的石碾,纺线的纺车和织布的织机。

“琥珀牌坊玉石桥”,既是对腾冲财富的夸耀,又是对腾冲加工业对象的记录。当时的大董,就是腾冲著名的琥珀加工集散地.颇有盛名的“炳春记”商号,就是由杨炳春开设的。大董还是腾冲有名的富户“东董”的所在地,东董家族创办了腾冲近代最有名的跨国商号“洪盛祥”,电视连续剧《大马帮》的很多素材就取自东董的创业史。对于杨连锦、杨向葵父子二人,至今腾冲对他们耳熟能详的还有几人?可在当时,父亲杨连锦是缅甸贡榜王朝的皇亲国戚。儿子杨向葵是日本留学生、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的结义兄弟、大元帅府参事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紧挨商道的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些村落昔日的繁华。如今,潮涨潮落,站在大董的小街上,老宅依旧,商铺依」日,流水依旧,可繁华后的冷清弥漫了一切。这似乎就是腾冲“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的写照与注脚。但又有多少人能肯定这就是定局?随着腾冲旅游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腾越文化徒步游自行车游线路的逐步开发成形,这些极具商业气息和人文内涵的古村落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极度繁荣的工商贸易,带动了饮食加工业的兴起。从大董往北走不远,就是以生产豆腐和饵丝闻名的陈家村和胡家湾。陈家村的豆腐加工户星罗棋布,腾冲城有名的“草帽豆腐”就产自这里。而胡家湾的饵丝加工更是出名,一个落难皇帝的经历,使民间草根的炒饵块拥有了保驾护宫的耀人资本,金口一封成为了皇家宫廷的“御膳”,从此一直显赫到如今。从胡家湾的地理位置来看,可以肯定这里就是“大救驾”的起源地。在这里,我们且不要去探究永历皇帝和“大救驾”得名的真假因果,只要慢慢的去品味,你就会感觉到“大救驾”菜品的精致诱人、颜色的赏心悦目、味道的鲜滑爽口是俨然透着一股淡淡的大家风范的,只不过搭配喝的“青龙过海汤”,尽管也带着“龙”,可不就是千腌菜酸汤吗?不管如何可口,还是掩饰不了民间草根的亲切朴实。

巷道叫单的玉壁村

玉壁村位于腾冲县城东郊,距城4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进人腾冲城的第一站,官员上下都来此迎接,被人们称为接官汇商之地:腾冲连接内地的三条古驿道中,数这条最热闹.经商、旅行、求学、公务人员及军队,绝大多数在这条路上往来。走进玉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巷道上连着许多分巷,犹如长藤结瓜一般把村子里所有的住宅串在了一起。在这条主干道连着几座门楼,由南向北分别叫做头单、二单、三单、四单、五单、六单;在玉璧村的主要巷道口各建有一座木质的门楼,居住在这里的人称之为总大门。从门楼往里进去,是一条条幽深的村巷,巷子的两旁是一户户民居。一个小门楼里居住的为一单人,一单人的房子中间又簇拥着一间高大宏伟的建筑,那就是这单人的望族。玉璧村这种集族群、分宗室的建筑居住方式,有利于维系氏族关系、团结协调发展,是古代中原氏族社会居住习俗遗留的体现。

三单巷口的门楼上还可谈经、唱戏,如今,逢年过节这里还保留着唱“仙灯”的传统习俗。玉璧每单的总大门对面都建有古照璧。现在腾冲人说起头单、二单、三单、四单、五单、六单这几个地名,仍感觉最具亲和力,因为这里边有历史和文化的浓韵。

玉璧这一带从清代起就已形成为繁华商业区,当年玉璧村落已有不少酒店、商号、店铺,买卖兴隆,交易活跃,异常繁华,是腾冲除城内、洞山外的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仅在三单黄姓后人保留的商贸往来记录本上,就有黄朝栋开办的“启顺号”,黄朝勸开办的“三益号”.黄风澍开办的“双合号”,黄凤起开办的“谦益号”,黄凤竹开办的“双益号”,黄朝泰开办的“泰和号”。当年,马帮沿占道而来,还使这里的马店、牛店生意兴隆.著名的有“近安马店”、“富顺马店”、“发昌马店。还有“中意牛店”。现在,从连接胡家湾和玉璧村1.49公里长的大官路到玉璧村口,一堵石头砌成的矮墙上还摆放着一只小石缸,石缸上刻有“德 42 35786 42 15289 0 0 2634 0 0:00:13 0:00:05 0:00:08 2993祥”字样,德顺祥是一个商号。小石缸以前盛满清水,给过往的行人喝水解渴。往南行,紧挨玉璧头单的村子,就是被称做“腾越文化之津梁”的吴邑古村。吴邑古村座落在古腾越八景之“十里翠屏,’之下。在村口有一座土主神庙,古称土主灵祠,为腾冲土主庙之首。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过此地,记之曰:“庙倚山而西向,前二柏巨甚”,可惜这两棵古柏树如今已荡然无存了。

在土主庙左侧是吴邑赵氏祠堂。明清以来,吴邑赵氏一族人文蔚起,皆相继以执教授徒为业,从清代乾隆到光绪年间,相继有赵庆荪、赵文荪、赵诒荪、赵端仁、赵端礼等人执教于来凤书院。腾冲来凤书院始建于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是云南首创的五所书院之一。腾冲近代很多有造就之人,就是出于赵氏门下,李根源就在赵端礼门下学习了八年。

“杏坛名师三百载,文化津梁第一村。”读懂了这副对联,也就读懂了吴邑古村落的历史。

从玉璧六单往北走,来到的这个村子叫尚家寨,腾冲人传统称之为董库,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前董库、后董库。这里流传着很多故事:有腾冲近代革命战争的风云人物刘辅国、张文光在我们重温辛亥革命和云南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地位的“腾越起义”时,不得不说:“腾越革命盖肇端于杨振鸿、秦力山,而成功于张文光。”当张文光和他的邻居刘辅国,奔走于清如明镜的前董库阎家塘湖畔,向干崖土司刀安仁取得孙中山颁给的《革命方略》和印信时,这个村落的历史也就凝固成一一“非尚武不能图存,非革命不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这就是一个巷道叫“单”的古村落,一个处处散发着文治武功的古文化的村庄。

土锅村满金邑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沿玉璧巅峻山的古驿道,从满金邑进入腾冲城。记述道:“有村庐当坡睦间,曰土锅村,村皆烧土为锅者”。这滇西风味一绝的“腾冲土锅子”,蕴含着元朝末年一位爱兵如子的将军的故事。传说元朝末年,朝中派一位大臣来到边陲腾冲,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大臣发现,每天送到哨卡上的饭菜都是凉的,他心中痛惜这些寒风冷雨中的国家卫士,于是广招谋士献策,终于集思广益,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伙夫利用当地的陶土烧制成土锅子,在山下把饭菜煮好,装进土锅子里,这样即使是相隔遥远的路程,送到山上时士兵们仍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可以想见,当年徐霞客在享受了腾冲土锅子菜后,心里一定也是热乎乎地进了腾冲城。

“土锅子”是灶与锅合为一体的烹饪器物,上边为锅,中间烟囱高出锅面,凹下处底部为灶,可烧柴火。腾冲城郊满邑村烧制的土陶火锅,讲究慢火慢煮,因而菜味鲜甜醇和。如今,在满邑古村落里,你都能看到大多数农家小院里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土锅子。远销美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根源会在1937年1月在立于村口的石碑上,将“土锅村”题名为“满金邑”。


在从玉璧延伸来的“大官路”尽头,也就是满邑古村村口,有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州府余懋学为纪念征边大将邓子龙而建的万华馆、官厅、后厅,旧时用于接待高贵客人。在万华馆后边的魁星阁特别引人注目。从这里我们可以探访出这个村落文脉厚重,以及散落于村道旁边,在一棵棵古樟树掩映下的大宅里的故事。

满金邑古村落的魁星阁,简称“魁阁”,建筑为叠起的小三层,虽未被列人名胜的目录,但也经历了多少历史沧桑。这里的人借门t斗第一星”来象征文祀。



古时候这里的人进人魁星阁的人数有多少,今天已不能完整把握。看到这座四面八角挑檐的阁亭,在周边古樟树和农田的围绕下,亭亭玉立。想像这座破旧后重修的亭阁目睹的历史,能体会到其中的辛酸,也能洞悉它的动荡。可以肯定的是这座魁星阁在它的“生命史”中曾经容纳不同的人群一一吴璋、吴宗尧父子,弃官回乡,执掌来凤书院,开边地文化之先;杨作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商人,抗战时期,倾其财产,有力地支援了抗战;王朝绅,1874年天津武备学堂毕业,1907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王植荫,1900年到日本东瀛商务专科学校学习,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从日本返回广州,任督军军需处长、团长、师长,1917一1920年任腾越州副监督:王万龄,1924年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与北伐和抗日战争,任十三军中将副军长,后调八十五军任副军长,946年和李济深等数百名国民党军官,登报正式退役,解放后,在周总理关怀下任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可以想见,求功名的士绅与乡民,曾是这里的主要访客。

仁义义慈巷

散落在西山坝古城边的杨家坡、大宽邑、义慈巷等村寨,在腾冲人的传统称谓中有人还把这些地方笼统叫做E马常和下马常。在历史的演绎中,腾冲特产棕衣、棕盖、棕绳大都产自这里,清代曾有一首民谣“一出西门西,望见大宽邑。小的搓棕绳,老的缝棕衣”生动描绘了这一带棕制品的火爆情景。由此可见,在腾冲近代马帮驮起的火红商贸史中,马常一带的手工艺品,重重的投下了一笔。

今天,当我们走进这些村落时,总会感受到现代文明中透溢着浑厚的古文化的韵味。在气势宏伟的杨家坡文官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清光绪五年(1879)腾越同知陈宗海大倡新义学,地方人士鼎力支持置学田、收学租、建学堂的火热场面;从立于红马庙的碑文“教育之基,为用犹大,以童稚甫学染苍,尤泥之在钧”重教育人底蕴之深可窥见一斑。

缘此,我们更会想追溯和探究“义慈巷”的来历。这里的村民和腾冲许多汉族一样,大多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时,随傅友德之军进人云南西部,帮助朱元璋的义子平西侯沐英平息叛乱后落籍在腾。这里原名叫大水井,因村前大花冈有一喷涌而出的井泉而得名,水花迷眼,水清怡人,兼有温泉,常有达官显贵纷至沓来,迎来送往所需花消全摊在当地民众头上.人们不堪重负,便悄悄用黑鸡黑狗堰堵温泉,以使水枯,不久温泉消失,从此当地人上府办事,常被官府挟嫌,民生怨沸,便习武成风。此中有心术不正者,便依武斗殴,恃武横行,民风渐坏,寨誉俱损。仁善者甚忧,为倡导仁义孝慈,恢复醇厚民风,于光绪年间集资建阁,把大水井更名为“义慈巷”。这其中虽有传说成分,但腾越同知陈宗海大倡新义学,对教化民风起过不小作用是不争的史实,这样才有了后来者杨筱山,筹建达用学校小西完小的前身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仁义孝慈文化的兴起使地方一片祥和,也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走夷方”做棉纱生意最有名的是大宽邑的明履和。他建盖的大宅,雕粱画栋,宏大宽敞,尽显他生意场中的春风得意。

“垄断”腾盐的“杨大爷”杨含湘养了300多名的缉私盐兵。曾在当年商界红极一时。

在民间的传承中,除棕制品外,这里的手艺人还用竹篾编椅子。用竹子做点油的灯挂。正是这方方正正的竹椅垫稳了无数疲惫的身躯,正是这简简单单的灯挂,驱散了一代又一代人在黑夜中的彷徨。

也许,这一带的祖先学艺就从这简简单单的做灯挂开始,不过灯的光明总给人以上下求索的力量,有了开始,有了求索,便有了节节胜利的开拓,于是村寨渐渐繁荣。不难想象当年上、下马常(场)马帮成行驮铃响,水肥草美牛羊壮的安乐盛况。难怪云南第一部志书一一《蛮书》对这里的情形作了如下记录:“马出越赕一带,岗西向,地热渐下,乍起伏如畦畛者,有泉地美草,宜马“从这里我们便得知,腾冲人为什么又把这里又叫做上马常和下马常?

因为自古以来,马“常在”这里,马“场”在这里。直到汽车的出现,行走在西南古道上的腾冲十四大马帮之一的“小西马帮”才渐渐淡离消逝。

繁荣总要有文艺来点缀生活,清代腾越请来了“玉林”和“罗猴子”两个滇剧班子的师爷传艺,这一带的村民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本地语音和民间器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花灯说唱”逢年过节总要巡回各村演出六、七天,让好日子凭添无限乐趣。走游在这些古老而充满生机的村落中,自然风光,田园诗趣,风尚民俗定会让你赏心悦目。

篾编之乡油灯庄

我们虽然把油灯庄称为篾编之乡。但是在油灯庄民俗风情的元素中,我想,油灯庄之所以有名,恐怕还是因为出了个农民作家段培东吧!这里,大家先看一下对农民作家段培东的简评:农民作家段培东于耕田种地之余笔耕不辍,先后发表了25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滇西抗战”三部曲,向世界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使长期以来被遮蔽的滇西抗战的历史令世界了解和瞩目,除了用笔写作,段培东还不遗余力地深入学校、单位、部队讲述滇西抗战的历史。这是他的另一种写作。段培东的言行昭示了一个写作者的良心。其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气节感动了我们很多人。


是啊!走进油灯庄,在我们拜访段老的同时,不要忽视了“人杰”之外还有“地灵”。油灯庄离腾冲城七公里,是博南古道上的大寨子。早年间寨门上常点着一盏油灯,给夜色中跋涉的旅人、马帮带来光明,映照着油灯庄总大门上“俗美清风”四个遒劲的石刻大字。在2003年公布的腾冲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油灯庄小龙井坡古文化遗址。

在这古文化遗址地带里,腾冲的花灯说唱,还数油灯庄这一带浓郁。明初,两湖、川、广、苏、浙等地官兵到腾冲屯垦落籍,引入中原的民间小调、舞蹈以及小型剧目,与腾冲原有的歌舞汇集、融合,逐步发展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腾冲花灯。节目多为以舞蹈为主或唱调为主的花灯歌舞,如《采茶调》《放羊调》《花鼓调》《送郎调》等;也有容量较大、情节较完整的花灯戏,如《王氏劝赌》《柳荫晒鞋》《四狗闹家》《驼子回门》《补瓷引凤》等。早期的腾冲花灯有仙灯、鱼灯、茶灯、大舜耕田、八仙贺寿等传统剧目。


油灯庄另外一种民间艺术是皮影,在当地称“灯影子”、“皮人戏”,据皮影老艺人口耳相传。腾冲皮影在明初,由来自江南湖广、四川等地的屯军边疆的移民带到腾冲。最初发展以村为单位,一个村的戏班叫一“堂”。在过去,腾冲有“几十堂”,即几十个村庄皮影戏班。现仅存的两堂皮影戏班:一堂是腾冲固东镇刘家寨的皮影班,另一堂就是小西油灯庄皮影班。唱腔有:走马腔、男腔、女腔、喊云腔、悲板等腔调。

当然油灯庄的篾编在腾冲竹编工艺品中.颇有盛名。这里编的篾帽用荆竹、大竹等竹子编成,以荆竹斗笠为上品。笠分三层,笠面用细篾精心编织,底层为花胎,中衬塑料纸(古为油纸),轻便耐用,遮阳防雨,稍加清漆淡彩,又可作室内挂饰,集实用与装饰于一身。因此也常做为礼品用来馈赠亲友。

篾编帽子工艺繁琐,制作方法特殊,民间流传说要经“七十二道脚手”,共有“起顶篾”、“穿顶篾”、“戗顶篾”、“长把”、“短把”、“邀线”、“花胎篾”、“撬篾”和“扎边篾”等九种。篾帽分两层,表面一层的主篾分为“长把”和“短把”,编“转”部分用“邀线”夹勒,“修边”部分为“长把”独编,中心部分由“起顶篾”、“穿项篾’,和“戗顶篾”编成,内里一层“花胎”由“花胎篾”编成。用五根“撬篾”五等分放射状地布置起到加强筋作用;“扎边”时用“扎边篾”包扎,“扎边篾”又有一根单篾和两组细篾。

篾帽由于其工序繁琐而成为一种独特工艺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成为腾冲旅游商品中的又一新秀。

文:《特刊——腾冲传统村落》

图:百度图片

-- THE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