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质量管理工具及其应用——【系列四】质控(QC)分层法与因果图
【专题】质量管理工具及其应用
——【系列四】质控(QC)手法之分层法与因果图
中卫护研院护理资讯小组
刘国峰导读
分层法就是将数据资料和调查对象,按照设备别、人员别、方法别等进行分类,进行不同层内的对比分析,通过“层层剥笋”的方法逐步发现真正的问题。而因果图是是从结果出发,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找到根源。
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当发现问题和初步分析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找到影响护理质量的深层次原因,这个过程中往往会结合QC手法中的分层法和因果图使用。
分层法就是将数据资料和调查对象,按照设备别、人员别、方法别等进行分类,进行不同层内的对比分析,通过“层层剥笋”的方法逐步发现真正的问题。
正确的分层方法对于研究至关重要,如果分类方法错误,那么研究便不再具有可比性,甚至得到错误的结论。换言之,分类属性必须正确,如可以用护士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的值班情况进行分层,但是不能以白班和科室别混杂在一起研究。
分层变量可以遵循我们在系列之二-查检表中提到的“5M1E(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Measurement, Environment)”原则。人员方面可以按照不同科室、性别、工龄、年龄、岗位、学历、接受培训时数等进行分层;设备方面可以按照护理工具、国产/进口等进行分类与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关联分析;材料方面可以按照品牌、材质、尺寸、存放时间、采购员等不同进行分析;方法方面可以按照温度、护理方法等的差异进行分层;环境方面包括噪音、照明、季节等的差异进行分类。此外,也可以将分层对象作为结果,进一步去调查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如某医院夜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那么管理者可以对白班和夜班的护理过程进行比较,发现潜在的影响因素。
图1 分层法的基本步骤
分层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明确要分析的问题,然后决定层别,之后再进行数据与资料的收集,最后进行数据的分析。虽然分层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用到其他的QC手法,如数据收集阶段,可以用到查检法;在分析不同科室的不良事件比较时,可能用到柏拉图等。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那么再开始新的循环找到更深的原因。在分层法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收集之前就应该运用分层法,与要解决的问题需密切相关;层别的方向尽可能多,如先进行科室别的分类,找到重点关注的科室,再进行值班时间分类,再进一步做护士工作年限的分层等,最后找到需要重点干预的因素;虽然我们会分很多层,但是并非每一层都能得到有用的结论,然而,并不能说这个层别的工作是无用的,因为不做这个层别,就难以知晓真实的情况;那么层别到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一般来说,当层别反映出来的结局是近似的,那么该层就可以停止。如心内科、肾内科等几个科室发生的压疮率近似,那么压疮可能就是几个科室共同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别的层级变量进行再次探索。
因果图常常和分层法的QC思想相近。质量问题往往不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果图(因其分析过程像鱼骨,故也称为“鱼骨图”)的基本方法是从结果出发,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找到根源。而在找不同的原因的时候,体现的也有分层的思想,对于每一层或者每一种原因的分析,又会用到其他的QC手法。可以看出,护理质量控制的过程往往是不同时期运用不同QC手法的过程。
此处我们以某医院急诊交接病房不完整的现象为例,利用因果图进行分析。研究思路依然是遵循“5M1E”原则。如图2所示,从人员、环境、途径、材料方面去考虑其原因,当然,除了列出的4条途径,可能不同医院会有其他特异性的原因,而且已列出的原因可以再进行细化。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图2 交接病房不完整原因的因果图分析
相关精彩内容:
1.【专题】质量管理工具及其应用——【系列三】质控(QC)柏拉图的设计
2.【专题】质量管理工具及其应用——【系列二】质控(QC)查检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