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锺书简介---小编补充材料---经典文丛(32)

2016-06-20 赵士林文集


以博闻强记、中西汇通著称于世。博雅前无古人,乏独立思想,但学问大,尽显大学问家气度与风貌。

---

小编点评:钱钟书是我最喜欢的学者,没有之一,就如我最喜欢的演员是刘亦菲一样。他所包涵的中国式美德和中国式智慧是永远的。

       钱钟书学问太大太杂,以至于没有人能研究得了。有人说,计算机可以辅助人类,不需要人类记忆那么多东西了,不知道的就百度一下。事实上,看看计算机写的作文和翻译的英文,就知道,人类还是要把知识吸收进去再反刍回来。

       前一阵子,杨绛去世了,夫妻二人是少有不用名气的人。其实,名人用名挣钱无可厚非,但要有义有道。

       我读过钱钟书的作品算是比较多的,看过钱钟书传,曾经也想当一个学者,可惜天资很差,只能力所能及做点打杂的工作,也算是有意义的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享有“文化昆仑”的美誉。他以数学15分,而中英文全优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从不做笔记。不过,他的狂妄也和他的才气一样出名,钱钟书的狂狷是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有德识学养、才情胆略,更有精神风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